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
年羹堯(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3]。漢軍鑲白旗人,雍正元年抬入漢軍鑲黃旗,先祖原居安徽懷遠,同進士出身,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雍正帝寵妃敦肅皇貴妃年氏之兄。年羹堯和另一位重臣隆科多在雍正帝爭奪皇位時提供大力支持,因此雍正帝即位後念其擁護之功而予重用。時人稱之為「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年羹堯任內曾平定青海叛亂,晚年因仗聖恩而囂張跋扈,觸怒龍顏,被雍正帝下旨賜死。
年羹堯 | |
---|---|
大清川陝總督 | |
爵位 | 一等公 |
籍貫 | 遼東廣寧縣 |
族裔 | 鑲白旗漢軍 |
旗籍 | 鑲白旗漢軍都統陳繼範佐領下人 |
字號 | 字亮工,號雙峯 |
出生 | 康熙十九年庚申二月二十六日(1680年3月26日) |
逝世 |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1726年1月15日 (45歲)〕 |
親屬 | 高祖之父年祖慧(指揮) 高祖年國臣(指揮)、曾祖年有昇(壽官誥贈光祿大夫) 祖年仲隆(順治十二年進士歷任和州知州誥贈光祿大夫)、父年遐齡(任湖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級,誥封光祿大夫)[1][2] 納蘭性德(岳父) 輔國公素嚴(岳父) 年希堯、年法堯(兄) 敦肅皇貴妃(妹) 年斌、年富、年興、年秀(子) 年王臣(孫) |
出身 | |
| |
著作 | |
|
生平
早期生涯
其宗族於清朝順治年間,遷移到安徽鳳陽年家崗(今年家崗站附近),後遷居盛京(今遼寧瀋陽)廣寧縣,入漢軍鑲白旗。年羹堯祖父年仲隆中順治十二年進士,父親年遐齡累官至湖廣巡撫(雍正元年改稱湖北巡撫)[4]。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年羹堯己卯科順天鄉試第四十二名舉人(時隸鑲白旗漢軍陳繼范佐領下),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聯捷三甲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5]。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散館,授檢討[6]。康熙四十四年,任四川鄉試正考官[5]。康熙四十七年,升任翰林院侍講學士[7]、廣東鄉試正考官[5]。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以禮部侍郎銜[8]任內閣學士[5]。同年,皇子胤禛晉封為雍親王,並充任鑲白旗旗主。年羹堯之妹年氏被選為雍親王側福晉,因此成為胤禛親信。同年,年羹堯被抬入漢軍鑲黃旗並任四川巡撫[9][10]。
征戰西藏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遣其將大策凌敦多布襲擊西藏,並殺死拉藏汗。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出黃勝關,卻發生部隊嘩變。年羹堯遂派參將楊盡信撫諭士兵,並密奏康泰失去兵心,請求親自趕赴松潘協理軍務,並派遣都統法喇率兵赴四川助剿叛軍[11]。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策妄阿拉布坦占領西藏,年羹堯上疏請求在打箭爐至理塘加設驛站,保證清軍後勤暢通,因此受到康熙帝賞識,被任命為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辦理松潘軍務[12][13]。康熙六十年,總督四川陝西[14];以兵部尚書出任陝西總督(繼任者岳鍾琪)[15]。此後,年在邊陲多立戰功,成為擁立雍正的重要將領[16]。
