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字形
新字形,源於中國大陸漢字改革時所選用之字形,最初標準依據1965年《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以楷體和俗體字為準,對宋體(明體)進行修訂,不單適用於簡化字,還適用於繁體字[來源請求],中國大陸的中易宋體即採用此標準,與臺灣的標楷體及新細明體、香港的舊細明體,還有大陸的中易楷體都有些許差異。
此外,臺灣的國字標準字體也是以楷體來改造宋體(明體),因此「新字形」在廣義上亦可同時包括大陸的規範字形與臺灣的國字標準字體,這用法尤見於繁體地區[來源請求]。本條目下方所敘述,以狹義的大陸新字形為主,臺灣以楷體來改造宋體的部分請見國字標準字體條目。
與新字形相對之傳統明體(宋體)統稱舊字形或傳承字形,明體(宋體)和楷體的差異本來是正常的印刷體和手寫體的字體差異,比如,「言」字,楷體第一筆是點,而明體(宋體)舊字形第一筆是「一橫」(「言」),中國大陸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按照楷體或俗寫對宋體進行了改革。由於,新字形主要從俗、從簡,筆劃大多較少,很多時候被錯認為簡化字,比如有人誤以為「爭」是「争」的繁體字,其實是明體(宋體)舊字形,當然,「爭」字在中易宋體中,還是會變成新字形化的風格寫作「爭」,其「爫部件」第二至第四筆向內。而傳承字形的「爫部件」第二至第四筆則向外。
舊字形或傳承字形,主要是指傳統的宋(明)體字形,起源於明朝,直至現代。其代表書籍有《康熙字典》、《中文大辭典》、《大漢和辭典》、《漢韓大辭典》、《中華大字典》等,在日本被稱為舊字體、正字體,在韓國為標準的印刷字形[來源請求]。然而,舊字形有若干個由文字學者[誰?]研訂的標準,但並無一個硬性的唯一標準,即使是未曾經過修改的韓國字形、舊細明體(細明體到3.21版為止,採用接近傳統明體的字形,新版本採用國字標準字體)等電腦字形,也有一些字與《康熙字典》上的字形不同。可是一般因大陸新字形或臺灣國字標準字體改造才出現多了的寫法,或者出現在手寫書法、在仿楷體字彫版等場合的字形,就不能算作舊字形。[需要解釋]
下面列出中國大陸標準寫法,與康熙字典、臺灣、香港、日本標準或常用字型(參考細明體、標準宋體等)之所不同,且又不屬於簡化字(以《簡化字總表》為準)或異體字(以《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為準,以下簡稱《一異表》)者。
新舊字形對照表
以下列表僅供參考,顯示字形取決於用戶字形,所以可能會有錯誤。
新字形 | 舊字形 | 區別注釋 | 新字形範例 | 舊字形範例 |
---|---|---|---|---|
亽 | 亼 | 「亼」(倒口)新字形很多未改,例如「倉」從「合」,「倉」的「亼」改為「亽」,「合」、「會」、「侖」未改 | 今食倉 | 今食倉 |
丶 | 一 | 一部分字的一橫飾筆隨隸楷改為點,和來自「𠆢」形的「亠」形混同 | 言帝音 | 言帝 |
亠 | 亠 | 「亠」形的短豎隨隸楷改為點,和來自「人」形的「亠」混同 | 安高京享交亦亡 | 安高京享交亦亡 |
氐 | 氐 | 「氐」最下一橫是表示底下的指事符號,和「上」的「下」短橫類似,新字形改為點 | 底柢羝蚳鴟砥祗 | 底柢羝蚳鴟砥祗 |
