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嘉班納

總部位於意大利米蘭的時裝設計公司

杜嘉班納義大利語Dolce&Gabbana縮寫D&G義大利語發音:[ˈdoltʃe e ɡɡabˈbaːna])是一間全球時裝設計公司,由義大利設計師多梅尼科·多爾切史蒂法諾·加巴納創辦,兩人的姓氏也是品牌名稱的來源;總部位於意大利米蘭。杜嘉班納曾經為麥當娜莫尼卡·貝魯奇濱崎步伊莎貝拉·羅塞里尼吉賽兒·邦臣凱莉·米洛等人設計服裝。

杜嘉班納
公司類型私人公司
成立1985年
創辦人多梅尼科·多爾切史蒂法諾·加巴納 編輯維基數據
代表人物多梅尼科·多爾切
史蒂法諾·加巴納
總部意大利米蘭
產業時尚
產品服飾、鞋、手提包
員工人數3,140
網站www.dolcegabbana.com
Dolce & Gabbana位於上海淮海中路的分店
Dolce & Gabbana位於香港海港城分店
Dolce & Gabbana位於澳門壹號廣場分店
Dolce & Gabbana位於日本神戸市分店

歷史

早期

多梅尼科·多爾切於1958年8月13日出生在西西里島波利齊傑內羅薩。史蒂法諾·加巴納則於1962年11月14日在米蘭出生。多爾切在六歲時就首次為自己設計並裁剪了服裝。[1] 他們二人通過電話相識,那時多爾切打電話給加巴納所工作的時裝店詢問就業機會。在被該時裝店雇用後,加巴納將多爾切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向他講授時裝店的設計流程是如何運作的,並教他如何草擬新設計圖。在多爾切被雇用後不久,加巴納即被徵召入伍,開始其為期18個月的兵役,在1982年他退伍之後,他們便合夥成立了一間設計師諮詢公司。[2]

在他們剛開始一起工作時,他們總是分別開發票,後來一位會計建議他們把發票開在一起,以便簡化賬目處理,同時還可節省成本,因而他們兩個開始以「多爾切(Dolce)和加巴納(Gabbana)」之名向客戶開發票,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也便成為了他們開發設計業務的名稱。[1] 1985年10月,他們搭檔設計的第一個時裝系列秀[2] 與其他五家意大利新品牌一起在米蘭時裝周上進行了展出。他們當時沒有錢請模特,只好尋求朋友幫助;而且他們也沒有錢為模特購置配飾品,因而模特們只簡單地使用自己的首飾來點綴服裝。他們甚至使用多爾切從家中帶來的床單作為他們的舞台幕布。[3]

出於他們在秀場上採用當地業餘女模特的部分原因,兩位搭檔將自己設計的第一個時裝系列命名為真女人。[2] 第一個時裝系列的銷售令他們非常失望,加巴納因此取消了他們為製作第二個時裝系列已下的面料訂單。就在此時,他們前往西西里與多爾切家人一起過聖誕節,多爾切家願意幫助他們支付這一訂單費用,而且幸運的是紡織公司並未及時收悉取消訂單的通知,就這樣在他們返回時,他們所預定的面料已發抵米蘭。[1] 他們於1986年完成了自己的第二個時裝系列,並在同年開張了第一家時裝店。[2] 邁克爾·格羅斯(Michael Gross)曾在1992年的一次採訪中提到了他們的第三個時裝系列,文中這樣表述:「他們僅為少數的意大利時尚編輯私下所知。他們所請的寥寥數個模特在搖搖晃晃的幕布後面更衣。他們將自己的系列稱為T恤棉及彈性絲時裝變換。」由於穿戴者可使用Velcro尼龍搭扣和摁扣調整服裝造型,因而他們此系列服裝附帶有介紹七種不同穿衣方式的說明。[4]

他們的第四個時裝系列首次對意大利時裝市場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在這一系列中,多爾切汲取其西西里根脈精髓。廣告由攝影師費爾南多·希安納(Fernando Scianna)在西西里島拍攝,照片為黑白色,靈感來自於20世紀40年代的意大利電影。他們在第五個時裝系列中繼續沿用來自於意大利電影的靈感,借鑑了電影製作人盧奇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及其電影作品《豹》(The Leopard)的風格。[2]

第四個時裝系列中的一件作品被時尚媒體稱作「西西里女裝」,並且作者哈爾·魯賓斯坦(Hal Rubenstein)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所設計的100套最重要女裝之一。它被認為是該品牌在這一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魯賓斯坦在2012年描述該作品時這樣寫道:「西西里女裝體現了杜嘉班納的精髓所在,是該品牌服裝的試金石。該套女裝受薄裙啟迪,靈感來自於安娜·瑪格納妮(Anna Magnani),它集合了安妮塔·艾克伯格(Anita Ekberg)、索菲亞·羅蘭(Sophia Loren)等女星的優雅縮影。肩帶的設計緊身合體,就像文胸的肩帶;領口設計流暢簡潔,但至少被分截兩次,凸顯胸部曲線,並在中間部位升起的縫摺處相交,輕微提升胸部。該套裙裝不僅流線下滑,而且在腰部採用貼身收腰設計,但卻並不過分束身,隨後加寬以突出臀部,只是在膝蓋部位略微收窄,從而使穿戴者在行走之時更顯婀娜多姿。」[5]

新系列及新市場

兩位搭檔於1987年推出了一個獨立的針織品系列,並於1989年開始設計內衣系列和海灘裝系列。然後,他們於1990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個男裝系列。[6] 他們還在這一年將設計工作室遷入其第一家正式辦公機構,除了繼續設計其原有的服裝外,還開始設計禮服以及其他更為昂貴的服飾。[4] 他們1990年的春/夏女裝系列參照了拉斐爾(Raphael)的神話作品,兩位搭檔也因其設計的水晶鑲嵌服裝而逐漸贏得聲譽。1991年的秋/冬女裝系列也採用飾品點綴,包括精緻的紀念章和裝飾緊身內衣。1992年的秋/冬女裝系列雖然仍含有水晶點綴的緊身衣,但其靈感則來自於20世紀50年代的銀屏。[7]