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帝命平逆將軍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授年羹堯定西將軍印,自拉里會師,並諮詢年羹堯誰可以擔署總督職位。年羹堯一時找不到這樣的人,於是請以將軍印畀護軍統領噶爾弼,轉移法喇軍駐打箭爐,得到康熙帝批准。當時巴塘、理塘兩地為雲南麗江屬地,雲貴總督蔣陳錫平定後,請求仍隸麗江土知府木興;年羹堯則稱兩地為進入西藏的重要運糧要道,應隸屬於四川,康熙帝也同意。木興卻因此大怒,率兵占領,在喇皮擊殺番酋巴桑,年羹堯上疏彈劾。康熙帝遂命令逮捕木興,囚禁於雲南省城。同年八月,噶爾弼、延信兩軍先後入西藏,大策凌敦多布敗走,西藏平定。康熙帝諭令年羹堯護凱旋諸軍入邊[17]。
征剿青海
康熙帝去世時,各方勢力鬥爭不息;雍正帝召在外掌握軍事實權的胤禵來京;而著延信前往管理,總督年羹堯協辦[18]。年羹堯協作雍正帝登基有功,被給予重任,雍正元年三月,授太保、加三等公[19]。同年十月,敕授為撫遠大將軍,率岳鍾琪等人征剿羅卜藏丹津,加封二等公[20]。
雍正二年,年羹堯繼續進攻,擒拿羅卜藏丹津之母阿爾太喀屯及其妹夫克勒克濟農藏巴吉查等人,羅卜藏丹津以殘部兩百餘人遁入准部;隨後接連鎮壓多處抗爭,青海部落悉數被壓制。班師回朝時,雍正帝親自相迎,升任一等公[5]。其子年斌襲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年富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21]。
雍正二年(1724年)年羹堯奏青海善後事宜十條中提出「請嗣後定例,寺廟之房不得過二百間,喇嘛多者二百人,少者十數人,仍每年稽察二次,令首領喇嘛出具甘結存檔」等措施。該措施是因為雍正元年(1723)青海蒙古羅布藏丹津叛亂時,青海、甘南等地僧侶多有參與,「西寧各廟喇嘛多者二三千,少者五六百,遂成藏垢納污之地」,年羹堯為穩固鎮壓成果,防止寺廟勢力發展,因而提出限制寺廟僧侶人數之議。清廷當時雖曾批准此事,但實際上藏區各寺廟並未嚴格執行。不久,年羹堯被處死,此事更成流案。其實藏區黃教大寺實際人數多在千人以上,大大超過此規定。
獲罪身死
年羹堯因多有戰功,且恃雍正帝眷顧,做事驕橫。與總督巡撫文書中均呵斥對方姓名。入覲,令總督李維鈞、巡撫范時捷跪於道路旁送迎。在抵達京師後,將馳道都清除讓路。王侯大臣在郊區歡迎時,均不為還禮。在邊疆時,蒙古王公拜見其必須行跪禮,甚至額駙阿寶入謁時都如此[22]。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在年羹堯的奏摺上硃批:「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全功難。為君者施恩易,當恩難;當恩易,保恩難;保恩易,全恩難。若倚功造過,必至返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爾等功臣,一賴人主防微杜漸,不令至於危地;二在爾等相時見機,不肯蹈其險轍;三須大小臣工避嫌遠疑,不送爾等至於絕路。三者缺一不可,而其樞要在爾功臣自招感也。我君臣期勉之,慎之。」警告之意非常明顯。[23][24]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出現「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祥瑞,官員都上書向雍正表示祝賀,三月,年羹堯在章奏中將成語「朝乾夕惕」寫作「夕惕朝乾」[25],且字跡潦草,雍正以此為由,以「年羹堯自恃己功,顯露其不敬之意,其謬誤之處斷非無心」[26]。於該年四月將年羹堯革職,調任杭州將軍[5];由岳鍾琪兼任川陝總督[27]。
同年六月,詔令褫職年羹堯兩子;並因其妄自參奏金南瑛,削太保銜[28]。七月,再連續降為二等公、三等公,並降為閒散旗員,鄂彌達接替署杭州將軍[29]。八月,李維鈞因與年羹堯結黨,被逮捕;年羹堯再連續降為一等子、一等男、一等輕車都尉[30]。
