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古代漢語書面語

文言古文,漢文化圈外通稱古典漢語(英語:Classical Chinese),也常稱爲「文言文」,是漢語的一種書面形式,起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經潤飾的漢語口語(相較於西周以前被認為晦澀難懂、詰屈聱牙的文獻,如尚書易經等)。

文言
區域漢字文化圈
年代作爲口語從前5世紀使用至後2世紀(上古漢語);
此後直至20世紀初一直被作為文學語言在漢文化圈國家間廣泛使用
語系
文字古漢字舊字形規範漢字繁體字簡化字新字體
語言代碼
ISO 639-3lzh
Glottologlite1248[1]

胡適考證,至漢代,文言已經脫離了日常口語,而當時的書面語(即文言)已經開始向復古和口語化兩個方向發展[2]。至中國時期,漢語的口語與先秦時期口語差異更加明顯,這時,有三種書面語:

由於文言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地區的文獻,在語法詞彙上會有差異。到了的近代時期,情況與中古時期類似,既有盡可能復刻上古風格的書面語,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謂的一般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謂的近代白話,比如現代人也可直接理解的《水滸傳》、《西遊記》等(甚至有《荔鏡記》、《海上花列傳》等方言作品),撰寫方式十分多樣。

文言文的歷史與定義

文言文主要指以秦漢書面語為標準,脫離口語而寫成的文字[3][4]。語言學上,先秦及西漢時使用的語言被稱為上古漢語。此時傳世的一些文獻,如《詩經》、《論語》、《左傳》、《韓非子》、《史記》等等,被視為文言文的早期範本[3]。此時的文言,是在當時口語基礎上加以修飾[存在爭議],但與口語的詞彙語法,沒有系統上的不同[3]

甲骨文、金文和部分秦以前的傳世文獻(如《尚書》),詞彙和語法跟春秋戰國時期的作品有較大不同,但在現在看來也是文言文[3][4]

東漢開始,漢語書面語和口語逐漸拉開距離,從東漢到的漢語,稱為中古漢語[3]。這段時期中,儘管漢語口語已大有改變,但書面語卻仍然保持先秦和西漢的面貌,也就是說,仍然採用上古漢語的詞彙、語法系統[3]。這段時期的文言文典型的代表是《漢書[3]。相較之下,《漢書》的語言形式就比《史記》 更正式、也更偏離口語,有學者認為它是文言傳統的起始點[5]。後世的官方文書(含官修史書),也都沿循《漢書》的文言風格[5]

從東漢直到新文化運動以前,形成了相當固定的書面語,都是脫離口語的,繼續採用上古漢語的詞彙、語法系統,即是文言文。

蔣紹愚總結說[3]

所以,文言文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先秦和西漢時期文獻的語言,是反映口語的,屬於上古漢語的詞彙語法系統。一類是東漢以後的書面語,它們是脫離口語的,繼續採用上古漢語的詞彙語法系統。在是否反映口語這一點上,兩類有差別;但在詞彙語法系統上,兩類一致。今天大家把這兩類文獻使用的語言都稱為文言。

與文言文相對的是白話文,是指參照近現代口語而寫成的文字[3]。文言文與白話文的主要區別,在於使用的詞彙語法系統,其中相當多的部分,文言與白話不能通用[3]。白話文使用的是近代漢語(從晚唐五代清代中期)和現代漢語的詞彙語法系統[3]。其中近代漢語的時間跨度很長,其間的詞彙語法也有很多變化,但其詞彙語法系統是比較固定的[3][6]

同時,文言和白話既有差別,也有繼承關係[3]。即使是現代漢語,也保留了許多上古漢語的詞彙、語法[3]。歷史上的文獻,除了典型的文言作品和白話作品,還有許多文白夾雜的作品[3]

舉例而言,《聊齋志異·聶小倩》中:

背地不言人。我兩個談道,小妖婢潛來無跡響。幸不訾着短處。

「我兩個」、「談道」、「訾着」等都不是秦漢的用法,而是近代白話[3]

此外,從東漢到晚唐期間,反映了當時口語的文字,則稱之為古白話,包括東漢和魏晉南北朝的一些漢譯佛經,以及《世說新語》的一些選段[3]