他們的男裝系列在1991年榮獲國際純羊毛標誌大獎(Woolmark Award)的年度最具創新性男裝系列獎。[8] 他們初嘗被國際認可的喜悅是在1990年的戛納電影節,那時麥當娜(Madonna)身穿來自於杜嘉班納的寶石縫製緊身胸衣和外套出席了《真心話大冒險:與麥當娜同床》(Truth or Dare: In Bed with Madonna)首映式。之後這兩位搭檔便在1993年與麥當娜合作,為該位藝術家的國際巡迴演唱會女孩秀(Girlie Show)設計了1500多套演出服裝,此次巡演的目的是支持她的1992年專輯Erotica。[6] 在一次有關演出服裝的採訪中,麥當娜評價道:「他們的服裝非常性感,並具有幽默感,就像我一樣。」[4] 在1994年,他們以模特克里斯蒂·特林頓(Christy Turlington)的名字將工作室的雙排扣外套商標命名為「La Turlington」。同年該公司還推出了其針對年輕人的副線品牌D&G。在1996年,D&G的時尚秀僅在互聯網上上演,而並未在秀場展示,嘗試將時尚秀引入新媒體。在那一年,杜嘉班納還為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 Juliet)設計了戲服。[9]

在電影業方面,1995年多爾切和加巴納均曾作為臨時演員在由導演吉塞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執導的電影《新天堂星探》(L』Uomo delle Stelle)中出演次要角色。他們還曾在羅伯·馬歇爾(Rob Marshall)的改編電影《九》(Nine)中出演較為重要的客串角色。[10] 此外,作為設計師,他們還參與了杜蘭杜蘭(Duran Duran)樂隊的單曲《女孩驚恐!》(Girl Panic!)音樂視頻。[11]

在他們於20世紀90年代進行的市場擴張方面,杜嘉班納於1989年同Kashiyama集團簽署協議,在日本開設了他們在的首家精品門店。在1992年,他們推出了自己的首款女用香水,取名為"Dolce & Gabbana Parfum",該香水榮獲香水學院1993年國際獎(Perfume Academy)的年度最佳女用香水獎。他們的第一款男用香水——"Dolce & Gabbana pour Homme"在1995年被同一學院授予年度最佳男用香水獎。[8] 那一年,由於他們選擇了美國黑幫主題作為其作品靈感,杜嘉班納系列在英國和意大利媒體上頗受爭議。[12] 杜嘉班納將這一1995年秋/冬靈感轉置到女裝上,有批評就此指出他們將色情傾向帶入服裝。事實上這兩位搭檔之前也曾使用過這一主題。在1992年,攝影師史蒂文·梅塞(Steven Meisel)曾為設計工作室拍攝了一套廣告,在該套廣告圖片中模特們以「黑幫痞氣」擺出造型。這包括20世紀30年代風格的寬翻領外套和黑皮帽。[13]

作家尼若帕瑪·龐德(Nirupama Pundir)指出:「憑藉其超柔美及奇異幻想風格,杜嘉班納打破了在20世紀90年代占主導地位的嚴肅及清醒時尚風格。」[14]

成為全球性知名品牌

杜嘉班納繼續與麥當娜合作,為她2001年的「沉淪」(Drowned)國際巡迴演唱會設計演出服裝,此次巡演的目的是支持她的2000年專輯音樂(Music)。[9] 此外,他們還曾為梅西·埃麗奧特英語Missy Elliot碧昂絲瑪麗·布萊姬的國際巡迴演出設計服裝。[9][15] 在1999年,兩位搭檔亮相於《奧普拉·溫弗里秀》,以支持歌手惠特尼·休斯頓,她通過該節目首次展示杜嘉班納為她的我愛即你愛(My Love is Your Love)巡演所設計的演出服裝,時尚及音樂評論家則認為此次服裝風險極大。[16] 進入21世紀後,兩位搭檔繼續為音樂藝術家設計演出服裝,包括凱莉·米洛的「歌女歸來」(Showgirl Homecoming)巡演。[9] 值得一提的是,麥當娜也參與了杜嘉班納2010年的廣告宣傳。[5]

在21世紀初,杜嘉班納還從足球運動中汲取大量靈感。在2003年,男裝系列的靈感主要來自於世界著名足球明星。[6] 同樣,其他藝術形式也從杜嘉班納獲取靈感。在2003年,舞蹈音樂藝術家法蘭基·納克魯斯曾說過,該設計工作室是時尚和音樂流行趨勢的「晴雨表」。[17] 由於他們在設計界的影響,在2002年,許多歐洲著名設計師重新審視杜嘉班納早期設計的一個主要部分——緊身內衣,認為它是未來流行趨勢。[18] 近些年來,為了促進新系列產品公開前的銷售,同時也為了防範快時尚公司對他們設計的模仿,杜嘉班納開始為買家保留自己最新系列的獨家視點。[19]

在2012年,為了加強主線品牌,將副線D&G併入主線Dolce & Gabbana品牌之中。D&G最後的獨立系列在2011年9月舉辦的2012年春/夏時裝秀中完美謝幕。[20] 2005年的《紐約客》雜誌指出:「正像20世紀90年代的普拉達和20世紀80年代的阿瑪尼,杜嘉班納正在逐步成為2000年代的設計師,他們的品味引領着整個時代。」[1] 在所獲個人獎項方面,多爾切和加巴納在1996和1997年連續兩年被《FHM》評選為年度最佳設計師獎。在2003年,《GQ》雜誌將多爾切和加巴納評選為「年度男士(Men of the Year)」。隨後在2004年,英國《Elle》的讀者將多爾切和加巴納評選為2004年Elle時尚大獎的最佳國際設計師獎。[21] 2010年6月19日,杜嘉班納在米蘭斯卡拉廣場(Piazza della la Scala)和馬力諾宮(Palazzo Marino)為其品牌舉辦了20周年慶。他們還在第二天舉辦了一場公開展覽,其中包括在一間房間中隨意堆放了數十台電視,每一台電視都在播放着該設計工作室以前所設計的不同系列,回顧了其20年的發展歷程。[22]

於2018年秋冬的 Dolce & Gabbana 時裝show,場地刻意打造為天主教祭壇,整體風格也一如以往圍繞著天主教元素發揮。各種天使、聖母的宗教符號,以精緻的時尚工藝繡出,並與充滿義大利風情的印花互相拼貼。在模特兒身上,有衣服寫著 「fashion sinner"。而Dolce & Gabbana就設計了一個以手袋為圖騰的造型,模特兒的眼鏡、衣服、頭飾都是手袋,充滿反諷意味。 而在catwalk開始之前,品牌呼籲嘉賓先將手機Wi-Fi功能關閉,並且延遲超過半小時開場。因此令美國時尚雜誌《Vogue》總編Anna Wintour於未開始就打算離場,後來得到品牌人員挽留她來繼續看show。而在catwalk開始前,品牌一反傳統,利用航拍機吊著最新手袋出場,令觀眾驚喜不已[23]

