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英語:StarCraft: Brood War,中國大陸譯作「星際爭霸:母巢之戰」,香港和臺灣譯作「星海爭霸:怒火燎原」)是即時戰略遊戲《星際爭霸》的官方資料片,於1998年由暴雪娛樂和Saffire共同發行[1]。資料片延續了原版《星際爭霸》的劇情[2],並加入了新的遊戲單位、科技、地圖樣式、背景音樂及平衡性調整。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 |
---|---|
| |
類型 | 即時戰略 |
平台 | Windows、Mac OS |
開發商 | Saffire 暴雪娛樂 |
發行商 | |
製作人 | 肖恩·達比利(Shane Dabiri) |
設計師 | 克里斯·梅森 羅伯·帕多 |
美術 | 山姆·迪迪埃 杜威·斯提奈特 |
音樂 | 傑森·哈耶斯 格蘭·斯坦福 |
系列 | 星際爭霸系列 |
模式 | 單人遊戲和多人遊戲 |
發行日 |
|
《母巢之戰》於1998年11月30日正式發行。截至2007年5月,《星際爭霸》與《母巢之戰》已經同時售出了近1000萬套[3]。遊戲得到了大多數媒體的好評,許多評論家稱讚開發者的細心和精緻,將其作為一部獨立遊戲而不僅僅是沒有創意的延伸作品[4][5][6]。在韓國遊戲發展出了職業聯賽。大量職業選手在電視直播的聯賽上進行對抗,贏得了高度的聲望及知名度[7]。隨著暴雪娛樂2017年宣佈製作星海爭霸重製版,此資料片與星海爭霸由2017年4月19日起成為免費遊戲[8]。
遊戲內容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的遊戲內容圍繞星際間的三個種族——地球人的後裔人族、一種生物群體蟲族和高度文明的外星神族——展開。玩家通過採集資源建設基地、發展軍備,最終擊敗對手。《母巢之戰》的遊戲界面與《星際爭霸》幾乎完全相同,但資料片中各個種族中新增的數個作戰兵種和單位升級使得遊戲戰場更為豐富,遊戲平衡性亦更加趨於完善[9]。與此同時,單人遊戲的關卡也增加了難度,玩家需要更加注重戰略戰術才能取勝[6]。同樣,遊戲的人工智能引擎也得到了提升,電腦玩家將可選擇更加強大及具有針對性的戰術[4]。
在資料片的新單位中,人族的醫療兵可以在戰鬥中恢復生化單位的生命值[10];蟲族的遁地獸能夠在埋地狀態發出攻擊[11];而前作中於神族劇情中出現的黑暗聖堂武士則可以正式生產,並能夠合體為一個施法單位黑暗執政官[12]。每個種族還新增了一種空對空單位,人類的女武神導彈護衛艦、蟲族由飛螳進化的吞噬者以及神族的海盜攻擊機,使得空中戰鬥變得更加豐富。一些新的科技升級也在遊戲中出現,使遊戲對抗更為多元。遊戲平衡性的修改削弱了一種屢遭非議的「快攻(Rush)」戰略[5]——即在遊戲初期通過犧牲經濟以達成快速生產兵力取得早期壓制的戰術。
遊戲劇情
