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殖民地

比利时王国在1901年至1962年间建立的殖民帝国

比利時殖民帝國比利時王國在1901年至1962年間建立的殖民帝國,但版圖並不大。 比利時只有兩個顯著的殖民地,位於中部非洲,分別為比屬剛果(1908年-1960年)和盧安達-烏隆地(1916年-1962年)。在1901年間,比利時也曾在歐洲列強鎮壓滿清義和團運動後於中國天津市建立了租界

Empire colonial belge
Belgische koloniale rijk
比利時殖民帝國
比利時殖民帝國國旗
國旗
1920年比利時殖民地分布
1920年比利時殖民地分布
今屬於 比利時
 中華人民共和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
 盧旺達
 蒲隆地

比利時殖民地的建立

1885年,歐洲各國舉行了柏林西非會議德意志帝國在會中同意把剛果交給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作為其私人領地,稱為剛果自由邦。而到了1908年,剛果正式被割讓予比利時,並改稱為比屬剛果。而比屬剛果最富庶的地方——加丹加省也被幾家比利時公司共同開發。此外,比利時也暫時從英屬埃及手中奪得一些土地。 而前德國殖民地德屬東非的盧安達-烏隆地地區則在1916年被比屬剛果所佔領,並於1924年成為比利時的託管地,最後才歸於聯合國保護。 在1901年間,比利時也曾經在歐洲列強鎮壓義和團運動後,雖然比利時沒有直接派兵加入聯軍,但因清帝國有向比利時宣戰,所以比利時可以於中國天津建立租界,面積740畝。天津比租界是近代中國唯一的比利時租界,也是遠東乃至亞洲唯一的比利時領地。由於天津比租界面臨財政危機,1927年1月17日,比利時駐華公使洛恩宣布,比利時願意將天津比租界交還中國,以示友好。1929年8月31日,中比兩國簽訂了交還天津比租界的約章,規定該租界的行政管理權,以及所有租界公產,移交中國政府;而比租界工部局所負的9萬3千兩白銀(包括利息)由中國政府償還。1931年3月,正式舉行交接典禮,天津比租界改為天津特別行政區第四區(特四區)。

比利時殖民地的瓦解

1931年天津比租界因為財政危機而交還中華民國,1956年丹吉爾國際區交還摩洛哥。比屬剛果趁剛果危機發生,在1960年6月30日取得獨立。而盧安達-烏隆地則在1962年成為盧安達共和國蒲隆地共和國兩個獨立國家。但比利時政府卻仍然在這三個獨立國家取得一定的政治和經濟上的影響力,與薩伊(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盧旺達和布隆迪仍保持了特殊的關係;此外,按照1984年訂立的新版《比利時國籍法》,於上述三個國家獨立前在當地出生者,均可獲比利時國籍,並可於特定條件下傳予後代。

比利時在這兩個國家獨立後,其「殖民帝國」也隨之而瓦解。

比利時殖民地範圍

非洲


亞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