2018年,Dolce&Gabbana宣佈於4月18日會在墨西哥的索馬亞博物館發布男女高級訂製系列及4月初將於紐約發表多個系列,開始進軍美國市場[24]

2018年,以華麗浮誇著名的Dolce & Gabbana在意大利的黃昏科莫湖舉行了它的Alta Moda Show[25]

品牌

 

杜嘉班納曾有兩個主打品牌(D&G和Dolce & Gabbana),這兩個品牌在2012年合併為品牌Dolce & Gabbana。

Dolce&Gabbana

Dolce&Gabbana(與公司名稱不同,拼寫無空格)以奢侈品為主,更多受設計師的影響,更為正式和『永恆』,既順應長期趨勢又兼顧季節變換。[26] 而且,它還銷售太陽鏡和矯正視力眼鏡、皮包、手錶以及化妝品。[27]

D & G

D & G屬休閒系列,以城市靈感和征服為主線引領趨勢,而並非簡單地跟風。它是更年輕、更艷麗的副線品牌。與Dolce&Gabbana不同,D&G銷售手錶及服裝。首個男士D&G系列於1994年1月份推出,而第一個女士D&G系列則於同年4月份推出。[28]

其他系列

杜嘉班納曾推出過一個婚紗系列,但該系列只在1992至1998年之間市售。杜嘉班納家居系列起始於1994年,該系列也於1999年中斷,其中一些為D&G所設計創製的獨特作品得以保留。首個海灘女裝系列於1989年開發,隨後在1992年開發了首個海灘男裝系列。D&G在1998年推出了眼鏡系列,並於2000年推出了腕錶系列。D&G還於同年推出了男士及女士內衣系列,該系列獨立於其Dolce & Gabbana品牌內衣系列。在2001年,他們為兒童推出了D&G兒童系列。兩位搭檔於2006年為女士推出了豹紋配飾Anamalier系列,並於2007年為男士推出了旅行箱鱷魚系列。由該設計工作室設計製造的其它手提包包括Miss Sicily大手提包[29] 和「Dolce」手提包,這些提包以稻草和皮革為材料進行製作。[30]

在2009年,他們推出了自己的首個彩妝系列,[28] 並以斯嘉麗ˑ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為其廣告宣傳代言人。[31] 在2011年年底,杜嘉班納推出了自己的首個珠寶首飾系列,該系列共有80件首飾品,包括珠寶念珠、精巧迷人的手鐲以及項鍊。[32] 如上文所述,杜嘉班納憑藉其香水也榮獲了數項殊榮。他們目前行銷的香水包括:「The One」(唯一)、「Sport」(運動)、「Light Blue」(淺藍)、「Classic」(經典)、「Sicily」(西西里)、「The One Rose」(玫瑰)以及原香型「Pour Homme」(男士香水)和「Parfum」(香水)。[33]

互聯網

杜嘉班納採用圖標「DG」作為其標識,[34] 但是他們從未獲得與之相應的網址DG.com。 事實上,DG.com是最老的互聯網域名之一,它於1986年由電腦公司通用數據公司(Data General)註冊,現已不存在。DG.com在2010年6月被美國小商品連鎖店Dollar General購買,[35] 該公司採用不同的DG標識銷售其產品。

合作夥伴

體育運動

杜嘉班納自2004年以來一直為AC米蘭足球隊設計球衣。[36] 除了採用杜嘉班納設計的球衣外,AC米蘭球員在出席球場以外的官方活動時,均以球隊發放的Dolce & Gabbana品牌服飾統一着裝。[37] 兩位搭檔還為意大利國家足球隊設計球場外套裝。[38] 在2010年,杜嘉班納與切爾西足球俱樂部簽署了一份三年協議,為該俱樂部設計並提供球衣和球場外套裝。除了為俱樂部男性工作人員和足球隊員提供服裝外,該協議還包括為女性工作人員製作服裝。為該俱樂部設計的球場外服裝包括一套深藍色西服,特色之處在於胸前口袋上的獅子標誌。設計師們還重新設計了俱樂部董事休息室和主要辦公接待區。[39] 此外,杜嘉班納還冠名贊助米蘭雷霆意大利拳擊隊(Milano Thunder Italian Boxing Team)。[40]

產品

在2006年,杜嘉班納和摩托羅拉合作生產了Motorola V3i Dolce & Gabbana手機。[41] 然後在2009年,杜嘉班納和索尼愛立信合作生產了Jalou手機系列的一個版本,該版本手機採用24K金精製,而且還將設計工作室的標識醒目地刻飾在這一雙方共同設計的科技產品上。[42] 杜嘉班納還和雪鐵龍攜手合作,共同設計了C3 Pluriel小型敞篷車的一個版本。[43] 在2010年,杜嘉班納和馬天尼合作生產了「金版」苦艾酒。[44] 此外,設計工作室還在2010年與歌星麥當娜合作,推出聯手設計並以MDG命名的太陽鏡系列。[45]

廣告宣傳

杜嘉班納第一款女用香水的商業廣告曾在意大利投放數年,該廣告由電影製作人朱賽貝·托納多雷拍攝,埃尼歐·莫里科內配樂,並由影星莫妮卡·貝魯奇出演。30秒鐘的超現實主義廣告以一位年輕男士在海邊的石脊上猛擊一條章魚拉開畫面。他起身環顧四周,看到一些當地婦女。在由兩位婦女扯起的白色單子遮擋下,一位年輕女士(貝魯奇)正更換一件50年代樣式的泳衣。在更衣之後,她將換下的胸罩扔在仙人掌上,並走向大海。然後畫面切換到她躺在一張精美的床上,在海邊看到她的那位年輕男士正站在她的窗外,將她的胸罩放在鼻下輕吻。廣告以黑色背景襯托下的一對杜嘉班納香水瓶畫面結束。[46] 在2003年,杜嘉班納香水Sicily(西西里)採用另一超現實主義商業廣告宣傳,該廣告以一場西西里人葬禮為主線,也是由吉塞貝·托納多雷所執導。[47]