《怒火燎原》的劇情由克里斯·梅森設計,延續在星海爭霸劇情之後,通過遊戲內的任務摘要、對話、關鍵點上的過場動畫以及遊戲手冊向玩家呈現[2]。遊戲情節設定於西元26世紀初,發生在銀河系中心的克普魯星區。在劇情開始之前,從地球流放出來的人族建立了數個政權,而自治聯盟最終擊敗了泰倫聯邦在內戰中取得勝利。但此時地球上的國際組織地球聯合理事會派出了一支遠征艦隊,意圖掃蕩整個星區。與此同時,主宰率領的蟲族也入侵了神族的母星艾爾,但最終神族殺死了蟲族主宰。艾爾上的蟲族仍在肆虐,幾隻腦蟲——蟲族的第二級指揮官——正在試圖合成一個新的主宰。《怒火燎原》的劇情發生在《星際爭霸》結束的兩天之後。劇情分為三個章節,依次以神族、人族和蟲族為故事主線。
人物設定
玩家在劇情中扮演三個種族中的匿名角色,完成給定的任務以通過劇情。在神族中,玩家扮演了艦隊執行官的角色,並服從於黑暗聖堂武士澤拉圖、前最高司法官艾達瑞斯以及新上任的執政官亞坦尼斯的領導。黑暗聖堂武士原先被秘密議會放逐,二者互相仇視,但在蟲族入侵的現實之下終於達成和解。他們在劇情中還遇到了黑暗聖堂武士的女族長芮澤格爾。同時,聖堂武士菲尼克斯也遇到了吉姆·雷諾,一個逃離自治聯盟的人類。而在人類,玩家則擔任了地球聯合理事會(UED)遠征艦隊的一名上校,接受總司令傑拉德·杜加爾和其副手艾力克希·斯杜科夫的領導。遠征軍意圖肅清整個星區,包括摧毀阿克圖洛斯·蒙斯克建立的人族帝國「自治聯盟」。在劇情中他們得到了一個神秘的幽靈特務薩米爾·杜蘭及其反政府組織的説明。而對於蟲族,原先的主宰已經死亡,玩家作為一隻腦蟲為蟲群的實際統治者,為自稱「刀鋒女皇」的莎拉·凱莉根效勞。
情節內容
在第一章節的神族劇情中,神族的母星艾爾已經成為廢墟,艾達瑞斯、澤拉圖和亞坦尼斯帶領倖存的神族一同轉移至黑暗聖堂武士的故鄉夏庫拉斯。隨後他們遇見了黑暗聖堂武士的首領,女族長芮澤格爾。芮澤格爾告訴他們星球表面存在著一座薩爾納加遺留的神廟,其威力足以掃淨星球上的所有蟲族。同時,莎拉·凱莉根告訴神族一個新的主宰正在誕生。於是神族被迫聯合了凱莉根一同尋求兩塊啟動神廟能量所必需的水晶。當他們返回時,艾達瑞斯發動了一場起義對抗黑暗聖堂武士與凱莉根的聯盟。然而起義失敗,艾達瑞斯亦被凱莉根所殺。此時神族終於明白了凱莉根的真正意圖是使夏庫拉斯上的腦蟲死亡,使她自己得以控制蟲群。儘管獲知啟動神廟將會使凱莉根如願以償,神族此時沒有其他的選擇。亞坦尼斯和澤拉圖最終啟動了神廟,掃淨了夏庫拉斯上的全部蟲族[13]。
在第二階段的人類劇情中,玩家跟著傑拉德·杜加爾和艾力克希·斯杜科夫率領地球聯合理事會的遠征艦隊進攻泰倫自治聯盟。艦隊起初遇到了一位對抗自治聯盟的幽靈特務薩米爾·杜蘭,斯杜科夫將其視為一位特別顧問。艦隊在杜蘭的幫助下取得了第一次勝利。UED很快在前聯邦首都行星塔桑尼斯上發現了「幽能幹擾器」——一種可以干擾蟲族通信的設備。杜蘭說服了杜加爾上將將其摧毀,但在最後關頭斯杜科夫將其制止[14]。遠征軍隨後開始進攻自治聯盟的首都克哈行星。玩家擊敗了行星上的守軍,但阿克圖洛斯·蒙斯克本人卻被吉姆·雷諾率領的一支小型神族艦隊救走。UED跟隨他們到了艾爾行星,但由於杜蘭擅自離守導致行動遭到蟲族的嚴重干擾,蒙斯克趁機逃脫。杜蘭此舉震驚了斯杜科夫,再加上杜加爾並未意識到杜蘭的背叛,斯杜科夫獨自率領了一支分隊重新建造幽能幹擾器。杜加爾卻聽信了杜蘭派其殺死了斯杜科夫。臨死前斯杜科夫說出了真相:杜蘭是真正的敵人,他在為凱莉根服務。玩家隨後挫敗了杜蘭摧毀幽能幹擾器的陰謀,杜蘭逃脫。藉助幽能幹擾器的力量,遠征軍終於在查爾行星上的蟲族世界中使用強有力的藥劑俘獲了正在成長的新主宰[15]。
