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藥學院
歷史沿革
武大最早開辦藥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926年。當年12月28日,武漢國民政府決定將國立武昌大學、省立醫科大學等高校合併,並於次年2月20日正式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在2月16日頒布的學校組織大綱的院系設置中,藥學系即為全校17個系之一,隸屬於醫科。1928年組建國立武漢大學後醫科分離,師生分別轉入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及國立中山大學醫科;創建於1923年的實習醫院則幾經輾轉,於1943年設為新創辦的湖北醫學院的教學醫院,後發展成為今天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醫科分離後的國立武漢大學,一直為實現王世傑校長開辦「文法理工農醫」六大學院的萬人大學的理想而努力着。終於在抗戰勝利後,復員珞珈山的同年10月2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了武大成立醫學院,下設有解剖學、藥理學等19個學科,著名藥理學家周金黃出任首任院長(兼附屬醫院院長)。1950年,醫學院與同濟大學醫學院合併成立中南同濟醫學院,後發展成為今天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儘管藥學學科未能得到專門的發展,但在武大歷史上對藥物的研究工作卻並未因此中斷,化學系與生物學系均有人從事藥學相關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早在1938年西遷樂山時期,化學系學生彭少逸、塗主珍等人從中藥馬錢子中提取精製成藥品,用於治療當地的流行病。文革期間,生物學系也先後開設過新藥學(1971年-1973年)、藥學生物學(1976年)等專業。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着社會對高級藥學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生命科學學院於1994年成立了藥學系(側重於生物技術製藥)並於當年開始招生,湖北醫科大學藥學系(側重於理論及臨床研究)也於同年成立。
隨着新武漢大學的組建,為滿足中國國民經濟和藥學事業的發展對高級藥學人才(理論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的迫切需求,在整合已有物質設備的基礎上,2001年5月18日,武漢大學藥學院在原生命科學學院藥學系、醫學院藥學系、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及人民醫院藥學部從事相關教學與科研的師資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首任院長為胡先明,現任院長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鄧子新教授。2005年9月,其隸屬關係由理學部調整至醫學部。
發展現狀
學院現有專業教師74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導師21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千人計劃學者2名、楚天學者特聘教授6名、珞珈學者特聘教授3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青年拔尖人才2名。另聘有德國伍珀塔爾大學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Hans-Josef Altenbach、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工程系終身教授Peter C. Dedon、英國劍橋大學Herchel Smith講座教授Peter Leadlay等8名國內外知名學者任名譽、兼職或客座教授。
學院擁有組合生物合成與新藥發現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藥劑三級實驗室、湖北省有機氟類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藥物及藥用材料研發推廣中心等新藥研發平台。還是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單位之一,參與了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的建設。下設化學藥物研究所、生物藥物研究所、中藥與天然藥物研究所、藥物分析與篩選研究所、臨床藥物研究所和藥學實驗教學中心。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和「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等科研項目,產出了一批重要學術成果,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地方建設服務做出了積極貢獻。
本科教育設有四年製藥學和生物製藥兩個專業。擁有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和碩士學位授予點,其中藥學一級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此外還開設製藥工程、中藥學、藥學3個專業碩士專業。藥學一級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內含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藥事管理學、臨床藥學等二級學科。目前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100多名、碩士生80多名、博士生約20名,還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外國留學生、非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生以及各類繼續教育學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