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石

是一類礦石的泛稱,通常指的硬玉(翡翠)和軟玉,其中軟玉通常是指角閃石類的閃玉。

玉坯
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玉製屏風,為汪精衛贈送裕仁天皇之珍品,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復歸。

玉在中華文化非常流行,認為有去凶、避邪、擋煞、鑑真的作用,因此在古代常作成祭祀禮器與象徵身分地位的裝飾,皇帝印璽亦是用玉刻造,在現代除了裝飾之外亦常當作平安符隨身佩戴。

定義

 
全球玉礦分布圖

玉的概念歷來並無十分嚴格的定義。在漢字文化圈被稱爲「玉」的礦物種類十分龐雜。一般而言,符合美觀、堅硬、溫潤等特點的礦物皆可能被稱爲「玉」。同時,也有一些礦物符合通常對於玉的定義,但習慣上並不被稱爲「玉」。例如古代的「瓊瑰」現在稱為「瑪瑙」。古代的「琅玕」就是現在的「土耳其玉」。古代的「水玉」就是現在稱的「水晶」;而「漢白玉」指的是一種大理石。以下是古今不同文獻對於「玉」的定義:

  • 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 《周易正義》(孔穎達):「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
  • 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定義「玉」為細膩、光澤、略透明的石頭。
  • 中國大百科全書》定義「玉石」為天然、美觀、細膩、堅韌、光澤、柔潤之岩石,並謂一般指硬玉和軟玉。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珠寶玉石鑑定標準(GB/T16553-2003)》對「天然玉石」的定義:「由自然界產出的,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少數為非晶質體」。

另外,出於商業上的目的,一些商家也為某些傳統上不被視爲「玉」的材料(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冠以「某某玉」的名稱。由於「玉」本身並無嚴格定義,這樣的命名一般也不被視爲非法。

分類

 
產於新疆和闐的軟玉
 
臺灣墨玉原石

由於玉的種類繁雜,在礦物學歷史學考古學上各有不同的分類,以及中國對「石之美者」的理解,除礦物學外玉的分類不僅繁雜而模糊,其種類也隨之不勝枚舉。

為解決這種分類混亂的情況,社會上曾提出過各種具體的分類方式,如將「玉」定義為礦物學的解釋,而將「玉石」作為包容蛇紋石、岫巖玉、藍田玉等其他傳統上被認為是玉的礦物歸類於此。或者將軟玉劃分出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軟玉依然是透閃石陽起石等物質為主的礦物,而廣義上的軟玉則是文化傳統上所有被認為是玉的礦物集合。也有將軟玉只定義為新疆和闐玉,其它皆為「傳統玉材」,不一而足。

 
一塊尚未加工的藍田玉石。

因此,最廣義上的「玉」包括:

依照顏色劃分,也有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墨玉的分類方式。

硬玉

 
遼寧省博物館模擬制玉器場景

硬玉也稱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硅酸(NaAl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硅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出產於高壓低溫下生成的變質岩層中。往往伴生在藍閃石、白雲母、硬柱石(二水鈣長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間,比重在3.25—3.35之間。翡翠的顏色因含有的元素質量分數不同而顯白或綠色。一般以白色泛綠種類最為常見,以翠綠色為貴。因而在硬玉傳入中國後,被冠以「翡翠」(翡為紅色羽毛,翠為綠色羽毛)之名。翡翠的流行史沒有軟玉長,其出產地也主要集中於緬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出產國)、日本新潟縣以及北陸沿海。危地馬拉美國俄羅斯也有少量出產。

翡翠的價值通過顏色(所謂「正、陽、濃、和」)、透明度(「水頭」)質地和重量來評判。翡翠製品的價格一般不受年代久遠的影響,這一點與軟玉有所不同。

翡翠的原料依照出產方式分為「老坑」和「新坑」等等說法,其中人們將長期受自然界雪水浸泡的翡翠原石稱為「老坑翡翠」,這樣的翡翠外觀一般是偏綠色,據稱有水亮斑的光澤。因而受到人們的歡迎。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強酸浸泡或者激光蝕刻來填充一些顏色,使品種較差的翡翠在外觀上變得與高檔翡翠類似,現在翡翠在市場上通常以字母A、B、C為標識分辨翡翠製品的質地。其中A貨翡翠意為未經過化學處理,顏色、結果自然的天然翡翠。而其他類別的翡翠則或多或少有人工添加的成分。

