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衝擊
《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是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於1970年出版的一本書,由他與妻子阿德萊德·法瑞爾(Adelaide Farrell)共同撰寫。[1][2][3]書中,作者將「未來的衝擊」定義為個人或整個社會在短時間內經歷過多變化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這本書成為了國際暢銷書,全球銷量超過600萬冊,並被廣泛翻譯成多種語言。
未來的衝擊 | |
---|---|
作者 | Alvin Toffler |
類型 | 書面作品[*] |
語言 | 英語 |
主題 | 社會科學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蘭登書屋 |
出版時間 | 1970 |
出版地點 | 美國 |
系列作品 | |
續作 | 《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 |
規範控制 | |
ISBN | 0-394-42586-3 (原版精裝本) |
OCLC | 87496 |
主要主題
未來的衝擊
阿爾文·托夫勒認為,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結構性變革,即從工業社會向「超工業社會」的革命。他指出,這種變革使人們不知所措。他認為,技術和社會變革的加速使人們與外界脫節,並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和迷失方向」——即未來的衝擊。托夫勒表示,大多數社會問題實際上是未來衝擊的症狀。在討論這種衝擊的構成要素時,他推廣了「信息過載」這一術語。
對信息過載現象的分析在後來的出版物中得以延續,尤其是《第三次浪潮》和《權力轉移》。
在尼爾·波茲曼的書《良知的反對》中一篇題為《未來的衝擊》的文章序言中,他寫道:
大約在1963年中期,我的同事查爾斯·溫加特納和我在全國英語教師理事會的一次會議上共同發表了演講。在那次演講中,我們使用了「未來的衝擊」這一短語來描述由快速技術變革引發的社會癱瘓。據我所知,溫加特納和我是第一批在公共場合使用這個詞的人。當然,溫加特納和我都沒有足夠的智慧去寫一本名為《未來的衝擊》的書,而阿爾文·托夫勒的功勞在於,他識別出了一個好短語,並將其發揚光大。(第162頁)
社會和生產的發展
阿爾文·托夫勒將社會和生產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農業階段、工業階段和後工業階段。
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超級意識形態」來解釋現實。這種意識形態影響着構成文明階段的所有領域:技術、社會模式、信息模式和權力模式。
第一階段始於新石器時代,農業的出現使人類從野蠻進入文明。大量人口成為「生產消費者」參與其中(種植自己的食物、打獵、建造房屋、製作衣物等)。人們通過交換自己生產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進行貿易。第二個階段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隨着機器工具和蒸汽機的發明,人們開始在工廠工作,賺取可以用來購買商品的錢(這意味着他們是為交換而生產,而不是為了使用)。各國也創造了新的社會制度。第三個階段始於20世紀下半葉的西方,當時人們發明了自動化生產、機器人和計算機。服務業獲得了巨大的價值。
托夫勒提出了區分工業社會與後工業社會的一個標準,即農業人口占比與城市勞動力服務業占比。在後工業社會中,農業人口占比不超過15%,城市勞動力服務業占比超過50%。因此,在後工業社會中,腦力勞動人口占比大大超過體力勞動人口占比。
第三次浪潮引領了信息時代(即現在)。家庭成為主導機構。大多數人將生產和消費活動集中在自己的家中或電子小屋裡,他們生產更多的自用產品和服務,市場對於他們來說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人們相互認為,作為生產消費者生成商品的供應商,他們是平等的。
對未來的恐懼
阿爾文·托夫勒的主要思想集中在現代人類(我們)對快速變化感到震驚這一觀點上。例如,托夫勒的女兒去紐約購物,她找不到曾經存在的商店,因此,紐約成為一座失去歷史的城市。
後工業社會的特徵
- 由於大規模生產,手工修理或清潔的成本已經高於製造新產品的成本,許多商品都變成了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的例子包括圓珠筆、打火機、塑料瓶和紙巾。
- 發達國家商品和服務的總體產量每50年翻一番。社會經歷着越來越多的變化,而且變化速度越來越快,而人們正在失去舊制度(宗教、家庭、民族認同、職業)曾經提供的熟悉感。
- 「人才流失」,即人力資本外流,既是社會變遷的一個指標,也是社會變遷的原因之一。
- 商品設計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例如,第二代計算機在第一代計算機的預期使用期限結束之前就出現了。)
- 幾乎所有東西(從梯子到婚紗)都可以租賃,從而無需擁有所有權。
- 整個行業的部門逐漸消亡,而新的行業部門則應運而生。這影響到那些沒有技能的工人,他們被迫遷移以尋找新工作。市場的不斷變化也給廣告商帶來問題,他們必須應對不斷變化的目標群體。
- 後工業社會的人們經常更換職業和工作場所。人們不得不更換職業,因為許多職業很快就會過時。因此,後工業社會的人們一生中會從事很多職業。工程師的知識十年後就會過時。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尋找臨時工作。
- 為了從事臨時工作,人們變成了游牧民族。例如,來自阿爾及利亞、土耳其等國的移民前往歐洲尋找工作。流動人口被迫頻繁更換住所、電話號碼、學校、朋友、車牌和與家人的聯繫。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趨於表面化,與大多數人建立聯繫,而不是建立更加親密、穩定的關係。旅遊旅行和假日戀情就是這種現象的證據。
- 16歲獲得的駕駛執照已成為青少年進入成人世界的門票,因為它象徵着獨立行動的能力。
