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富勝 (沂南)

朱富勝(1906年6月—1992年)山東省沂南縣大莊鎮後交良村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政治人物[1]

生平

1906年6月,朱富勝出生在沂南縣後交良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祖宗三代給地主種地。朱富勝從小就沒有上學機會。1919年冬,13歲的朱富勝被雇給地主家「侍候學」(侍候地主家少爺學習),偷偷學了幾個字。來年春天,當佃戶的父親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將「侍候學」的朱富勝抽下來,為地主幹農活[1]

1938年,中共山東省委和山東抗日軍政領導機關抵達沂蒙山區。在八路軍山東縱隊八支工作團的發動下,沂南縣一帶民眾響應中共號召,紛紛投入抗日運動,各抗日團體紛紛成立,區、鄉抗日民主政權陸續產生。1940年10月,朱富勝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被選為後交良村村長[1]

1941年起,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階段。1941年冬,日偽軍集結5萬兵力,對沂蒙根據地實行「鐵壁合圍」大掃蕩,無論是規模和時間還是手段之殘忍,都堪稱空前。朱富勝與東河村民兵英雄張秀海組織了20多人的游擊小組,在沂河兩岸開展聯防,組織群眾破壞公路和橋梁、埋設地雷、拆毀圍牆、站崗放哨、傳遞情報,配合主力部隊反「合圍」、反「清剿」。在此次大掃蕩中,八路軍主力部隊轉移時,將18位山東公學學生及5支長槍、十多萬斤糧食、一批軍需物資留在了後交良村,上級交待由朱富勝負責掩護。後朱富勝被漢奸告發而被捕,在村內遭受日偽酷刑,腿骨被壓折,但堅持沒有說出山東公學學生及軍需物資的情況。幸而張秀海等人率民兵游擊小組在組織營救,日偽軍逃走,朱富勝倖存。掃蕩後,日偽在後交良村的附近各村設立據點、碉堡。朱富勝率領民兵與日偽軍展開鬥爭。一次,薛莊據點的6個日軍士兵和20多個漢奸企圖到後交良村搶糧,朱富勝率民兵與敵人打了「三出三進」,朱富勝打死漢奸7名,打死日軍軍馬1匹,粉碎了日偽軍的搶糧圖謀。在抗日戰爭時期,朱富勝率民兵同日偽軍進行過200多次戰鬥,根據地的報刊上不斷表彰朱富勝的事跡[1]

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在根據地農村開展減租減息(「雙減」)運動。朱富勝當選為後交良村村長後,領導全村開展「雙減」。1941年秋,後交良村首次實行「五一」減租,受到部分地主反對,不久大掃蕩開始,個別佃戶不敢支持減租減息,結果出現「明減暗不減」現象。1942年春,八路軍接連取得反掃蕩勝利,朱富勝便率領全村堅決執行「雙減」政策。1942年秋,朱富勝領導22家佃戶徹底廢除「老窩種」(收穫後先從佃戶處扣下部分種子糧)、「青草糧」(佃戶給地主一定量青草用於餵牛),實行「二五減租」,全村徹底實行了「查租退糧」。於是,全村31戶貧農和佃戶從過去占地260畝增至510畝[1]

1941年和1942年,因日偽軍進攻和國民黨的封鎖,以及華北各地自然災害嚴重,根據地經濟出現極大困難。1942年冬,中共中央延安發出開展大生產運動的號召。1943年冬,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大會上作了《組織起來》的講演。朱富勝響應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號召,積極投身互助合作運動,率先領導成立了一個變工組,隨後全村很快成立13個變工組,組成了一個變工隊,朱富勝當選為變工隊長。朱富勝領導變工隊創造了很多經驗。他還幫後交良村附近的3個村莊組織了變工互助組。中共魯中區黨委編印了變工互助的小冊子《典型示範,普遍發展》,在魯中區宣傳後交良村的經驗。《大眾日報》、《魯中大眾》也接連宣傳。在變工互助的基礎上,朱富勝又第一個成立了農業合作社。他還注意勞武結合,生產與學習結合。他和村裡的青年民兵一起,只用一個夏季便開荒40畝,秋季收穫6000餘斤糧食,轟動了周邊各村。在後交良村影響下,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熱烈開展起來,各地的比賽生產的挑戰信接連寄到後交良村,記者來採訪後交良村的事跡,畫家為朱富勝畫像[1]

1940年當選為村長後,朱富勝發動群眾支援抗戰。當時有地主收買舊閭長,以同朱富勝作對,使抗戰支前工作無法開展。有一次朱富勝實在找不到人,便獨自將18車給養一車一車送到15華里外的大峪村。這一行動感動了全村群眾,朱富勝趁機發動群眾同舊莊長、舊閭長算帳,算出4800餘斤麥子,從而打開了抗戰支前工作的局面。隨後朱富勝動員9位青年村民參軍,為一個抗屬家贖回了典出的4畝地,還組織抗屬子弟上小學。群眾更加積極地支援前線[1]

1945年1月,朱富勝獲評為魯中勞動英雄。1945年,當選為山東省魯中南解放區人民代表,赴延安參加邊區人民政府成立大會[1]

1945年底,朱富勝當選魯中第一名勞動英雄之前,便已是經常見報的知名人物。朱富勝興起的家庭會,在根據地非常出名。他家是有9口人的大家庭,母親本來有很重的家長作風,但被選為家庭會主席後,先是送次子參軍,又支持朱富勝的妻子朱大嫂參加各類活動、當了生產模範。朱大嫂和馬大爺帶隊到前線慰問,受到山東省抗日政府主席黎玉接見。在家庭會上,朱大娘每次都稱朱大嫂為「兒媳婦同志」,朱大嫂發言時則先說「報告娘主席」,她倆的對話是這樣的:「報告娘主席,兒媳婦有言發!」「兒媳婦同志,你發言吧!」[2]

《魯中大眾》報開展了工農通訊運動,受到新華社總社的讚揚。該報社直接聯繫的工農通訊員三千多人,朱富勝是其中之一,經常為報社發稿。他還在報上發表高蹺劇劇本《男女老少大變工》,唱詞生動有趣,很多村莊都曾排演過[2]

解放戰爭期間,朱富勝率3000多人的擔架團圓滿完成了支前任務,該團獲授「華東第一模範擔架團」稱號。1948年12月,朱富勝任沂南縣副縣長。1949年,赴北平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1949年9月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候補代表。1949年10月1日,朱富勝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4月11日,朱富勝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為華東軍政委員會土地改革委員會委員。1951年,參加山東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籌備會,當選為山東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1952年,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委員會委員;1982年繼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委員會委員。1953年,被選為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山東分團副團長。在全國慰問團團長賀龍的率領下,到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朱富勝兩次參加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會議,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61年後,曾任沂南縣縣長、沂南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沂南縣政協主席等職。1985年離休[1]

1992年,朱富勝逝世[1]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口述 朱富勝、整理 許文正. 劳动为抗战. 臨沂老幹部工作網. 2015-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8). 
  2. ^ 2.0 2.1 山东:劳动模范朱富胜写剧本. 新華網. 2011-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