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

瑞士巴塞爾城市州首府

巴塞爾(德語:Basel發音:[ˈbaːzl̩] ;法語:Bâle發音:[bal]義大利語Basilea發音:[baziˈlɛːa];又譯巴澤爾巴色)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蘇黎世日內瓦,2018年12月31日統計人口172,258名,是巴塞爾城市州(德語:Basel-Stadt,法語:Bâle-Ville)的首府。巴塞爾坐落於瑞士西北的三國交角,西北鄰法國阿爾薩斯,東北與德國南北走向的黑森林山脈接壤;而萊茵河在此東注北湧穿城而去,將巴塞爾一分為二,版圖較大者位於西岸稱為大巴塞爾區,小巴塞爾區則位於東岸。

巴塞爾
城市
巴塞爾徽章
徽章
巴塞爾在瑞士的位置
巴塞爾
巴塞爾
坐標:47°33′N 7°35′E / 47.550°N 7.583°E / 47.550; 7.583
國家 瑞士
巴塞爾城市州
面積
 • 總計22.75 平方公里(8.78 平方英里)
人口(2018年12月31日)
 • 總計172,258人
 • 密度7,572人/平方公里(19,611人/平方英里)
時區CETUTC+1
 • 夏時制CESTUTC+2
郵政號碼4000
網站www.basel.ch

巴塞爾與鄰近的自治市里恩Riehen)、貝廷恩(Bettingen BS)以及城市附近的古老漁村克萊恩許寧恩(Kleinhüningen)聯合形成巴塞爾城市州。

巴塞爾被譽為瑞士的文化首都[1]。整個巴塞爾城市州境內有近40座博物館和各種文化設施。許多巴塞爾的文化和藝術機構是世界著名的。相對於它的面積和人口數來看巴塞爾是歐洲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巴塞爾美術館是瑞士最重要的公共藝術收藏[2]。1661年巴塞爾市收購了阿默爾巴赫小屋並把它公開展出,這是巴塞爾美術館的起源,也使得巴塞爾美術館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博物館。

巴塞爾大學成立於1460年,是瑞士最早的大學,也是整個歐洲大陸上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帕拉塞爾蘇斯丹尼爾·伯努利萊昂哈德·歐拉弗里德里希·尼采卡爾·雅斯貝爾斯諾貝爾獎獲得者塔德烏什·賴希施泰因等著名學者都曾經在這裡授課。1897年在西奧多·赫茨爾組織下首屆世界錫安主義者大會在巴塞爾召開。到1948年以色列建國為止錫安主義者大會一共10次在巴塞爾舉辦,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城市都多[3]

巴塞爾大教堂及其行宮組成萊茵河轉彎處巴塞爾的老市中心

巴塞爾市中心是圍繞着市政大廳及14世紀建成的巴塞爾大學附近形成的。狹窄的街道及小路,因為被萊茵河隔斷而建立的橋梁都是巴塞爾的特色之處。進入市中心部分則因為保護關係除了搭載遊客的電車外,是沒有任何機動交通工具的。

巴塞爾市是瑞士第二大經濟中心,僅次於蘇黎世市,是全國人均GDP最高的州,領先於楚格州和日內瓦州。就價值而言,巴塞爾城超過94%的商品出口在化學和製藥領域。由於生產設施位於鄰近的Schweizerhalle,巴塞爾佔瑞士出口的20%,產生了全國產品的三分之一。

巴塞爾是化工製藥工業發達的地區,尤其以知名藥業公司諾華(Novartis)和霍夫曼·羅氏集團(Hoffmann - La Roche)為首的瑞士最大的藥品公司總部都設在巴塞爾。巴塞爾博覽會是世界知名的博覽會,巴塞爾也是一個重要的銀行城市,國際清算銀行的總部就在巴塞爾。位於巴塞爾附近的穆滕茨(Muttenz)是全歐洲最大的鐵路調路分路車站。巴塞爾港口是瑞士僅有的由萊茵河畔向北海的出口。巴塞爾-米盧斯-弗賴堡歐洲機場是與鄰近的法國一同管理的,它位於法國境內,由一條高速公路通往瑞士境內。邊界關稅於是成為了機場範圍內的收費項目。

巴塞爾與蘇黎世和日內瓦一同名列全世界生活質量最高的十座城市之內[4]

地理

 
從萊茵河右岸看巴塞爾大教堂小丘

巴塞爾市面積為23.91平方公里(2009年);其中農業用地占4%(0.95平方公里),林地3.7%(0.88平方公里),另有6.1%為河流與湖泊(1.45平方公里),此外則均為市區。

巴塞爾的工業區占市區的10.2%,住宅房舍40.7%,大眾運輸與公共設施為24%,水電供應設施約占2.7%,而公園用地則為8.9%。

位置

 
巴塞爾:大教堂小丘和萊茵行宮

巴塞爾位於瑞士最西北端,橫跨萊茵河兩岸,並與法國阿爾薩斯大區德國巴符州交界。小巴塞爾與巴塞爾市北部則位於萊茵河右岸。雖然萊茵河大體上為瑞德兩國的界河,但小巴塞爾屬於瑞士少數位於高萊茵右岸的領土(其餘位於沙夫豪森州蘇黎世州)。

萊茵河在巴塞爾市境內轉換走向,它在汝拉山黑林山的南麓之間從向西流改成向北流。萊茵河的河道數次這樣90度地轉換方向,這樣的轉換被稱為「萊茵膝」。這個轉折也標誌着高萊茵的結束和上萊茵的開始。在這個轉折點前比爾斯河從南側注入萊茵河,比爾斯河也是巴塞爾城市州與巴塞爾鄉村州的界河。一條從比爾斯河引申出來的運河最終也從南側注入萊茵河。比爾西希河中橋部位注入萊茵河,是上萊茵的第一條支流。萊茵河北岸比較平緩,在這裡有大量工業設施。維瑟河從這裡注入上萊茵。

1868年所有萊茵河流經的國家簽署曼海姆協約。根據這個協約從萊茵河入海口到巴塞爾市中橋之間的萊茵河河道屬於國際水域

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巴塞爾從很早開始就是一個交通樞紐,因此也稱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城市。巴塞爾是歐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雖然如此在市內有320多公頃綠地和71公頃林地。

雖然巴塞爾城市州是瑞士面積最小的州,包括水域面積它的總面積只有369公頃。雖然如此它的高度差異非常大。巴塞爾城市州的最低點位於萊茵河畔的一個港口,海拔245米。大教堂廣場海拔270米,最高點海拔522米,位於那裡的電視塔是瑞士最高的獨立的建築物。

周邊市鎮

巴塞爾位於上萊茵低地的南端和高萊茵平原的西端。它地處瑞士、德國法國三邊交界點,因此它在這三個國家都有郊區地區。巴塞爾的居民也被稱為城市巴塞爾人,來區分居住在巴塞爾鄉村州的居民。

巴塞爾的相鄰城鎮有(順時針方向):

居民區

歷史上萊茵河兩岸的巴塞爾分屬兩個城市——左岸(西南)的大巴塞爾(德語:Grossbasel)和右岸(東北)的小巴塞爾(德語:Kleinbasel)。巴塞爾自治市之下不細分行政區,但為了方便統計劃分為19個居民區。其中11個居民區位於大巴塞爾,小巴塞爾則有8個居民區。居民區下還可以分社區。有些社區的名稱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借代為居民區的稱呼。

巴塞爾城市州的其餘兩個自治市里恩貝廷恩則不屬於巴塞爾自治市。

巴塞爾的市中心是大巴塞爾的老城,它環繞市場廣場,這裡有市政廳(1504年開始建造)和聳立於萊茵河畔的大教堂以及皇帝行宮。中橋連接萊茵河兩岸大巴塞爾和小巴塞爾的老城。大巴塞爾老城不允許汽車進入,在這裡由巴塞爾電車提供公共交通服務.[5]

 
巴塞爾居民區

氣候

巴塞爾位於萊茵河谷地,它的地理位置正好接收來自勃艮第隘口進入的地中海氣流,加上它地處谷地,受周圍山脈保護,使此地氣候特別溫和晴朗,為海洋性氣候區。由於沿山谷從南方吹進的熱流,於瑞士高原相比,巴塞爾的秋天較不易起霧。巴塞爾的年均溫約為攝氏10.5度,1月是最冷的月份,平均溫度為1攝氏度,7月是最熱的月份,平均溫度為攝氏19.7度。平均每年有64天氣溫會下降到0度以下,有13天最高氣溫不超過0度。平均每年有52天的氣溫可以達到25度以上,平均沒有10.8天的氣溫會超過設施30度[6][7]。瑞士聯邦氣象局的氣象站位於賓寧根,離巴塞爾市中心直線2千米。

2018年巴塞爾的年平均溫度為12.26度,比1961年到1990年的平均溫度(9.7度)高2.52開爾文[8]

降雨量為791公釐[9]。五月與六月為巴塞爾的雨季,這兩個月的降雨天數均超過十日;二月則為最乾燥的季節。冬天的巴塞爾積雪甚淺,每年平均降雪日僅僅30天。當地風力不強,天氣好時吹東風,不好時則吹西風。[10]

1981年到2010年期間的年降水量為842毫米,相對過去也有所減少[6]。因此從南方進入的植物和棕櫚樹在巴塞爾能夠獲得非常好的生長環境。夏季變得更加炎熱,冬季相對於其它德語瑞士地區依然相當溫和。

Basel/Binningen (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4.5
(40.1)
6.4
(43.5)
11.2
(52.2)
15.2
(59.4)
19.6
(67.3)
22.9
(73.2)
25.3
(77.5)
24.7
(76.5)
20.3
(68.5)
15.2
(59.4)
8.7
(47.7)
5.2
(41.4)
14.9
(58.8)
日均氣溫 °C(°F) 1.6
(34.9)
2.7
(36.9)
6.8
(44.2)
10.0
(50.0)
14.2
(57.6)
17.4
(63.3)
19.7
(67.5)
19.1
(66.4)
15.1
(59.2)
10.9
(51.6)
5.5
(41.9)
2.6
(36.7)
10.5
(50.9)
平均低溫 °C(°F) −1.1
(30.0)
−0.5
(31.1)
2.5
(36.5)
5.1
(41.2)
9.2
(48.6)
12.4
(54.3)
14.5
(58.1)
14.2
(57.6)
10.9
(51.6)
7.4
(45.3)
2.7
(36.9)
0.1
(32.2)
6.5
(43.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47
(1.9)
45
(1.8)
55
(2.2)
64
(2.5)
99
(3.9)
86
(3.4)
91
(3.6)
80
(3.1)
78
(3.1)
73
(2.9)
59
(2.3)
66
(2.6)
842
(33.1)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8.9
(3.5)
11.5
(4.5)
4.6
(1.8)
0.7
(0.3)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2.6
(1.0)
8.5
(3.3)
36.9
(14.5)
平均降水天數(≥ 1.0 mm) 9.3 8.4 9.8 10.2 12.4 10.9 10.2 9.9 8.8 10.1 10.0 10.4 120.4
平均降雪天數(≥ 1.0 cm) 3.0 2.9 1.3 0.2 0.0 0.0 0.0 0.0 0.0 0.1 1.0 2.6 11.1
平均相對濕度(%) 81 76 70 68 72 71 70 72 77 81 82 82 75
月均日照時數 71 86 125 153 176 196 224 210 159 113 71 54 1,637
可照百分比 28 31 35 39 39 42 48 50 44 35 27 22 38
數據來源:MeteoSwiss [10]

地質

 
從西北方向俯瞰巴塞爾和萊茵膝

巴塞爾位於一個萊茵河形成的河谷里,它被三座比較低或中等高度的山脈環繞。在它的西邊是法國的孚日山脈,東部是德國的黑林山,南部、東南和西南則是汝拉山的山麓。這個河谷地形也導致了巴塞爾市以及周邊地區的氣候。巴塞爾是上萊茵低地的最南端。

地震地區

黑林山、孚日山脈和汝拉山各組成一個自己的板塊。在巴塞爾谷地這三個板塊交會,它們之間的運動使得巴塞爾成為一個受地震威脅的地區。巴塞爾是整個瑞士地震最頻繁的地區[11]。1356年在巴塞爾發生了一場大地震,數百人喪生,這是瑞士最嚴重的地震之一。

地熱

21世紀初有人建議使用地熱能,這個計劃打算把水擠壓到5000米的深處,然後從中獲得熱能。但是他們忽視了當地的地震危險。2007年和2008年「開採巴塞爾深熱」項目的試探深鑽被迫停止,因為深鑽導致各別地震[12]。對獲得的岩石標本進行了進一步考察[13][14]。2012年1月項目組織者被告,最後法庭判無罪。

名稱

巴塞爾市名來源不確定。一般估計這個名字來自羅馬時代。此前凱爾特語的名稱今天無從考證。

有可能巴塞爾這個地名源於羅馬人名巴西流斯。在瑞士西部經常有源於人名的地名。大多數這樣的地名是省略名詞,過去拉丁語中的主詞被省略掉了。巴塞爾有可能是過去類似於「巴西流斯的農莊」這樣的地名的省略[15]。名字裡的巴西流斯是誰就無可考證了。

巴塞爾名字來源也有其它解釋,比如認為它來源於希臘語的巴西琉斯,即國王的意思,或者來源於巴西利卡。1786年彼得·沃克斯甚至於提出12種不同的假設[16]。今天所有這些解釋都被反駁[15]

最早文獻中使用巴塞爾這個名字的是羅馬歷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他報道說374年羅馬皇帝瓦倫提尼安一世在「巴西利亞」(Basilia)紮營[17]

