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國歌)
《希望》(希伯來語:הַתִּקְוָה 發音:[hatikˈva];轉寫:Hatikvah 或 Hatikva),是一首19世紀的猶太詩歌,也是以色列的國歌。這首浪漫作品的主題反映了猶太人二千年來重返以色列地並重建一個自由和主權國家的希望。它的歌詞改編自烏克蘭佐洛喬夫的猶太詩人納夫塔里·赫爾茨·伊姆貝爾的一首詩,當時該地在奧地利統治下的加利西亞和洛多梅里亞王國[1]。伊姆貝爾於1878年寫下這首詩的第一個版本,當時他是羅馬尼亞雅西一位猶太學者的客人。
הַתִּקְוָה | |
---|---|
以色列國歌 | |
作詞 | 納夫塔里·赫爾茨·伊姆貝爾,1878 |
作曲 | 薩繆爾·寇恩,1888年 |
採用 | 1948年 (非官方) 2004年 (官方) |
音訊樣本 | |
演奏版 |
歷史
《希望》原詞係由加利西亞詩人納夫塔里·赫爾茨·伊姆貝爾於1878年所創作。當時共9節,名字叫做《我們的希望》(Tikavatenu)。
1882年,伊姆貝爾移民到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並向早期猶太村莊——里雄萊錫安、雷霍沃特、蓋代拉和耶素哈馬亞拉的移民先驅們朗讀他的詩。[2]1887年,里雄萊錫安一位非常年輕、有音樂背景的居民薩繆爾·寇恩,在目睹聽到這首詩的猶太農民情緒反應後,用他從羅馬尼亞知道的旋律,將它演唱成一首歌曲。[3]寇恩的音樂改編產生催化劑的作用,促使這首詩在巴勒斯坦的猶太復國主義社區迅速傳播。
伊姆貝爾的九節詩《我們的希望》表達了他在1878年新移民聚落佩塔提克瓦(希伯來語:פֶּתַח תִּקְוָה IPA:[ˌpe.taχ ˈtik.va];轉寫:Petah Tikva;語義:打開希望)建立後的想法和感受。1886年,發表在伊姆貝爾出版的第一本書《閃亮的晨星》中。[4]隨後被錫安之愛和後來的錫安復國運動採用為國歌。
以色列建國前
錫安主義組織曾舉辦過兩次國歌比賽,第一次是在1898年,第二次是在1900年的第四次錫安主義代表大會上。參賽作品的質量都令人不滿意而未中選。然而,伊姆貝爾的《我們的希望》卻很受歡迎,1901年在巴塞爾舉行的第五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上的一次會議以這首詩的演唱作為結束。1903年在巴塞爾舉行的第六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期間,反對接受在烏干達建立猶太國家者唱了這首詩,他們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家園的立場在「一隻眼睛仍然注視著錫安」這一句中充分表達出來。[5]
儘管這首詩在隨後的代表大會上持續被演唱,但直到1933年布拉格第十八屆錫安主義代表大會才通過一項動議,正式採用《希望》作為錫安主義運動的國歌。[5]
1919年,巴勒斯坦的英國託管政府曾短暫禁止其公開表演和廣播,以應對阿拉伯反錫安主義政治活動的增加。[6]
一名前納粹特遣隊成員表示,捷克猶太人於1944年在奧斯威辛-比克瑙毒氣室入口處自發演唱這首歌。在唱歌時,他們被武裝黨衛軍警衛毆打。[7]
成為以色列國歌
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希望》被非正式地宣佈為國歌。直到2004年11月,它才正式成為國歌,當時以色列議會在對《國旗和國徽法》(現在更名為《國旗、國徽和國歌法》)的修正案中批准了一個精簡和修訂的版本。[8]
在其現代版本,國歌的官方文本僅包含原詩的第一節和疊句。其餘詩節的主題是在以色列土地上建立一個主權和自由的國家,這一希望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隨著以色列建國而實現。
旋律
以色列國歌的音樂是源自羅馬尼亞傳統民謠「Cucuruz cu frunza-n sus」,由出身於比薩拉比亞的移民薩繆爾·寇恩改編而成。捷克作曲家貝多伊齊·史麥塔納的著名交響詩《我的祖國》第二首《伏爾塔瓦河》中也曾經引用相類的樂段。
《希望》是用小調寫的,對很多西方人來說是壓抑悲哀的調子,但標題《希望》表明歌曲的情感實際上是振奮人心的。
歌詞
希伯來語 | 希伯來語(含音標) |
---|---|
כל עוד בלבב פנימה עוד לא אבדה תקותנו, |
כֹּל עוֹד בַּלֵּבָב פְּנִימָה עוֹד לֹא אָבְדָה תִּקְוָתֵנוּ, |
轉寫 | 中文意譯 |
Kol od balevav p'nimah Od lo avdah tikvatenu |
深埋胸膛內的渴望,猶太的靈魂在吟唱。舉目東方盡頭遙望,向着榮耀的錫安山。我們不曾失去希望,兩千年的希望,在應許之地得享自由,故土錫安和耶路撒冷。 比較疊句開頭的「我們的希望還未破滅」(עוד לא אבדה תקותנו)和波蘭國歌中「波蘭還沒有滅亡」(Jeszcze Polska nie zginęła)頗為相似,也顯示猶太復國主義者和波蘭民族主義者之間的相似性。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