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之(?—533年),字景珍,小字墨蠡隴西郡狄道縣(今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人,出自隴西李氏武陽房,北魏官員。

生平

李琰之少有盛名,經史百家無所不覽,稱為神童。堂叔李沖囑望他為本宗的俊英,一直資助他,愛如自己的兒子。弱冠舉秀才,沒有任官。遊歷河內郡北山,有隱遁之意。彭城王元勰費了很大力氣召他為行台參軍。侍中李彪推薦他兼著作郎、修撰國史。轉任國子博士,兼尚書儀曹郎中。歷任中書侍郎、司農少卿、黃門郎、國子祭酒,轉任秘書監,兼七兵尚書。後為太常卿。528年,從上黨王元天穆鎮壓葛榮,兼御史中尉,為北道軍司。回京,任征東將軍,兼太常

李琰之出任衛將軍、荊州刺史。兼尚書左僕射、三荊二郢大行台。加散騎常侍。530年,爾朱兆洛陽南陽郡太守趙脩延因為李琰之是魏孝莊帝外戚,誣告李琰之逃亡南梁,於是襲撃荊州州城擒獲李琰之,掌握荊州行政權。荊州城內之人斬趙脩延,李琰之再任荊州刺史。532年,魏孝武帝即位,召還李琰之回洛陽,兼侍中、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533年,李琰之病卒。追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司徒公、雍州刺史。諡號文簡。李琰之自負學問精博,文章優美。不交人事,閉門讀書。數任史職,但沒有什麼歷史作品。

家族

父親

  • 李景超,北魏員外散騎侍郎[1]

兄弟

  • 李通逸,使持節、東南道都督、狄道縣開國子[1]

夫人

子女

  • 李綱,西魏宜州刺史、儀同三司、武陽郡公
  • 李惠,北周開府儀同三司、洋州刺史、昌平縣公
  • 李氏,嫁北周大將軍、開府、玉璧總管、義門簡公長孫士亮
  • 李氏,嫁北魏衛軍府外兵參軍裴子昇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魏書·卷82》,出自魏收魏書

參考文獻

  1. ^ 1.0 1.1 《全隋文·卷三十·隋邛州刺史安喜公李使君碑》:使君涼武昭王之後。 王雄據一方,保潞佑遙□□□□文武(下闕)郎。祖景超,員外散騎侍郎,並□□□□風神□□□□兩清人位。□□。父通逸,使持節、東南道都督、狄道縣開國子。(下闕)季父琰之出牧荊郡,(下闕)仍□寇亂,乃扶城純眾(下闕)功(下闕)狀□令□某(下闕)世濟□□象賢□出三辰□□宿之精四時膺玉燭之□□□恢□□□□□百□□□千尋直上(下闕)出□□□談,長者莫不推□□□群公咸相引□。太祖武元皇帝□□在田府望□重,乃以為外兵參軍事(下闕)爭未分□□□□□□攻心□□之□太祖□□□□出制□間西□□□之兵□□沙□之眾(下闕)戎(下闕)馬骨□□寒水長□塞外□□□陽□氏徵□鞠□□戰卜□《音十》來背城魚□□野公壯心□發□□德(下闕)王師□旋式加□賞□□都督封□州《廠干》喜章縣開國子,邑四百戶。周大冢宰、晉國公,居社稷之重,當□機之政,爪牙之任,(下闕)信尋轉大都督,進封□州安喜縣開國侯,邑一千二百戶,又除天官府都上士。天和四年,除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司武□□大夫。大象二年,□□司武大夫,進位上儀同、大將軍。皇隋□運□□茅社,進爵為公。開皇二年,□上開府、車騎將軍。六年十二月,除使持節、邛州諸軍事、邛州刺史。橘園鹽井,物□富饒,□□□文民俗□□□□祭□□□之□莫傳文君聽琴,失身之風未絕。公齊禮正德,令行禁止。淪人□□,欣戴仁風。蜀□鳴弦□□美(下闕)之□□□玉金空有□□之□十一年,因疾還京。十六年八月十六日,薨於京第。春秋六十有五。粵以十七年二月廿五日厝於□西縣交川鄉。唯公□宇外□□□內□非禮不動,唯仁是托。夜□□行未□改□容□疾□□雨不□□其□□□□同□□之□心地□九□之□垂□□□之□□□□呂之□□乎若對(下闕)庭加以□□好古重□輕財□車而□周人□□□□窮士□□軍□雅善兵□研□水□□□□□山之□□□文之妙(下闕)之□□杯不□比□□一德包□□□□□可大可久,全行全名,而才□半古□不充□□山之□未□中□之(下闕)於□□絕弦止□□□□士友□□長史□□大□□□□咸□□□者□□□風俗會稽典□之□安□先賢之狀(下闕)民□□於夏□之□□□佳□之地,乃相與進□□城門(下闕)而青松□□□久□□□史,其辭曰: □乘(下闕)後□□□威名王(下闕)文(下闕)行手握靈珠,心(下闕)物(下闕)未分□天(下闕)。》
  • 魏書·卷82 列傳第70》
  • 北史·卷100 列傳第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