軟玉

 
嵌有青玉的「紫檀柄青玉鏤雕花果九九如意」,藏於河北省歷史博物館
 
現代玉器市場

角閃石、陽起石類軟玉英文中也稱Nephrite蘇聯化學家曾將軟玉命名為「中國玉」。軟玉(文化分類)的大部分在國際通用標準上並不被認為是玉,而是其他的礦物。但在少數國家(如中國),它們依然被當作玉的一個類別而交易。作為國際上通用的軟玉透閃石、陽起石類標準而言,純度和質地較高的是產自新疆和田的玉石,此外,社會上也流行所謂「中國四大名玉」(和田玉綠松石、岫巖玉、獨山玉),而其中真正屬於礦物學上軟玉的只有和田玉和透閃石質的岫巖玉。

軟玉的化學成分是鈣鎂硅酸鹽(Ca2Mg5(OH)2(Si4O11)2),單斜晶系。顏色由透閃石和陽起石的成份決定。透閃石主要是白、灰二色,陽起石顏色則根據其含鐵量與元素的氧化程度而在深綠—紅棕—黑色的範圍內波動。依照軟玉石質的顏色,也有數個亞種:純白色具有油脂光澤的羊脂玉;泛白色的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墨玉以及較為稀少的糖玉等。

產於新疆的和田玉是純度較高的一類軟玉。一般具有玻璃—油脂光澤,礦物比重在2.80-3.10之間。莫氏硬度在6-6.5之間,顏色因含有的礦物成分不同而呈現純白—霧狀黑等各種顏色,也因此沒有固定的解理態。和田玉具有玉石中最強的韌性而不易破損。

獨山玉

「獨山玉」是主要產自中國河南省南陽市北獨山的礦物,屬黝簾石化斜長岩,其中斜長石黝簾石為主要礦物成分。蘇聯地質學家E.Я.基也夫林科曾把獨山玉歸於翡翠類的玉石礦床。但如今依照軟玉的定義它的成分並不屬於玉石。但中國傳統工藝仍視其為玉雕材料之一。

藍田玉

產於中國陝西省藍田縣的綠色或白色大理石

瑪瑙

瑪瑙是玉髓類礦物的一種,經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隱晶質石英的紋帶狀塊體,硬度7-7.5度,比重2.65,色彩相當有層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常用做飾物或玩賞用。古代陪葬物中常可見到成串的瑪瑙球。

綠松石

在歐洲,綠松石被稱為Turquoise。這個名稱來自法語,是土耳其的稱呼之一,因為這種玉石最早由土耳其進口到歐洲,因此得名。

水晶

古代的「水玉」就是現在稱的「水晶」。石英(英語:quartz)是大陸地殼數量第二多的礦石,僅次於長石,其晶體結構是SiO4矽-氧四面體的連續框架,其中每個氧在兩個四面體之間共享,得到SiO2的總化學式,石英的種類有很多,無色全透明的石英稱為水晶。

歷史

軟玉的摩氏硬度並不高,因而在新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使用玉為材質的工具。中國將在遼東半島興隆窪文化(距今約8000年)的遺址考古發現中發現岫巖玉作為世界上最早的玉器予以認定。[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新西蘭土著人也曾在他們的文化遺蹟中發現了眾多遺蹟,考古證實在新西蘭玉石也曾流行了數個世紀。在日本,玉器也被作為祭祀用的器皿材質之一,尤其是勾玉。在日本歷史上的三大神器中也有玉石的出現。

新石器時期出土的玉器大多不是當前國際公認的陽起石一類軟玉,而是蛇紋石種,亦即文化觀念上的玉石。因而這一時期出土的玉器材質往往種類繁多,岫巖玉、獨山玉為這一時期的主要玉材。

