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滷曬鹽法

新增考古發現
'''<big>1.文献记载</big>'''

早在唐五代時期劉恂的《嶺表錄異》中就記載了一種利用海邊咸沙淋取濃滷的方法:「廣南煮海……將人力收聚咸沙,掘地為坑,坑口稀布竹木,鋪蓬簟於其上堆沙,潮來投沙,鹹鹵淋在坑內。伺候潮退,以火炬照之,氣沖火滅,則取滷汁,用竹盤煎之,頃克而就」這反映的是當時嶺南沿海地帶採用的一種製鹽技術,制鹵方法和工具較為簡單原始。


除海鹽產區外,內陸地區的鹽鹼土分布區也有較多地區採用刮土淋滷的技術,主要分布於山西、陝西、山東、河北、河南、吉林、黑龍江等地,其中尤以山西地區最盛,產量較大,在宋代還設置永利鹽監管理鹽業生產,《宋史》記載:「鬻鹼為鹽,曰并州永利監,歲煮十二萬五千餘石。」宋代蘇頌的《圖經本草》中記載:「并州兩監末鹽,乃刮鹼煎煉,不甚佳,其鹼鹵皆下品」。

'''<big>2. 考古发现</big>'''

吉林尹家窩堡遺址是一處遼金時期的製鹽遺址,位於大安市新荒泡(湖泊)的西南岸,其西側有面積廣大的鹽鹼地。目前已對該遺址進行了一些試掘,發現的鹽業相關遺存有淋鹵坑、灶址、燒火遺蹟和人工堆土遺蹟(圖一、圖二)。在金代此地隸屬於肇州,根據《金史-食貨志》中關於「肇州鹽」的記載以及近現代當地取土製鹽的習俗,發掘者認為,該遺址為土鹽製作遺存[7]。結合遺址緊鄰的鹽鹼土資源來看,我們也認為,該遺址的製鹽方法就是通過刮取鹽鹼土、淋取濃鹵來熬鹽的,其中淋土法的相關生產遺蹟有淋鹵坑和人工堆土遺蹟。淋鹵坑由淺坑和深坑兩部分組成,整體平面近凸字形,通長約3米左右。淺坑平面呈長方形,坑壁和底部塗抹白膏泥防滲,底部白膏泥層上部用圓木和木板構築低矮木架,將淺坑內的空間分隔成上下兩部分,北壁中間近底處有一圓形孔洞與深坑相連;深坑平面亦呈長方形,坑四壁均貼築木板,坑底部鋪有編織成的蓆子。另外,人工堆土遺蹟的形制和組成成分還未公布,但我們推測這些遺蹟可能是將刮取的鹽鹼土聚攏成堆所形成。

圖一 吉林尹家窩堡遺址發掘區全景

圖二 吉林尹家窩堡遺址發現的淋鹵坑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