巴塞爾教省收藏有一份手寫的文獻,上面有「巴塞爾」這個名稱,記錄的是237年、238年發生的事情。這份手稿是什麼時候寫的無法確定,唯一肯定的是它是「1461年前」的[18]。從這份手稿並不能確定237年時巴塞爾這個名字就已經被使用。

考古發掘在今天巴塞爾市區發現了兩個過去凱爾特人的居民點。其中一個位於大教堂小丘上,另一個位於今天的居民區「巴塞爾-煤氣廠」,這兩個居民點的名稱都不明。雖然馬爾切利努斯在他關於瓦倫提尼安的記錄中提到一個凱爾特地名Robur,但是這個名字顯然指的是瓦倫提尼安在萊茵河右岸建造的一座兵營,而不是巴塞爾的居民點的名字[19]

拉丁語的Basilia後來演化為意大利語中的Basilea,今天幾乎所有羅曼語系的語言都這樣稱呼巴塞爾,唯一的例外是古法語中的Basle,今天這個寫法依然在英語國家裡被使用。從這個古法語名稱也演化到今天法語的名稱Bâle。日耳曼語的名稱很早就形成了,而且在歷史上變化很少,在(東)歐州和歐洲外這個名稱很常用。只有在西斯拉夫語希臘語中一個從羅馬名稱演變來的名稱被使用。比較特殊的是冰島語里的外名Buslaraborg,它源於1194年僧侶尼古拉·貝爾格遜寫的《Leiðarvísir》,這個名稱至今在冰島很普及。

歷史

史前史

 
在普拉特恩發現的手斧

舊石器時代

由於維爾姆冰期的冰川把大部分考古遺蹟抹滅了,因此在瑞士很少有舊石器時代的遺蹟。只有在巴塞爾地區有舊石器時代遺蹟遺留下來。

當地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蹟是一塊18厘米長,約1千克重的燧石手斧。它是1974年在普拉特恩附近被發現的。最初它被定時為40萬到20萬年前,較新的研究認為它可能「只有」12萬年[20]。不論怎麼說它都是瑞士最老的遺留下來的工具。假如這塊手斧真的是40萬年前製造的那麼製造它的人應該屬於海德堡人,假如它是12萬年前製造的那麼它是尼安德特人的產品。

在巴塞爾市區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遺蹟是一塊砍砸器,它是1999年在里恩建造住房時被發現的。這片砍砸器的定時不明,它有可能早於13萬年前,但是也有可能比這個時間晚得多[21]。它肯定是尼安德特人的作品。當時巴塞爾地區的氣候和今天的阿拉斯加州類似,地表植被主要由草原和樹叢組成。製造它的尼安德特人不定居,而是隨季節跟隨他們的獵物游狩。

約4萬年前智人進入歐洲,而當時在歐洲居住的尼安德特人出於至今為止未明的原因消失。在巴塞爾附近發現的最古老的被看作是智人的遺蹟是273枚畫有紅色條紋,故意被雜碎的鵝卵石。這些鵝卵石是1910年在阿勒斯海姆修道院的一個山洞裡被發現的。它們估計是從12000年前遺留下來的。

中石器時代

維爾姆冰期結束後從約前9600年開始地球進入一個延續至今的暖期。過去開曠的草原變成森林。可以肯定的時在中石器時代也有人在巴塞爾地區活動和居住,但是他們沒有遺留下任何痕跡。

新石器時代

前7千年起中歐人的生活方式發生巨大改變,此前的人以狩獵和採集為生,終年巡遊,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開始種植農作物和撫養馴獸,開始成為定居的農民。瑞士是歐洲最後農業化的地區之一。從前5400年左右開始在巴塞爾鄉村州內有多個居民點形成,這是最古老的當地的新石器時代遺蹟。這些居民點的居民屬於線紋陶文化

在整個巴塞爾市區一共發現約50個新石器時代地點。尤其在里恩和貝廷根這些居民點的位置可以被非常可靠地確定。黑林山山麓今天屬於里恩的一個居民點可以定時為前3900年左右。至今為止對這個地點沒有進行細緻的考古研究。所有這些居民點都位於山坡或者高地上,位於營養豐富的良田地帶,受多瑙河、比爾斯河、比爾西希河和維瑟河大水威脅的地方則沒有人類居住的遺蹟。除耕種和畜牧外這些人還進行狩獵和採集,尤其在收成不好的年度里這些額外食物來源非常重要。

青銅器時代

前3千年左右青銅的發現在中歐導致了巨大的變化。阿爾卑斯山脈里出產銅,但是鋅需要從很遠的地方進口,當時巴塞爾地區主要的來源可能來自今天的英格蘭。這樣逐漸形成遠程交易。文化和信仰開始統一:在整個中歐墓葬和日常生活的物件的形狀非常相似。社會主體依然是一個農業社會。

青銅時代(前2200年至前800年)在巴塞爾附近有多座農莊和村落。所有這些村落都位於萊茵河附近,說明萊茵河當時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水道。打魚,尤其是在鱒魚巡遊的季節里,對當地居民的進食也有一定的意義。今天建造這些房屋的木料已經所存無幾,它們的位置只能通過留下的碎片被確定。巴塞爾地區最早的已知的居民點源於前1550年左右。它位於今天小巴塞爾下游一個洪水無法淹沒的高地上,面積大約5000平方米。在小巴塞爾和附近還發現了其它村落。

約前900年時在今天大教堂山的北角形成了巴塞爾最早的有防禦設施的村落。這個地點位於萊茵河和比爾西希河之間,三面的坡度很大,是一個天然建造堡壘的地點。這個村落的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考古發掘證明在村的周圍有一道9米寬3米深的壕溝。在其它保存比較好的類似村落的發掘證明壕溝的後面應該還有一道木牆。在青銅時代有許多位於高處和交通方便的地點的有防禦設施的居民點。尤其在青銅時代晚期在許多高地出現易守難攻的村落。

在大教堂山上的村落平緩的一面的前面有一片200米寬的空地,在它的前面還有另外一道溝。考古發掘發現被烤成瓦的粘土和煙灰說明這個村落後來是被大火摧毀的。

哈爾施塔特文化期(舊鐵器時代)

從前800年開始鐵器在中歐越來越重要。老的貿易關係被新的與產鐵地區(比如汝拉山)的貿易關係取代。在這個時期少數非常富的上層階層控制鐵和鹽的來源。他們死後被葬在巨大豪華的墳墓里,這些墳墓至今可見。希臘人稱他們為凱爾特人,羅馬人把他們稱為「高盧人」。他們與希臘人和羅馬人均有密切貿易關係。

在巴塞爾沒有發現舊鐵器時代(前800年至前450年,哈爾施塔特文化)的遺蹟。在普拉特恩和穆滕茨萊茵河谷邊緣的高地上有村落被發現,在其它比較遠的地區也有當時的村落被發現。一般認為當時在巴塞爾應該也有村落,但是至今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被發現。

早期歷史

拉坦諾文化(新鐵器時代)

約前450年在卡爾特人社會裡發生了巨大的社會和文化變革。巨型墳丘的習俗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聚集在一起的平地墓葬。人們居住在農莊或零落的村落里。

在這段時間裡不斷有人背井離鄉去往其它地區居住。尤其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地區吸引遷居者,羅訥河的河谷和勃艮第門是從巴塞爾地區去往地中海最重要的通道。他們與希臘人、伊特拉斯坎人,後來與羅馬人有貿易和文化交流。來自地中海地區的新思想也導致當地的社會結構發生變化。

拉坦諾文化期(前450年至前50年)是巴塞爾考古發掘最豐富的時期。約前150年在今天的諾華公司場地上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居民點,這個居民點一直使用到前80年。這個居民點是1911年被發現的,當時發現的時候這裡是一個煤氣廠,因此在考古論文裡它被稱為「巴塞爾煤氣廠」。這個居民點沒有防禦設施,它的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村落的街道呈直角,說明它在設立的時候有一定的規劃。當時在這個村落里估計有500多名居民。

這個村落坐落在萊茵河畔上坡上最低的一個台階上,因此不受洪水威脅,卻依然里河畔很近。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村落正好位於阿爾薩斯巴隆山金貝格城堡之間。這條直線被凱爾特人用來確定夏末節聖布里吉德節這兩個重要節日[22]。此外它位於克訥蘭格的正東,這也是凱爾特人的一個定位點。

考古發掘發現當地相當富有,而且有很多貿易夥伴。從地中海來的葡萄酒雙耳瓶、從波西米亞來的陶瓷和從波羅的海地區來的琥珀說明這個村落是當時凱爾特長途貿易的一個樞紐。發掘發現的銀幣說明他們使用按照地中海為榜樣設立的貨幣系統。此外考古發掘證明村內有技巧高超的手工藝者,但部分他們需要的原料則必須從其它地區進口。

前100年後凱爾特部落內部的衝突和從東北方入侵的日耳曼人部落使得今天的巴塞爾地區進入動盪時期。與此同時羅馬也步步逼近。從前80年開始上萊茵的村落需要設立防禦設施,這個時候還遠遠早於凱撒的高盧戰爭。沿萊茵河形成新的有防禦設施的村落,而過去沒有防禦設施的大村落則被放棄。那個時候巴塞爾-煤氣廠的村落也被放棄,與此同時在今天的大教堂山上建造了一座新的有防禦設施的村落。

在大教堂山上的村落向南有一堵很強的牆,此前還有一道深溝。直到今天這到溝依然可見(今天的小樹巷)。當時村落里的街道走向基本上與今天的騎士巷和奧古斯丁巷相同。街道的建築方法說明當地人引入了地中海地區的建築經驗。整個村落的面積為5.5萬平方米,與當時的其它村落相比不算大。此前巴塞爾煤氣廠的村落的面積有它的三倍大。這也說明了當時人們是被迫從老村落遷到大教堂山上去的。

過去學者以為當地的勞拉奇人在前58年放棄了巴塞爾煤氣廠的村落,與赫爾維蒂人高盧人一起向南遷徙,在比布拉克特戰役中他們被尤利烏斯·凱撒擊潰後回到他們的故鄉後,才建立了大教堂山上的村落[23]。今天這個理論被反駁。

羅馬時代

 
凱爾特人鑄造的銀合金銀幣,上面的文字是拉丁文字母,但是名字是一個凱爾特名字,在巴塞爾大教堂下發掘出土

前52年凱撒占領高盧,今天的巴塞爾地區也淪入羅馬控制。對於羅馬人來說位於大教堂山上的有防禦的村落是控制日耳曼人入侵大道上的一個有利堡壘。此時當地凱爾特人的社會結構依然保留。凱爾特貴族代表羅馬在大教堂山上統治附近地區。

在這裡貿易、手工藝和統治集中在一個防禦堅固的地方(羅馬人稱這樣的居民點為奧皮杜姆),它成為地區性中心。考古發掘證明當時有羅馬軍人,或者甚至有一支小軍隊,駐紮在居民點中來控制他們的凱爾特人聯盟者。直到奧古斯都統治初期(前30年至前20年)大教堂山上的凱爾特晚期建築才被拆除。居民點強大的防禦設施也被拆除,它演化成一個羅馬式村落。羅馬人在居民點上游約10千米處建造了一座全新的殖民城市奧古斯都·勞里克殖民地。這座城市匯聚多條貿易道路,羅馬人在這裡還建造了一座跨越萊茵河的橋,它成為當地的行政、文化和經濟中心。

1世紀初期大教堂山上的村落的範圍就已經擴展到原來凱爾特人防禦設施外。村落的中心位於大教堂山的山腳下,通往奧古斯都·勞里克殖民地的大道在這裡經過。對於它來說現在位於交通要道上比軍事防禦更重要,跨地區的交通成為重要的經濟支柱。從1世紀到3世紀巴塞爾始終只是奧古斯都·勞里克殖民地附近的一座小村。而奧古斯都·勞里克殖民地則擁有浴池、廟宇和講壇,是當地無可爭議的中心。

1世紀後半期羅馬帝國把它的邊境繼續向北推。這樣一來瑞士西北部就不是邊境地區了。此後的羅馬治世為巴塞爾帶來相對的和平,經濟和文化都獲得發展。從地中海地區有許多人移居到阿爾卑斯山以北定居。當地的凱爾特人接受了羅馬習俗和飲食習慣。

後羅馬時期

從約公元250年開始羅馬帝國內災外患危機重重。阿勒曼尼人等日耳曼部落湧入羅馬行省。帝國的邊境回退到萊茵河畔。公元270年至280年間大教堂山上的村落修築圍牆。牆外的住房被放棄,裡面的居民要麼移到牆內,要麼遷居。過去凱爾特人修築防禦設施的地方又重新修築了一道帶溝的防禦牆。從少數遺蹟來判斷這道防禦系統計劃精密,技術先進。因此很可能羅馬部隊參與,或者甚至於指導它的建造。巴塞爾本地沒有相應的石礦,因此可能從奧古斯都·勞里克殖民地把一些大型建築拆除,其石料被運到巴塞爾作為防禦牆的基礎(從外部看不到)使用[24]

4世紀裡羅馬帝國沿萊茵河建造了一道新的,精心設計的邊境防禦系統。大教堂山上的防禦設施也成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個過程中巴塞爾這個名稱也首次被提到:羅馬歷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提到374年羅馬皇帝瓦倫提尼安一世帶兵駐紮在巴西利亞[17]

