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米糧庫胡同北側,是清朝官員陳宗蕃的私宅,後來成為許多名人的居所。

簡介

1923年,陳宗蕃在米糧庫胡同東口內北側置地十多畝,自行設計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園式別墅「淑園」。該別墅西部是住宅,東部是花園,內有假山、網球場、噴水池、山池荷塘、花草樹木。出淑園北牆的旁門,便是油漆作胡同1號院莊士敦住宅;淑園周邊都是明朝二十四衙門的舊址以及明清兩朝的王府。中華民國初年,政府為便利交通,將北京皇城牆陸續拆除,1927年又將部分皇城牆分段招商拆賣。當時米糧庫胡同東口的一段皇城牆與淑園東牆相鄰,於是,陳宗蕃出資購得該段皇城牆,保留至今[1]

據說在1930年代,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北京大學教授傅斯年先後在米糧庫1號的淑園居住。胡適主編《獨立評論》時,其私宅在米糧庫4號,將《獨立評論》編輯部設在陳宗藩家。胡適和家人從1930年12月1日起在米糧庫4號院居住,直到1937年6月18日啟程到南京討論國難,同年9月赴美國任大使。1930年代,米糧庫是新文化人的聚居地。米糧庫1號住有陳垣、傅斯年,3號住有梁思成林徽因,4號住有胡適。米糧庫4號的胡適家與周作人的「苦雨齋」、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廳」都是新文化人的文化沙龍和社交場所。這也是胡適在北京八處居所(其中五處是住宅)中居住最長的一處。胡適弟子兼秘書羅爾綱在《師門五年記》一文中曾詳細描述了米糧庫4號胡適家[2][1][3]

1937年,陳宗蕃在寫完《燕都叢考》後,便將淑園出售給畫家陳半丁。陳宗蕃則在出售了淑園之後遷居地安門內大街以東的慈慧胡同,距離米糧庫胡同不遠。當時陳半丁在朋友資助下,從陳宗蕃處購得米糧庫4號的一座洋樓,因為院內有園五畝,故稱「五畝之園」。陳半丁的學生回憶道,當時陳半丁的住所進門迎面是山子石,院內有松林,地上種有花草、白菜玉米蘿蔔等,紅磚小樓是陳半丁起居及作畫之所。1951年,陳半丁將米糧庫胡同的這處院子賣掉,購買了南魏胡同新帘子胡同的兩處住宅[1]

自1937年陳宗蕃將淑園出售給陳半丁後,淑園很可能是被一分為二。東部保留淑園的原貌。西部則重建了院落,以後西部成為大主教于斌的宅邸[1]

淑園東部即今米糧庫胡同1號、3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設有世界醫學實驗托兒所,後來是聯合醫院(又稱五四醫院)。1958年大躍進時期,成為一家半導體研究所。後來變成電視機外殼廠。自1977年鄧小平入住米糧庫胡同之後,淑園東部拆遷騰空,成為某軍事單位的辦公地[1]

淑園西部于斌的宅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為中共中央社會部宿舍,李克農孔原同住一個院落,李克農是1950年遷入該院。據說他們住的就是胡適故居,院落較大,有一處四合院,一座二層小樓,還有一些平房。1960年代至1970年代,陳伯達也居住在淑園西部,當時陳伯達家院內有間玻璃大房子,內有個白色大浴缸。九一三事件後,陳伯達的政治生涯結束。1976年,陳伯達原先居住的院子包括圍牆在內都被夷為平地,原址新建了建築。1977年,復出後的鄧小平遷居這處新建的建築,即米糧庫胡同11號(後改為米糧庫胡同5號)。鄧小平在此居住直到1996年12月12日因病住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南樓(1997年在該醫院逝世)。其後鄧小平的夫人卓琳繼續居住在此,卓琳2009年逝世時,此處曾接受社會弔唁[1][4][5][6][7][8]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百年老胡同米粮库中的那些名人“住客”. 網易.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2. ^ 名人与北京之古韵京华说胡适. 北京旅遊. 2013-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3. ^ 钟鼓胡同17号. 北京市規劃委東城分局. 2015-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4. ^ 伟人出没的景山胡同. 東華流韻. 2015-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5. ^ 1:1.25真实还原米粮库胡同5号院. 網易. 2014-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6. ^ 我家住在米粮库. 新華網. 2010-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6). 
  7. ^ 卓琳遗体告别仪式初定10日举行. 新浪. 2009-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8. ^ 邓家在米粮库胡同设灵堂接受亲友吊唁. 網易. 2009-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