吉賽爾·邦辰出演了香水「The One」(唯一)2006年的廣告大片,該片描寫邦辰在梳妝鏡前化妝,中間穿插蜂擁而至的攝影師和閃爍的閃光燈;然後她穿上了金色的禮服、鞋子,並配帶了一副D&G太陽眼鏡。[48] 為杜嘉班納製作廣告大片的攝影師和電影製片人包括:{[le|吉安帕羅·巴比耶里|Gian Paolo Barbieri}}、[49] 米克爾·孔泰英語Michel Comte[50] 法布里齊奧·費瑞(Fabrizio Ferri)、[51] 史蒂文·卡萊恩英語Steven Klein (artist)[52][53]史蒂文·梅塞英語Steven Meisel[54]墨特-馬可斯組合英語Mert + Marcus[55]讓·巴蒂斯特·蒙迪諾英語Jean Baptiste Mondino[31]費迪南多·希安納英語Ferdinando Scianna[56]吉安帕羅·斯古拉英語Giampaolo Sgura[57]馬里奧·索蘭提英語Mario Sorrenti[58]索威·桑德波英語Solve Sundsbo[59]馬里奧·特斯蒂諾英語Mario Testino[60]朱賽貝·托納多雷馬里亞諾·維萬科英語Mariano Vivanco[61] 杜嘉班納因其廣告宣傳已榮獲了兩次Leadawards獎,該獎項是德國領先的廣告獎。他們在2004年因其秋/冬2003/04廣告宣傳而獲此殊榮,[62] 並在2006年因其秋/冬2005/06廣告宣傳再次贏得此獎項。[63]

靈感及風格

杜嘉班納最初受折中派和簡約商店波希米亞風的影響,其深色、動物紋設計被描述為「高級嬉皮士風」,靈感特別來自於意大利聲望卓著的電影史。「當我們設計時,它就像是一部電影(多梅尼科),」多梅尼科ˑ多爾切說道,「我們首先設想一個故事,然後設計服裝來迎合它(多梅尼科)。」相比引領潮流而言,他們更主張注重於創造最佳、最炫的時裝,他們曾經表示,即使人們認為他們對時尚歷史的唯一貢獻是黑色胸罩,他們也並不介意(多爾切和加巴納2007)。

D & G商標包括內衣外穿時裝(如緊身胸衣和胸罩搭扣)、黑道老大款式的細條紋套裝和奢華的印花大衣。同時,他們的女士系列總有強大的廣告支持,如1987年由費迪南多ˑ希安納拍攝、以模特馬爾貝莎(Marpessa)為代言人的黑白廣告宣傳大片(杜嘉班納)。「他們對黑色禮服和嚴謹女衫有着獨到的設計(多梅尼科),」羅西里尼(Rossellini)曾評論道,「我穿的第一件他們品牌的服裝是白襯衫,它讓人看起來很純潔,服裝的裁減突出了胸部,給人一種呼之欲出的感覺(多梅尼科)。」

多爾切和加巴納曾一度被戲稱為「意大利時尚界的吉爾伯特與喬治(Gilbert與George)」,[64] 1996年他們在其時尚興趣中加入了音樂元素,錄製了單曲唱碟,在現代電子樂節拍下他們吟唱道「D&G即是愛」(杜嘉班納2011)。1997年,公司營業額已高達4個億,欣喜之餘兩位搭檔設計師宣布計劃於40歲退休,顯然他們並未兌現這一承諾(多梅尼科)。

多爾切和加巴納所著圖書

除了設計服裝外,多爾切和加巴納還共同撰寫了近24冊圖書,重點介紹攝影描述以及他們自己的作品系列。許多這些圖書的收益都捐獻給了慈善機構,包括兒童行動網絡(Children’s Action Network)和學校無邊界基金會(Butterfly Onlus 「école sans frontières」 Foundation)。[28] 以下是他們的文學作品書目:

  • 10 Anni Dolce & Gabbana(設計工作室第一個十年中最重要的廣告及編輯圖片集[65]
  • Wildness[66]
  • Animal[67]
  • Hollywood(後1985時代電影明星的100餘張照片)[68]
  • Calcio(44位足球運動員、3支球隊和2位教練的照片)[69]
  • A.C. Milan[70]
  • Music(介紹150餘位全球公認的音樂家)[71]
  • 20 Years Dolce & Gabbana(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工作室所設計的每一系列圖片史,採用了1000餘張照片)[28]
  • Milan[72]
  • 2006 Italia(該書慶祝意大利贏得2006年世界盃)[73]
  • Fashion Album(含有400餘幅圖片,向杜嘉班納系列偉大的攝影師致以崇高的敬意)[74]
  • Secret Ceremony[75]
  • Family(該書側重於男人的生活中心——家庭)[28]
  • The Good Shepherd(該書描述了穿杜嘉班納服裝的普通牧羊人的生活)[76]
  • Milano Beach Soccer[28]
  • Diamonds & Pearls[77]
  • 20 Years of Dolce & Gabbana for Men[78]
  • Icons 1990-2010[79]
  • Fashion Shows 1990 – 2010[80]
  • Nazionale Italiana: South Africa 2010(該書以系列圖片展示2010年國際足協世界盃賽前訓練期間的意大利國家足球隊)[81]
  • Uomini[82][83]
  • Milan Fashion Soccer Players Portraits[84]
  • David Gandy(該書跟蹤描述了男模大衛ˑ甘迪(David Gandy)一整年的生活)[85]
  • Campioni[86]

展廳及展覽

杜嘉班納在1995年夏季開設了La sede di via San Damiano工作室。在2002年,他們的七層新大樓開張,樓中設有綜合精品店及公司展廳Lo showroom di via Goldoni,將其位於溫滿塔里廣場(Piazza Umanitaria)的前主展廳遷入。隨後在2006年7月,杜嘉班納在米蘭開設了5,000平方英尺的秀場Lo showroom di via Broggi。該設計工作室還在米蘭購買了Il Metropol劇院,這是一間建於20世紀40年代歷史悠久的電影院。該劇院經翻新後於2005年9月重新開放。[28] 在2006年,杜嘉班納開張了IL GOLD,該營業場所建有咖啡廳、酒吧、小酒館和餐廳區域。之前兩位搭檔曾於2003年聯合開張了一家名為Martini 的酒吧,他們將該酒吧建於其米蘭男士系列展廳。[9] 後來2006年在其上海展廳又開張了一家Martini酒吧。[28] 截至2009年,杜嘉班納已有93家精品門店、11家廠家直銷店,產品銷往全球80餘個國家。[87] 總計他們共有251家專賣店。[88]