401年/402年冬西哥特人入侵意大利後羅馬把阿爾卑斯山以北行省的大多數駐軍撤走。這是羅馬在當地統治結束的開幕。當地羅馬-高盧居民的後裔,羅曼人,多少不得不自己保護自己。與羅馬立約的阿拉曼人法蘭克人部落也部分承擔邊防。約454年羅馬將軍埃提烏斯死後羅馬在阿爾卑斯山以北的軍事統治結束。當地的羅曼人居民部分遷移去意大利,許多留下開始與新來的日耳曼人鄰居混合。

中世紀

 
巴塞爾大教堂
 
位於騎士巷27號奧爾斯貝格庭院的入口,這座後來改建為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本來是1389年建造的

5世紀末巴塞爾落入法蘭克人手中,他們在巴塞爾及其周邊地區定居。考古發掘可以證明的是今天的巴塞爾市從7世紀開始不間斷地有人居住。第一枚鑄有巴塞爾名稱的銀幣(Basilia fit)也源於這個時期。在第一次法蘭克王國分裂過程中巴塞爾落入洛泰爾一世手中。870年按照梅爾森條約巴塞爾被納入日耳曼人路易的帝國。926年至935年間又被規入上勃艮第王國。917年馬扎爾人襲擊和摧毀巴塞爾,當時的主教也是受害者之一。1006年至1032年間巴塞爾被併入神聖羅馬帝國。文獻證明早在7世紀初巴塞爾就已經有一名主教了,他和他的後繼人當時就已經是巴塞爾的統治者。主教座地從被阿勒曼尼人摧毀的奧古斯都·勞里克殖民地遷移到巴塞爾。9世紀上半葉在大教堂山上建造了巴塞爾第一座大教堂。1019年它被一座早期羅曼式建築取代。

一份1091年的文獻裡首次提到巴塞爾市內的糧谷市場,它就是今天的市場廣場。約1100年巴塞爾建造了第一座城牆。13世紀中和14世紀末又分別建造了新的城牆。1225年在海因里希·馮·圖恩主教統治時建造了第一座跨越萊茵河的橋(中橋),為了保護橋頭小巴塞爾形成。

 
巴塞爾的兩個州的演化史

14世紀裡巴塞爾蒙受多次災難。1348年鼠疫幾乎消滅了市內半數居民,因此猶太人受迫害,在比爾斯費爾登附近的一座萊茵河島上被焚燒。1356年,巴塞爾發生地震,這是有歷史記載中歐最強烈的地震。地震本身雖然沒有導致很多死亡,但是此後的大火摧毀了巴塞爾大部分市區。大火也焚毀了城市的歷史記錄。1357年巴塞爾開始撰寫新的歷史記錄(紅皮書),這也是巴塞爾最古老的書。1376年2月26日巴塞爾爆發暴亂,因此受到哈布斯堡王朝利奧波德三世公爵嚴懲[25][26]

從13世紀上半葉開始城市有一個獨立的行政機構。這個市議會從1185年、1190年開始就已經在文獻裡出現過,它由騎士和市民組成,還包括一名財政官、一名市長(從1253年開始)和一名市歷史記錄秘書。一開始作為巴塞爾市統治者的主教任命議會和一名總管。13世紀中市民與主教之間發生第一次關於誰控制城市政治的衝突,當時主教獲勝。14世紀裡哈布斯堡王朝試圖獲得對巴塞爾的控制,但是沒有成功。這個舉動卻把市民分裂成兩派:支持哈布斯堡王朝的人和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人。

1392年巴塞爾的市民階層用2.98萬古爾登從主教腓特烈·馮·布蘭肯海姆收買小巴塞爾。與此同時主教還把重要的主權(貨幣、稅收和關稅等)佃當給市政府。一直到1500年為止主教依然是巴塞爾名義上的統治者,但是實際上巴塞爾獲得了自主權。因此雖然市民決定誰當任重要的官員職務,但是入職儀式則依然由主教主持。因此巴塞爾不算是帝國自由城市。行會在巴塞爾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行會分兩種:貴族行會和手工藝行會。1337年議會裡有4名騎士、8名有資格獲得封地的貴族和15名行會代表。1382年還有15名行會會長加入議會。在市政府里行會在行會總長下還組成一個專門的小組,這個行會組有極大的政治影響力。1431年到1449年間巴塞爾大公會議在巴塞爾召開,1439年該會議選舉對立教宗阿梅迪奧八世。約1433年開始巴塞爾市內開始造紙。1444年在巴塞爾城門外發生聖雅各布戰役,一支法國僱傭兵擊敗一支老瑞士聯邦軍。1460年教宗庇護二世開辦巴塞爾大學,它是今天瑞士境內第一座大學。1471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授予巴塞爾舉辦貿易展覽會的特權。大約與此同時印刷術也到達巴塞爾。此後巴塞爾的文化獲得巨大促進:除人文主義者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帕拉塞爾蘇斯塞巴斯蒂安·布蘭特小漢斯·霍爾拜因也來到巴塞爾。

 
大教堂廣場

約1400年巴塞爾市開始通過當或者直接買主教的領地來建立自己的領域。一開始這個過程不很成功。雖然市政府能夠在附近收購一些領地,但是向南發展的企圖沒有成功。巴塞爾當時對舊瑞士聯邦的態度模稜兩可。在勃艮第戰爭中巴塞爾支持舊瑞士聯邦,在士瓦本戰爭它卻保持中立。有一段時間裡索洛圖恩和巴塞爾之間因為領土糾紛發生非常強烈的衝突。1525年巴塞爾收購普拉特恩,使得它的領土連接在一起,基本上完成了其版圖擴張。到1798年巴塞爾城市國家結束時只有少數小面積領土被併入。

近代

 
維納斯和丘比特,小漢斯·霍爾拜因,巴塞爾美術館,約1524年

1499年士瓦本戰爭後巴塞爾開始與舊瑞士邦聯接觸。1501年7月13日它作為第11個地區加入聯邦。1521年市議會章程更改,進一步加強了行會在市政府內的地位。與此同時市政府單方完全擺脫主教的統治,市內官員的就職儀式完全由市議會組織。住在巴塞爾的人文主義者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把新約從希臘文翻譯為拉丁文,並於1516年和1519年把他的翻譯在巴塞爾印刷出版。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和英國神父威廉·廷代爾都使用伊拉斯謨的拉丁語翻譯第2版為基礎做自己的翻譯。約翰內斯·厄科蘭帕迪烏斯在1515年到1516年間任伊拉斯謨的助手,1522年他回到巴塞爾任牧師和教授,成為其最重要的宗教改革家。1525年他在他的教區里舉辦第一次新教聖餐禮。1526年他發表了新的神事規則。1528年他與維布蘭迪斯·羅森布拉特結婚。1529年在市民摧毀交通里的圖像,行會也發動暴動,巴塞爾宣布宗教改革。1529年5月12日不願加入宗教改革或者逃到他們的俸祿領地上的大教堂主管和隨行神職人員遷移到弗賴堡。1529年8月28日聖堂參事會與弗賴堡市簽署執法和稅收協議處理置房、辦公室、行政室和使用大教堂的事務。從此巴塞爾不再是主教駐地,也沒有聖堂參事會,而且至今為止沒有再有過。1585年巴塞爾與主教締結巴登協議,收購所有主權,從此正式獨立。

1535年在法國受迫害的約翰·加爾文逃到巴塞爾避難。他在巴塞爾撰寫了《基督教要義》,這是宗教改革時期影響力最強的新教書籍,這本書於1536年在巴塞爾印刷成書[27]。從1530年到1700年巴塞爾和日內瓦是法國和意大利宗教難民最重要的逃難處。這些難民不僅僅給巴塞爾帶來了負擔,他們的教育,他們對絲綢紡織和貿易,對紡織品染色的知識,也給巴塞爾帶來了新的企業和經濟以及社群的財富。1543年安德雷亞斯·維薩里在巴塞爾發表了第一部關於人體解剖學的完整教科書《人體的構造》。1589年過去的大教堂拉丁語學校被改造為文理中學

16世紀後半葉和17世紀初的50年裡巴塞爾5次遭到鼠疫的襲擊:從1563年到1564年市內死亡4000人,這是當時市民總數的1/3。1576年至1578年(800人死亡)、1582年至1583年(約1200人死亡)、1593年至1594年(約900人死亡)和最後一次1609年至1611年(約3600人死亡)鼠疫重返。

 
18世紀時巴塞爾城邦國家的版圖

1648年巴塞爾市長約翰·魯道夫·韋特斯坦代表舊瑞士聯邦參加明斯特談判會議並成功使得當時歐洲列強承認瑞士聯邦。1681年法國在邊境上建造於南格要塞直接威脅巴塞爾。

巴塞爾市議會任命地方總管管理市外的領地。這樣的領地一共有六個。城市統治階層與鄉民之間的矛盾導致1525年和1653年以及1591年至1594年農民戰爭。所有這些起義都被血腥鎮壓。

1662年巴塞爾市收購阿默爾巴赫小屋,為巴塞爾美術館奠基。

1758年諾華作為一個商店建立。1795年巴塞爾和約結束了法國西班牙普魯士之間的戰爭。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1790年12月20日巴塞爾大議會決定在其統治境內廢除農奴制。雖然如此1797年11月24日拿破崙路過巴塞爾後次年1月在鄉村里爆發暴亂,農民衝進市政府委派的總管府邸。此後改革和革命派人士剝奪行會總長的權力,宣布州內所有公民平等。巴塞爾國民集會是瑞士最早的議會之一,由20名市民和20名村民組成,它決定進行大型改革。1798年4月12日赫爾維蒂共和國憲法生效,巴塞爾議會解散,巴塞爾不再是一個城市國家。理論上巴塞爾市只是赫爾維蒂共和國巴塞爾州里的一個鎮,但它同時也是一個自己的區。在赫爾維蒂共和國所有公民擁有平等的權力,因此在整個共和國,包括巴塞爾,開始區分公民和居民。因此1815年市內公民僅占居民的37%,1779年市內還有51%的居民有公民權。

19世紀

 
斯巴倫門

1815年維也納會議認可瑞士傭兵中立。過去的巴塞爾主教國被分給伯爾尼和巴塞爾。汝拉州勞芬谷被分給伯爾尼,普費芬根等地則被分給巴塞爾。1815年8月奧地利的約翰大公迫使於南格要塞投降,成為巴塞爾的英雄。於南格要塞就位於巴塞爾城外,而且經常向巴塞爾射擊。在巴塞爾市民的請求下約翰下令拆除該要塞[28]

巴塞爾最後一次死刑執行於1819年8月4日(巴塞爾鄉村州1851年)。一個強盜組織的三名成員在城門外的草莓田裡被斬首。2萬人觀看這次斬首,比當時巴塞爾的居民數還多。

1814年巴塞爾市對它的鄉村領地的主宰權重置,在州的大議會裡巴塞爾市的席位從比例上遠遠超過了就公民數它應該獲得的席位。1833年醞釀長久的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衝突激化。雙方甚至爆發武裝衝突,最後鄉村獲勝。從此鄉村地區組成巴塞爾鄉村州,剩餘的地區組成巴塞爾城市州。

1832年第一艘客輪到達巴塞爾。

 
1897年第一次世界錫安主義者大會在巴塞爾召開

1844年瑞士的第一列火車從聖路易開到巴塞爾。1849年巴塞爾自然史博物館建成。1859年城牆被拆除,只有少數大的城門被保留。1897年8月26日至29日西奧多·赫茨爾等組織的第一次世界錫安主義者大會在巴塞爾舉辦。大會決定「在巴勒斯坦設立一個公開的、受法律保障的猶太人家鄉」。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成立了一個基金會和一個猶太銀行(以色列國民銀行的前身)。世界錫安主義者大會一共在巴塞爾召開過10次,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城市都多。

20和21世紀

 
1933年的空照
 
1950年代的中橋

巴塞爾在工業化過程中成為瑞士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之一。約1900年巴塞爾州統計局做國際對比把巴塞爾成為「明顯工廠城市」。一直到1980年市內工人的比例還相當高。

1912年國際社會主義者和平大會在巴塞爾召開。由於巴塞爾直接位於邊境上與瑞士其它大城市相比它受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最大。雖然市內食品供給始終得到保障但是比瑞士內部困難。1918年所有工人相應州總罷工的號召[29]。1919年8月1日瑞士國慶日爆發染色工人罷工。征服出動軍隊鎮壓,軍隊向示威者開槍。5人死亡[30]

30年代裡國際清算銀行在巴塞爾設立。

1933年到1945年間首當其衝受到納粹獨裁從1939年開始戰爭的影響。當地居民、企業和政府機關都受到影響。瑞士政府機關就與德國關係的問題做出了一些列影響深厚的文化、政治、外交和經濟決定。1939年巴塞爾美術館從德國博物館收購了21幅所謂的頹廢藝術作品。直到今天這次收購依然有爭議[31][32]

一方面巴塞爾的社會民主主義黨派以及社會民主黨政府和自由主義的《巴塞爾新聞》報反對納粹德國,一直到大戰時期巴塞爾的協助逃亡、宣傳和走私網絡依然活躍。另一方面在巴塞爾有數千納粹黨黨員以及納粹黨的支持組織成員。巴塞爾巴登車站是納粹活動的中心。一直到1946年巴塞爾警察總局才記錄了納粹在巴塞爾的活動[33]

1940年中到1944年秋之間瑞士軍隊撤到瑞士國家堡壘防衛計劃瑞士國家堡壘後,在這段時間裡巴塞爾是一個無駐軍城市,德國假如進攻的話它毫無防禦。1940年和1945年聯軍錯誤地轟炸了巴塞爾及其周邊,導致1人死亡和造成破壞[34]

