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德國館
1929年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德國館,一般簡稱巴塞羅那德國館、德國館(加泰隆尼亞語:Pavelló alemany;西班牙語:Pabellón alemán),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是密斯·凡德羅設計的1929年世界博覽會德國國家館。它也是世界博覽會的德國展區開幕式的舉辦場所。[1]德國館因其簡單的設計和昂貴的建材(諸如大理石和洞石)而在現代主義建築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29年間,也曾有多次國際現代藝術展在此舉行。
巴塞羅那德國館 | |
---|---|
Pavelló Alemany (加泰隆文) | |
別名 | 德國館 |
概要 | |
類型 | 展會建築 |
建築風格 | 現代主義 |
地點 | 西班牙巴塞羅那 |
地址 | Av. Francesc Ferrer i Guàrdia, 7 |
座標 | 41°22′14″N 2°09′00″E / 41.37056°N 2.15000°E |
起造 | 1928 |
竣工日 | 1929 |
啟用 | 1929-05-27 |
拆除日 | 1930(1986年重建) |
承建商 | 德國政府 |
技術細節 | |
結構系統 | 鋼鐵框架結構,玻璃、精美的石材牆體 |
材料 | 縞瑪瑙 |
設計與建造 | |
建築師 |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
保護情況 | 西班牙文化財產、西班牙文化遺產[*] |
地圖 | |
理念
因為在1927年斯圖加特製造聯盟展覽會上出色的表現,1928年,德國政府把巴塞羅那世博會的德國館,以及德國展區的所有建築的藝術設計和建造工作都委託給了密斯。然而,完成這個委託有很多困難——他需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把場館設計完成,還要預防經濟形勢的變化造成的不利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於1924年實行了道威斯計劃,經濟開始復甦。德國人希望這座場館能夠在設計上稱為新的魏瑪共和國的自畫像:民主、文化進步、繁榮,並且是完全的和平主義者。[1]負責世界博覽會的專員格奧爾格·馮·施尼茨勒認為,新的場館應當「向新的時代發出呼喚」。[2]這個理念最終由「自由平面」和「流動空間」的設計實現。[1]
建造
密斯對施尼茨勒的要求做出了強烈的反應。由於審美問題,他拒絕了原先計劃使用的地皮,採用了替代的一塊地。這塊地位於一條寬闊的斜線較窄的一側,相對偏僻,但也是在前往博覽會主要景點「西班牙村莊」的路線上,參觀者可以從此處看到「西班牙村莊」。[3]
和普通的展館不同,密斯在這個建築設計中充分體現了他在1928年提出的「少即是多」的建築處理原則。德國館的設計將貿易展覽排除在外——除了一座雕塑和幾件專門設計的家具(稱作「巴塞羅那椅」或者「密斯椅」)之外,展館內沒有任何展品。這樣一來,密斯可以將展館設計為連續的空間,使得展館內外沒有明確的界限。「這座建築的設計將結構和圍護完全分開——自由排布的平面隔斷穿插於十字形的鋼材組成的矩形框架中。[2]」但是,實際上這座建築的隔斷也是承重的,所以它更接近於混合結構[2]。展館的平面圖非常簡單。展館的基礎是由洞石建造的,從平面圖上看接近「U」型,主展館、一個輔助用房和一個大型水池都坐落其上。地板從館內一直延伸到水池,和隔斷一樣,起到了連接內外的作用。展館相對大水池的另一側,圍牆也組成了「U」型,「U」型中間則是一個較小的水池,水池中豎立着格奧爾格·科爾貝所作的雕塑。屋頂由鍍鉻的十字形鋼柱撐起,給人以懸在空中的感覺。[1]羅賓·埃文斯說,閃閃發亮的柱子更像是在把「懸浮」的屋頂向下拉,而非向上支撐其重量。[2]
密斯希望德國館能夠作為路途中的參觀者「理想的休息之所」。它本身並不當作展覽館使用,相反,它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展館的設計使得遊客無法徑直穿過展館,從進入到走出的過程需要迂迴走過整座建築。在劃分空間的同時,隔斷或互相連接,或互相平行,組成了寬窄不一的空間,以達到引導客流的目的。參觀者沿數級台階而上進入展館,而由於地塊是傾斜的,展館出口處的台基和地面等高,參觀者無需再下台階,即可前往」西班牙村莊」。
德國館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它的材料十分特殊。隔斷的石材採用了類似提諾斯(Tinos)大理石的飾面材料和金色的縞瑪瑙,而玻璃則有灰色、綠色、白色和半透明的材質。
由於是建造德國館的目的是參加展覽,它僅僅設計為臨時建築,而於1930年初被拆除,從建成到拆除甚至不足一年時間。不過,1983年到1986年,幾個西班牙建築師根據原始平面圖和一些黑白照片重建了德國館。[1]
雕塑
德國館不但表達了對空間的全新理解,也是一個展示自由藝術和建築設計交融的平台。密斯將格奧爾格·科爾貝的雕塑「黎明」(Alba)[4]安放在了較小的水池中,使得大水池顯得更加空曠。這座雕塑因為周邊材料和水面的反射而使參觀者可以同時獲得多角度的視覺效果。「從今以後,建築的建造和視覺設計將平起平坐,雕塑將不再像以前一樣是建築物的附屬,而將成為空間設計的一部分,並使空間更好地表達出來。這種趨勢的最佳範例就是巴塞羅那德國館。」[3]
圖集
-
重建的巴塞羅那德國館
-
地板延伸到水面上
-
一根鋼柱
-
巴塞羅那椅和背後獨特的牆壁材料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Zimmerman, Claire. Mies van der Rohe. Hong Kong: Taschen. 2006. ISBN 3822836435.
- ^ 2.0 2.1 2.2 2.3 Weston, Richard. Key Build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W. Norton and Company. 2004. ISBN 0-393-73145-6.
- ^ 3.0 3.1 Berger, Ursel. Barcelona Pavilion. Berlin: Jovis. 2007. ISBN 3939633062.
- ^ 4.0 4.1 存档副本. [2012-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5).
- Dodds, George. Building Desire.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ISBN 0415325242.
- Rubio, Ignasi. Mies Van Der Rohe : Barcelona Pavilion. New York: Watson-Guptill Publications. 1993. ISBN 8425216079.
- Campbell, Katie. Icons of Twentieth-Century Landscape Design. London: Frances Lincoln. 2007: 38–42 [2012-02-29]. ISBN 07112253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7).
- Lapunzina, Alejandro. Architecture of Spain.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5: 76–81 [2012-02-29]. ISBN 03133196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7).
外部連結
- Fundació Mies van der Rohe. 1929. The Barcelona Pavilion. [200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5).
- 重建的德國館的照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德國館的圖集
- 巴塞羅那德國館、巴塞羅那椅的照片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1927年斯圖加特製造聯盟展覽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