勺 | 勺 | 「勺」《說文》小篆為一橫,實際為勺中物,金文和隸楷為點,新字形改為點 | 灼汋礿豹 | 灼汋礿豹 |
新字形將首筆去除(單獨的捺)或將之連成圓滑的弧(之、辶等)。 | 入分乏連便乂父 | 入分乏連便乂父 | ||
令 | 令 | 「令」舊字形從「卩」(「即」右側),新字形從「龴」(類似日文マ),而中間舊字形寫成橫,新字形寫成點 | 玲伶姈領零聆 | 玲伶姈領零聆 |
豎與橫、豎與提相接處;撇與橫、撇與提相接處以及類似部件 | — | 舊字形分開,新字形多作豎提、撇折 | 仰至允去雲 | 仰至允去雲 |
幾 | 幾 | 舊字形幾左下部為人且不穿過橫,新字形人與幺相連 | 譏機饑 | 譏機饑 |
釁 | 上部的部分舊字形作「T」形,少部份舊字形亦寫作「同」或「囙」,新字形統一為同字形 | 釁 | ||
么 | 幺 | 新:取俗寫,但因此「么」(yao)字要反過來寫成「幺」;此外「吆」亦不作「䶸」 | 麽嬷 | 麼嬤 |
禸 | 禸 | 舊字形在「禹」、「禺」中框內部作豎、提、點,離中作撇、提、點。另外,舊字形外部豎與橫折鉤起筆相交出頭,但現今大部份舊字形皆不出頭。臺灣國字標準字形(非舊字形)為合《說文》小篆,取出頭寫法。 | 偶離萬禽漓灕 | |
韋 | 韋 | 最下部是像腳形的「止」,「韋」上部之反;與「解」、「犀」從「牛」不同 | 偉衛舜舞牙 | 偉衛舜舞牙 |
卸 | 舊字形寫法多為九劃,某些舊字形亦有八劃的寫法。新字形統一為九劃。 | 御禦 | ||
朵 | 朶 | |||
丸 | 舊字形點多在「九」內,部份與撇相交。新字形統一與撇相交。 | 汍紈芄 | (汍紈芄) | |
吕 | 呂 | 新字形為雙口,俗謂「雙口吕」,但實際甲金隸楷本作「呂」,象兩塊金屬餅;舊字形從《說文》小篆雙口間有一點(撇),部分字分開編碼 | 宫侣營 | 宮侶營 |
吴 | 吳 | 新字形俗謂「口天吴」;舊字形下部為「夨」 | 娱誤 | 娛誤 |
巸* | 巸 | 新字形中央變「口」 | 熙頤賾姬宧茝 | 煕頤賾姬宧茝 |
麻 | 麻 | 將「麻」所從麻象形「𣏟」改為「林」 | 麻痳[1]嘛 | 麻痲嘛 |
术 | 朮 | 新:取俗寫「术」 | 術述怵 | 術述怵 |
朩* | 朮 | 新字形省了一點兼變形為「朩」(俗稱「小木」)[2]。按舊字形多作「木」加一點,今港臺舊字形風格字體有作「朮」。新字形去掉一點,並改為木的變體。 | 殺刹弑 | 殺剎弒 |
朩* | 木 | 木在某些字下舊作「木」;新為「朩」[3] | 茶新親滌寨雜 | 茶新親滌寨雜 |
示 | 示 | 新字形以示為底或獨用一律有鉤,舊字形兩種寫法都存在,然亦多有鉤。 | 禁祟蒜 | 禁祟蒜 |
礻* | ⺬ | 用於左旁的「示」字,新字形以一律作「礻」 | 神祇社祺 | 神祇社祺 |
蚤 | 蚤 | 省了一點,且「又」上方閉口 | 搔騷 | 搔騷 |
者 | 者 | 舊字形一點,新字形省去 | 諸都睹 | 諸都睹 |
八* | 儿 | 以「撇、點」代替「撇、豎彎」,部份如「四西酉」不變,另外如「匹」變為「撇、豎彎鈎」 | 甚商罕深窺窮陸睦勢熱 | 甚商罕深窺窮陸睦勢熱 |
几* | 儿 | 古文字下從「人」,變形作「儿」,與「几」不同 | 虎微秃沉宂 | 虎微禿沉宂 |
㕣* | 㕣 | 「㕣」從「八」(或「儿」),新字形改從「𠘧」。新字形「㕣」本字不變 | 沿鉛船 | 沿鉛船(沿鉛船) |