1953年法國和瑞士共同建造兩國巴塞爾-米盧斯機場。1993年該機場成為瑞士、法國、德國三國機場,改名為巴塞爾-米盧斯-弗賴堡歐洲機場。

1957年巴塞爾慶祝建城2000年。1963年為了促進跨國界合作設立巴塞爾地區。1966年婦女在巴塞爾州選舉中獲得選舉權。1969年巴塞爾城市州和巴塞爾鄉村州合併的公民投票失敗因為鄉村州多數公民反對。

1970年代裡由於房價不斷上漲,而有些房主寧可讓他們的房子空着也不肯出租導致多起強占租房的事件。

1980年一座遠程送熱電廠啟用。

1986年11月1日在巴塞爾附近發生了一次重大化工事故,當地居民幸運沒有受損。但是救火的水把大量化學物質沖入萊茵河。1989年多邊控制廢物和垃圾的巴塞爾公約簽訂。1990年代裡汽巴-嘉基和山德士合併為諾華,瑞士銀行協會和瑞士銀行公司合併為瑞銀集團

2004年選舉後社會民主黨和綠黨組成一個聯盟政府,這是1950年以來第一個左派市政府。2006年巴塞爾獲得一部新憲法[35]。大議會的議員數目從130人降低到100人,並設立州長職。

2014年瑞士作為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主席在巴塞爾召開會議,57個國家近千人參加。當時正值烏克蘭危機時期。

居民

人口發展

2018年12月31日巴塞爾有居民17萬2258人,是繼蘇黎世日內瓦之後瑞士第3大城市。巴塞爾城市州總共有19萬4766名居民。全球人類居住區層稱巴塞爾是一個連續建築密集的城市居住地區,共有42萬8721名居民(2018年數據)[36]。橫跨三國的都市地區總共有83萬名居民。

巴塞爾人口發展列表:[37]

 
巴塞爾人口發展
居民數 居民數
1774 15'040 1910 132'276
1815 16'674 1920 135'976
1835 21'219 1930 148'063
1847 25'787 1941 162'105
1850 27'170 1950 183'543
1860 37'915 1960 206'746
1870 44'122 1970 212'857
1880 60'550 1980 182'143
1888 69'809 1990 178'428
1900 109'161 2000 166'558

巴塞爾三國地區的人口發展列表:[38]

瑞士境內 德國境內 法國境內 地區總數
2000 479'308 188'553 63'306 731'167
2014 532'185 206'267 92'306 830'758

19世紀典型的由於工業化導致的城市人口不斷增長在巴塞爾也有同樣的作用。這個迅速增長使得瑞士成為繼蘇黎世之後瑞士第二大城市。由於巴塞爾城市州的範圍很小,巴塞爾無法像其它瑞士大城市那樣通過合併周邊的村落擴張。由於工業化在巴塞爾形成了一個主要由老巴塞爾人組成的上層階層,這個階層一直到20世紀保持其與其它階層的隔離。他們使用一種比較古老的巴塞爾德語方言。

雖然整個三國聯合巴塞爾地區的人口不斷增長,巴塞爾市的人口則從1970年代開始由於郊區城市化明顯減少。1970年到2005年間5.1萬巴塞爾居民離開城市,移居到周邊地區。雖然在同一時期里有1.2萬外國人移入巴塞爾,但是總的來說巴塞爾損失了3.9萬人口,使得日內瓦的人口數在1990年代中超過巴塞爾。尤其瑞士各州的稅收競爭導致稅收高的人群離開巴塞爾城市,是巴塞爾市的一個重要問題[39]

宗教

 
約翰內斯·厄科蘭帕迪烏斯

綜觀

1529年在約翰內斯·厄科蘭帕迪烏斯的帶領下宗教改革在巴塞爾成為主導力量。很快市內的重要人物比如秘書加入新教。1798年到1815年間法國控制瑞士,在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1798年瑞士正式保障宗教自由。1910年實行政教分隔,新教教會被認可為公法團體。1972年羅馬天主教教會和猶太教也成為公法團體。2021年巴塞爾和瑞士西北部路德派新教教會成為公法團體。今天巴塞爾市內有300多個宗教團體。除基督教宗教團體外巴塞爾還有猶太教社群、伊斯蘭教阿列維派教派、印度教錫克教佛教和新宗教運動團體組織。巴塞爾從一個多數新教的城市演化成一個多宗教城市[40]。約半數巴塞爾居民無宗教[41]

新教

 
新教保羅教堂

歷史上巴塞爾新教影響非常大。2017年瑞士新教聯盟授予10個瑞士城市「宗教改革城」的稱號,巴塞爾是其中之一[42]。按照州憲法巴塞爾城新教教會被認可為公法團體。雖然由于越來越多人退出教會新教教會的主要多數人口地位已經喪失,但是它在巴塞爾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依然有很大作用。新教教會組織一個社會網絡提供心理諮詢、毒品諮詢、牧師和慈善廚房服務。基督新教在巴塞爾有85座教堂、教會集會堂、牧師和神職人員宿舍。許多這些建築受保護,而且是城市裡最顯著的建築物,其中包括巴塞爾的標誌巴塞爾大教堂[43]

1876年到1915年間巴塞爾市內曾經有過一個新教牧師學校。

天主教

今天巴塞爾市內17.9%的人信奉天主教,使得天主教社群是市內最大的宗教社群[44]天主教會在巴塞爾有7個堂區,其中5個德語堂區,1個法語堂區和1個意大利語堂區。這些堂區與州級機關一起組成一個總鐸區,它屬於天主教巴塞爾教區。雖然教區是以巴塞爾命名的,但是它的主教駐地位於索洛圖恩,而不是在巴塞爾。宗教課是與新教教會一起組織和籌敷的。除羅馬天主教會外從1873年開始巴塞爾還有一個小的舊天主教會。從1973年開始這兩個天主教教會按照州憲法都是公法團體。

猶太教

 
巴塞爾猶太會堂

有文獻證明的是早在12世紀就有信奉猶太教的人在巴塞爾定居。第一座猶太會堂位於今天的牛市場廣場。在奧古斯都·勞里克殖民地的考古發掘似乎提供線索說明在2世紀就已經有猶太人在當地居住[45]。今天的巴塞爾以色列社團始於1805年,當時它有約70名成員。由於此前對猶太人的迫害巴塞爾有400多年沒有猶太人居住[46]。1895年當時的社團拉比創辦了一座猶太教學校。今天巴塞爾以色列社團有約1000名成員[47],是瑞士第二大的猶太社團[48]。1972年通過州全民表決它成為瑞士第一個州級非基督教的公法團體,與其它的基督教公法團體享受同樣的待遇[49][50]。除巴塞爾猶太會堂外它還舉辦數座學校以及一座向公眾開放的圖書館[51]

除巴塞爾以色列社團外從1927年開始還出現了一個所謂的退出社團,這個嚴厲正統的巴塞爾以色列宗教社團也有一座猶太會堂[52]。此外2004年在巴塞爾還成立了一個自由猶太社團[53]。2014年他們使用的新猶太會堂啟用。它是瑞士自由猶太人平台的第三個成員[54]。此外瑞士猶太博物館位於巴塞爾, 它收藏了許多珍貴的猶太文化物件[55]。2016年它慶祝成立50周年。它是德語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立的第一座猶太博物館[56]哈巴德組織在巴塞爾也成立了一個新的分會。2012年它的猶太會堂啟用[57]

伊斯蘭教

 
約翰·路德維希·伯克哈特

從1960年代開始來自穆斯林國家的移民使得巴塞爾獲得了一個不斷增長的伊斯蘭教社群。這些移民大多來自土耳其馬格里布科索沃。今天估計約10%的市民是穆斯林,在小巴塞爾的居民區里這個比例顯然更高。巴塞爾有13座清真寺和祈禱間,它們分別為不同母語的人服務[58][59]。1997年「巴塞爾穆斯林委員會」成立,它把自己看成當地遜尼派組織的雨傘組織。除移入的穆斯林居民外還有更改信仰信奉伊斯蘭教的瑞士人,他們在市內的穆斯林社群中也起一個重要作用。歷史上最著名的是約翰·路德維希·伯克哈特,他生活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是巴塞爾的第一名穆斯林。他也是第一名去麥加朝聖的中歐人[60]

統計

巴塞爾城市州居民信仰比例列表(來源:[61];巴塞爾城市州統計局數據[44]

新教 羅馬天主教 其它基督教教派[A 1] 猶太教 伊斯蘭教 其它宗教 無宗教 未提供
1950 63.3 31.3 1.4 1.3 0.0 0.0 0.0 0.0
1960 59.9 35.8 1.3 1.1 0.0 0.3 1.6 0.0
1970 52.7 40.7 1.1 0.9 0.2 0.2 3.2 1.0
1980 44.4 35.5 1.2 0.9 1.1 0.3 13.9 1.9
1990 32.1 25.4 1.8 0.8 4.0 0.5 34.5 0.3
2000 26.5 24.9 2.8 0.8 6.7 1.2 31.0 5.1
2016 17.4 17.9 5.3 0.7 7.5 2.1 47.5 1.4
2018 15.3 15.9 5.9 0.6 8.0 2.0 50.9 1.3

教會稅

政教分離過程中原來的4個公法團體獲得向自己的信徒收納教會稅的特權。由於教會使用的軟件不再被其出產商支持,而新軟件的開發非常昂貴,因此這4個宗教團體請求巴塞爾城市州像其它大多數州以及德國一樣通過國家稅收機構替他們收教會稅。2018年11約州大議會修改相關的稅收法,反對者發動公民投票,2019年5約19日在投票中大多數支持修改的稅收法。

政治

立法和行政

 
巴塞爾市政廳

巴塞爾市的政府和行政由州政府實行。巴塞爾市自己沒有行政和立法機關。行政由州政府,立法由大議會執行。這樣市機構與州機構等同的情況在瑞士是獨一無二的。在瑞士負責移民事務的行政層次是鎮,在巴塞爾是市民區。

聯邦選舉

2019年瑞士聯邦選舉中巴塞爾市的選舉結果為:瑞士社會民主黨32.7%、自民黨.自由黨21.4%、巴塞爾綠色聯盟17.7%、瑞士人民黨12.4%、綠色自由黨5.7%、瑞士基督教民主人民黨4.6%、新教人民黨2.0%、市民民主黨0.4%和聯邦民主黨0.3%[62]

市徽

 
市徽

巴塞爾市亦即巴塞爾州的的市徽是一個向左彎曲的黑的主教權杖。它鑲嵌在白色的背景上。它被稱為巴塞爾權杖。權杖向下變寬,末端是三個尖角,被三個線條中斷。這三條線條分別代表牧師、主教和教師。巴塞爾權杖的原型是彎曲的主教權杖。徽章柄是獅子,原始的男人,天使和自15世紀的蛇妖-那是一隻公雞頭和蛇尾形狀的龍。

姊妹城市

經濟和基礎設施

巴塞爾2010年的失業率為4.2%。根據2008年的資料[64],巴塞爾的經濟活動以二級產業(即工業部門)之從業人口最多,為120,130人,三級產業(服務業)居次(82,449人),最後則是一級產業(農業),34,645人。其中服務業的的從業人口中有46.2%為女性。

一年一度的巴塞爾樣品博覽會(Mustermesse Basel,簡稱MUBA)於萊茵河右岸的小巴塞爾展出。其餘種要的展覽活動包括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等。

 
諾華公司場地

巴塞爾位於中歐中心,因此擁有重要的貿易地理作用。巴塞爾都市地區共有130萬居民和65萬上班的人。巴塞爾是繼蘇黎世後瑞士第二大經濟城市,是瑞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州[65][66][67]

巴塞爾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製藥中心之一,諾華羅氏先正達龍沙集團股份在這裡都有工廠。94%巴塞爾市的出口是化學和藥品產品[68]。與臨近的化學工業區一起巴塞爾占瑞士出口貿易的20%和國家收入的三分之一。除化學工業外巴塞爾還有機械製造、金屬加工、紡織工業食品產業和奢侈品產業等工業。由於巴塞爾有數百年的造紙和印刷歷史,因此多個出版社也在巴塞爾。從1917年開始巴塞爾舉辦瑞士模範博覽會,由此逐漸巴塞爾演變成一個有歐洲意義的博覽會。每年在博覽會場地上舉辦多次世界著名的專業展覽和會議。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當代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展」和世界上最大的鐘表首飾博覽會「巴塞爾世界展」。巴塞爾也是一個傳統的重要銀行基地。除眾多銀行和保險公司外國際清算銀行的總部在巴塞爾。瑞士國家銀行在巴塞爾設有分行。兩巴塞爾工商行會是巴塞爾城市州和巴塞爾鄉村州的聯合工商行會。

 
國際清算銀行總部

坐落於巴塞爾的大企業

總部在巴塞爾的最大企業列表:

 
羅氏總部
 
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的瑞士廣播電視集團總部

以下列表數據來自2017年500名最大瑞士公司[69]

排名 公司 行業 周轉(億瑞士法郎)
01 羅氏 製藥 507.56
02 諾華 製藥 477.90
03 科浦超市 零售 283.22
04 先正達 農業化學 125.98
05 Transgourmet Schweiz 批發商 085.51
06 泛亞班拿 物流 051.96
07 瑞士國際航空 航空 047.99
08 龍沙集團股份 製藥、化學 041.32
09 Bell Food AG 肉類加工 033.46
10 莫斯兄弟 零售 025.00

