密駝路
密駝路(英語:Middle Road、馬來語:Jalan Tengah、坦米爾語:மிடில் ரோடு)是一條沿新加坡中區的市中心和梧槽規劃區的道路,由其與實里基路(Selegie Road)交界處起,至其與尼誥大道交界處止。密駝路在早期的新加坡就已經存在,於1836年出現在喬治·德魯姆古爾·哥里門繪製的新加坡地圖(Map of Singapore)上。密駝路附近的地區是海南民系移民社區最初的定居點,這個社區因其在新加坡餐飲史上的積極作用而聞名。從19世紀末到二戰期間,密駝路、海南街(Hylam Street)和馬來街(Malay Street)周圍的地區,也是一片繁華的日本飛地,因唐行小姐妓院和日本移民經營的傳統商店而聞名。
| |||
---|---|---|---|
地點 | 新加坡 |
詞源
「Middle」在英文中是「中間的」的意思。「Middle Road」一名,是因為這條路以前在傑克遜計劃中是一條分界線。該計劃是英國殖民政府的城市規劃計劃,將市政區與新加坡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分開。1822年的計劃中關於歐洲人區(European Town)的規劃由東北和西南方向的四條平行道路和一條主要的相交道路組成。這條相交的「中間」道路就是今天的密駝路。由于越來越多的中國移民在歐洲人區附近定居,歐洲人遷出了該地區,居住在更內陸的地方。[1]
歷史
海南人社區和飛地
在密駝路地區的漢語方言群體中,海南人居多。它的飛地毗鄰歐洲人的教堂、軍營和萊佛士酒店,從海灘路的海濱向西延伸到橋北路。[2]與這兩條路垂直的三條街道,即現在的密駝路、巴米士街(Purvis Street)和佘街(Seah Street),分別被海南人和其他華人社區的人稱為海南一街(Hainan First Street)、海南二街和海南三街。[3]
據記載,第一個從海南來的定居者叫林崇仁(Lim Chong Jin),他於1841年到達新加坡。[4]至1881年,當地華人有8319人,其中海南人占10%。[5]在當地,海南人主要從事與服務業相關的行業,如經營糧食店、船舶用品銷售和匯款服務、酒店和咖啡店。[6]餐飲業為他們帶來了較大的區域知名度。[7]1915年,萊佛士酒店的海南籍酒保嚴崇文(Ngiam Tong Boon)調製了一種名為新加坡司令的雞尾酒。在現在的密駝路51號至53號(現已拆除)和巴米士街,王義元(Wong Yi Guan)率先開始在新加坡售賣海南雞飯。他的徒弟莫履瑞(Moh Lee Twee)在新加坡因生活無着落,便以賣文昌雞和雞飯為生,海南雞飯熱由此在新加坡興起。後來,他在密駝路開設餐廳「瑞記雞飯」(Swee Kee Chicken Rice),新加坡人又對莫履瑞的雞飯進行改良,最終使海南雞飯成為新加坡名菜。[8][9][10]
瓊州天后宮(Kheng Chiu Tin Hou Kong)和瓊州會館(Kheng Chiu Hwee Kuan)創立於1854年(一說1857年),主神為媽祖,擁有大量珍貴的文物,如名人所書寫的對聯等。原址在馬拉峇街(Malabar Street)6號,後來「瓊州天后宮公司」集資在密駝路和美芝路(Beach Road)的交叉口購置新宮址,並於1887年(一說1878年)竣工。1962年至1963年,7層樓的「瓊州大廈」(Kheng Chiu Building)在天后宮前興建,並於1963年4月7日投用。該大廈不但是會館與天后宮的活動場所,也提供辦公室出租。1994年9月16日,瓊州會館更名為新加坡海南會館(Singapore Hainan Hwee Kuan)。[11][12][13]
除了會館和寺廟,還有約21個小宗族協會分布在佘街附近的三條連接街道上,這些小宗族協會不僅按照海南島的原籍地區來劃分,而且還與各自的宗族姓氏存在聯繫。[7]海南街(Hylam Street,Hylam為閩語「海南」的音譯)則以早期居住在馬拉峇街的海南移民命名。另外在1900年代,早期海南人社區就已經搬到美芝路地區,以對附近的海濱和碼頭設施加以利用。後來,附近的日本人社區接管了它,故這條街也被稱為「日本街」(Japan Street)。[14]
日本社區和飛地
第一個移民到新加坡的日本居民是山本音吉,他於1862年移民至此,1867年在這裡去世。[15]他的遺體後來被重新安葬在後港的日本人墓地公園。19世紀60年代,第一位日本女移民Uta Matsuda和她的中國丈夫開了一家雜貨店。[16]1894年,日本人把人力車帶入新加坡,並於1903年建成了金吉力沙人力車站,它位於尼路(Neil Road)和丹戎巴葛路(Tanjong Pagar Road)的交界處。日本人建立了各種日本商店和公司,社區人數在20世紀初大幅增加到6950人。[17][18]
唐行小姐
日本在新加坡飛地的開發,與新加坡河以東沿海南街、馬拉峇街、馬來街和武吉士街(Bugis Street)於19世紀90年代後期開設的妓院有一定的關係。[19]唐行小姐們把馬來街稱為「ステレツ suteretsu」,這是英文單詞「street」(街道)的音譯。1910年,一位日本記者在九州地方報紙《福岡日日新聞》上描述了這樣的景象:
“ | 大約九點鐘時候,我去了聲名狼藉的馬來街。這些建築物都是西式建築,外牆都漆成了藍色。陽台下掛着寫着1、2、3等數字的紅色煤氣燈,還有柳條椅放在燈籠下面。成百上千的日本年輕女孩坐在椅子上,呼喚路人,有說有笑……她們大多身着色彩鮮艷的浴衣……大多數是20歲以下的年輕女孩。我從酒店的一位女服務員那裡了解到,這些女孩大多來自九州的島原和天草……[20] | ” |
隨着妓院的蓬勃發展,開始有商人、店主、醫生和銀行業者移民至此。當時這個國家尚不具有作為現代工業化國家的全球競爭力,而這些移民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起到了提振作用。[16]隨着1920年新加坡禁止賣淫,這些行業取代了妓院的「業務」。[21]
到1926年,新加坡的日本人社區已經占領了基本由布連拾街(Prinsep Street)、梧槽路(Rochor Road)、橋北路和密駝路連接起來的區域,在海南人社區和其他飛地旁邊。密駝路在日本人社區內部被稱為「中央通り」,即「中央街」。[16]
密駝路在日本人於該地區的全盛時期,一度成為日本布料商店越後屋的代名詞。[22]該店出售高品質的紡織品給客戶[23]。
轉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人被遣返回國。在隨後的四年中,日本人不得進入新加坡。[24]
在1965年新加坡獨立之前的這段時間裡,戰前日本人飛地的歷史被避而不談,從而不讓新加坡人回憶起在二戰期間「取代」了戰前日本人社群的日本軍人[16]。20世紀80年代末,這塊飛地破敗不堪,許多商店房屋被拆除。
過去的地標
原新娛樂戲院(Alhambra Cinema)位於美芝路和密駝路的交界處,毗鄰該地區的另一個地標性建築——曼舞羅戲院(Marlborough Cinema)。電影院於1907年由電影業先驅陳慶直(Tan Cheng Kee)建成。它是20世紀30年代早期當地最先進的電影院之一,也是新加坡第一個配有空調的電影院。由於鄰近大海,海南人為新娛樂戲院改了一個別名「海墘」(Hai Kee,海南話中「海邊」的意思)。20世紀70年代,為了興建邵氏大廈,電影院最終被拆除。[25]
