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
〈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英語:"Rise, O Voices of Rhodesia")又名〈羅德西亞的聲音〉(英語:"Voices of Rhodesia"),是未受普遍承認的國家——羅德西亞(1980年更名為津巴布韋)在1974年至1979年的國歌。這首國歌採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歡樂頌〉的旋律。1972年歐洲委員會(現為歐盟)通過的頌歌〈歐洲之歌〉也採用這一旋律。羅德西亞非洲步槍隊軍樂隊指揮肯·麥克唐納上尉將其改編為十六小節的曲譜。歌詞來自於官方填詞競賽,來自圭洛而在南非出生的瑪麗·布隆的作品最終勝出成為國歌歌詞。
Rise, O Voices of Rhodesia | |
---|---|
羅德西亞國歌 | |
別稱 | 羅德西亞的聲音 Voices of Rhodesia[1] |
作詞 | 瑪麗·布隆,1974年[1] |
作曲 |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1824年[2] |
採用 | 1974[1] |
音訊樣本 | |
演奏版 |
索爾茲伯里方面於1965年11月11日單邊宣布獨立後,羅德西亞仍尊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因此〈天佑女王〉仍為羅德西亞國歌。1970年羅德西亞修憲轉變政體為共和國後,〈天佑女王〉和其他與君主制有關的事物均被移除。在1974年本國歌採用之前,羅德西亞共和國沒有國歌。1979年12月,英國過渡機構重新掌握國家權力後,〈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不再為法定國歌。5個月後津巴布韋宣布獨立建國,並獲國際承認。由於羅德西亞採用了貝多芬〈歡樂頌〉的旋律,在現今津巴布韋奏唱該旋律會造成很大爭議。
歷史
背景
津巴布韋國歌歷史 | |
---|---|
1965 - 1974 | 天佑女王 |
1970 - 1974 | 無國歌 |
1974 - 1980 | 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 |
1980 - 1994 | 天佑非洲 |
1994 - | 津巴布韋國歌 |
1965年11月11日,原英國自治殖民地羅德西亞發布《單邊獨立宣言》宣布獨立,政府總理為伊恩·史密斯。因其政府主要為占人口少數的白人,該國的法理地位遭受了質疑。由於之前英國政府堅持要求其政府依照「獨立前由多數管制」的原則而非僅由少數族裔的白人治理國家,這一單方面獨立導致英國和聯合國對其進行經濟制裁,羅德西亞也成為了一個未受普遍承認的國家。羅德西亞政府仍將伊麗莎白二世視作國家元首,並以「女王陛下的羅德西亞政府」自稱,故〈天佑女王〉仍為羅德西亞國歌,這也顯示了羅德西亞對英國女王的忠誠。[3]《泰晤士報》評論道在英國和羅德西亞因其憲法爭論不休的前提下,羅德西亞政府仍使用〈天佑女王〉頗具諷刺意味。[4]
採納
羅德西亞政府在1968年11月採納新的綠-白-綠國旗設計時就開始徵求新國歌,[5]但仍使用〈天佑女王〉直到1969年6月,1969年大多數白人投票贊同改組為共和制政府後停止使用。〈天佑女王〉仍被視為皇室頌歌,直到1970年3月共和國宣布成立後和其他皇室象徵一併移除。[6][7]此後羅德西亞在四年內沒有國歌。1974年8月28日羅德西亞政府宣布採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歡樂頌〉的旋律作為國歌。[5]歐洲委員會在1972年1月將此曲作為〈歐洲之歌〉的現實並未影響羅德西亞政府做出這一決定。在選定曲調後羅德西亞政府組織了一場全國填詞競賽,勝出者可獲500羅德西亞元現金(約1000美元)。[5]
歐洲委員會雖然對羅德西亞的決定不甚滿意,但也沒有表達反對意見,稱由於〈歡樂頌〉的版權已經屬於公有領域,只要索爾茲伯里政府使用〈歡樂頌〉的原始形式,他們不會反對。但歐洲委員會宣布如果羅德西亞採用和〈歐洲之歌〉相同的編曲,編曲原作者赫伯特·馮·卡拉揚將會發起侵權訴訟。[8]這使羅德西亞政府採納了羅德西亞非洲步槍隊軍樂隊指揮肯·麥克唐納上尉改編的十六小節的曲譜。國歌首次在索爾茲伯里演奏時人們對它評價不一,有些人對新國歌充滿熱情,如一個黑人軍樂手在接受《羅德西亞先驅報》採訪時自豪地稱這首歌「就像〈上帝保佑女王〉一樣」。[9]但許多人對政府未能採用原創的旋律表示失望。《羅德西亞先驅報》音樂評論家裡斯·路易斯稱他驚異於政府的選擇,因為它不僅不是原創作品,而且原作表達的是跨國別的兄弟之愛,對於羅德西亞這個受國際孤立的國家無疑會成為笑柄。[9]非洲貿易聯盟大會主席菲尼亞斯·西索爾稱他不認為該國的大多數黑人會在政府高層缺少本國主要族裔的情況下認同這樣的國歌選擇。[9]約翰·薩瑟蘭和史蒂芬·芬德評論到,這一決定將讓英國工黨領袖非常難堪,因為他們不得不在參加歐洲會議時尊重一首和羅德西亞有關的旋律。[10]
1974年9月24日,來自圭洛在南非出生的企業家、音樂評論人及詩人瑪麗·布隆在填詞比賽中勝出。[11]瑪麗·布隆原作標題為〈羅德西亞的聲音〉,但常以歌詞首句〈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代指。[1]
外國觀察員並未對國歌留下深刻的印象。英國記者李察·韋斯特評論稱羅德西亞白人「以庸俗而著稱」,並問道:「當電視在晚上播放使用貝多芬合唱交響曲的曲調的羅德西亞國歌時,一個人怎麼能不……尷尬地扭扭捏捏?」[12]
歌詞
外部音訊連結 | |
---|---|
演唱版(英語),出自此處 |
英語原文[11] | 譯文 |
---|---|
|
|
停用及影響
羅德西亞存在期間該曲一直為國歌。1979年6月到11月羅德西亞修憲變為黑人治理的國家,並更名為津巴布韋羅德西亞,雖然許多與殖民地時期人物和事件的紀念日被取消並換用了新國旗,但此國歌仍未變動。英國及聯合國並未承認津巴布韋羅德西亞的合法性,羅德西亞在1979年12月12日接受英國管理進入過渡階段時該國歌仍在使用[13],直到1980年4月該國更名為津巴布韋。[14]最初選擇的國歌是〈天佑非洲〉,1994年〈高舉吾等津巴布韋旗〉成為了國歌,並沿用至今。[15]
由於和〈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旋律相同,〈歡樂頌〉的旋律在津巴布韋頗具爭議。根據歷史學家約瑟芬·費雪的描述,外國使館一年一度在歐洲日演奏這一旋律時震驚了津巴布韋政府官員,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首歌也由歐洲委員會使用。[13]1980年代布拉瓦約愛樂樂團指揮德里克·哈德森在申請官方部門批准在津巴布韋第一次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時經歷了相當大的困難。在與政府持久的談判後,演出最終獲准。[16]當哈拉雷的一家教堂在1994年聖誕節募款演出風琴奏出〈歡樂頌〉時,在場觀眾憤怒地表示了抗議。[13]