這個列表里沒有包括銀行、金融服務企業和保險企業,但是巴塞爾是繼蘇黎世之後在德語瑞士第二大的金融中心。瑞銀集團在巴塞爾有一分部,此外巴塞爾州立銀行、Cler銀行、CIC銀行、WIR銀行的總部在巴塞爾。巴洛賽、赫爾維蒂婭保險、Sympany和Pax瑞士壽險等保險公司的總部也在巴塞爾,或在巴塞爾有分部。

其它總部在巴塞爾的銀行和保險公司還有Bank La Roche & Co、Baumann & Cie, Banquiers、嘉盛銀行、E. Gutzwiller & Cie. Banquiers、Dreyfus Söhne & Cie、Trafina私人銀行和Scobag私人銀行。此外巴塞爾還有不同託管和不動產公司。這些公司集中在一起,過去巴塞爾貿易所也在這裡。1912年成立的瑞士銀行協會[70]和瑞士州立銀行協會也位於巴塞爾。國際清算銀行總部位於巴塞爾瑞士車站附近。

化學和製藥公司也在巴塞爾落腳,其中包括諾華羅氏、巴塞利亞藥業有限公司、Acino International和先正達,一個從諾華的農業化學分離出來的公司。2008年巴斯夫收購了汽巴精化,在巴塞爾也有了一個分部。

在運輸和物流領域巴塞爾有泛亞班拿瑞士聯邦鐵路貨運。瑞士最大的航空公司瑞士國際航空捷特航空的總部也在巴塞爾。

總部在巴塞爾的重要零售公司包括莫斯兄弟、煙草用品生產商大衛杜夫、瑞士最大的肉製品生產商貝爾食品和零售公司科浦超市

此外MCH集團生命科學公司龍沙集團股份、家用技術公司索特、時尚公司塔麗唯爾、旅遊用品公司Dufry、石油和汽車商Fritz Meyer Holding、和牙齒種植公司士卓曼的總部也在蘇黎世。

旅店

 
三王酒店

巴塞爾有眾多歷史悠久的旅店和酒店。位於大巴塞爾中橋邊萊茵河畔的三王酒店是歐洲最古老的酒店之一,1681年首次在文獻中被提到。許多歷史名人曾經在裡面過夜(西奧多·赫茨爾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伏爾泰巴勃羅·畢卡索托馬斯·曼馬克·夏卡爾威廉·理查德·瓦格納滾石樂隊等等),賈科莫·卡薩諾瓦在他的自傳里特別提到了這座酒店,並稱之為市內最好的酒店。今天這座豪華酒店依然屬於歐洲最上等的酒店之一。今天酒店的古典派建築是1844年建造的,2004年到2006年間做了巨大翻修、重建和擴建。作為博覽會地點巴塞爾有許多其它酒店,其中許多是4和5星級的。

巴塞爾最老的飯店是金星飯店,早在1346年它就被提到,從1412年起它被列入13座貴族飯店之一。1501年瑞士聯邦10個州的代表來到巴塞爾時他們就是在今星飯店接風洗成的。1963年由於街道擴建飯店的老建築被拆除。10年後它在別處被重建。

巴塞爾還有其它星級廚師和著名的咖啡館。

出版業

1460年巴塞爾大學的成立極大促進了當地出版與印刷業的發展。除造紙廠外當時有50多個印刷廠,其中包括著名的約翰內斯·佩特里約翰內斯·阿默巴赫約翰·弗羅本。1468年在巴塞爾出版了一部拉丁語的活字印刷《聖經》。1488年約翰內斯·佩特里在巴塞爾設立了他的出版設,這是流傳到今天最古老的印刷設和出版社。在巴塞爾最著名的印刷術士約翰·弗羅本帶領下1500年後巴塞爾稱為歐洲領先的出版和印刷地。今天巴塞爾市內有15座出版社。

媒體

巴塞爾及其周邊地區出版多份報紙:《巴塞爾報英語Basler Zeitung》是瑞士西北部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此外還有一份為整個地區服務的報紙《bz英語Basellandschaftliche Zeitung》以及一份為里恩和貝廷恩服務的周報《里恩報德語Riehener Zeitung》。從2010年到2018年之間有一份周報出版。免費周報《20分鐘報》也報道地區性新聞。當地還有一份網上報紙提供大量信息。

巴塞爾也有廣播電台:公共的瑞士德語廣播電視有一專門提供巴塞爾新聞的節目,除此之外在巴塞爾地區還有兩個私人電台和一個非商業性電台。

瑞士德語廣播電視在巴塞爾有一地方播放站,其文化節目是在這裡製作的。此外巴塞爾還有一個為巴塞爾市和瑞士西北部服務的電視台。

交通

船運

 
巴塞爾萊茵河港

中世紀開始巴塞爾就是一個北海地中海之間的一個重要貿易和貨物轉運地點。沿萊茵河從巴塞爾到鹿特丹共832千米,順流今天的輪船隻需要3、4天,逆流一個星期。巴塞爾和斯特拉斯堡之間船隻使用阿爾薩斯大運河

根據1868年簽署的曼海姆協約瑞士在萊茵河上擁有自由行船的權利。從入海口到巴塞爾中橋萊茵河被看作是國際水域。瑞士約12%的進口是從巴塞爾的港口進入的。2010年總進口噸位為550萬噸。瑞士最老的萊茵河港口聖約翰從2010年1月1日起停工。

巴塞爾周邊有4個港口,其中只有一個位於市區內,兩個位於萊茵河左岸的港口處於巴塞爾鄉村州的境內。瑞士境內的這三個港口擁有統一的管理機構,它是一個公法團體,巴塞爾的兩個州也參與這個管理機構。另一萊茵河港口位於巴塞爾以南數千米德國境內。1843年由於火車的競爭從巴塞爾到美因茨的客運服務停止。

所有在瑞士登記的遠洋輪和帆船都以巴塞爾為母港

鐵路

 
巴塞爾瑞士火車站

巴塞爾是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站。它的市區內有三座遠程火車站。巴塞爾瑞士車站是巴塞爾的中心車站,每日客流量約為13.5萬人(2016年數據)。它是巴塞爾最大的車站,也是瑞士第6大的車站[71]。它位於市中心以南。從巴塞爾瑞士車站有國內列車出發去蘇黎世伯爾尼盧塞恩以及國際列車去往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荷蘭,此外多條近郊快鐵通過瑞士車站。巴塞爾法國車站與瑞士車站位於同一建築內,從這裡有列車出發去往法國和比利時。巴塞爾巴登車站位於市的東北,由德國鐵路操作運行。所有去往德國和荷蘭的列車在這裡停車。

由德國卡爾斯魯厄前往巴塞爾的高速鐵路ICE於2008年完工。法國高速鐵路萊茵河-羅訥河線則於2011年12月投用。

巴塞爾的本地鐵路服務由巴塞爾地區鐵路德語Regio-S-Bahn Basel提供。

除此之外巴塞爾市內有多座城市快鐵車站。

歐洲最大的鐵路車輛設備融資公司Eurofima從1955年開始總部設在巴塞爾。

目前在討論在巴塞爾市中心挖掘地下鐵路段落。通過這個地下段落城市快鐵可以直接連接瑞士車站和巴登車站,這樣萊茵河兩側的快鐵網連到一起。計劃在市中心建造多個地下車站以及把快鐵延續到機場。

航空

巴塞爾的第一座機場是1920年建造的,位於比爾斯費爾登。1930年代裡就已經很明顯當地的機場無法繼續擴建來滿足未來航空的要求。有人提出在法國境內建造一座兩國機場的主意。法國政府同意。但是第二場世界大戰的爆發中斷雙方的談判。戰後這個主意很快被實現。1946年5月8日,經過兩個月的施工,還在兩國簽訂協約前,巴塞爾-米盧斯機場就在法國布洛蔡姆鎮境內開始運行了。當然在這麼段的時間裡只能建設最基本的設施,此後花了許多年時間把它擴建成一個「完整」的機場。1987年機場改名為巴塞爾-米盧斯-弗賴堡歐洲機場。2016年機場的客流量為731萬人。25個航空公司提供去往30個不同國家62個不同目標的航班服務。它是繼蘇黎世和日內瓦後瑞士第3大機場。

機動車交通

 
公路橋

巴塞爾是通往法國和德國的重要交通樞紐。兩條A級南北方向的歐洲高速公路E25E35公路(在瑞士的編號分別為A2和A3,在德國E25的編號為A5,在法國E35的編號為A35)通過巴塞爾。一般這樣高級別的平行的歐洲高速公路之間都保持比較遠的距離。

瑞士A2高速公路盧塞恩通過巴塞爾的東環城高速公路進入德國境內,改編號為5號高速公路去往卡爾斯魯厄(E25)。瑞士A3高速公路蘇黎世向北,在巴塞爾以南與A2合道,然後在市區內分開,沿巴塞爾北環城公路進入法國境內改編號為A35高速公路(E35)通往米盧斯和斯特拉斯堡。此外巴塞爾境內還有兩條高速公路A18和A22,它們連接巴塞爾市與鄉村州的地方。完全在德國境內的A98和A861也幫助巴塞爾減輕其繁忙的東環城高速公路的交通狀況。

巴塞爾市內有5座公路橋和1座鐵路橋跨越萊茵河。順河流方向有黑森林橋(高速公路和鐵路橋)、維特施坦因橋中橋約翰尼特橋和雙層的三玫瑰橋

大巴塞爾有三道環城公路。許多居民區裡的街道是直角交叉的。市中心基本上都是步行街,不允許汽車交通。

2020年2月9日巴塞爾全民公投大多數選民決定到2050年實現保護氣候的交通[72][73][74]。到2018年3月為止市內56%的機動車道限速30千米每消失[75]

自行車

以行走路程為基礎來算2015年在巴塞爾自行車出行比例為17%[76]

瑞士聯邦街道局在巴塞爾作為試驗街道修建了一條自行車街[77]

步行

以行走距離為基礎2015年步行在巴塞爾占出行比例的33%,也就是說步行是巴塞爾市民最重要的交通方法。市內24%從一點去往零一點的路主要是步行完成的[76]

萊茵河上有一座步行橋。

公共交通

 
巴塞爾電車網絡

巴塞爾的公共交通是瑞士西北車票聯盟的成員。市內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由巴塞爾交通公司和巴塞爾鄉村運輸公司一起開辦的巴塞爾電車。從1941年到2008年間市內有有軌電車運行,此後它們被公共汽車取代。在2005年到2007年間就次問題在市內有很激烈的討論。2007年6月17日的全民公投最後以很小的多數決定通過這個計劃。

在不同時間巴塞爾電車每6分鐘到每30分鐘一班。當地的環保票可以使用所有巴塞爾城市州、巴塞爾鄉村州和索洛圖恩州以及汝拉州的公共交通。

巴塞爾城郊快鐵連接巴塞爾市與瑞士、德國、法國境內的都市地區。目前在討論挖掘一條新地下快鐵連接巴登車站和瑞士車站,以及沿線上建造多座地下車站。目前的星狀快鐵線路無法滿足乘客數量的要求。新的地下線路目的在於解決這個問題。除此之外還計劃修建去往機場的快鐵路線。

萊茵河上有4個渡船。

教育

 
巴塞爾大學

巴塞爾是一個深受人文主義影響的大學城。市內有多所高等院校。1460年成立的大學2017年有12873名學生[78]和博士生。它有神學法學醫學社會學自然科學心理學系。大學的生物中心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生物系統部[79]舉世聞名。從2007年開始它們研究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其它高校有瑞士西北專業高校,它包括設計和藝術高校、教育高校、社會工作高校和經濟高校。

巴塞爾市音樂學院附屬有音樂學校、音樂高校、巴塞爾古樂學院和兩巴塞爾成人學校。

另一個高校是新教的巴塞爾獨立神學高校。

除人文主義外巴塞爾也以數學研究著稱。萊昂哈德·歐拉曾經在巴塞爾做教授,此外伯努利家族的不同成員在巴塞爾有數百年的數學研究和教育歷史。1910年瑞士數學學會在巴塞爾成立。20世紀裡俄羅斯數學家亞歷山大·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巴塞爾大學授課。

文化和名勝

巴塞爾有着非常豐富的文化生活。(1997年,它曾嘗試角逐成為「歐洲文化之都」,雖然最後沒有成功)。巴塞爾劇院的歌劇團,芭蕾舞團劇目繁忙。瑞士巴塞爾交響樂團也是瑞士規模最大的樂團。2004年5月,青年合唱團的第五次歐洲音樂節合唱節開幕:這項傳統開始於1992年,而這個節日的主人則是當地的巴塞爾童聲合唱團。

每年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覽會巴塞爾藝術展和最重要的鐘表首飾博覽會在巴塞爾舉行。其它著名的名勝包括巴塞爾動物園、巴塞爾大教堂、老城和眾多博物館。

音樂

1930年代裡保羅·薩克創辦了巴塞爾古樂學院,它稱為一個研究和保存早期古典音樂的中心。巴塞爾城市賭場音樂廳是巴塞爾古典音樂最重要的音樂會場地。除巴塞爾交響樂團外市內還有其它許多古典音樂樂隊,包括巴塞爾小交響樂團巴塞爾七弦琴巴洛克樂團、i tempi室內樂團、Capriccio Basel樂團、巴塞爾鳳凰樂團和巴塞爾室內樂團。巴塞爾音樂同行樂隊成立於1951年,巴塞爾新樂隊成立於1982年。