没* | 沒 | 「沒」不從「殳」,右上為「回」變形。注意「芟」、「投」、「般」等字本從「殳」,與此字形無關 | 没殁 | 沒歿 |
匚 | 舊字形有出鋒,新字形沒有。「匚」意為一種方形器物。 | 匝匠匡匣匯 | 匝匠匡匣匯 | |
匚 | 匸 | 舊字形作彎折。新字形作直折。「匸」意為掩藏 | 匾匿區匼 | 匾匿區匼 |
巨 | 新字形從「匚」,兩劃;舊字形從「工」,三劃 | 拒矩鉅 | 拒矩鉅 | |
卜* | 人 | 從「人」改取俗字從「卜」 | 咎昝晷倃卧 | 咎昝晷倃臥 |
象 | 象 | 下原從「豕」,新字形將上中豎及下撇合成一筆。按:舊字形亦有第5、6筆豎、橫作「八」者。 | 象像家 | 象像家 |
⺶* | 舊字形作「𦍌+丿」,新字形以一撇作貫穿 | 差養 | 差養 | |
鬼 | 鬼 | 舊字形「甶」與下部分開,新字形以一撇作貫穿 | 魁魅 | 魁魅 |
人 | 入 | 舊字形從「入」,新字形改從「人」 | 呐鈉俞拴荃 | 吶鈉兪拴荃 |
夂* | 攵 | 「條修脩」等本從「攸」,右上是「攵」,4劃;新字形右上改作「夂」,「橫撇」二筆改為一筆,3劃。亦有部份在下,如「夐(敻)」。注意:「冬」本從「夂」 | 條修脩務夐 | 條修脩務敻 |
攵* | 夊 | 「致」《說文》小篆從「夊」不從「攵」,3劃變4劃,因「夊」多在下部,故右置的「夊」多有訛變。除康熙字典外,大部份舊字形皆將致、緻二字作「攵」。台灣國字標準字形(非舊字形)將其改為「夊」。 | 致緻 | 致緻 |
又 | 攵/攴 | 嚴格而言屬於各地對正異體選字不同造成的差異。 | 叙 | 敘 |
凡* | 本作「丮」,做部件時舊字形寫成「卂」,如「恐鞏築嬴」,而「迅」、「汛」、「訊」和「蝨」則從「卂」,實際上與「丮」不是同一部件。新字形將「丮(卂)」改作凡,但「汎」和「汛」、「訉」和「訊」是兩對不同字。大部份舊字形都沒有刻意區分「卂」和「丮」。台灣國字標準字形(非舊字形)對其有所區分。按:舊字形亦有作「凡」者。 | 恐鞏築嬴 | 恐鞏築嬴 | |
别 | 別 | 左方為意符「冎」(「骨」的初文)變形,新字形以「另」代替 | 捌 | 捌 |
另* | 叧 | 新字形以「另」代替聲符「叧」,亦為「冎」(「骨」的初文)變形 | 拐柺 | 拐枴 |
己* | 巳 | 舊字形「起」從「巳」。 | 起 | 起 |
昷 | 𥁕 | 舊字形從「囚」,新字形改從「日」。按:溫字舊字形宋體亦有作「溫」者。 | 温媪藴瘟 | 溫媼蘊瘟 |
户 | 戶/戸 | 新字形將撇改點,但「所」字除外。日本字形採印刷宋體寫法為戸。 | 滬房啓 | 滬房啓 |
敖 | 敖 | 「敖」從「人」從三重「屮」,會人至郊外出遊之意。舊字形依《說文》小篆訛形從「出」從「放」,新字形將「士方」改為「龶+万(省一橫)」 。 | 熬傲 | 熬傲 |
兹 | 茲 | 新字形取「䒑」而不取「艹」 | 慈磁鶿 | 慈磁鶿 |
艹 | 舊字形「十十」改為相連,部份舊字形亦連合。「艸」多見於書法字形 | 草花英 | 草花英 | |
艹 | ⻀ | 羊角「⻀」中間斷開,新字形改為連合,部份舊字形亦連合。 | 敬警觀寬[4] | 敬警觀寬 |
廾/卉* | 斷開改為相連 | 賁奔莽 | 賁奔莽 | |
开 | 幵 | 舊字形多以「幵」為正,少數舊字型作「开」。新字形統一為 「开」。按:「開」字舊字形皆作開,罕從幵。 | 研妍 | 硏姸 |
并 | 幷 | 舊字形多以「幷」為正,少數舊字型作「并」。新字形統一為 「并」 | 并併迸屏姘 | 幷倂逬屛姘 |
