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
牽牛(學名:Ipomoea nil)屬旋花科番薯屬,有些地區稱它喇叭花,而日本人稱其為朝顏(朝顔、あさがお),原產地亞熱帶亞洲、北美洲。
牽牛 | |
---|---|
《植物學雜誌》(1793) Convolvulus nil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類植物 Asterids |
目: | 茄目 Solanales |
科: |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
屬: | 番薯屬 Ipomoea |
亞屬: | 虎掌藤亞屬 I. subg. Ipomoea |
節: | 牽牛節 I. sect. Pharbitis |
系: | 異葉牽牛系 I. ser. Heterophyllae |
種: | 牽牛 I. nil
|
二名法 | |
Ipomoea nil | |
異名 | |
|
形態
一年或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或稱藤本植物,全株具有短毛。因此種植牽牛花一般在春天播種,夏秋開花,其品種很多,花的顔色有藍、緋紅、桃紅、紫等,亦有複色品種,花瓣邊緣的變化較多,是常見的觀賞植物。果實卵球形,可以入藥。
牽牛葉子通常三裂,基部心形。花呈白色、紫紅色或紫藍色,漏斗狀,雄蕊5枚,長度不一,花絲基部被柔毛,萼片5枚,雌蕊1枚,子房3室,柱頭頭狀。花期以夏季最盛。種子具有藥用價值。
牽牛的近緣種包括三色牽牛(Ipomoea tricolor)、圓葉牽牛(Ipomoea purpurea)和變色牽牛(Ipomoea indica)。
-
栽培種「暁の海」
-
牽牛子
名稱由來
南朝醫學家陶弘景所輯的《名醫別錄》載:「此藥始出山野牽牛謝藥」。[1]
牽牛花的名稱由來有兩個說法: 一是根據唐慎微《證類本草》記載,有一農夫因為服用牽牛花種子而治好痼疾,感激之餘牽著自家的水牛,到田間蔓生牽牛花的地方謝恩[2];另一種說法是因為牽牛花的花朵內有星形花紋,花期又與牛郎織女星相會的日期相同,故而稱之。
藥用
牽牛花是有毒植物,不可胡亂食用。作為中藥用的是牽牛的種子,中藥名為「牽牛子」,別名二丑、黑丑(表面灰黑色)、白丑(表面淡黃白色),主要來源是裂葉牽牛和圓葉牽牛兩個品種。[3]
- 性味:
性寒,味苦
- 功用:
- 主治:
牽牛子含棕櫚酸、赤黴素甲3、赤黴素甲20、赤黴素甲26、甲27,牽牛子酸丙、丁等。雖有小毒,但可治水腫、痰滿喘咳、便秘、蛔蟲、腳氣等症。孕婦及氣虛脾虛者忌服。
有毒部位: 全草有小毒,種子毒性強。 中毒症狀: 幼兒或家畜誤食,有四肢無力、頭昏、食慾不振等症狀。 急救方法: 催吐 分佈: 全台低海拔山野及荒地皆有分布,嘉義以南縣市尤多,各離島上也十分常見。 用途: 可栽培供觀賞。
文化
參見
參考文獻
- ^ 《本草綱目》〈田野人牽牛謝藥〉
- ^ 唐愼微《證類本草》牽牛子下引陶弘景云:「作藤生花,狀如藊豆,黃色子作小房,實黑色形如梂子核。比來服之,以療腳氣急,得小便利,無不差。此藥始出田野人牽牛易(或作「謝」)藥,故以名之。」
- ^ 牽牛子-惟德堂藥房. [2016-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0).
- ^ 郵票策劃及拓展處 - 香港郵品. [2008-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9).
- ^ 以牽牛花為部徽 象徵文化草根性 - 公視晚間新聞. 公視新聞網. [2012-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1)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牽牛花
-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資訊:牽牛花
- Jepson Manual Treat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luka Species Profile
- HEAR Species Profi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裂葉牽牛 Lieyeqianniu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 牽牛子 中藥材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