巴塞爾地區銅管樂器樂隊和1841年巴塞爾男孩音樂樂隊的重點在吹奏樂器音樂。

除大的合唱團如巴塞爾歌唱俱樂部和巴塞爾巴赫合唱團外市內還有許多小的室內無伴奏合唱合唱團。Basler Madrigalisten和巴塞爾少年合唱團享有世界名聲。每兩年青年唱詩班歐洲節日在巴塞爾舉辦。

巴塞爾的音樂學院附屬有巴塞爾古樂學院及其巴洛克樂團和音樂高校。保羅·薩克基金會也位於巴塞爾。

 
巴塞爾大學音樂科學科

巴塞爾狂歡節上傳統的吹奏樂隊在瑞士境外也有名聲。每年舉辦的巴塞爾軍樂匯演是世界上第二大的軍樂匯演。

爵士樂音樂節Baloise Session、Em Bebbi sy Jazz和巴塞爾爵士音樂節擁有跨地區的名聲。鳥眼爵士樂俱樂部被譽為歐洲最好的之一[80]。2000年開始在巴塞爾舉辦巴塞爾藍調音樂節,小巴塞爾每年舉辦藍調之夏。

每年在聖雅各布大廳舉辦的「聲波」音樂會是瑞士最大的Techno流行舞蹈事件。

巴塞爾有多個教堂擁有古老的管風琴,其中最老的是1769年造的。

巴塞爾音樂界出現了多個瑞士和國際著名的樂團,比如愛蟲樂隊等。來自巴塞爾的黑虎是第一名用瑞士方言饒舌的歌手。

每年7月末到8月中在萊茵河畔舉辦音樂節。

劇院和舞蹈

巴塞爾劇院是瑞士最大的綜合劇院,它擁有固定的歌劇、話劇、舞蹈和歌劇合唱團。上演歌劇和舞蹈作品時巴塞爾交響樂團和其它當地樂團提供樂團服務。1975年啟用的主樓里有兩座舞台,2002年啟用的新建築里還有一座舞台。

卡塞爾兵營文化俱樂部是自由舞蹈和劇團最重要的上演地點,這裡經常有瑞士國內外的劇團和舞蹈團演出。巴塞爾鄉村州和索洛圖恩的劇院裡也經常有巴塞爾的劇團演出。

巴塞爾年輕人劇團、巴塞爾近郊劇團和巴塞爾兒童劇團以及一些獨立劇團負責兒童和青少年劇的演出。巴塞爾有眾多私人劇院和小劇院。巴塞爾音樂劇院裡也時常有話劇和舞蹈表演。

除以上企業外一些藝術節也以劇目和舞蹈為主題,其中包括兩年度的巴塞爾戲劇節、燃料戲劇日和巴塞爾木偶節以及年度的巴塞爾舞蹈節。一些其它多範圍的藝術節也包括戲劇和舞蹈表演。巴塞爾青年文化節上表演藝術的內容也不斷增多。

博物館和藝術館

 
丁格利博物館
 
文化博物館入口

巴塞爾市的博物館眾多,且涵蓋主題相當廣泛,尤其以豐富的藝術收藏見長。巴塞爾的文物收藏與推廣活動可回溯到16世紀。從1980年代起,許多私人收藏也開始對外展出。

巴塞爾美術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藝術收藏,因此在巴塞爾所有博物館中擁有特別的地位。博物館的重點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以及19和20世紀的藝術家。1960年以後的作品在巴塞爾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1967年巴塞爾決定收購兩幅巴勃羅·畢卡索的重要作品。市民公投支持和資助這個計劃。此後畢加索決定把另外4幅作品贈送給巴塞爾[81]。巴塞爾因此把美術館附近的一座廣場改名為畢加索廣場。其它重要的藝術收藏包括丁格利博物館貝耶勒基金會。這個私人基金會坐落在一座倫佐·皮亞諾設計的房子裡,主要展示經典現代派的圖像和造型藝術。2003年開創的舒拉格美術館集公共博物館、音樂學系和藝術研究所為一體。

巴塞爾一共有30多座博物館,其它重要的博物館包括巴塞爾古代美術館瑞士建築博物館巴塞爾自然史博物館巴塞爾文化博物館。此外還有眾多小的收藏和博物館,比如巴塞爾解剖博物館裡的巴塞爾大學解剖收藏、巴塞爾大學醫藥博物館、瑞士猶太博物館、玩具博物館和巴塞爾玩具世界博物館。每個月第一個周日所有市立博物館不收入門費。

除博物館外巴塞爾還有許多不成機構的展覽室和空間展出當代藝術和舉辦文化活動。瑞士最老的展覽廳也在巴塞爾[82]。1990年巴塞爾舉辦「展覽城巴塞爾市」室外展覽。

考古

巴塞爾城市州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當地的考古考察以及維護州內的考古遺產[83]。這個官方部門定期出版學術期刊以及年書[84]

在市內多處考古機關設立信息站,向公眾介紹專業的考古發掘工作。大多數這些信息站直接在發掘地點,向公眾開放[85]

向公眾開放的考古發掘地點包括大教堂的外部地下聖堂,1947年在那裡發掘了凱爾特人、羅馬人和中世界的遺體。地下聖堂本身估計是805年到823年間修築的。在原大教堂廣場的管理建築里有一個信息站。發掘過程中考古學家發現了1386年建造的一座小教堂的遺蹟遺蹟一座1100年建造的羅曼式教堂的遺蹟,甚至還發現了一條羅馬街道。另一個公眾可以參觀的考古場地是一座1830年建造的爐子。此外公眾還可以參觀一座中世紀的鞣製[86]

建築物和紀念碑

 
博覽會塔

1019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二世及其皇后在巴塞爾參加大教堂的啟用儀式。這座大教堂是用紅色的砂岩建造的,它結合了羅馬式哥特式建築風格。巴塞爾市內有從中世紀以來所有歷史風格的建築:中世紀建築、巴洛克宮殿和市民建築、仿古式建築、新藝術運動建築和漢斯·邁耶等的早期現代主義建築。在1980和90年代裡巴塞爾還興建了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等設計的現代辦公建築。舉世聞名的建築師如馬里奧·博塔理查·麥爾也在巴塞爾設計建築。由於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的成功從1990年代起巴塞爾被看作是當代建築藝術的重要中心之一。9名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在巴塞爾設計過建築物。假如加上周邊地區的話一共有12名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在這裡建造。

1962年建造的68米高的龍沙集團股份大廈是巴塞爾一樁矚目的高樓。當時它是巴塞爾最高的樓房。其嚴謹的布局被當地人戲稱為「剃鬚刀」。

 
維德大廈

到2010年為止高105米,31層的博覽會大樓是瑞士第2高的大樓。它是在2001年7月到2003年10月間建成的。2014年初羅氏大廈1號樓的高度就已經超過了博覽會大樓。2015年中它完工,總高度179米,從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2020年秋羅氏大廈2號樓的高度超過了1號樓。它的最終高度為205米。它是瑞士最高的大廈。瑞士最高的獨立建築物是250米高的巴塞爾電視塔。

最重要的紀念碑包括聖雅各布紀念碑和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設計的斯特拉斯堡紀念碑

電影

1930年成立的一個學生電影俱樂部為瑞士電影檔案中的一部分收藏奠定了基礎。1939年、1943年和1945年在巴塞爾舉辦電影周,它們可以被看做是世界上最早的電影節之一,只有威尼斯電影節比它們還要早[87]。1945年8月1日政府決定把電影檔案館歸到州所有。它們被附屬於學校用品。州政府尋求資助管理該檔案館的方法,最後洛桑市政府決定接管這個檔案館。此前檔案館裡的電影存放在巴塞爾州立銀行的地窖里。今天這些電影被收集在洛桑瑞士電影檔案館中。

市內的電影俱樂部好電影數十年尋找一個自己的放映場地,最後在市電影院定居。這個電影院位於原藝術館的塑像廳里。這個廳是從一座工廠建築改造成的。

巴塞爾的化工公司停止在當地生產膠捲後當地的膠捲工業停止。獲得過3次奧斯卡金像獎的阿瑟·科恩來自巴塞爾。當地設計高校里有一個關於他的小展覽。

巴塞爾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電影院。許多電影放映時使用原始聲音加字幕。2006年秋在市中心開辦了一座影城,擁有8個放映廳,2300個坐席。

從2007年開始每年8月的前3個星期里在大教堂廣場上舉辦露天電影院,每場提供2000個坐席[88]

自2009年以來巴塞爾每年舉辦LGBT電影節,它是瑞士繼伯爾尼之後第二大的LGBT電影節,每年有數千觀眾參加[89]

文學

2000年巴塞爾文學大廈開設,成為瑞士第一座文學大廈。從2003年起每年11月舉辦巴塞爾書籍和文學節。

習俗

 
巴塞爾狂歡節

巴塞爾狂歡節是瑞士最大的狂歡節,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新教狂歡節[90]。狂歡節在每年大齋首日之後周一清晨4點鐘開始。巴塞爾的狂歡節每年吸引數萬觀眾,是一個舉世聞名的活動。3天3夜後在周四清晨4點鐘狂歡節結束。在其中的72小時裡市中心有團隊、吹奏樂隊、彩車和馬車遊行。周一和周三下午所有參加狂歡節的人一起舉行大遊行。周二下午是兒童和家庭狂歡,然受是吹奏大音樂會。狂歡節期間在飯店和酒吧里會有人使用巴塞爾方言詠詩和歌唱。傳統的狂歡節食物有麵粉湯、洋蔥蛋糕和奶酪蛋糕。

 
獅子、野人和獅鷲的壁畫

每年1月13日、20日或27日小巴塞爾慶祝三位貴賓節。這三位貴賓是持巴塞爾市徽的獅子、野人和獅鷲。每年會來其中的一位,每三年他們輪流一次。他們會在小巴塞爾各處表演舞蹈。

體育

巴塞爾有眾多體育俱樂部,尤其足球俱樂部。巴塞爾足球會是當地地區性的足球俱樂部,也是瑞士成就最高的足球俱樂部。至2008年為止巴塞爾冰球俱樂部參加瑞士國家聯賽。巴塞爾擊劍協會是瑞士歷史最悠久的擊劍協會之一,奧林匹克金牌獲得者馬塞爾·費希爾是其成員。網球運動員羅傑·費德勒帕蒂·施尼德來自巴塞爾。ATP巡迴賽中的瑞士室內網賽在巴塞爾舉辦。聖雅各布公園球場是瑞士最大的球場,經常有國際足球比賽在這裡舉行,比如195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2008年歐洲足球錦標賽、巴塞爾足球俱樂部的國際比賽、重要的瑞士國家隊比賽等。2004年的齊達內和朋友與羅納爾多和朋友的慈善比賽也在這裡舉行。在聖雅各布公園球場和聖雅各布大廳也會舉辦音樂會。

體育大事

 
聖雅各布公園球場

1954年國際足協世界盃時巴塞爾是6個比賽地點之一。1969年第5屆世界體操祭在巴塞爾舉行。聖雅各布廳是1986年舉辦世界男子手球錦標賽的、1998年舉辦世界冰球錦標賽、2006年舉辦歐洲手球錦標賽的5個場地之一。巴塞爾是2008年歐洲足球錦標賽舉辦場地之一,因為聖雅各布公園球場已經擁有舉辦這樣的大型活動所需要的基礎結構。瑞士隊的3場比賽(包括開場賽)以及兩場四分之一決賽和一場半決賽在聖雅各布公園球場舉行。聖雅各布公園球場可以容納4萬名觀眾,是瑞士最大的球場。

瑞士室內網賽在巴塞爾舉行。從1991年起瑞士羽毛球公開賽在巴塞爾聖雅各布廳舉辦。

從2000年開始歐洲滑板錦標賽在巴塞爾舉行。每年的舉辦地點是聖瑪格麗特人工溜冰場。

從2010年起每年11月在萊茵河上進行8人划艇比賽。

體育團體和俱樂部

歐洲足球協會聯盟1954年在巴塞爾成立。國際手球聯合會總部位於巴塞爾。

巴塞爾足球俱樂部參加瑞士最高的聯賽瑞士足球超級聯賽。巴塞爾足球俱樂部20次獲得瑞士冠軍和12次獲得瑞士盃。此外它5次獲得參加歐洲冠軍聯賽的資格,它是瑞士第一個進入歐洲冠軍聯賽16強的球隊。

巴塞爾康戈迪亞足球俱樂部至2009年參加瑞士挑戰聯賽,目前它在戊級參賽。巴塞爾老男孩也曾經在瑞士最高的聯賽里參賽,曾經多次競爭瑞士冠軍,但都沒有成功。目前它參加丙級聯賽。巴塞爾北極星足球俱樂部也曾經在甲級聯賽參賽並多次競爭冠軍。此外它兩次進入瑞士杯決賽,但是兩次都被洛桑體育足球俱樂部擊敗。1935年北極星俱樂部以0:10被擊敗,是瑞士杯決賽的進球紀錄。今天它在最下級參賽。巴塞爾黑星足球俱樂部也曾經參加甲級聯賽,今天它是繼巴塞爾足球俱樂部和巴塞爾老男孩足球俱樂部後市內第3大足球俱樂部,它今天參加丁級比賽。

巴塞爾滑雪俱樂部成立於1904年,是瑞士歷史最悠久的滑雪俱樂部之一。巴塞爾冰球俱樂部和巴塞爾小於南格冰球俱樂部參加瑞士甲級比賽。RTV1879巴塞爾俱樂部的手球隊於1984年獲得瑞士冠軍,從2003年起它重返甲級聯賽。星翼巴塞爾地區籃球隊是瑞士德語地區唯一參加甲級聯賽的球隊。