伴隨着社會的進步,玉石的雕刻工藝日趨進步。前16世紀中國商代開始將玉器作為貴族的財富象徵。並且玉器開始分擔政治器皿的職能,帝王在分封貴族、授予大臣財富時往往不乏玉器的存在。在河南殷墟,1976年婦好(商代帝王武丁的妻子)墓中出土了755件玉器,其中囊括了岫巖玉、和田玉(這說明在當時中國中原地區已經和新疆有了經貿聯繫)等材質製成的玉龍、玉桂玉璧玉琮玉盤等裝飾、配件、禮器;在商代的考古也發現了「跪坐人」等反映社會風氣的配飾。說明玉器在商代形成了種類繁多,用途廣泛的一個系統,其樣式也有新石器時代的片狀物檢發展為簡單的配飾、雕件,說明了時主要的工具青銅器加工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西漢金縷玉衣。其製作的精良程度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玉器製作工藝。

隨着禮樂思想對中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影響不斷加深,其學說中關於玉的政治理解也隨之成為一種社會性的共識。玉器系統也在這一時期日臻完善,形成「六瑞」「六器」職能分工各有不同的體系。「六器」出自《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作為天子進行對天地四極進行祭祀,祈禱國家安定,社稷平安的禮器。而「六瑞」也是出自周禮「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持鎮圭,公持桓圭,侯持信圭,伯持躬圭,子持谷璧,男持蒲璧」,以圭、璧兩種玉器,通過官制的高低緩分出六器,說明當時的中央集權已經大體形成。 天子在祭祀天地、時,要用玉冊來刻下銘文;百官封爵以玉器為印信;轉達君令使用玉符、君子以玉為德行操守的標準;民間詩歌中經常以玉作為美好事物的代表象徵。如《詩經·國風·衛風》提到的一段詩歌:

這其中的「瓊琚」「瓊瑤」「瓊玖」均是當時對「玉」的美稱,此外「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詩經·大雅·抑》)「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詩經·國風·衛風》)此外很多成語也與玉有關,如「玉壺冰心」、「玉石俱焚」等,在這些成語中無分褒貶,「玉」的意義一般均為褒義字。

中國在戰國時期隨着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在逐步接受各種派系思想的同時,也接受了玉在文化中的作用。因而玉的文化意義也在不斷上升,詩歌中、宮殿內、祭台上都有玉器的存在。其中關於「和氏璧」的典故在這一時期出現,通過《史記》、《戰國策》等史書不斷延伸,成為極富文化意義的象徵。玉的文化意韻還是逐漸成形。

漢朝後玉器的製作工藝上不斷創新,可以使用玉器的階層,從帝王將相到市井白衣不一而足。對玉的理解加於了道德的象徵,東漢許慎的《說文》上給予玉五種道德,即「仁、義、智、勇、潔」玉之五德。玉器也開始逐漸向隨身裝飾和擺放雕件兩個方向發展。六朝後的玉器開始向寫實的手法上發展,作品大多以人和典故為主題。宋以後,玉成為世俗化的裝飾。 玉也成為人們驅吉避凶的物品,《明心寶鑑》中蘇黃門曰: 「衣冠佩玉, 可以化強暴; 深居簡出, 可以卻猛獸; 定心寡慾, 可以服鬼神。 」[1]

玉器曾作為絲綢之路西域地區的特產之一,于闐(今中國新疆和田縣)以出產色澤潔白的軟玉而著稱,在伊朗阿富汗印度都有出土記錄。和田玉中色澤潔白,有脂肪光澤的玉被稱為「羊脂白玉」而受到人們的喜愛。此外,新疆準噶爾盆地與青海也盛產玉石。

以後玉石的雕刻日漸以裝飾為準,其中不乏乾隆時期著名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圖玉山,以及其他玉材加工後的名品。這一時期硬玉翡翠也開始受到社會的歡迎,慈禧太后墓室中就曾被發現有大量製作極為精良的翡翠玉雕出土,但後來因被盜墓而不知下落。

相關條目

 
玉器首飾

另見

名稱以「玉」開頭的所有條目

注釋

  1. ^ 明心寶鑑-明-范立本

外部連結

延伸閱讀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玉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