最後一章的蟲族劇情中,莎拉·凱莉根帶領蟲族奪取了星區內的最終勝利。UED的入侵使得星區內所有的原先勢力遭到削弱。劇情一開始,凱莉根、杜蘭與吉姆·雷諾、菲尼克斯和蒙斯克達成了一個脆弱的同盟,共同摧毀了幽能幹擾器。隨後他們籌集了大量資源展開對克哈行星的反攻,很快突破了UED的防線[16]。然而凱莉根隨後背叛了她的同盟,殺死了菲尼克斯和蒙斯克手下的將軍艾德蒙·杜克,並重創了自治聯盟的部隊。隨後,凱莉根和杜蘭來到夏庫拉斯行星,劫持了芮澤格爾,迫使澤拉圖協助蟲族消滅了新生的主宰,使所有的蟲族服從於凱莉根的統治。此後澤拉圖試圖強行將芮澤格爾搶回,但在逃離時被玩家擊敗。澤拉圖此時意識到芮澤格爾已經被凱莉根無可挽回地感染,於是殺死了芮澤格爾,離開了查爾行星。在他流浪的途中,偶然發現了杜蘭在進行一項不為人知的神族-蟲族基因混源體實驗[17]。而此時UED、自治聯盟和亞坦尼斯率領的神族艦隊同時大舉進攻凱莉根。儘管如此,蟲族還是徹底擊敗了這三支艦隊,使凱莉根成為了星區內真正的統治力量[18]。
在劇情結束之時,UED遠征軍被蟲族徹底消滅,蒙斯克返回了克哈行星重建他的帝國,亞坦尼斯回到夏庫拉斯重建神族一度輝煌的文明,而雷諾和澤拉圖則分別朝著宇宙的不同方向獨自流浪[19]。
開發過程
《母巢之戰》的開發工作在《星際爭霸》發布後就開始了,並在兩個資料片《Insurrection》、《Retribution》之後發布[20]。暴雪娛樂《星際爭霸》開發團隊中的大部分人員繼續從事了《母巢之戰》的開發。此外,Saffire亦協助了部分程序編寫、關卡設計以及視頻、音頻和美工工作[21]。根據遊戲監製肖恩·達比利的說法,《母巢之戰》着重於增加遊戲中的情節內容。開發團隊加入了大量腳本以在遊戲過程中實現了「最終幻想式的事件」。達比利還解釋道,遊戲關卡的任務目標對情節發展的影響更為重要;玩家可以進行戰術目標的選擇,並在連續的關卡中對敵人進行圍殲[20]。資料片起初定於1998年10月發行,但隨後推遲了1個月,最終發行於1998年11月[5]。
隨着《母巢之戰》發布的還有一套附加的自定義劇情,用來展示遊戲任務地圖設計的能力。這套劇情名為《奴役者:黑暗復仇》,故事圍繞一群以烏萊扎基為首的反叛黑暗聖堂武士展開。他們意圖將原生活在艾爾行星上的光明聖堂武士逐出莎庫拉斯行星,而玩家與澤拉圖爾則前來制止這一行徑[22]。這一任務包並未包含在發售的遊戲中,而需要從Battle.net上單獨下載。
媒體評價
評價 | ||||||||||||||||||||||
---|---|---|---|---|---|---|---|---|---|---|---|---|---|---|---|---|---|---|---|---|---|---|
| ||||||||||||||||||||||
|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整體上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其中GameRankings給予了96分的高分[26]。雜誌《PC Zone》給予了一段簡短而溢美的評價,形容遊戲「絕對值得期待」,並讚揚了新單位的加入和平衡性的調整使得《星際爭霸》「從一款『不錯』的遊戲一躍成為極佳的作品」。評論中還提到了過場動畫的設計,形容其「仿佛真的是遊戲劇情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事後的附着物」[25]。