年羹堯仍然心存幻想,逗留在儀徵觀望不前,並指使西安府咸寧縣知縣朱炯,請求為其保留川陝總督之職,又上奏稱:「臣不敢久居陝西,亦不敢遽赴浙江,今於儀徵水陸交通之處候旨。」雍正怒斥年羹堯「遷延觀望,不知何心」。一時眾官交章劾奏,直隸總督李維鈞連奏三本,痛斥年羹堯「挾威勢而作威福,招權納賄,排異黨同,冒濫軍功,侵吞國帑,殺戮無辜,殘害良民。」同年九月,因年羹堯查拏郃陽私鹽致使無辜冤死者七百餘人,雍正帝大怒,命全部削除年羹堯在身官職,逮捕入京[31]。雍正三年十二月(1726年1月),以九十二條大罪被賜死,其子年富處斬,餘子十五歲以上者發遣廣西、雲南、貴州充軍。羹堯父年遐齡因年事已高被赦免,羹堯妻宗室氏則發還娘家[32]。雍正五年,赦免年羹堯諸子,交年遐齡管束[33]。
年羹堯死後七天,其親信汪景祺因「西征隨筆案」被斬首。雍正四年(1726年),年黨官員俱被革職,翰林院侍講錢名世以「曲盡諂媚、頌揚奸惡」獲罪,被革去職銜,發回原籍。雍正帝親自寫下「名教罪人」懸其門[34]。日後每月初一十五,常州知府、武進知縣會到他家常州故居門前檢查該牌匾是否懸掛。
爭議
年羹堯案為雍正八案之首,對於年羹堯緣何失寵被賜死,各史家眾說紛紜。官方說法是因為年擅作威福、結黨營私和貪贓枉法而獲罪,雍正後有硃批:「大凡才不可恃,年羹堯乃一榜樣,終罹殺身之禍」、「年羹堯深負朕恩,擅作威福,開賄賂之門,因種種敗露,不得己執法,以為人臣負恩罔上者誡。」《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傳》都認為年羹堯是恃功自傲而致被殺。但是也有人認為年的死是因為功高震主。還有學者認為與九子奪嫡有關,故殺知情者[35],遂有野史稱其掌握了雍正篡位的秘密。亦有說法指出,雍正本無殺年羹堯之意,而是當朝清流官員們連番上摺請求殺一儆百,雍正礙於眾議不得已應允。
年羹堯平時治軍甚嚴。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大將軍羹堯軍法極嚴,一言甫出,部下必奉令唯謹。嘗輿從出府,值大雪,從官之扶輿而行者,雪片鋪滿手上,幾欲墮指。將軍憐之,下令曰:『去手!』蓋欲免其僵凍也。從官未會其意,竟各出佩刀,自斷其手,血涔涔遍雪地。將軍雖悔出言之誤,顧已無可補救。其軍令之嚴峻,有如此者。」
高陽在《清朝的皇帝》說:「細細考查,此人(年羹堯)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才具;否則亦不至於連清雍正帝那些令人肉麻的迷湯都分辨不出來,被灌得如中酒一般,沉醉不醒,自速其死。因此,在康熙年間,所受天語褒讚,無非雍親王故意替他說好話的結果。」
清史學者馮爾康在他的著作《雍正傳》中認為年羹堯獲罪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年羹堯擅作威福,引起雍正的不滿和疑懼;第二,年羹堯結成朋黨,危害政治清明;第三,年羹堯貪取財富,讓力圖整治財政和吏治的雍正無法容忍。[36]馮爾康同時也否定了年羹堯、隆科多因他們掌握了雍正「篡位」秘密而被「滅口」的說法,並認為年羹堯、隆科多的倒台是「結黨圖利,身敗名裂也是咎由自取」。[37]
蕭奭《永憲錄》:年羹堯與靜一道人、占象人鄒魯都曾商談過做皇帝的事。陳捷先在《年羹堯死因探微》一文認為「羹堯妄想做皇帝,最難令人君忍受,所以難逃一死」。而《清代軼聞》一書則記載了羹堯失寵被奪兵權後,「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象,浩然長嘆曰:不諧矣。始改就臣節。」
家庭
影視形象
年份 | 影視名稱 | 演員 | 備註 |
---|---|---|---|
1977 | 《江南八大俠》 | 羅烈 | |
1980年 | 《大內群英》 | 楊澤霖 | |
1983年 | 《清宮啟示錄》 | 白彪 | |
1984年 | 《呂四娘》 | 鮑方 | |
楊麗花歌仔戲《年羹堯新傳》 | 楊麗花 | ||
1988年 | 《滿清十三皇朝》 | 凌文海 | |
1995年 | 《九王奪位》 | 徐錦江 | |