參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NFBPWR 1976,第142–143頁
- ^ 2.0 2.1 Buch 2004,第1頁
- ^ White 2015,第124頁
- ^ Buch 2004,第243頁
- ^ 5.0 5.1 5.2 Vancouver Sun 1974
- ^ Smith 1997,第152頁
- ^ Nyoka 1970
- ^ Buch 2004,第245頁
- ^ 9.0 9.1 9.2 Buch 2004,第247頁
- ^ Sutherland & Fender 2011,Chpt. January 20
- ^ 11.0 11.1 Africa research bulletin 1974,第3767頁
- ^ West 1978,第44頁
- ^ 13.0 13.1 13.2 13.3 Fisher 2010,第60頁
- ^ Wessels 2010,第273頁
- ^ BBC 2004
- ^ Bullivant 2007
- 報刊
- Bullivant, Michael. Zimbabwe music lovers in harmony. 每日電訊報 (London: Telegraph Media Group). 2007-12-12 [201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2).
- Nyoka, Justin V. J. Smith regime doing away with last British influences. The Afro-American (Baltimore, Maryland). 1970-07-18: 22 [2012-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9).
- Zimbabwe athlete sings own anthem. London: 英國廣播公司. 2004-07-19 [2012-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2).
- Rhodesia picks Ode to Joy. 溫哥華太陽報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Postmedia News). 1974-08-30: 12 [2012-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9).
- 書目
- Buch, Esteban. Beethoven's Ninth: A Political History. Trans. Miller, Richard. Chicago, Illino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y 2004 [1999]. ISBN 978-0-226-07824-3.
- Fisher, J. L. Pioneers, settlers, aliens, exiles: the decolonisation of white identity in Zimbabwe. Canberra: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2010. ISBN 978-1-921666-14-8.
- Smith, Ian. The Great Betrayal: The Memoirs of Ian Douglas Smith. London: John Blake Publishing. June 1997. ISBN 1-85782-176-9.
- Sutherland, John; Fender, Stephen. Love, Sex, Death & Words: Surprising Tales from a Year in Literature. London: Icon Books. 2011 [2010]. ISBN 978-1-84831-247-0.
- Wessels, Hannes. P. K. van der Byl: African Statesman. Johannesburg: 30° South Publishers. July 2010. ISBN 978-1-920143-49-7.
- West, Richard. The White Tribes Revisited. Private Eye Produc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Deutsch. 1978 [2022-04-20]. ISBN 978023397045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1).
- White, Luise. Unpopular Sovereignty: Rhodesian Independence and African Decoloniz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ISBN 9780226235196.
- Wood, J. R. T. A matter of weeks rather than months: The Impasse between Harold Wilson and Ian Smith: Sanctions, Aborted Settlements and War 1965–1969.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Trafford Publishing. April 2008. ISBN 978-1-4251-4807-2.
- Africa research bulletin: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series. Volumes 11–12. Oxford: Blackwell. 1974.
- Profiles of Rhodesia's women. Salisbury: National Federation of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Women of Rhodesia. January 1976. ISBN 978-0-7974-0167-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