晋 | 晉 | 新字形取俗字寫法;「晋(晉)」見於《一異表》 。嚴格而言屬於正異體選擇差異。 | 縉戬鄑 | 縉戩鄑 |
虚* | 虛 | 新字形將折省寫為點,舊字型以「虛」為正 | 虚墟嘘 | 虛墟噓 |
並* | 甲金文為「𠀤」,《說文》小篆為「竝」;舊字型亦以「並」為正 | 普碰掽 | 普碰掽 | |
冫* | 「次」左部從二,舊字形一般變形作橫、提。「勻」中部份舊字形作「二」,部份舊字形作橫、提。新字形統一為點提。 | 次匀均鈞 | 次勻均鈞 | |
次* | 㳄 | 常用只「盗/盜」、「羡/羨」二字。「㳄」是「涎」的古字,與「次」音義皆不同 | 盗 | 盜 |
冲 | 沖[5] | 部分三點水旁的字改為兩點水,但仍有些不變;部份從「冫」與從「氵」者如「准/淮」、「冼/洗」音義皆不同 | 除「冲(沖)」其餘皆視為異體關係,見於《一異表》有「凑[湊]」、「减[減]」、「凈[淨]」(原版)、「净[浄]」(新版[6])、「决[決]」、「况[況]」、「凉[涼]」、「凄[淒]」 | |
冬 | 冬 | 舊字形「冬」從(「仌」,即「水」)與「冷」、「凍」同部,新字形俗作兩頓點。需注意「於」右下部本為兩頓點,部份舊字形字體誤作「冫」。 | 疼佟終鼕 | 疼佟終鼕 |
羽 | 羽 | 舊字形是由象形隸變成寫作二撇,新字形寫作「冫」。按:羽字單用和作為下、左、右等偏旁時,皆作原形,而作字的上偏旁時,兩豎鉤去鉤改為豎,新舊字形皆如是。 | 翡翠習 | 翡翠習 |
⺈* | 爫 | 中國大陸參與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時將 GB 12345 從「争」之字換成從「爭」,使此偏旁之字分開編碼;另「臽」和「舀」是不同字,「滔」、「稻」等字從「舀」不從「臽」,「餡」、「陷」等字從「臽」不從「舀」 | 净静峥睁筝琤諍 | 淨靜崢睜箏琤諍 |
爫 | 爫 | 為「爪」的變形。舊字形三點朝外,新字形改為朝內。 | 滔稻蹈爲亂辭 | 滔稻蹈爲亂辭 |
爲/為 | 爲/為 | 舊字形「爲」(⺥頭)更合《說文》小篆形,大陸新字形繁體以「爲」(爫頭)為標準(見《簡化字總表》),而亦有作「為」者;台港多用「為」二者分開編碼;細明體「為」也顯示成「爲」 | 僞(偽)嬀(媯)潙(溈) | 僞(偽)嬀(媯)潙(溈) |
摇* | 搖 | 摇瑶遥 | 搖瑤遙 | |
望* | (望) | 舊字形「望」中的「月」字寫有成斜體者,亦有不從者;下部為「𡈼」。新字形統一為直立的「月」,下部改為「王」。 | 望 | 望 |
奂 | 奐 | 舊字形為「儿」,新字形省去;港台字形取「人」或「八」或「儿」。中國大陸參與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時將 GB 12345 從「奂」之字換成從「奐」,使此偏旁的字分開編碼 | 换焕涣 | 換煥渙 |
角 | 角 | 由象形改從「用」 | 蟹解 | 蟹解 |
俞 | 兪 | 偷逾媮喻榆 | 偸逾婾喩楡 | |
骨 | 骨 | 舊字形上中作「┌」,兩筆;亦有一種寫法中間從「人」,宋體罕用;新字形上中作「┐」,一筆 | 骨猾滑體過禍蝸 | 骨猾滑體過禍蝸 |
炭 | 炭 | 「炭」的「厂」新字形改「𠂇」,變作從「灰」 | 碳 | 碳 |
囱 | 囪 | 新字形取「夕」,舊字形為窗象形,斷開,少數舊字形不從。 | 窗總聰蔥 | 窗總聰蔥 |