1996年 | 《大刺客》 | 艾威 | |
《乾隆大帝》 | 徐忠信 | ||
1997年 | 《江湖奇俠傳》 | 黃海冰 | |
1998年 | 《雍正大帝》 | 張佩華 | |
1999年 | 《雍正王朝》 | 杜志國 | |
2000年 | 《李衛當官》 | ||
2004年 | 《李衛當官2》 | ||
2003年 | 《刺虎》
(又名《年羹堯秘史》) |
呂良偉 | |
2010年 | 《宮鎖心玉》 | 李沁東 | |
王翔弘 | 飾演冒名為年羹堯的顧小春 | ||
2011年 | 《步步驚心》 | 邢瀚卿 | |
《後宮甄嬛傳》 | 孫寧 | ||
2014年 | 《食為奴》 | 歐瑞偉 |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引用
- ^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會試三百八十五名進士三代履歷便覽》
- ^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會試三百名進士三代履歷便覽》
- ^ 廣清碑傳集,6冊,388-390
- ^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稿》(卷295):「父遐齡,自筆帖式授兵部主事,再遷刑部郎中。康熙二十二年,授河南道御史。四遷工部侍郎,出為湖廣巡撫。湖北武昌等七府歲徵匠役班價銀千餘,戶絕額缺,為官民累。遐齡請歸地丁徵收,下部議,從之。疏劾黃梅知縣李錦虧賦,奪官。錦清廉得民,民爭完逋賦,諸生吳士光等聚眾閉城留錦。事聞,上命調錦直隸,士光等發奉天,遐齡與總督郭琇俱降級留任。四十三年,遐齡以病乞休。」
- ^ 5.0 5.1 5.2 5.3 5.4 5.5 清國史 ,6冊 ,147-155
- ^ 聖祖仁皇帝實錄 ,212卷
- ^ 清秘述聞三種 ,上冊4卷 ,101
- ^ 聖祖仁皇帝實錄 ,236卷
- ^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稿》(卷295):羹堯,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迭充四川、廣東鄉試考官,累遷內閣學士。四十八年,擢四川巡撫。四十九年,斡偉生番羅都等掠寧番衛,戕游擊周玉麟。上命羹堯與提督岳升龍剿撫。升龍率兵討之,擒羅都,羹堯至平番衛,聞羅都已擒,引還。川陝總督音泰疏劾,部議當奪官,上命留任。五十六年,越巂衛屬番與普雄土千戶那交等為亂,羹堯遣游擊張玉剿平之。是歲,策妄阿喇布坦遣其將策凌敦多卜襲西藏,戕拉藏汗。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出黃勝關,兵嘩,引還。羹堯遣參將楊盡信撫諭之,密奏泰失兵心,不可用,請親赴松潘協理軍務。上嘉其實心任事,遣都統法喇率兵赴四川助剿。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聖祖本紀》(9卷):(康熙四十八年九月)……甲申,帝回鑾,發熱河。以年羹堯巡撫四川。
- ^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稿》(卷295):十六年,越巂衛屬番與普雄土千戶那交等為亂,羹堯遣游擊張玉剿平之。是歲,策妄阿喇布坦遣其將策凌敦多卜襲西藏,戕拉藏汗。四川提督康泰率兵出黃勝關,兵嘩,引還。羹堯遣參將楊盡信撫諭之,密奏泰失兵心,不可用,請親赴松潘協理軍務。上嘉其實心任事,遣都統法喇率兵赴四川助剿。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聖祖本紀》(9卷):(康熙五十七年十月)……甲子,以年羹堯為四川總督,仍任巡撫事。
- ^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稿》(卷295):五十七年,羹堯令護軍統領溫普進駐里塘,增設打箭爐至里塘驛站,尋請增設四川駐防兵,皆允之。上嘉羹堯治事明敏,巡撫無督兵責,特授四川總督,兼管巡撫事。五十八年,羹堯以敵情叵測,請赴藏為備。廷議以松潘諸路軍事重要,令羹堯毋率兵出邊,檄法喇進師。法喇率副將岳鍾琪撫定里塘、巴塘。羹堯亦遣知府遲維德招降乍丫、察木多、察哇諸番目,因請召法喇師還,從之。