20世紀之前,漢字文化圈士大夫均能通曉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故文言使用於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並且中國方言不通,故漢字文化圈中語言或口音不通者就能以筆談的方式很方便地交流,如19世紀時操朝鮮語朝鮮王朝興宣大院君清朝大臣吳長慶筆談、20世紀操台語林獻堂與操粵語官話梁啟超於日本長崎筆談。

近代因民族主義興起、系統性普通話的教育,文言的地位逐漸被各地官方語言(日語韓語越南語)代替,而在中國,則隨着新文化運動發展,標準書面語的地位被基於北方官話白話文取代。

特點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時語方言少,易於流傳。

文言的特點,相對官話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主要表現在語法詞彙兩方面(以下所述各項特點皆為舉例而未完備)。

語法特點

文言文的語法特點主要表現在詞類詞序兩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話更多的詞類活用現象。

  • 名詞用作動詞
    1. 「驢不勝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驢》),名詞「蹄」在此做動詞「用蹄踢」。
    2. 「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名詞「王」在此做使役動詞「使……為王」。
    3.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歐陽修賣油翁》),「頷」原為名詞「下巴」,在此作動詞「點頭」。
  • 名詞用作副詞,常與「然」(……的樣子)連用:
    1.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蒲松齡聊齋志異》),名詞「犬」在動詞「坐」前作副詞「像犬一樣地」。
    2.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脩醉翁亭記》),「翼」在動詞「臨」前作副詞「像翼(翅膀)一樣」。
  • 賓語前置。目的:使語句順暢。為了強調賓語,將其提前。通常會加語助詞
    1. 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基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馬首是瞻」即「瞻馬首」。「是」為語助詞。
  •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孰」、「何」、「悉」等置於動詞之前:
    1. 「臣實不才,又誰敢怨?」(《左傳》)
    2. 「向者之論,阿誰爲失?」(《三國志·蜀志》)
    3.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
    4.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5.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6. 「王曰:『縛者曷(通「何」)為者也?』」(《晏子春秋》)
  • 在否定句中,用代詞賓語時,一般都放在動詞前面
    1.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
  • 與「以」連用的倒裝句:
    1.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柳宗元《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全石以為底」即「以全石為底」,「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
  • 有時會有定語後置的用法,後置的定語常前會加「之」或後面加「者」[7]
    1. 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荀子‧勸學篇第一》)
    3.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韓愈《雜說四首》)
  • 文言文中常見通假字,出現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觀原因,如一時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觀原因,如避諱等。
    1. 「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陶淵明桃花源記》,「要」,通「邀」,邀請。
    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說」,通「悅」,喜悅。
    3. 「對鏡帖花黃。」(《木蘭辭》),「帖」,通「貼」,貼上。
    4. "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行》)「不」,通"否",嗎。

詞彙特點

文言文與白話文在詞彙上有很大差異。這個差異通常必須以詞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條列,才能完整表達。不過,有個特點可以概括地觀察:文言文的詞彙較為簡潔,例如:相較於白話文的以雙音節詞為主,文言文中的詞以單音節詞為主,單字有獨立意思。

比較 文言文 現代官話白話文
長短 言簡意賅 較長篇
出處用法 以秦漢時期的書面語為基礎,使用這段時期的詞彙、語法 「我手寫我口」為主,採用近現代漢語的詞彙、語法
語感 古雅精煉 通俗易明
語氣詞 「也」「矣」「已」「焉」「乎」「耶(邪)」「與(歟)」「哉」…… 「啊」「呀」「呢」「嗎」
經典例 桃花源記》《醉翁亭記》《庖丁解牛》《出師表》《六國論》…… 魯迅吶喊》自序、朱自清《綠》、冰心《紙船》、舒乙《香港:最貴的一棵樹》、朱自清《匆匆》……
流傳 有一定傳統文學修養者,曾可於東亞文人中通行 一般中小學生也能看懂,廣傳於華文世界

文體分類

中國歷代學者對於文體都有不同的分類法。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是文體分類研究的開始,相關著作有曹丕的《典論·論文》、李充的《翰林論》、摯虞的《文章流別志論》、劉勰的《文心雕龍》、昭明太子主導的《昭明文選》等。其中《典論·論文》將文體分為4類:

而《昭明文選》是一本分類很繁雜的選集,將所選的文章分成37類之多。

明清

明朝吳訥著《文章辨體》、徐師曾著《文體明辨》,清朝姚鼐編《古文辭類纂》,都是討論文體的重要著作。其中《古文辭類纂》將文體分為13類:

  • 論辨
  • 序跋
  • 奏議
  • 書說
  • 贈序
  • 詔令
  • 傳狀
  • 碑誌
  • 雜記
  • 箴銘
  • 頌贊
  • 辭賦
  • 哀祭

現代

郭錫良等人編著的《古代漢語》修訂本中分析,文體分類有三種標準:依語言形式分、依內容分、依應用範圍分。依語言形式,《古代漢語》先將古代文體分為3大類:

  • 散文
  • 韻文:包括詩詞歌賦、銘箴頌贊
  • 駢文:講究平仄對仗卻不押韻,不能歸於散文也不能歸於韻文,自成一類

在此分類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為4類:

  • 史傳文
  • 說理文
  • 雜記文
  • 應用文

20世紀以來傳承

清末民初

對於文言文的實用度,1895年,何啟胡禮垣在《新政論議》指出「以文言而道俗情,則為未學者所厭;以俗語而入文字,又為讀書者所嗤。俗語、文言分為兩事,使筆如舌,戛戛其難。」[8]

1902年俞復(無錫人,操吳語)在《蒙學讀本全書》指出對於官話非母語者而言,官話白話文與文言文的難度不分上下。[9][10]

1919年新文化運動中國文壇提倡「我手寫我口」,官話白話文漸漸取代文言文。文言文作為古典中國文學的語言,在1919年直至21世紀的小學、中學、大學仍被教授。1941年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學生董毅在日記記下「對於現在所念的書,尤其是前代所遺的古書,我真不明白念它、研究它對我們現在生活各方面有多少功用!?」[11]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的中考高考都有文言文的相關考題,各地不時會出現文言文的高考高分作文。不過自2012年起,《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發布,中國大陸高考作文限用「現行規範漢語言文字」,即網絡語言、文言文和繁體字均不能再用於高考作文,引起了部分人的批評[12]。不過有指該規定在實際操作中並未嚴格執行,專家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13]

香港

香港中國語文科課程中,初中生須學習文言文,高中生會更進一步研習文言文。

文壇曾流行三言混合(白話文+文言+廣東話)與「文白夾雜」(白話文+文言)。[14][15]

香港近代由粵劇粵曲粵語流行曲金庸武俠小說等多用「文白夾雜」型式寫就。因此,文言文的詞句得以在香港70後80後90後中得以傳承。

台灣

中國國民黨在其公文中長期使用文言文;中華民國國際重要文件的中文本,如《波茨坦公告》、《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等都是用文言書寫;文言文常被用在中華民國政府公文之中,例如立法院聘請前任立法委員黃淑英任職顧問的公文,便使用文言文書寫[16],由於用詞艱深,有「綆短汲深」等較少見詞彙,使得接到聘書的黃淑英看不懂;立委張曉風則認為書信往來要讓對方看得懂比較有誠意。[17]台灣法院的判決書也存在夾雜文言的情況。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高榮志認為此類用語不易懂,他提倡開庭用語及判決書應該白話文化。[18]

日本

 
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兼六園內石碑碑文所見漢字是文言文

日本,文言文被稱為「漢文」(かんぶん,Kanbun)。但並非直接使用漢語或者日語漢字音,而是獨立發展出了一套特別的專門用來學習與閱讀文言文的方式,稱為漢文訓讀

日本自從中國唐代文化交流,到片假名平假名普及後很多年,文書、碑文、經文等多採用漢字文言文。

圖中所見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兼六園內之《石川縣戰死士盡忠碑》石碑,碑文紀念陣亡將士:「人誰無一死?死而得其所,死亦榮矣…」事件是明治十年(1877年)。石碑立於明治十一年(1878年)。

日本高中也教授漢文文言文。

朝鮮半島

在朝鮮半島,文言文被稱為「漢文」(한문,Hanmun)。不過隨着朝鮮南韓廢除漢字改用純諺文書寫,以及南韓在1948年推行的國語純化運動,現今在朝鮮南韓的年輕人很少接受這類教育,幾乎已經看不懂。

越南

越南,文言文被稱為「文言」(văn ngôn[19]或「古文」(cổ văn[19],現已幾乎不用。

新加坡

新加坡在2019年實行新的中學華文課程時,因古典文學部分異常薄弱而將文言文完全刪除。取而代之的是本國文學作品。

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國中(若有選考華文)和獨中的華裔生須開始閱讀文言文。華文課本會根據年段,慢慢加入文言文的篇數。此外,文言文和古詩(各一篇)也是華文考試的必考項目之一。