臼* | 𦥑 | 用於「叟」字上方時由兩手(持棍)象形變作「臼」 | 叟嫂瞍鎪 | 叟嫂瞍鎪 |
告 | 吿 | 《說文》小篆從「牛」從「口」;舊「牛」形改新豎不出頭 | 造誥 | 造誥 |
周 | 周 | 「周」字甲骨文作「 」,像田疇之貌,或說像彫飾的玉器。西周加「口」後,上部逐漸類化為「用」形,《說文》小篆從「用」從「口」;舊字形一豎穿過,新字形一律從「土」。 | 周琱調雕凋週 | 周琱調雕凋週 |
害 | 《說文》小篆從「宀」、「丯」(注意與「丰」不同)、「口」;新字形豎筆穿過較合《說文》小篆,但第一撇改作橫;俗寫下不出頭;從「害省」之「憲」亦同 | 害豁割憲 | 害豁割憲 | |
丰 | 舊字形多以撇為正,新字形一律作橫 | 蚌邦綁 | 蚌邦綁 | |
耒 | 耒 | 舊字形多以撇為正,新字形一律作橫 | 耗耕 | 耗耕 |
臿* | 臿 | 「臿」從「臼」、「干」,新字形最上一筆由橫變撇。舊字形部份從「臿」的字亦作「千」。 | 插鍤 | 插鍤 |
屯 | 屯 | 舊字形首筆作撇,新字形首筆一律作橫 | 純鈍吨囤邨 | 純鈍吨囤邨 |
反 | 反 | 原為「厂」,改為「𠂆」 | 扳叛板阪 | 扳叛板阪 |
丢 | 丟 | 「一去」為「丟」從「一」從「去」;新字形取俗寫首筆作撇 | ||
風 | 風 | 「風」舊字形中上有作橫者(凡聲),亦有作撇者;新字形中上一律作撇 | 飃颳飃 | 飃颳飃 |
鼠 | 舊字形多作半包圍結構,新字形為左右結構 | 鼴鼬鼯 | 鼴鼬鼯 | |
麥 | 舊字形作偏旁時末一筆為捺,新字形改作點。舊字形多作半包圍結構,新字形為左右結構 | 麵麪麩 | 麵麪麩 | |
隹 | 隹 | 改撇為點 | 集難權 | 集難權 |
辰* | 「辰」在上者新字形採半包圍結構(「辱」字除外[7]),較合《說文》小篆形;舊字形有半包圍、上下結構,不統一。 | 唇蜃槈褥媷 | 唇蜃槈褥媷 | |
壳* | 壳 | 省去一小橫。「毂」[8]、「殻」,其他如「彀」、「穀」等不變 | 殻 | 殼 |
犮 | 犮 | 舊字形從《說文》小篆,作「犬」加撇,新字形變成「友」加一點 | 拔跋髮 | 拔跋髮 |
産* | 產 | 舊字形從《說文》小篆最上作「文」 | 产産彦顔 | 產彥顏 |
辶 | ⻍ | 舊字形印刷體多數為兩點,書寫一般只有一點 | 這道連 | 這道連 |
敢 | 敢 | 「侯(矦)」、「候(𠊱)」右上本就從「乛」形,非新字形 | 嚴憨 | 嚴憨 |
了 | 丂 | 亟函 | 亟函 | |
及 | 及 | 舊字形從「又(手)」抓住一個人,會意。 | 級吸 | 級吸 |
米* | 釆 | 亦有台港學者認為從「米」不從「釆」(注意:與「采」不同)符合《說文》小篆寫法 | 奥澳懊粤 | 奧澳懊粵 |
㝉 | 宁 | 「伫/竚佇」出現在《一異表》(原1955年版為佇/竚伫)。配合「寧」簡化作「宁」,原解作「門屏」之「宁」改作「㝉」,「贮/貯」、「纻/紵」出現在1964年《簡化字總表》。「苎」出現在1965年《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GB 12345 將 GB 2312 之「伫」及「苎」換成「佇」及「苧」[9]。所有字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分開編碼。[10] | (見左) | |