參考資料
注釋
- ^ Prof Lai, "The Early Ethnic Landscape", p. 5.
- ^ Hodder, —, p. 35.
- ^ Prof Lai, "The Hainanese Community and Enclave", p. 6.
- ^ Chan, —, p.48.
- ^ Tan, —, p. 29.
- ^ Hodder, p. 34; Chan, p. 48.
- ^ 7.0 7.1 Chan, —, pp. 209—296.
- ^ Wong, —, pp. 51—60.
- ^ 《海南省志·民俗志》編寫組, 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編. 第四章 衣食住行 第二节 饮 食. 海南省志 第3卷 民俗志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12-03 [2019-11-02]. ISBN 978-7-5442-657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1).
- ^ 葉孝忠. 改良文昌鸡成为国菜 增加南洋味捕获味蕾——海南鸡饭,新加坡要申遗. 環球時報. 2018-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5).
- ^ Kheng Chiu Hwee Kuan, "Kheng Chiu Tin Hou Kong".
- ^ Kheng Chiu Tin Hou Kong 琼州天后宫. BeoKeng 廟宮 新加坡華人廟宇. [2019-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3).
- ^ Kheng Chiu Hwee Kuan at Beach Road, 1950s. BookSG - National Library Board, Singapore. [2019-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8).
Taken from book 新加坡瓊州天后宮瓊州會館大廈落成紀念特刊, page [59]
- ^ Prof Lai, "Multi-ethnic Societies – Past and Present", p. 9.
- ^ Mikami, —, pp. 14—21.
- ^ 16.0 16.1 16.2 16.3 Prof Lai, "The Japanese Community and Enclave", pp. 7—8.
- ^ Mikami, —, pp. 26—27
- ^ 李庚洧. 新加坡老街的前世今生. 早報數碼. 2017-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7).
- ^ Prof Lai, "Built Forms in the Enclaves", p. 8-9.
- ^ Warren, "Brothels and Prostitutes", p. 41.
- ^ Mikami, —, pp. 22—23.
- ^ Mikami, —, pp. 36—41, 82—95.
- ^ Prof Lai, "Built Forms in the Enclaves", p. 9.
- ^ Grubler, —, p.130.
- ^ Beach Road – Alhambra Cinema. Singapore Infopedia. [2007-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7).
參考書目
- Victor R Savage, Brenda S A Yeoh (2004). Toponymics—A Study of Singapore Street Names (2nd Ed).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ISBN 981-210-364-3.
- Prof Lai Chee Kien (2006). "Multi-ethnic Enclaves around Middle Road: An Examination of Early Urban Settlement in Singapore" – Biblioasia (Vol 2, Issue 2). Singapore: National Library Board. ISSN 0219-8126.
- Hodder, B.W. (1953). "Racial groupings in Singapore"—The Malayan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1.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Malaya in Singapore.
- Chan, S.K. (1976). The Hainanese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Directory—Vol 2. Singapore: Hainanese Association of Singapore.
- Tan, B.L. (1986).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in Singapore. Singapore: Singapore Federation of Chinese Clan Associations.
- Wong, C.S. (1992). Roots the series #3. Singapore: Seng Yew Book Store and Shin Min News Daily.
- Mikami, K. (1998). Pre-war Japanese community in Singapore: Picture and record. Singapore: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 Warren, James Francis. (1993). Ah Ku and Karayuki-san: Prostitution in Singapore: 1870—1940.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88616-X.
- Grubler, G. (1972). The Pre-Pacific War Japanese Community in Singapore. Unpublished M.A. Thesis submitted to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