巴塞爾柔道俱樂部是1935年成立的,是瑞士最早的柔道俱樂部之一。其它體育俱樂部包括巴塞爾划艇俱樂部(成立於1884年)、巴塞爾萊茵河俱樂部、巴塞爾終極飛盤俱樂部、國際象棋俱樂部(2006年瑞士冠軍)和巴塞爾蠍子沙灘足球俱樂部。後者贏得過多次瑞士杯、瑞士冠軍以及冠軍聯賽冠軍。是歐洲成就最高的沙灘足球俱樂部。

人物

荷蘭哲學家伊拉斯謨曾於巴塞爾任教,他的晚年也在此度過。宗教改革家與喀爾文教派的創始者喀爾文也曾在巴塞爾首次發表他的著作《基督教原理》(Institute of Christian Religion)。著名的伯努利家族來自巴塞爾。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歐拉出生於巴塞爾,在巴塞爾大學時數學老師是約翰·伯努利。瑞士網球名將費德勒出生於巴塞爾。

政治和城市史

 
雅各布·邁耶·祖姆·哈森

一塊羅馬墓碑記載盧修斯·穆納蒂烏斯·普蘭庫斯於前44年奠基了奧古斯都·勞里克殖民地,因此他被看作是巴塞爾的奠基人。考古發掘的物件卻是從前6年開始的,因此目前無法確認奧古斯都·勞里克殖民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482年雅各布·邁耶·祖姆·哈森出生於巴塞爾,他畢生生活在那裡,1516年至1521年他出任巴塞爾市長。他是第一位來自行會的市長,他聘請小漢斯·霍爾拜因畫了達姆施塔特的聖母

另一名著名的巴塞爾市長是約翰·魯道夫·韋特斯坦,他主動代表瑞士聯邦參加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談判,並於1648年達到當時的瑞士脫離神聖羅馬帝國

藝術收藏家瑪雅·薩克在她丈夫死後創辦了伊曼紐爾·霍夫曼基金會,專門致力於巴塞爾地區的藝術發展和普及。在她的努力下1980年巴塞爾當代藝術博物館創辦。

女權主義者和律師伊里斯·馮·羅滕出生於巴塞爾,她的作品深深地影響了瑞士20世紀的女權運動。她是當時少數上大學的婦女。她在伯爾尼大學日內瓦大學蘇黎世大學法學,並獲得博士學位。1943年至1945年間她任《瑞士婦女雜誌》編輯。西蒙·波娃發表了《第二性》後她開始撰書,發表於1958年。

1975年在赤腳教堂里發現一具木乃伊。她被確認是1787年逝世的阿娜·卡塔利娜·比紹夫。

經濟和體育

愛德華·普羅普斯特是第一名參加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瑞士人,他1898年出生於巴塞爾,1974年逝世於當地。

出生於艾爾薩斯的塞爾日·蘭在巴塞爾以電影和體育記者起步,他致力於高山滑雪自行車運動。他以創辦高山滑雪世界盃著名[91]

馬塞爾·奧斯佩爾曾出任瑞銀的行政主席。他出生於巴塞爾。他是促使1998年瑞士聯合銀行與瑞士銀行公司合併為瑞銀集團的工程師。

一些體育名人出生在巴塞爾。其中包括足球裁判戈特弗里德·丁斯特、足球運動員卡爾·奧代爾馬特和擊劍運動員歐洲冠軍以及2000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亞軍吉安娜·哈布呂策爾-比爾基。其他體育名人包括擊劍運動員和2004年奧林匹克冠軍馬塞爾·費希爾、足球運動員和瑞士國家隊隊員亞歷山大·弗雷馬爾科·斯特雷勒穆拉特·雅金哈坎·雅金兄弟以及網球運動員帕蒂·施尼德。不過費希爾、施尼德和羅傑·費德勒實際上來自巴塞爾鄉村州。

科學、人文主義、哲學和宗教

 
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

荷蘭語文學家、哲學家和人文主義者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在巴塞爾度過其晚年。他的批判性神學作品被看作是宗教改革的開路。

帕拉塞爾蘇斯是一名醫生、鍊金術士、占星術士、業餘神學家和哲學家。他的治癒病例使得他出名,但是他也遭受非常尖薄的批評。他在巴塞爾上大學,任城市醫生一年。

約翰內斯·厄科蘭帕迪烏斯是巴塞爾宗教改革家,在巴塞爾逝世。他在市內享受很高的聲望,但是因為巴塞爾是主教駐地,他沒有獲得像烏利希·慈運理在蘇黎世那樣的影響地位。在厄科蘭帕迪烏斯的努力奮鬥下1528年巴塞爾的新教獲得宗教自由。

宗教改革家和加爾文主義的創辦人約翰·加爾文曾經在巴塞爾居住過多年,他的主要著作《基督教要義》在巴塞爾首版。後來他去日內瓦。由於他支持獵巫他的名聲受損。他初始的支持者和後來的對手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奧從1544年住在巴塞爾。

1543年安德雷亞斯·維薩里在巴塞爾發表了第一部完整的人類解剖學教科書《人體的構造》。

 
雅各布·伯努利

連續數世紀伯努利家族輩出數學、物理和其它自然科學名人。家族裡有8人是教授,其他人物則在社會學科和藝術學科上做出成就。伯努利家族成員占據數學教授職長達105年[92]雅各布·伯努利是一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終生住在巴塞爾。他尤其對幾率、變分法和冪級數的研究做出巨大貢獻。丹尼爾·伯努利是一名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是雅各布的侄子。他在Riccati方程方面做出巨大貢獻。以他命名的伯努利定律在流體力學中有重大意義。

 
萊昂哈德·歐拉

萊昂哈德·歐拉是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出生在巴塞爾並在那裡上大學。他對數學做出的貢獻無可置疑,比如他被看作是今天數學公式符號的發明人。他一生發表了800多份論文,被看作是最多產的數學家。2007年巴塞爾舉辦慶祝會、展覽、演講和學術發表紀念他誕生300周年[93]

文化史學家和人文主義者雅各·布克哈特畢生生活在巴塞爾。他的研究重點是歐洲藝術史。

 
弗里德里希·尼采

路德維希·呂蒂梅耶研究醫學、解剖學、動物學、地質學和古生物學,他尤其研究瑞士的古動物學。他從1855年至1894年在巴塞爾大學任教,1867年獲得巴塞爾榮譽市民地位。市內有一條街道和一座廣場以他命名。

德語地區最著名的哲學家和道德批評家之一弗里德里希·尼采從1869年到1879年在巴塞爾任古典語文學教授[94]。大多數他知名的著作是在他因病離開巴塞爾以後才寫的。他的朋友弗朗茨·奧韋爾貝克依然留在巴塞爾任教會史教授。

 
卡爾·榮格

瑞士心理分析家和精神科醫師卡爾·榮格在巴塞爾度過少年時代並在巴塞爾大學讀醫。

新教神學家卡爾·巴特在巴塞爾生活工作。

存在主義哲學代表卡爾·雅斯貝爾斯從1948年在巴塞爾大學任教,他葬在巴塞爾。

塔德烏什·賴希施泰因(化學)和沃納·亞伯(生物學)獲得諾貝爾獎時正在巴塞爾大學任教授。

瑞士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在巴塞爾生活和工作,他發現了麥角酸二乙酰胺的致幻效果。

藝術和文化

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對後來的人文主義精神有極大的影響。1356年他在巴塞爾並把大地震當作命運不可靠的證明。

烏爾斯·格拉夫是一名瑞士文藝復興時期花窗玻璃畫家、銅版畫家和金匠,他的作品細膩,質量高。除玻璃作品外他的作品保留至今。他的後半生在巴塞爾渡過。

小漢斯·霍爾拜因是一名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畫家,雖然他只是在1515年和1523年間住在巴塞爾他自稱巴塞爾人。

巴塞爾畫家約翰·魯道夫·胡伯在巴塞爾、伯爾尼、威尼斯和羅馬受教育。他被看作是瑞士巴洛克風格最重要的畫家。

 
赫爾曼·黑塞

作家和詩人約翰·彼得·赫貝爾1760年出生於巴塞爾,他的父母是當地城市貴族的傭人。他的童年部分在維瑟河谷豪森,部分在巴塞爾渡過。一段時間裡他在大教堂廣場中學上學。赫貝爾後來寫了《回憶巴塞爾》,成為《巴塞爾歌》的基礎。今天市內設有巴塞爾赫貝爾基金會。

阿諾德·勃克林是一名巴塞爾畫家和雕塑家。他被看作是歐洲19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死之島》和後期的一些自畫像。他最重要的學生世紀末藝術家漢斯·桑德羅伊特在巴塞爾留下多幅壁畫。

赫爾曼·黑塞是一名德國-瑞士詩人、作家和畫家。他最著名的著作有《荒原狼》、《流浪者之歌》和《玻璃球遊戲》。1946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881年到1886年以及1899年到1904年間他住在巴塞爾,1924年他獲得瑞士公民權。

畫家阿爾弗雷德·海因里希·佩萊格里尼也畫壁畫。他出生於巴塞爾。1896年他進入巴塞爾專業學校的藝術系。他後來去慕尼黑藝術專業學校任教,他是新分離派成員。

建築家漢斯·邁耶出生在巴塞爾,曾在包豪斯,他曾經在瑞士、德國、俄羅斯墨西哥工作。他尤其在居民住房設計方面做出貢獻。

文學評論家和翻譯瓦爾特·威德默的生活中心是巴塞爾,1938年他的兒子作家烏爾斯·唯德默爾在巴塞爾出生。

藝術家伊雷娜·佐京登出生在巴塞爾,她深刻地影響了巴塞爾的藝術界。1930年代後半期和1940年代初她的作品受超現實主義影響。1985年巴塞爾藝術館為她舉辦大規模的回顧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佐京登交替住在巴塞爾和巴黎,並去往摩洛哥西班牙意大利很長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她為巴塞爾劇院設計舞台和服裝,並為多部書畫畫。

出生於柏林的藝術家梅雷特·奧本海姆童年移居巴塞爾,巴塞爾成為她終身居住和創作的地方。她與安德烈·布勒東路易斯·布努埃爾馬克斯·恩斯特同是魔幻現實主義最重要的代表。

瑞士最著名的電影製作人之一阿瑟·科恩出生於巴塞爾。科恩在好萊塢成名,他是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唯一的非美國人電影製作人。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中央車站》、《放牛班的春天》等。

演員瑪爾特·克勒爾出生在巴塞爾。她是瑞士在國際電影界最成功的演員。2012年初她獲得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著名的建築事務所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由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創辦,位於巴塞爾。他們設計的建築物在世界各地獲得讚賞,其中包括巴塞爾的雅各布公元球場、慕尼黑安聯競技場和被稱為「鳥巢」的北京國家體育場

丹尼·雷維於1957年出生於巴塞爾。他是一名著名演員、劇本作家和導演。他的電影在戛納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上上演,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中獎。