- 永恆的消亡。後工業社會將以瞬時文化為標誌,從商品到人際關係等一切都將是暫時的。
意義與反響
這本書在五年內銷售量超過 600 萬冊,[8]並被廣泛翻譯(截至 2003 年已被翻譯成 20 種外語)。[9]它被描述為「在出版數周內就成為國際暢銷書」。 [10]
參見
參考
- ^ Alvin Toffler: still shocking after all these years - Interview. New Scientist. 19 March 1994.
- ^ Schneider, Keith. Heidi Toffler, Unsung Force Behind Futurist Books, Dies at 89. The New York Times. 2019-02-12 [2020-01-08]. ISSN 0362-4331 (美國英語).
- ^ Future Shock at 40: What the Tofflers Got Right (and Wrong). Fast Company. 15 October 2010.
- ^ Toffler, Alvin, "The Future as a Way of Life", Horizon magazine, Summer 1965, Vol VII, Num 3
- ^ For the love of reading: Horizon Magazine hardcover issues 1959 - 1977 table of contents. September 8, 2013.
- ^ Eisenhart, Mary, "Alvin And Heidi Toffler: Surfing The Third Wave: On Life And Work In The Information Age", MicroTimes #118, January 3, 1994
- ^ "Alvin Toffler: still shocking after all these years: New Scientist meets the controversial futurologist"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2-10., New Scientist, 19 March 1994, pp. 22–25. "What led you to write Future Shock? – While covering Congress, it occurred to us that big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changes were occur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at the political system seemed totally blind to their existence. Between 1955 and 1960, the birth control pill was introduced, television became universalized, commercial jet travel came into being and a whole raft of other technological events occurred. Having spent several years watching the political process, we came away feeling that 99 per cent of what politicians do is keep systems running that were laid in place by previous generations of politicians. Our ideas came together in 1965 in an article called 'The future as a way of life', which argued that change was going to accelerate and that the speed of change could induce disorientation in lots of people. We coined the phrase 'future shock' as an analogy to the concept of culture shock. With future shock you stay in one place but your own culture changes so rapidly that it has the same disorienting effect as going to another culture"
- ^ W. Warren Wagar. The Next Three Futures: Paradigms of Things to Come. Greenwood Press. 1991: 26. ISBN 978-0-313-26528-0.
- ^ Corneliu Vadim Tudor. Romania's One Way Ticket to the Future. Greater Romania Found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3: 55. ISBN 978-973-86070-4-0.
- ^ Morgen Witzel.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of American Management. A&C Black. 15 May 2005: 501. ISBN 978-1-84371-131-5.
- ^ Future Shock: Orson Welles Narrates a 1972 Film About the Peril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 Open Culture. [2021-02-05] (美國英語).
- ^ https://tikhanovlibrary.com/doubt-made-in-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