IGN則讚揚《母巢之戰》是一部「精心設計的資料片」,其中「包含的新內容足以使最挑剔的玩家滿足」。但評論同時提到「仍有足夠的內容可以使遊戲核心內容更加豐富而不失其韻味」,並且表達了對遊戲難度的擔憂:「《母巢之戰》的遊戲難度比《星際爭霸》提高了一個數量級,玩家很難擁有足夠的時間在自己遭到敵人進攻之前熟悉新的單位。」與此同時,IGN高度評價了「引人入勝」的遊戲劇情,稱讚增強的多人遊戲模式是「遊戲中最強大的功能之一」。總地來說,IGN評價這部資料片「令人印象深刻」[4]。
GameSpot同樣給予了資料片正面的評價。評論家指出《母巢之戰》的設計「包含了一部真正的續集所必需的一切關注、細緻和智慧」,使原版遊戲真正「具有了新的活力」。評論讚揚資料片為遊戲平衡性做出了「看似微不足道實則意義重大的改動」,帶來了「十分傑出」的效果,但是在改動中使得遊戲界面的品質略有下滑。GameSpot還提到《母巢之戰》的音樂和音效是一次勇敢的改良,形容遊戲配音「完全令人信服」,儘管在遊戲後半部分略乏創新,但在結尾「仍然令人着迷」。評論最後總結道,《母巢之戰》是一部「比《星際爭霸》更值得敬佩的繼承物」,是「史上最佳的電腦遊戲資料片」[5]。GameSpot還給《母巢之戰》頒發了一個特別的「最佳資料片」成就獎[27]。
在評論中,《辛辛那提問詢報》稱讚了《母巢之戰》的新內容,並肯定了開發者為資料片做出的努力。對於資料片單人遊戲難度的增加與其多人遊戲的成功,《辛辛那提問詢報》指出,「儘管一部資料片能夠使人重新獲得原版遊戲帶來的愉悅實屬罕見,《母巢之戰》證明了這並非不可能」。媒體最後總結資料片是一個「很有價值的選擇」[6]。
然而,媒體對於《母巢之戰》的評論並非一片讚揚。遊戲革命認為遊戲內容「與《星際爭霸》在各個方面幾乎完全相同」,新單位顯出一種混雜的感覺。評論還指出「儘管單位的升級還不錯,但遊戲劇情還是不像樣子」,形容單人任務的設計就是個「事後的想法」,使得資料片在呈現一條「有趣的」故事線。評論認為多人遊戲部分並不重要因此將其忽視。總體說來Game Revolution認為《母巢之戰》儘管是一部「有意思的資料片」,它還是一個「混雜的包裹」[28]。
遊戲產業
發行之後,《星際爭霸》與資料片《母巢之戰》在韓國的受歡迎程度迅速上升,並建立了一個成功的職業電子競技環境[29]。韓國有三個專門的電視台負責轉播《星際爭霸》賽事,而職業選手們也成了媒體界的名人[30]。許多職業選手得到了電視台以及著名企業的簽約、贊助和聯賽獎項。其中最著名的一位選手林遙煥(遊戲中名稱SlayerS `BoxeR`)[31]一度擁有超過50萬人的愛好者俱樂部[7]。職業選手每天花費數個小時進行《星際爭霸》對抗訓練以準備高競技性的遊戲比賽。而另一位遊戲名稱為[ReD]NaDa的人族玩家李允烈公布其在2005年總共收入了200,000美元[32]。
參考資料
- ^ (英文)StarCraft: Brood War. GameSpot. [2009-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5).