除了為其產品系列開發時尚秀和廣告宣傳外,杜嘉班納還利用他們自己的展廳舉辦攝影展和其他藝術展。在Il Metropol開張不久後,他們在大堂主辦了藝術家羅恩ˑ阿拉德(Ron Arad)的兩場展覽:Blo-Glo(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89]Bodyguards(2007年4月下旬)。[90] 此外,他們還舉辦了多場攝影展,於2007年展出了恩佐ˑ塞萊里奧(Enzo Sellerio)的作品,[91] 並於2008年展出了赫伯特ˑ李斯特(Herbert List)的作品。[92] 在2011年,杜嘉班納和Studio Piuarch聯合舉辦了開放活動和建築展,展示了該建築事務所自1996年以來的各種建築設計和項目。[93] Studio Piuarch於2006年建造了杜嘉班納總部,正是在該總部舉辦了這一建築展和開放活動。[94]

多爾切和加巴納還利用其展廳舉辦新書發行活動以及有關其服裝的攝影展,如2011年他們的新書《David Gandy》(大衛ˑ甘迪)的發行活動。[95] 當然,他們也利用其它場地,如米蘭法理宮(Palazzo della Ragione),他們於2009年5月在此地舉辦了一場攝影展,展出了從美國版《Vogue》雜誌過去90年歷史中精選的100餘幅圖片。此次展覽名為Vogue極致之美(Extreme Beauty in Vogue)[96][97]

此外,公司還在萊尼亞諾[98] 和恩錫薩恩瓦德阿諾擁有生產廠。[99]

門市

杜嘉班納在43個國家擁有287間門店。[100]

中國大陸

根據D&G官網,2018年11月該品牌在中國12座城市共有58家門市[100][101],一線城市分佈在北京(5家)、上海(4家)、廣州(1家)及深圳(1家)[102];2019年7月該品牌在中國25座城市共有53家門市,一線城市分佈在北京(7家)、上海(5家)、廣州(2家)及深圳(2家),其中港澳各有6間[103]

2019年第一季度Dolce & Gabbana在微博的社交媒體參與度同比暴跌98%,在天貓京東甚至Net-a-Porter(隸屬全球最大時尚電商Yoox Net-A-Porter集團英語YOOX Net-a-Porter Group,簡稱YNAP[104])中國官網上依舊搜不到Dolce & Gabbana的產品。[105]

港澳

香港擁有7家門市及澳門有4家。[102]

日本

東京擁有4家門市,京都2家、大阪3家、神戶1家及福岡1家。[102]

韓國

首爾擁有6家門市及釜山有1家。[102]

爭議

廣告爭議

2007年1月10日,英國的廣告監督單位「ASA」(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公開批評杜嘉班納的廣告,因為在廣告中的模特兒揮舞炫耀了刀子。[106]

涉嫌逃稅

2010年,意大利政府控訴杜嘉班納逃稅4.2億歐元(約42億港元),並被控兩名創辦人,法院於2011年4月判決他們無罪後,最高法院在同年11月推翻判決。國內人民後來更要求兩人道歉。不過杜嘉班納創辦人之一Stefano Gabbana在twitter上直斥意大利政府是「小偷」,更揚言撤資,激怒大批義國網民怒斥。[107]

禁止香港人拍攝風波

2012年1月,有香港人在D&G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海港城的分店店外的人行道上進行攝影時,被商場保安員禁止攝影及驅趕。但該店准許包括中國大陸遊客在內的外地遊客進行攝影,被香港本地人認為是不平等待遇,事件引起群眾於該分店外集會、攝影及示威[108]。最終以杜嘉班納位於意大利米蘭的總部發表聲明道歉告終[109]

「最愛性交」和「HONGKONG」女裝上衣

杜嘉班納推出了一款女裝上衣,上衣胸前位置印上簡體字「最愛性交」,下方為兩條頭分別朝向左右及尾部連接的龍形圖案,其下為香港區徽英文「HONGKONG」,此設計推出後隨即惹來香港網民嚴詞斥責設計侮辱香港女性,很多香港網民對於上衣設計大表反感,認為是挑釁、侮辱及傷害香港人感情。此外,該款女裝上衣印有香港區徽,違反《區旗及區徽條例》。禮賓處於2012年11月10日回覆報道查問指出,不評論個別個案,但是於上衣上使用香港區徽,必須於事先向行政署署長申請批准[110]

設計師反婚姻平權

D&G出櫃同志設計師杜查與加巴納公開強調傳統家庭價值,反同婚、反同志伴侶領養小孩,甚至說代理孕母生的小孩是「合成物」,遭人發起拒買活動並狠批品牌該改名為「Douche&Garbage」。[111]

辱華爭議

2017年4月,杜嘉班納發佈「Dolce & Gabbana Loves China」系列照片,讓精心打扮的模特兒和各式各樣的途人影相。惟出鏡的途人大多沒有特意打扮,被部分網民質疑「刻意醜化中國形象」[112][113]

2018年11月,杜嘉班納為同月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的時裝秀「The Great Show」宣傳,發布了融合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宣傳片《起筷吃飯》,這組總共三期的廣告描述的是一個名叫「左也」的中國模特[114][115]用筷子吃意大利美食,但發現筷子和意大利美食並不怎麼搭配的過程。DG曾表示這組廣告是一個名為「DG愛中國」的系列活動中的一部分。對於這組廣告,部分中國人看了覺得這組廣告有種族歧視的嫌疑,認為這是在侮辱中國人和亞洲人的飲食方式。[116]部分網民得出出鏡的女性是中國模特左也後,紛紛到左也的社交媒體賬戶留言表達不滿,為此左也修改賬戶名,沒有正面做出回應。但其所屬的模特兒公司則辯護稱:模特兒無法預測剪輯等預測後果,事件不代表公司及當事模特兒立場[117][118]