- ^ 載乾隆版《甘肅通志:職官》卷28。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聖祖本紀》(9卷):(康熙六十年五月)……乙酉,以年羹堯總督四川陝西,色爾圖署四川巡撫。
- ^ 載《陝西通志:文職》。
- ^ 余沐,《正說清朝十二臣·年羹堯》:《兒女英雄傳》所寫「紀縣唐」實指年羹堯,說他是經略七省的大將軍,「他那裡雄兵十萬,甲士千員,猛將如雲,謀臣似雨」。
- ^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稿》(卷295):五十九年,上命平逆將軍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授羹堯定西將軍印,自拉里會師,並諮羹堯孰可署總督者。羹堯言一時不得其人,請以將軍印畀護軍統領噶爾弼,而移法喇軍駐打箭爐,上用其議。巴塘、里塘本雲南麗江土府屬地,既撫定,雲貴總督蔣陳錫請仍隸麗江土知府木興;羹堯言二地為入藏運糧要路,宜屬四川,從之。興率兵往收地,至喇皮,擊殺番酋巴桑,羹堯疏劾。上命逮興,囚雲南省城。八月,噶爾弼、延信兩軍先後入西藏,策凌敦多卜敗走,西藏平。上諭羹堯護凱旋諸軍入邊,召法喇還京師。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聖祖崩。恭奉大行皇帝還大內,安於乾清宮。乙未,命貝勒允禟、皇十三弟允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總理事務。召撫遠大將軍胤禛來京。大將軍事務,著公延信前往管理,總督年羹堯協辦。丁酉,頒大行皇帝遺詔。修景山壽皇殿。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三月甲申,撤西藏駐防官兵,設戍於叉木多。加隆科多、馬齊、年羹堯太保。乙酉,命督撫慎擇幕僚,勤謹者疏薦議敘。戊子,追封皇后之父費揚古為一等公,其子孫襲封一等侯。封年羹堯為三等公。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冬十月丁未朔,享太廟。聖祖仁皇帝御製律曆淵源鏤板成。戊申,敕授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率師征剿羅卜藏丹津。改延信為平逆將軍。以翰林院侍讀學士綽爾岱辦理北路軍營糧餉。庚戌,諭兵部清理驛站。甲寅,命八旗病廢兵丁無子弟可倚者,給半分錢糧,終其身。敘平郭羅克功,封年羹堯為二等公,賜岳鍾琪世職,弁兵賞賚有差。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雍正二年三月乙亥朔,帝詣太學釋奠,御彝倫堂,命講大學、尚書,廣太學鄉試中額。丁丑,祭歷代帝王廟。己卯,以常在署正白旗滿洲都統,張致署鑲藍旗漢軍都統。封科爾沁協理旗務台吉烏爾呼滿爾、和托輝特台吉沙克札,俱為輔國公。庚辰,帝謁陵。癸未,年羹堯奏,岳鍾琪率師直抵賊巢,分兵追勦,擒羅卜藏丹津之母阿爾太喀屯及其妹夫克勒克濟農藏巴吉查等,羅卜藏丹津以二百人遁;遂進師至烏蘭白克,擒吹拉克諾木齊、札錫敦多卜,並助亂之八台吉等。前後俘獲人畜無算,青海部落悉平。甲申,以平定青海,封年羹堯為一等公,加一子爵,岳鍾琪為三等公,發帑金二十萬犒軍。
- ^ 《清史稿》(卷295):羹堯才氣凌厲,恃上眷遇,師出屢有功,驕縱。行文諸督撫,書官斥姓名。請發侍衛從軍,使為前後導引,執鞭墜鐙。入覲,令總督李維鈞、巡撫范時捷跪道送迎。至京師,行絕馳道。王大臣郊迎,不為禮。在邊,蒙古諸王公見必跪,額駙阿寶入謁亦如之。
- ^ 人民網. 雍正赐年羹尧荔枝六天到西安 为何仍要杀他. 中文YAHOO. [2013-07-02].[永久失效連結]
- ^ 《文献丛编》第六辑《年羹尧奏折·奏报抵署日期并谢蒙陛见折朱批》.
