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語西部方言

彝語西部方言,又稱臘羅語,是彝語的一種方言。臘羅人大約有50萬,主要分布在大理州南部、保山市北部、普洱市北部和臨滄市北部。由於臨滄市北部的彝族已經改說漢語,說臘羅語的人可能只有30萬人。

彝語西部方言
母語國家和地區中國
區域雲南中部
母語使用人數
31.9萬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2sit (其他漢藏語)
ISO 639-3分別為:
yik – 東山壩臘羅語
ywt – 中臘羅語斯瓦西裡語Kilalo cha Kati
yit – 東臘魯語斯瓦西裡語Kilalo cha Mashariki
ywl – 西臘魯語
yta – 他留語

劃分

根據范秀琳的研究,核心臘羅語可以分為三支:

邊緣地區還有一些小的支系。

操臘羅語的人多自稱/la̱21lu̱33pa̱21/南澗縣景東縣一帶的自稱是/mi55sa21pa̱21/,即蒙舍人。

音系

輔音

唇音 齒齦音 齦齶音 捲舌音 軟齶音 聲門音
塞音 清音 p t k (ʔ)
送氣
濁音 b d ɡ
塞擦音 清音 t͡s (t͡ɕ) t͡ʂ
送氣 t͡sʰ (t͡ɕʰ) t͡ʂʰ
濁音 d͡z (d͡ʑ) d͡ʐ
擦音 清音 (f) s (ɕ) ʂ x h [h̃]
濁音 v z (ʑ) ʐ ɣ (ɦ)
聲門化 ʔv
鼻音 濁音 m n ɲ ŋ
聲門化 ʔm ʔn (ʔɲ)
近音 w (j)
l
聲門化 ʔl
  • /t͡ʂ、t͡ʂʰ、d͡ʐ、ʂ、ʐ/在前元音/i、y、ɛ/前使實現為齦齶音[t͡ɕ、t͡ɕʰ、d͡ʑ、ɕ、ʑ]
  • 聲門擦音/h/因為鼻喉親緣性幾乎全都鼻化為[h̃]/h/後的元音也鼻化。
  • 近音/w, j/分布互補。[w]在後元音[u, ɑ]前,[j]在前元音/i, y, ɛ/前。
  • /x/在前元音/i, ɛ/前實現為唇齒音[f]。在西部方言中,/f/成音位。
  • /ɣ/在元音/i, y, ɛ, ɑ/前實現為聲門音[ɦ]。在西部方言中,/ɣ//o/前實現為[ɣʷ][w]/u/前,[j]/i, y, ɛ/前。
  • 鼻音/n, ʔn/在閉元音/i/前實現為硬顎音[ɲ, ʔɲ]
  • 鼻音/m n ŋ/當在其他輔音前時實現為成音節的[m̩, n̩, ŋ̍]
  • 聲門化的/ʔl/在央閉元音/ɨ/前實現為聲門化捲舌音[ʔʐ]
  • 零聲母音節以聲門塞音[ʔ]起始。

元音

中臘羅語元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後元音
展唇 圓唇 展唇 圓唇
閉元音 i y ɨ [ɨ̠] u
中元音 ɛ [ɛ̠] ø [ø̠] ə [ə̠] o []
開元音 ɑ [a̠]
  • 閉元音/i、y、u/實現為央元音[ɛ̠、ø̠、o̠],後元音/ɑ/在緊音音節中實現為[a̠]。元音/ɛ、o/不出現在緊音音節中。
  • 閉圓唇元音/ø/一般出現在軟齶音後。
  • 閉央元音/ɨ/在唇音/p、pʰ、b、m/後實現為圓唇的[ʉ],在齒齦音/t͡s、t͡sʰ、d͡z、s、z/後實現為成音節齒齦音[z̩],在捲舌音/t͡ʂ、t͡ʂʰ、d͡ʐ、ʂ、ʐ/後實現為成音節捲舌音[ʐ̩]/ɨ/同樣只出現在元音、捲舌音和軟齶音後,永不出現在齒齦塞音、唇齒音和唇軟齶音後。
  • 中央元音/ə/在唇齒擦音後實現為成音節唇齒擦音[v̩]/ə/永不出現在唇音或齒齦(塞)擦音後。[1]
西臘羅語元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後元音
展唇 圓唇 展唇 圓唇
閉元音 i [iɛ] y [yɛ] ɨ u
中元音 ɛ ø [øɛ] (ə) o
開元音 a (ɐ) ɑ
西臘羅語鼻化元音和成音節輔有
鼻化元音 成音節輔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展唇 圓唇
閉元音 ĩ ɨ̃
中元音 ɛ̃ ŋ̍
開元音 ã
  • 引語中,前元音/i, y, ø/實現為雙元音[iɛ, yɛ, øɛ]
  • 閉央元音/ɨ/在齒音(塞)擦音後實現為舌尖音節[z̩],在捲舌(塞)擦音後實現為[ʐ̩]
  • 開後語言/ɑ/一般實現為央元音[ɐ],在捲舌音後高化為中元音[ə]
  • 成音節擦音[v̩]與後元音/u, o/是條件變體。它只出現在唇齒音/f, v/後。[1]

聲調

中臘羅語聲調
名稱 調值 符號
55 ˦
高降 45 ˦˩
33 ˧
中緊 33 ˧̠
低緊 31 ˨̠
低氣 22 ˨̤
西臘羅語聲調
名稱 調值 符號
中高 44 ˧˦
低升 24 ˨˩
21 ˨
33 ˧
55 ˦

語音

西部方言一些地區緊元音較少。一些地區有先喉塞輔音。

文字

考古發現表明,西部方言區曾經使用古彝文。現已失傳。

參考文獻

  1. ^ 1.0 1.1 Yang, Cathryn. Lalo dialects across time and space: subgrouping、dialectometry、and intelligibility. Asia-Pacific Linguistics、22: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