- ^ 2.0 2.1 (英文)Underwood, Peter; Roper, Bill; Metzen, Chris. Chronicle.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遊戲手冊. Irvine, Calif.: 暴雪娛樂. 1998: 8–9.
- ^ (英文)Kalning, Kristin. Can Blizzard top itself with 'StarCraft II?'. MSNBC. 2007-05-31 [2008-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
- ^ 4.0 4.1 4.2 4.3 (英文)Chen, Jeffrey. 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 IGN. 2002-06-07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6).
- ^ 5.0 5.1 5.2 5.3 5.4 Saggeran, Vik. StarCraft: Brood War for PC review. GameSpot. 1998-12-23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7).
- ^ 6.0 6.1 6.2 6.3 (英文)Bottorff, James. 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 for PC. 《辛辛那提問詢報》. [2008-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6).
- ^ 7.0 7.1 (英文)Cho, Kevin. Samsung, SK Telecom, Shinhan Sponsor South Korean Alien Killers. Bloomberg.com. 2006-01-15 [2006-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 ^ Kuchera, Ben. StarCraft is now free. Polygon. April 19, 2017 [April 19,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20, 2017).
- ^ 经典的《星际争霸》. PCHome.net. [2009-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8)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存在於
|publisher=
(幫助) - ^ 人族医護兵介绍. 新浪遊戲. [200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0).
- ^ 虫族潜行者介绍. 新浪遊戲. [200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 ^ 神族黑暗执政官介绍. 新浪遊戲. [2009-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 ^ 暴雪娛樂.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四章第8關:Countdown.
- ^ 暴雪娛樂.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五章第3關:Ruins of Tarsonis.
- ^ 暴雪娛樂.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五章第8關:To Chain the Beast.
- ^ 暴雪娛樂.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六章第4關:The Liberation of Korhal.
- ^ 暴雪娛樂.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六章隱藏關:Dark Origin.
- ^ 暴雪娛樂.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第六章第10關:Omega.
- ^ 暴雪娛樂. 星際爭霸:母巢之戰 PC. . 後記.
- ^ 20.0 20.1 (英文)Chin, Elliott. Preview: StarCraft: Brood War. GameSpot. [2008-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06-22).
- ^ (英文)Underwood, Peter; Roper, Bill; Metzen, Chris. Credits. 《星际争霸:母巢之战》游戏手册. Irvine, Calif.: 暴雪娛樂. 1998: 20–21.
- ^ (英文)Enslavers: Dark Vengeance campaign. Battle.net.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3).
- ^ (英文)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 for PC. 遊戲革命. 1999-01-01 [2008-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1).
- ^ (英文)StarCraft: Brood War for Windows. MobyGames. [2008-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6).
- ^ 25.0 25.1 (英文)Emery, Daniel. PC review: StarCraft: Brood War. PC Zone. ComputerAndVideoGames.com. 2001-08-12 [2007-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3).
- ^ 26.0 26.1 26.2 (英文)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s. Game Rankings. [2008-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3).
- ^ 27.0 27.1 27.2 (英文)Developer Awards. 暴雪娛樂. 2006-01-01 [2006-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14).
- ^ StarCraft: Brood War review for PC. Game Revolution. 1999-01-01 [2008-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1).
- ^ Evers, Marco. 韩国星际职业联赛及选手介绍. 星際網. 2005-12-03 [2009-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存在於
|publisher=
(幫助) - ^ South Korea Turns PC Gaming into a Spectator Sport. Spiegel Online. [2009-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4) (英語).
- ^ (英文)Totilo, Stephen. Playa Rater: The 10 Most Influential Video Gamers Of All Time. MTVNews.com. 2006-06-21 [2006-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04).
- ^ Rossignol, Jim. Sex, Fame and PC Baangs: How the Orient plays host to PC gaming’s strangest culture. PC Gamer UK. 2005-04-01 [2006-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2-02)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