文言文研究

古漢語語法學的建立

中國古代學者很早就注意對語法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在這方面給後人留下了不少寶貴的見解。但是語法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則是近代的事了,建立古漢語語法學的是清末的馬建忠,他於西元1898年寫成的《馬氏文通》首先創建了一個語法體系。

研究語料

當我們把鴉片戰爭以前漢族人所使用的語言統稱為古代漢語時,這是個有幾千年漫長歷史的語言。對這個過程中的漢語語料,可以取幾種不同的研究方法。如果我們把「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都考慮在內的話,那麼對古代漢語語料的研究可以歸結為六種:「專書、斷代、泛時」等三種的共時研究;「比較、貫通、漢語史」等三種的歷時研究

注釋

參考文獻

引用

  1.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文言.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 2.0 2.1 2.2 胡適. 白话文学史. 百花文藝出版社. ISBN 7530632493.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蔣紹愚. (2019). 也談文言和白話. 清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 1-13.
  4. ^ 4.0 4.1 張中行. "文言和白話." (1995).
  5. ^ 5.0 5.1 Meisterernst, Barbara 梅思德. 2013. 漢朝漢語文言中的 口語成分——《史記》與《漢書》對應卷的語言學比較研究. In Feng Shengli (ed.). 漢語書面語的歷史與現狀.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6. ^ 呂叔湘. "文言和白話." 國文雜誌 1 (1944).
  7. ^ 微幽堂. 定語後置. [2012-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8. ^ 1895年《新政論議》, 寶文書局.
  9. ^ 1902年, <蒙學讀本全書一編約恉>, 《尋常小學堂讀書科生徒用教科書》, 江蘇無錫三等公學堂。「日本尋常小學讀本一二編,皆用國音白話,然彼有通國所習之假名,故名物皆可用之。我國無假名,則所謂白話者,不過用這個那個,我們他們,助成名語。兒童素未習官音者,與解淺近文言,亦未見有難易之別,況兒童慣習白話,後日試學作文,反多文俗夾雜之病……」
  10. ^ 李婉薇. 母語教育的先驅一一論陳子褒的粵語教科書.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2011, 21 (1): 160-161 [2023-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8). 
  11. ^ 董毅(著), 王金昌(整理). 北平日記(1939年——1943年). 2015年, 人民出版社. 第732頁"1941年2月25日"條.
  12. ^ 多数参与调查者反对高考禁用文言文. infzm.com民調中心. 2012-06-13 [201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13. ^ 高考作文应慎用网络语言、文言文. 東方早報. 2012-06-06 [2014-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3). 
  14. ^ 《三及第文體滾瓜爛熟》(星島教育中文網樂). [201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3). 
  15. ^ 李婉薇. 《清末民初的粵語書寫》. ISBN 978-962-04-3082-4 (中文(香港)). 
  16. ^ 何孟奎. 立院公文難懂 王金平:會改革. 中央通訊社. 2012-03-05 [2012-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中文(臺灣)). 
  17. ^ 黃揚明. 立院公文好艱澀 前立委看嘸. 蘋果日報. 2012-03-05 [2012-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中文(臺灣)). 
  18. ^ 司法改革 判決書寫白話文 不要再寫「容非無疑」│TVBS新聞網. TVBS. 2017-01-19 [2023-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7) (中文). 
  19. ^ 19.0 19.1 Nguyễn Tri Tài. Giáo trình tiếng Hán. Tập I: Cơ sở. Nhà xuất bản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 2002年: 第5頁. 

書籍

  • 左松超,《漢語語法(文言篇)》,五南圖書出版(臺北市),ISBN 978-957-11-5378-0
  • 李佐豐,《古代漢語語法學》,商務印書館,2005年,ISBN 978-7-100-03667-2
  • 郭錫良等,《古代漢語(修訂本)》上、下,商務印書館,1991年
  • 史存直,《文言語法》,中華書局,2005年,ISBN 978-7-101-04585-7
  • 劉景農,《漢語文言語法》,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1112-8
  • 韓崢嶸,《古漢語虛詞手冊》,吉林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383-3430-2
  • 馬建忠,《馬氏文通》,商務印書館,1983年
  • 洪乾祐,《閩南語考釋》,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ISBN 978-957-547-103-3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