而其後杜嘉班納創始人之一的史蒂法諾·加巴納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回復一名越南裔模特對該系列宣傳片的質疑時,多次使用侮辱性詞彙,受邀出席時裝秀的迪麗熱巴陳坤等中國大陸藝人以及霍建華王大陸等台灣藝人紛紛宣布將不會參加該活動。而杜嘉班納官方稍後回應稱是加巴納的Instagram賬號被盜,並不是其本人發布的言論,同時致歉[119]。最終該時裝展宣布取消[120]。同日杜嘉班納中華區代言人王俊凱迪麗熱巴,宣布解除與杜嘉班納的一切合作關係[121]。加巴納在第三度回應時並未承認品牌宣傳存在種族主義傾向,反指若真如此就不會花時間在日本和中國演出,聘請中國模特兒,同時對網民表現表示遺憾[122]

事發之後,眾多電商平台紛紛將D&G產品下架,相關銷售渠道完全被關閉[123],但官網可以正常購買[124]。D&G也被中國大陸輿論批評道歉無誠意(全文沒有「sorry」或者「apologize」之類的字眼),還在instagram上刪評論[125]和關閉微博評論[126],並且指責其「還想撈一筆」「向人民幣道歉」[1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此事回應稱中方不希望此事上升為外交問題,但外界應了解中國民眾如何看待這一問題[128]。不過,《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表示網民對於的反應過大,形似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件,認為只要公司道歉,即便道歉並不真誠而是被逼作出,市場也沒必要封殺該公司,強調「強大、豁達、包容,同時兼具這些品格的中國最能讓對外開放大放異彩」[129][130]

11月23日杜嘉班納兩位創始人在官方微博上傳兩人的致歉影片,並在最後用中文說「對不起」,此影片於24日15時才在官方Instagram與臉書貼出[131][132]

不過,在截至2019年3月的一個財年裡,這家尚未上市的私人企業銷售額為13.8億歐元,依然增長了 4.9%,其中亞太地區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 25% 僅下滑至 22%[133]。同時,雖然公司聯合創始人多梅尼科·多爾切(Domenico Dolce)和史蒂法諾·加巴納(Stefano Gabbana)在2019年年初發布的當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中跌出榜單[134](財富未達到10億美元),但在202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中,兩人均以11億美元的財富並列1851名再次上榜。[135]不過相比於上次二人上榜的2018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兩人當時均以17億美元的財富並列1394名[136],財富仍有減少。

2019年初,杜嘉班納在意大利發動對Diet Prada英語Diet Prada的誹謗訴訟,後者因舉報「DG愛中國」活動導致杜嘉班納受到經濟損失,並要求Dolce&Gabbana賠償300萬歐元、Stefano Gabbana賠償100萬歐元[137]

