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敬燮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

楊敬燮(1900年—1931年),又名趙勝浙江天台縣東鄉西岙洋人,中國共產黨早期人物、中國工農紅軍將領。

楊敬燮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二團政治委員
任期
1930年7月至9月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00年
浙江天台縣
逝世1931年
浙江臨海縣
籍貫浙江天台縣東鄉西岙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生平

1922年,楊敬燮從天台中學畢業。1923年,到北平求學。192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返回天台,籌建私墊。1927年,開設醫院為貧苦百姓免費治療頭痛、牙痛等進行民運。1928年建立城關東門支部,並出任支部書記。1929年11月,調任中共台州中心縣委委員。1930年3月,參與創建塢根游擊大隊。1930年3月,浙江工農紅軍第二縱隊成立,他擔任總指揮,並領導天台桐柏暴動,但被國民政府鎮壓[1]。同年6月,他當選中國共產黨浙南特別委員會宣傳委員,返回塢根重組游擊隊。此後他與柳苦民等率游擊隊在玉環溫嶺、樂清邊境轉戰[2]

1930年7月底,隊伍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二團,部隊擴至700餘人,柳苦民與他擔任第2團負責人(團委成員還有程順昌葉勉秀趙裕平[3]。8月下旬,紅二團擴編為師。9月下旬,楊敬燮被迫離開塢根。1930年年底,中共浙南特委被破壞。1931年4月,楊敬燮重建台州臨時中心縣委。5月,改為台州中心區委。7月,區委機關再次遭到破壞,楊敬燮等人轉移至臨海東鄉。1931年5月,浙江省高等法院懸賞400銀圓通緝楊敬燮。同年冬,楊敬燮在臨海、天台等地組織游擊隊,準備攻打臨海縣城。在路過臨海東鄉下沙渡時,遭遇國軍爆發激戰,楊敬燮身負重傷而亡,年僅31歲[4]

1983年7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並在溫嶺塢根紅十三軍第二師烈士陵園中樹立墓碑[2]

參考

  1.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武装起义 浙江地区.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7.09: 508–509. ISBN 7-5065-3391-X. 
  2. ^ 2.0 2.1 中共台州市委黨史研究室,台州市民政局編;鄭普順主編;孫鑫副主編. 台州硬汉.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1995.06: 54–55. ISBN 7-80092-419-X. 
  3. ^ 解放軍檔案館編. 红十三军和浙南革命斗争.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14.10: 26. ISBN 978-7-5065-6867-8. 
  4. ^ 劉建國,譚桂濤編著. 丹心铁骨 英勇战斗的红十三军.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6.09: 61–62. ISBN 978-7-308-16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