- ^ 《清世宗實錄.卷卅》馮爾康《雍正傳》p.111、金恆源《雍正稱帝與其對手》p.99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雍正三年三月……辛酉,年羹堯表賀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將「朝乾夕惕」寫作「夕惕朝乾」。詔切責之,曰:「年羹堯非粗心者,是直不以朝乾夕惕許朕耳。則年羹堯青海之功,亦在朕許與不許之間,未可知也。顯係不敬,其明白迴奏。」甲子,以趙坤署四川提督。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雍正三年四月……己卯,調年羹堯為杭州將軍,以岳鍾琪為川陝總督。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雍正三年六月……癸酉,詔年羹堯之子年富、年興,隆科多之子玉柱俱褫職。……甲午,以年羹堯妄參金南瑛,削太保銜。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雍正三年七月……乙卯,降年羹堯為二等公。……庚申,降年羹堯為三等公。……壬戌,降年羹堯為閒散旗員。以鄂彌達署杭州將軍。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雍正三年八月丙寅朔,以福敏署浙江巡撫。戊辰,祭大社、大稷。命截留漕糧二十萬石,貯天津新倉。己巳,以雍吉納為鑲紅旗蒙古都統。辛未,李維鈞以黨年羹堯,逮鞫。……乙亥,降年羹堯世職為一等子。……己丑,降年羹堯為一等男。……辛卯,……降年羹堯為一等輕車都尉。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雍正三年九月……己酉,以年羹堯查拏郃陽私鹽,致無辜死者七百餘人,命督撫加意撫綏,其應徵錢糧,盡行豁免。……丙辰,……盡削年羹堯在身官職,械繫入京。
- ^ 中華民國·國史館清史組《新清史·本紀·世宗本紀》(10卷):雍正三年十二月……甲戌,廷臣議上年羹堯罪九十二款,得旨:「年羹堯賜死,其子年富立斬,餘子充軍,免其父兄緣坐。」
- ^ 《清史稿》(卷295):十二月,逮至京師,下議政大臣、三法司、九卿會鞫。是月甲戌,具獄辭:羹堯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九,僭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專擅之罪六,忌刻之罪六,殘忍之罪四,貪黷之罪十八,侵蝕之罪十五,凡九十二款,當大辟,親屬緣坐。上諭曰:「羹堯謀逆雖實,而事跡未著,朕念青海之功,不忍加極刑。」遣領侍衛內大臣馬爾賽、步軍統領阿齊圖齎詔諭羹堯獄中令自裁。遐齡及羹堯兄希堯奪官,免其罪;斬其子富;諸子年十五以上皆戍極邊。羹堯幕客鄒魯、汪景祺先後皆坐斬,親屬給披甲為奴。又有靜一道人者,四川巡撫憲德捕送京師,亦誅死。五年,赦羹堯諸子,交遐齡管束。遐齡旋卒,還原職,賜祭。
- ^ 《清史稿·世宗本紀》雍正四年:三月壬戌,侍講錢名世投詩年羹堯事發,革去職銜。上親書『名教罪人』四字懸其門,並令文臣作為文詩刺惡之。
- ^ 孟森的《清代史》、王鍾翰的《清世宗奪嫡考實》(《燕京學報》36期,1946年6月)
- ^ 馮爾康. 雍正传. 中國: 上海三聯書店. 1999年: P125–127. ISBN 9787010004839 (中文).
- ^ 馮爾康. 雍正传. 中國: 上海三聯書店. 1999年: P137. ISBN 978701000483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