2021年,英籍香港歌手莫文蔚在新歌《婦女新知 2021》的音樂錄影帶中身穿杜嘉班納的服飾拍攝當中的一個造型。但此舉隨後引發內地網民留言批評,更登上微博熱搜第一位。[138]其工作室於6月13日發文道歉並將音樂錄影帶下架,有關宣傳照也被刪除。這是自杜嘉班納爆發辱華風波以來,首次有華籍藝人因此捲入事件的案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John Seabrook. Hands and Eyes: When Dolce met Gabbana. 『』The New Yorker. 2005-03-14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8). 
  2. ^ 2.0 2.1 2.2 2.3 2.4 Brenda Polan and Roger Trendre. The Great Fashion Designers. Berg. 2009: 206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3. ^ Stefanie Blendis and Gisella Deputato. Dolce & Gabbana: Fashion’s golden duo. CNN International. 2012-07-21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6). 
  4. ^ 4.0 4.1 4.2 Michael Gross. La Dolce (& Gabbana) Vita. New York Magazine. 1992-09-07: 16-17. 
  5. ^ 5.0 5.1 Hal Rubenstein. 100 Unforgettable Dresses. Harper Collins. 2012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6). 
  6. ^ 6.0 6.1 6.2 Valerie Steele. The Berg Companion to Fashion. Berg. 2010: 223-225 [2012-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7. ^ Valentina Zannoni. Dolce & Gabbana and their Private Renaissance. Swide Magazine. 2011-11-27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30). 
  8. ^ 8.0 8.1 Dolce & Gabbana.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5). 
  9. ^ 9.0 9.1 9.2 9.3 9.4 Dolce & Gabbana. Vogue.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 
  10. ^ Angela Bottolph. Dolce & Gabbana turn film stars!. Grazia Daily英語Grazia Daily. 2009-12-03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5). 
  11. ^ Lauren Milligan. Supermodel Summit. Vogue (magazine). 2011-06-13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12. ^ Caroline Evans. Fashion at the Edge: Spectacle, Modernity, and Deathlines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9. 
  13. ^ Rebecca Arnold. Fashion, Desire and Anxiety: Image and Morality in the 20th Century. I.B. Tauris. 2001: 39-40. 
  14. ^ Nirupama Pundir. Fashion Technology: Today And Tomorrow. Mittal Publications. 2007: 40. 
  15. ^ Carrie Bornillo-Vrenna. Cherry Bomb: The Ultimate Guide to Becoming a Better Flirt, a Tougher Chick, and a Hotter Girlfriend--and to Living Life Like a Rock Star. Simon & Schuster. 2008: 55. 
  16. ^ Britt Aboutaleb. Looking Back at Whitney Houston. Elle. 2012-02-13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17. ^ Michale Paoletta. Armani Conjures ‘Night’ for its Second A|X Disc. Billboard Magazine. 2003-11-08: 28. 
  18. ^ Brendan Lemon. A model designers. Out Magazine. March 2002: 74. 
  19. ^ Richard A. D』Aveni. Beating the Commodity Trap: How to Maximize Your Competitive Position and Increase Your Pricing Power. 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9: 34. 
  20. ^ Ella Alexander. The End of D&G. Vogue UK英語Vogue UK. 2011-06-01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6). 
  21. ^ International Awards.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9). 
  22. ^ Dolce & Gabbana. Dolce&Gabbana 20th Anniversary. A day in history. A video.. Youtube: Dolce & Gabbana Channel. 2010-07-16 [2012-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23. ^ 米蘭時裝周︰Dolce & Gabbana 用航拍機Show手袋|2018 F/W. [2018-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02). 
  24. ^ 首次踏足美洲 Dolce&Gabbana宣布在紐約與墨西哥發布高級訂製系列. [2018-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4). 
  25. ^ 對於今日的高級時裝,騷場體驗就是全部|走進 DOLCE & GABBANA 的貴族版 WILDEST DREAMS. [2018-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26. ^ Valerie Steele. The Berg Companion to Fashion. Berg. 2010: 225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8). 
  27. ^ D & G – Scarlett Johansson launches D&G Make-up at Selfridges – sofeminine.co.uk.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8).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Group History. [2012-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9). 
  29. ^ Tabitha Simmons. Editors’ Eye: The Ten Things We Loved (or Longed For) This February. Vogue UK英語Vogue UK. 2012-02-28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 
  30. ^ Tracy Lomrantz. Celebrity Obsession Alert: Dolce & Gabbana's "Dolce" Bag Is Everything For Spring. Glamour英語Glamour (magazine). 2012-01-27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31. ^ 31.0 31.1 Kevin Jagernauth. Watch: Scarlett Johansson Likes Her Lips For Kissing In Dolce & Gabbana Ad By Jean-Baptiste Mondino. Indiewire. 2011-10-24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7). 
  32. ^ Lisa Niven. Dolce’s Jewels. Vogue UK英語Vogue UK. 2011-11-09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 
  33. ^ Perfumes. [2012-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8). 
  34. ^ Dolce & Gabbana Logo – Design and History. FamousLogos.us. [2011-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4). 
  35. ^ VB.com Internet Hall of Fame. [2013年6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5月28日). 
  36. ^ 2004: a soccer obsession is born. Swide Magazine. 2010-10-02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4). 
  37. ^ Grant Wahl. Onyewu finding his way into Milan. Sports Illustrated. 2009-07-28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3). 
  38. ^ Sara Pizzi. Dolce&Gabbana. Vogue Italia英語Vogue Italia.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3). 
  39. ^ Hilary Alexander. Dolce & Gabbana and Chelsea Football Club. The Telegraph. 2012-07-27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0). 
  40. ^ Dolce&Gabbana Milano Thunder Italian Boxing Team.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9). 
  41. ^ Motorola V3i Dolce & Gabbana. ABC News. 2006-12-12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42. ^ Celular Jalou 'veste' Dolce & Gabbana. Gazeta de Algoas. 2009-10-27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43. ^ Eleonora Marini. Auto griffate: non solo una moda, ma uno stile di vita. Chronica. 2008-02-27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8). 
  44. ^ Martini Gold by Dolce & Gabbana. Moetodete.bg. 2010-11-23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45. ^ Marie-Louise Gumuchian. Madonna designs Dolce & Gabbana sunglasses. Reuters. 2010-03-16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5). 
  46. ^ Valentina Zannoni. 1994: Monica Bellucci and Giuseppe Tornatore for Dolce & Gabbana. Swide Magazine. 2011-10-09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9). 
  47. ^ Valentina Zannoni. Funeral alla Dolce & Gabbana. Swide Magazine. 2011-10-30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4). 
  48. ^ Valentina Zannoni. Gisele is The One. Swide Magazine. 2011-11-13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0). 
  49. ^ Photo Spread. GQ Russia. March 2011: 242-245. 
  50. ^ The Artist. 2012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5). 
  51. ^ Spring/Summer 1987: The Power of Dolce & Gabbana Transformation.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6). 
  52. ^ Dolce & Gabbana: Madonna by Steven Klein for Dolce & Gabbana S/S 2010. OhLaLa Magazine. 2009-12-16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5). 
  53. ^ Stefano and Domenico’s Dolce Vita. W Magazine. February 2007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7). 
  54. ^ Dolce & Gabbana Fall Winter 2006: The Renaissance by Steven Meisel. Design Scene. 2008-06-13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55. ^ Felicity Jones by Mert+Marcus for Dolce &Gabbana Make-up. Swide Magazine. 2012-02-13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7). 
  56. ^ Ferdinando Scianna - Dutch model, MARPESSA, photographed for DOLCE & GABBANA. 1987..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57. ^ Alfred Kovac & Valerija Sestic For D&G Summer 2012 Eyewear. Ohlala Magazine.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4). 
  58. ^ On Fire. W Magazine. March 2008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5). 
  59. ^ Karin Nelson. Pulse; Wearing the Works. New York Times. 2009-08-23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3). 