注釋

  1. ^ 尤其舊天主教成員增長很快,各東正教信徒增長數目大約相當

參考文獻

  1. ^ 瑞士旅遊:巴塞爾地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巴塞尔的博物馆.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3. ^ Mitchell Geoffrey Bard和Moshe Schwartz:《1001 Facts Everyone Should Know about Israel》,Rowman & Littlefield出版,2005年。 ISBN 0-7425-4358-7 網上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Zürich, Genf und Basel bieten gute Lebensqualitä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mercer.ch 2017年3月14日
  5. ^ 巴塞爾城市州交通局:Verkehrskonzept Innenstad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6.0 6.1 Klimanormwerte Basel / Binningen Normperiode 1981–201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DF; 295 kB). In: meteoschweiz.admin.ch
  7. ^ Meteocentrale Schweiz.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meteocentrale.ch,; 位於丁格利博物館海拔260米的氣象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meteo.tstebler.ch,; 一個位於巴塞爾海拔265米的氣象站從1945年以來的記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basilea.it,
  8. ^ Monats- und Jahreswerte der meteorologischen Elemente im Jahre 2018 Basel-Binningen (PDF; 69 kB). In: klimabasel.ch,
  9. ^ 存档副本. [2012-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10. ^ 10.0 10.1 Climate normals Basel / Binningen, Reference period 1981−2010 (PDF). Zürich-Airport, Switzerland: Swiss Federal Office of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 MeteoSwiss. 2 July 2014 [3 April 20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3-04). 
  11. ^ Peter Knechtli: Ein Erdbeben könnte Basel von der Landkarte verbannen. Trotz des hohen Risikos ist die Basler Bevölkerung auf die Katastrophe nicht vorbereite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nlinereports.ch
  12. ^ amu/sda: Erdbebenrisiko deutlich zu gross für Geothermie in Basel《巴塞爾報》,2009年12月10日
  13. ^ amu/sda: Im Basler Geothermie-Loch wird wieder gebohr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巴塞爾報》,2010年3月30日
  14. ^ badische-zeitung.de.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15. ^ 15.0 15.1 Andres Kristol et al.: Dictionnaire toponymique des communes suisses – Lexikon der schweizerischen Gemeindenamen – Dizionario toponomastico dei comuni svizzeri. Centre de dialectologie, Université de Neuchâtel, Verlag Huber, Frauenfeld/斯圖加特/維也納2005年, ISBN 3-7193-1308-5, 洛桑2005年, ISBN 2-601-03336-3
  16. ^ Michael Blatter,巴塞爾鄉村州州立檔案館 Was bedeutet der Name «Basel»? 收檔日期:2012年11月5日;Peter Ochs: Geschichte der Stadt und Landschaft Basel. 第一卷,柏林/萊比錫1786年,106頁
  17. ^ 17.0 17.1 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 lib. XXX, cap. III.
  18. ^ Joseph Trouillat: Monuments de l'histoire de l'ancien évêché de Bâle, de l'origine à 1500, Porrentruy 1852年, Victor Michel. 第1卷第7章 13頁
  19. ^ 原文:«… munimentum aedificanti prope Basiliam, quod appellant accolae Robur …».
  20. ^ Jürg Tauber: Der Faustkeil von Pratteln. In: Jürg Ewald, Jürg Tauber (編輯): Tatort Vergangenheit. Ergebnisse aus der Archäologie heute. Wiese-Verlag, 巴塞爾1998年 ISBN 3-909164-62-5, 94頁
  21. ^ 巴塞尔市内的考古研究.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22. ^ Rolf d』Aujourd』hui: Zum Genius Loci von Basel – Ein zentraler Ort im Belchen-System. 發表在: Basler Stadtbuch 1997. 巴塞爾1998年, 125–138頁
  23. ^ René Teuteberg: Basler Geschichte. 52頁
  24. ^ Markus Asal: Basilia – das spätantike Basel. Untersuchungen zur spätrömischen und frühmittelalterlichen Siedlungsgeschichte. Die Grabung Martinsgasse 6+8 (2004/1) und weitere Grabungen im Nordteil des Münsterhügels (= Materialhefte zur Archäologie in Basel. 第24期). 兩卷,巴塞爾市地面考古, 巴塞爾2017年, ISBN 978-3-905098-63-1 尤其289–312頁的總結
  25. ^ Andreas Heusler: Geschichte der Stadt Basel. 第6版 Frobenius, 巴塞爾1969年, 36–38頁
  26. ^ René Teuteberg: Basler Geschichte. 133–135頁
  27. ^ Reformationsstadt Basel. Schweiz. Reformationsgeschichte vom 15. ins 21. Jahrhundert: GEKE-Vollversammlung Basel 2018..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28. ^ Anton Schlossar: Erzherzog Johann von Österreich und sein Einfluß auf das Culturleben der Steiermark. Originalbriefe des Erzherzogs aus den Jahren 1810–1825. Beitrag zur Culturgeschichte Österreichs, mit einer Einleitung, Erläuterungen, Anmerkungen und einem Anhange urkundlicher Beilagen zur Zeitgeschichte. Wilhelm Braumüller, 維也納1878年, 307頁
  29. ^ René Teuteberg: Basler Geschichte. 362–364頁
  30. ^ Sylvia Schenker, Jonas Peter Weber Fünf Tote, viele Verletzte, aber keine der Forderungen erfüll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rokasernenareal.ch 2017年8月2日
  31. ^ 收購的作品中包括3幅保拉·莫德索恩-貝克爾、2幅安德烈·德蘭、2幅馬克·夏卡爾、2幅弗蘭茨·馬爾克、1幅奧斯卡·柯克西卡、1幅埃米爾·諾爾德、1幅保羅·克利、1幅奧托·迪克斯、1幅馬克斯·貝克曼、2幅路易斯·科林斯、2幅奧斯卡·施萊默、2幅格奧爾格·施林普夫、1幅恩斯特·巴拉赫和1幅格奧爾格·克萊斯的作品。參見《"Entartete" Kunst für Basel. Die Herausforderung von 1939》 Wiese Verlag, 巴塞爾1990年, ISBN 3-909158-31-5.
  32. ^ Kontrovers-Podcast Nr. 38 «Entartete Kunst» für Base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kunstmuseumbasel.ch, 巴塞爾藝術館
  33. ^ Fritz Grieder: 《Basel im Zweiten Weltkrieg 1939–1945》,發表在 《Basler Neujahrsblatt》1957年;展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展覽目錄:Nadia Guth, Bettina Hunger(編輯):《Réduit Basel 39–45》 Friedrich Reinhardt Verlag,1989年巴塞爾;Heiko Haumann, Erik Petry, Julia Richers(編輯)《Orte der Erinnerung. Menschen und Schauplätze in der Grenzregion Basel 1933–1945》 Christoph Merian Verlag, 2008年4月;. Lukrezia Seiler, Jean-Claude Wacker: 《Fast täglich kamen Flüchtlinge. Riehen und Bettingen – zwei Grenzdörfer 1933 bis 1948》 Christoph Merian Verlag, 2013年巴塞爾;巴塞爾歷史博物館:Alexandra Heini, Patrick Moser(編輯)《Grenzfälle. Basel 1933–1945》 Christoph Merian Verlag, 2020年巴塞爾
  34. ^ Patrick Schlenker: Bombenabwürfe über Basel und Binningen vom 16./17. Dezember 194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durham-light-infantry.ch, 2011/2020年
  35. ^ 巴塞爾城市州憲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dmin.ch
  36. ^ Global Human Settlement – Urban centres database 2018 visualisation – European Commission.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9). 
  37. ^ Wohnbevölkerung und bewohnte Gebäude nach Gemeinde seit 1741
  38. ^ BFS: ([//web.archive.org/web/20110408035219/http://www.bfs.admin.ch/bfs/portal/de/index/regionen/11/geo/analyse_regionen/04.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gglomerationen 2000. Analyseregionen; [1]; Urban Audit 2016, Grenzüberschreitende Daten 2014 瑞士統計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9. ^ regierungsrat.bs.ch [PDF; 2,1 MB]).
  40. ^ Vom «frommen Basel» zur multireligiösen Stadt..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41. ^ ref.ch.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42. ^ 《新蘇黎世報》Simon Hehli: 《Tour de Suisse der Reformation》,2016年11月4日15頁
  43. ^ 巴塞爾城市州新教教會:《Kirchenbauten der Evangelisch-reformierten Kirche Basel-Stadt》,巴塞爾2010年
  44. ^ 44.0 44.1 市民宗教信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巴塞爾城市州統計局
  45. ^ 猶太人在巴塞爾的歷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uedische-musik.de
  46. ^ Heiko Haumann(編輯):《Acht Jahrhunderte Juden in Basel. 200 Jahre Israelitische Gemeinde Basel》,Schwabe,巴塞爾2005年 ISBN 3-7965-2131-2 S頁. 8
  47. ^ 居民宗教信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statistik.bs.ch
  48. ^ Israelitische Gemeinde Basel (IGB).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inforel.ch
  49. ^ Struktur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forel.ch
  50. ^ 巴塞爾城市州憲法
  51. ^ Karger-Bibliothek..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4). 
  52. ^ Israelitische Religionsgesellschaft Basel (IRG)..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53. ^ Migwan, Liberale Jüdische Gemeinde Basel / Liberal Jewish Congregation..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54. ^ Plattform der Liberalen Juden der Schweiz PLJS – Plateforme des Juifs Libéraux de Suisse PJLS..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55. ^ 《Judentum in Basel》 Manava, 巴塞爾2010年 ISBN 978-3-906981-34-5.
  56. ^ Jubiläum! Das Jüdische Museum der Schweiz wird 50..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1). 
  57. ^ Chabad Lubawitsch..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58. ^ Moscheesuche. Moscheen in Basel..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59. ^ Sunniten: Islamische Gemeinschaften..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60. ^ Islam in der Nordwestschweiz.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61.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210020220/http://www.statistik-bs.ch/themen/16/sprachen/konfession 人口普查數據
  62. ^ NR – Ergebnisse Parteien (Gemeinden) (INT1).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1). 
  63. ^ 63.0 63.1 Städtepartnerschaften: gemeinsam stark.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64. ^ 存档副本. [2011-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6). 
  65. ^ Arbeiten und Wohnen in grandioser Architektur | der Geschäftsführer – Basel
  66. ^ Warum Bern von Basel und Zürich abgehängt wird.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67. ^ [Schweiz – Bruttoinlandsprodukt (BIP) pro Kopf nach Kantonen 2016 | Statistik.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4).  Schweiz – Bruttoinlandsprodukt (BIP) pro Kopf nach Kantonen 2016 | Statistik]
  68. ^ Swiss Issues Branchen: Aussenhandel Schweiz – Fakten und Trends
  69. ^ TOP 500 Handelszeitung. Die grössten Unternehmen der Schweiz.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70.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507171556/http://www.basel.ch/de/wirtschaft/branchen_und_unternehmen/banken_und_versicherungen Banken und Versicherungen
  71. ^ Zahlen und Fakten – Bahnhöfe.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72. ^ Donnerschlag in der Basler Verkehrspolitik: Herkömmliche Diesel- und Benzinautos sollen verschwinden.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2). 
  73. ^ Kanton Basel-Stadt – Basel will umweltfreundlichen Verkehr.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74. ^ Klatsche für die Autofreunde: Basel-Stadt hat Verkehrs-Initiativen abgelehnt.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6). 
  75. ^ Tempo 30 wird zur Norm.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9). 
  76. ^ 76.0 76.1 《Städtevergleich Mobilität》 winterthur.ch
  77. ^ Pilotprojekt mit Velostrassen – Freie Fahrt für Velos.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78. ^ 2017年报告 (PDF).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17). 
  79. ^ Department of Bio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bsite.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80. ^ JazzTime 9/2011
  81. ^ Urs Buess, Kurt Wyss: Picasso-Legende. Picasso ist zurüc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2. ^ Der vielleicht älteste Offspace der Schweiz wird 40 Jahre alt.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83. ^ 官方网站.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84. ^ 考古发表.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85. ^ 巴塞尔考古发掘信息站综观.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86. ^ Jan Kudrnovsky: 巴塞爾考古發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7. ^ Charles Stirnimann, Rolf Thalmann, Monika Schib Stirnimann: 《Weltformat. Basler Zeitgeschichte im Plakat》 Christoph Merian Verlag, 巴塞爾2001, ISBN 3-85616-141-4.
  88. ^ Raphael Suter: Volkskino auf dem Münsterplatz droht das A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9. ^ Luststreifen: Filmfestival 2. – 6. Oktober 2019.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90. ^ Ulrich Im Hof 《Geschichte der Schweiz – und der Schweizer》,第2卷 Helbing & Lichtenhahn, 1983年巴塞爾、法蘭克福, ISBN 3-7190-0828-2.
  91. ^ Der Grösste schwieg.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7). 
  92. ^ Hans Wußling, Wolfgang Arnold: 《Biographien bedeutender Mathematiker. Eine Sammlung von Biographien》 編輯:Hans Wussling, Wolfgang Arnold. 第3版. Aulius Verlag & Deubner, 科隆1989年, ISBN 3-7614-1191-X, 222頁
  93. ^ Leonhard Eulers 300. Geburtstag – Basel 2007..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94. ^ Andreas Urs Sommer: 《Nietzsche als Basler Philosoph Friedrich Nietzsche als Basler Philosoph》,發表在Emil Angehrn和Wolfgang Rother編輯的《Philosophie in Basel. Prominente Denker des 19. und 20. Jahrhunderts》Schwabe, 巴塞爾2011年, ISBN 978-3-7965-2602-2, 32–60頁 academia.edu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

書籍

  • Andreas Heusler: 《Geschichte der Stadt Basel》第6版. Frobenius, 1917年和1969巴塞爾
  • C. H. Baer, François Maurer, R. Riggenbach: 《Die Kunstdenkmäler des Kantons Basel-Stadt》 第1卷 《Geschichte und Stadtbild. Befestigungen. Areal und Rheinbrücke; Rathaus und Staatsarchiv》 1932伯爾尼
  • Paul Burckhardt 《Geschichte der Stadt Basel. Von der Zeit der Reformation bis zur Gegenwart》 Helbling & Lichtenhahn, 1942年巴塞爾
  • Fritz Meier 《Basler Heimatgeschichte. Heimatgeschichtliches Lesebuch von Basel》第5版 巴塞爾城市州教科書出版社,1974年巴塞爾
  • René Teuteberg 《Basler Geschichte》 第2版 Merian 1988巴塞爾 ISBN 3-85616-034-5.
  • Hans Bertschi《Basler Stadtführer》F. Reinhardt,巴塞爾2000, ISBN 3-7245-1131-0.
  • Georg Kreis和Beat von Wartburg(編輯)《Basel. Geschichte einer städtischen Gesellschaft》C. Merian, 巴塞爾2000年, ISBN 3-85616-127-9.
  • Toni Föllmi和Klaus Brodhage《Basel und seine Kultur》 F. Reinhardt, 巴塞爾2002年, ISBN 3-7245-1231-7.
  • Thomas Lutz《Die Kunstdenkmäler des Kantons Basel-Stadt. Basel-Stadt》第4卷《Die Altstadt von Kleinbasel. Profanbauten》伯爾尼2004年, ISBN 3-906131-78-5.
  • Anne Nagel、Brigitte Meles和Martin Möhle《Die Kunstdenkmäler des Kantons Basel-Stadt. Basel-Stadt》第7卷《Die Altstadt von Grossbasel》瑞士藝術史協會出版,伯爾尼2006年, ISBN 3-906131-84-X.
  • Peter Habicht《Basel – Mittendrin am Rande. Eine Stadtgeschichte》 Christoph Merian Verlag, 巴塞爾2008年, ISBN 978-3-85616-326-6 2013年第2版, ISBN 978-3-85616-610-6).
  • 《Zeitreisen durch 50'000 Jahre Basel》Christoph Merian Verlag, 巴塞爾2009年, ISBN 978-3-85616-466-9.
  • Esther Keller《Eine neue Stadtgeschichte entsteht》發表在《Basler Stadtbuch》2019年,1–14頁(baslerstadtbuch.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電影

  • 《24 Stunden Basel – eine Stadt in Bewegung》,1991年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