录 | 彔 | 「彑」改為「彐」,但「彖」(緣、喙、篆等字)及「彝」仍從「彑」 | 剥碌緑録禄 | 剝碌綠錄祿 |
彐 | ⺕ | 新字形中間一橫不穿過 | 雪掃婦彗 | 雪掃婦彗 |
丑 | 丑 | 舊字形貫穿,新字形不穿 | 鈕扭忸紐羞饈 | 鈕扭忸紐羞饈 |
壬 | 「壬」中間一橫最長,最上部份舊字形作橫劃,字「ren」韻,舊字形亦有從撇者;新字形首筆改撇 | 任荏妊紝飪 | 任荏妊紝飪 | |
壬 | 𡈼 | 「𡈼」底橫最長,最上作撇,讀作「tíng」;舊字形在右上與「壬」混同,新字形更正 | 廷庭挺霆 | 廷庭挺霆 |
王 | 𡈼 | 「𡈼」新字形在下與「王」混同 | 呈程逞聖聽徵鐵 | 呈程逞聖聽徵鐵 |
⺈* | 刀 | 「絕」、「賴」本身其實不從「色」、「負」 | 絶賴免兔 | 絕賴免兔 |
册 | 冊 | 新字形將中間分開。按:中共《一異表》以冊、冊為異體字,本未視為字形問題。然二字差別較微,故亦可視為字形不同。今港臺取冊形,大陸取册形。 | 栅姗删珊 | 柵姍刪珊 |
虜 | 《說文》小篆從「虍」「毌(貫)」「力」;「虜/虜」出現在《一異表》;新字形變成「男」 | 擄艣 | 擄艣 | |
丷* | 八 | 舊字形兩點向外,如「尙」,或「⼋」(丿乁),如「曾」;新字形向內。需注意「尙」在上部時則作丷,非新字形的修改。 | 尚曾肖敝平券兑遂益 | 尙曾肖敝平券兌遂益 |
厶 | 口 | 「口」改「厶」,與下相反 | 衮滚兖 | 袞滾兗 |
口 | 厶 | 「厶」改「口」,與上相反。 | 强 | 強 |
縣* | 縣 | 新字形中「目一」相連,舊字形為「目+折」 | 縣懸 | 縣懸 |
直 | 直 | 值植殖 | 値植殖 | |
真 | 眞 | 舊字形較合《說文》小篆形。新字形取手寫俗體。unicode中部份字分開編碼。 | 填瞋 | 塡瞋 |
刃 | 「韌/韋刄」、「軔/車刄」、「靭/靱」出現在《一異表》。 | 忍仞紉 | 忍仞紉 | |
黄 | 黃 | 舊字形並無統一寫法,新字形作「龷由八」。現在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有部分字分開編碼 | 廣横璜潢 | 廣橫璜潢 |
青 | 靑 | 「青」從「生」從「丹」,新字形取俗寫從「月」。 | 情清精 | 情淸精 |
糹/糸* | 糸 | 舊字形從「糸」,新字形為三點,作底時仍以「糸」為准,但第一二筆改為相連,且受到撇與橫相接處改撇折的影響,下部亦連合。 | 紅線絨繁 | 紅線絨繁 |
皀 | 即節暨揤卿既慨溉廄 | 卽節曁揤卿旣慨漑廏 | ||
鄉* | (鄕、鄕) | 舊字形右部不為郎,為皀+阝。新字形從俗寫作郎。 | 鄉 | 鄕 |
郎* | 郞 | 不在左時作「良」。亦有寫法用直接用「良」,如「郞」、「朗」。 | 郎朗榔嫏 | 郞朗榔嫏 |
飠* | ⻞ | 印刷體最後為二橫;《說文》小篆為「𩚁」,「亼」下作「皀」 | 飲飯饒饃飽 | 飮飯饒饃飽 |
兩 | 兩 | 舊字形內部「入」寫為撇、捺,新字形為撇、點 | 倆滿 | 倆滿 |
龜 | 龜 | 「龜」只在電腦的簡體中文字體中出現,依《新華字典》等大陸出版的字典仍取「龜」為繁體字,《漢語大詞典》的寫法是「龜」少第二筆「橫折」 | 龜 | 龜 |
*表示部份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