  60. ^ Phong Luu. Meet Adam Senn, the new face of Dolce & Gabbana's The One Sport. The Telegraph. 2012-02-15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1). 
  61. ^ Gary Pini. Why Is This Dolce & Gabbana Poster Worth $500?. 2012-05-07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62. ^ The Winners.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63. ^ The Winners.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6). 
  64. ^ Jo Craven. Dolce & Gabbana. Vogue UK. 2011-05-11 [201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5). 
  65. ^ Dolce & Gabbana. 10 Anni Dolce & Gabbana. Leonardo Arte SRL. 1996. 
  66. ^ Dolce & Gabbana. Dolce & Gabbana Wildness. Leonardo Arte SRL. 1997. 
  67. ^ Dolce & Gabbana. Animal. Abbeville Press. 1998. 
  68. ^ Dolce & Gabbana. Hollywood. Assouline. 2003. 
  69. ^ Mariano Vivanco.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4). 
  70. ^ Dolce & Gabbana and Mariano Vivanco. AC Milan Dressed by Dolce & Gabbana. Dolce & Gabbana. 2004. 
  71. ^ Books.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72. ^ Dolce & Gabbana and Mariano Vivanco. Milan. Mondadori Electa. 2006. 
  73. ^ 2006 Italia. [2012-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1). 
  74. ^ Dolce & Gabbana and Mariuccia Casadio. Fashion Album. Skira. 2006. 
  75. ^ Steven Klein and Dolce & Gabbana. Secret Ceremony. Dolce & Gabbana SRL. 2007. 
  76. ^ Michael Roberts. The Good Shepherd. Dolce & Gabbana SRL. 2007. 
  77. ^ Jared Paul Stern. Dolce & Gabbana's Diamonds & Pearls. The Luxist. 2008-12-26 [2012-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3). 
  78. ^ 20 Years of Dolce & Gabbana for Men. Mondadori Electa. 2010. 
  79. ^ Icons: Dolce & Gabbana 1990-2010. 2DM. 2011-06-01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0). 
  80. ^ Fashion Shows 1990 – 2010 Dolce & Gabbana. Mondadori Electa. 2011. 
  81. ^ Rod Hagwood. “Sporno” Soccer studs pitch Fashion or Futball?. Fort Lauderdale Sun-Sentinel英語Fort Lauderdale Sun-Sentinel. 2010-05-27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30). 
  82. ^ Uomini. Rizzoli Mariano Vivanco and Dolce & Gabbana. 2011. 
  83. ^ Lauren Milligan. Dolce Undressed. Vogue UK英語Vogue UK. 2011-01-06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84. ^ Dolce & Gabbana celebrates AC MILAN. DA Man. 2011-08-24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3). 
  85. ^ Dolce & Gabbana. David Gandy. Rizzoli. 2011. 
  86. ^ Campioni. [2012-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7). 
  87. ^ Jack W. Plunkett. Plunkett's Retail Industry Almanac 2009: Retail Industry Market Research, Statistics, Trends and Leading Companies. Plunkett Research. 2008 [2013-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 
  88. ^ Group Profile. [2012-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3). 
  89. ^ Blo-Glo by Ron Arad.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4). 
  90. ^ Bodyguards by Ron Arad.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1). 
  91. ^ Freeze: Photos by Enzo Sellerio.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4). 
  92. ^ Herbert List: An Eye for Beauty.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9). 
  93. ^ Pauline Sung. Haute Event: Dolce & Gabbana and Studio Piuarch Present Open House – Piuarch@Dolce&Gabbana. Haute Living. 2011-04-11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94. ^ Nico Saieh. Dolce & Gabbana Headquarters / Studio Piuarch. ArchDaily. 2008-06-16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95. ^ Carolina Rimondi. Dolce & Gabbana Celebrates with David Gandy. Style.it. 2011-06-20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4). 
  96. ^ Extreme Beauty in Vogue.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6). 
  97. ^ Tim Blanks. To the Extreme. Style.com. 2009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2). 
  98. ^ Mauro Gasperi.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99. ^ what's up in viapiranesi. Ymag. 2011-04-14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4). 
  100. ^ 100.0 100.1 D&G求饒背後:失去中國市場真的活不下去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東方財富網,2018年11月26日
  101. ^ 指中國是「屎國」引反彈 D&G上海大秀被取消、商品遭下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上報,2018年11月22日
  102. ^ 102.0 102.1 102.2 102.3 Store Locat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Dolce&Gabbana,2018年
  103. ^ Store Locato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Dolce&Gabbana,2019年
  104. ^ 2019年,中國將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時尚市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紡織網,2019年1月4日
  105. ^ 數據顯示Dolce & Gabbana在中國仍遭到抵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浪時尚,2019年7月19日
  106. ^ Dolce&Gabbana condemned over knife ads. 《路透社》(Reuters). 2007年1月10日 [2007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5月13日) (英語). 
  107. ^ 創辦人辣㷫義大利國民. 蘋果日報. 
  108. ^ 梁御和、盧勁業、伍雅謙. 擅禁途人拍照 玷污購物天堂 名店惡霸 D&G. 蘋果日報. 2012年1月5日 [2012年1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7月11日). 
  109. ^ D&G凌晨「道歉」 網民拒收「行貨」. AM730. 2012-01-19 [201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2) (中文(香港)). 
  110. ^ D&G女裝「最愛性交」辱港惹民憤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東方日報》 2012年11月10日
  111. ^ 存档副本. [2018-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112. ^ Fashion Shoot on Streets of Beijing Upsets Local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 Beijingner.2017-04-23.[2018-11-21].
  113. ^ Feature: Should I Be Offended By ‘D&G Loves China’ Campaign?. Resonate.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114. ^ 时隔两月,Dolce & Gabbana的争议广告女主角发声:这次合作几乎断送了模特事业. [2019-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115. ^ [1]
  116. ^ 杜嘉班納上海大秀廣告片惹歧視華人爭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澎湃新聞.2018-11-20.[2018-11-21].
  117. ^ 起底!DG辱華廣告女主角竟然係中國女模. 東網. 2018-11-23 [2018-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118. ^ DG「起筷吃飯」女模是中國人 網友:別回國了. 蘋果日報 (台灣). 2018-11-23 [2018-11-24]. 
  119. ^ 杜嘉班納回應宣傳片涉嫌辱華:社交賬號被盜,為不實言論道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澎湃新聞.2018-11-21.[2018-11-21].
  120. ^ 辱華事件後,D&G上海2018最盛大秀正式取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騰訊新聞.2018-11-21.[2018-11-21].
  121. ^ 迪麗熱巴及王俊凱工作室宣布與D&G解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京報.2018-11-21.[2018-11-21].
  122. ^ DG設計師三度回應駁歧視 中方:不希望提升為外交問題. 蘋果日報 (台灣). [2018-11-22]. 
  123. ^ DG在華遇全面抵制 會變樂天翻版?. 香港經濟日報.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124. ^ Clothing for men & women | Dolce&Gabbana Online Store. STORE.DOLCEGABBANA.COM.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30) (英語). 
  125. ^ Dolce & Gabbana 发布的 Instagram 帖子 • UTC 2018 年 11月 21 日 下午 2:27. Instagram. [2018-11-22] (中文(中國大陸)). 
  126. ^ 微博. m.weibo.cn.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中文(中國大陸)). 
  127. ^ 【辱華】D&G大秀遭眾星抵制取消 官媒:不尊重中國還想撈一把. 香港01.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128. ^ 外交部回应杜嘉班纳辱华: 不想上升为外交问题,该问中国民众怎么想. 環球時報-環球網.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129. ^ 耿爽稱中國不願D&G事件升為外交問題 《環時》總編質疑民眾反應過大. 852郵報.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2). 
  130. ^ 創辦人道歉中文說「對不起」 《環時》主筆:他們錯了,但罪不當死. 上報.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131. ^ D&G設計師用中文說「對不起」網友回:去賺其他國家的錢吧. 聯合新聞網.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132. ^ 杜嘉班納兩創始人道歉 齊聲用中文說“對不起”. 美國之音中文網. [2018-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0). 
  133. ^ 白羽加. Dolce&Gabbana 年度财报披露:销售额同比增长 4.9%至13.8亿欧元. 華麗志. [2020-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134. ^ 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 MBA智庫百科. [2020-08-26]. 
  135. ^ 2020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 (1513-1990). MBA智庫百科. [2020-08-26]. 
  136. ^ 2018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 (1339-1394). MBA智庫百科. [2020-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1). 
  137. ^ TYLER MCCALL. DOLCE & GABBANA IS SUING DIET PRADA IN ITALY FOR DEFAMATION. Fashionista. 2021-03-05 [2021-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英語). 
  138. ^ 新歌mv服裝出事-莫文蔚著辱華品牌被內地網民狙擊. [2021-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