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帶(英語:riparian zone / riparian area,自拉丁語ripa「河岸」),又稱消落帶,是指河流或溪流與陸地之間的界面。[2]河流邊緣和河岸的植物棲息地和群落被稱為河岸植被,主要為親水植物。河岸帶是生態學環境資源管理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重要意義,具有保育土壤和維持棲息地多樣性的作用,並且對動物水域生態系統草地疏林濕地甚至無植被覆蓋的區域有重要影響。

河岸帶是水體與旱地之間的過渡區域[1]
伊利湖支流上保存完好的天然河岸帶

特點

河岸帶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為水土保持或土地恢復英語Land rehabilitation而人工設計改造的。這些區域是重要的天然生物過濾英語biofilter器,能夠保護水生環境,使之免於過度沉澱地表逕流污染和侵蝕。它們還能夠為許多水生動物提供庇護場所和食物,並提供樹蔭以穩定水流的溫度變化。當河岸帶受到建築施工農業或造林的破壞時,可對其進行生物恢復,常見做法是人類干預並進行侵蝕控制和植被恢復。如果與水道相鄰的區域,有一季節內積水或土壤飽和,擁有這種水土特性的區域通常稱為濕地。由於河岸帶在支持物種多樣性方面的作用突出,[3]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中,河岸帶往往是政府保護的對象。

研究表明,河岸帶無論對地表徑流,還是對通過地下水或地下河進入河道的水,都有改善水質的作用。河岸帶可以起到降低地表徑流中硝酸鹽污染(可能來自農田的糞肥和其他肥料)的作用,若無這種作用,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就可能受損。其中,對化肥中硝酸鹽的消納和反硝化作用尤其重要。河岸濕地對進入溪流的硝酸鹽的去除率特別高,因此可應用於農業管理中。另外,在將碳從陸地生態系統向水生生態系統輸送方面,河岸地下水也能發揮重要作用。[4]因此,可以將河岸帶分為連接大面積景觀與水流的河岸帶區域,以及局部地下水較多的河岸帶。[5]

功能作用

 
西班牙皮蘇埃加河兩側茂密的植被

河岸帶可以對河道的水流進行消能。河道的蜿蜒曲折,加上植被和根系,能夠減緩水流,從而減少水土流失和洪水破壞。沉積物被截留,減少了懸浮固體,從而能夠降低水的濁度,補充土壤,並鞏固河岸。河岸帶能將污染物從地表徑流中過濾,通過生物過濾作用提高水質。

河岸帶還提供了野生動物棲息地,增加了生物多樣性和野生動物走廊,使水生和河岸生物能夠沿着水系行動和遷徙,避免群落被孤立。河岸植被還可以為野生動物和牲畜提供天然的飼料

河岸帶對生活在河流中的魚類也很重要。河岸帶受到衝擊也可能影響魚類,但對其進行生態修復卻未必能夠恢復魚類種群。[6]

河岸帶可以延長季節性或常年性的水流,為其中的景觀植物提供灌溉。陸地植被的養分(如植物殘餘物和昆蟲糞便)被轉移到水生食物網中。溪流周圍的植被有助於為水面遮陽,緩解水溫變化。植被還為溪流貢獻了木屑,對維持地貌有重要作用。

從社會效益看,河岸帶能夠美化環境和景觀,為附近的地產帶來增值,並能夠支持綠道網絡,改善步行和騎行體驗。河岸帶可以創造釣魚、游泳、遊船和划艇等河岸運動的空間。

河岸帶作為一個犧牲性的侵蝕緩衝區,能夠吸收包括氣候變化的衝擊、城市化導致的地表徑流增加、船隻的尾流等,使緩衝區之外的東西免於此類影響。

河岸濕地

河岸濕地(riparian wetland[7],是一種洪澇濕地,指因河流泛濫而形成的濕地,其中又包括以下分類:

  • 永久性河岸濕地。
  • 季節性或間接性河岸濕地。
  • 泛洪平原濕地:河流泛濫淹沒(以多年平均洪水位為準)的兩岸地勢平坦地區,包括河灘、泛濫的河谷、季節性泛濫的草地。

參考資料

  1. ^ Dickard, M., M. Gonzalez, W. Elmore, S. Leonard, D. Smith, S. Smith, J. Staats, P. Summers, D. Weixelman, S. Wyman (2015). "Riparian area management: Proper functioning condition assessment for lotic areas". Technical Reference 1737-15.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Denver, CO.
  2. ^ Riparian Areas Environmental Uniqueness, Functions, and Valu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1). 
  3. ^ The Ecology of Interfaces—Riparian Zones (PDF). [2020-06-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1-23). 
  4. ^ Ledesma, José L. J.; Grabs, Thomas; Bishop, Kevin H.; Schiff, Sherry L.; Köhler, Stephan J. Potential for long-term transfer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from riparian zones to streams in boreal catchments. Global Change Biology. August 2015, 21 (8): 2963–2979. PMID 25611952. doi:10.1111/gcb.12872 . 
  5. ^ Leach, J. A.; Lidberg, W.; Kuglerová, L.; Peralta-Tapia, A.; Ågren, A.; Laudon, H. Evaluating topography-based predictions of shallow lateral groundwater discharge zones for a boreal lake-stream system.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July 2017, 53 (7): 5420–5437. doi:10.1002/2016WR019804. 
  6. ^ Sievers, Michael; Hale, Robin; Morrongiello, John R. Do trout respond to riparian change? A meta-analy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Freshwater Biology. March 2017, 62 (3): 445–457. doi:10.1111/fwb.12888 . 
  7. ^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生态学名词2006.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03018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