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名

逻辑学家

王方名(1911年—1985年9月3日),四川渠縣人,邏輯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作家王小波之父。

生平經歷

早年在川北嘉陵高中讀書時因曾赴蘇區參觀並發表過同情中共的言論而遭學校開除,1934年得人幫助轉學到重慶川東師範就讀。1935年在校時參加中共影響下的抗日救國學生運動,是當時重慶學聯骨幹,擅長文字並能繪畫刻印,負責學聯的宣傳與組織工作。1937年夏天在川師畢業後就職於萬縣民眾教育館,其時即籌備赴延安參加抗日。

1938年初,與陳寄宇、周極明、李成之李新羅義淮、胡其謙結伴從萬縣出發徒步赴延安,入陝北公學,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即在陝北公學旬邑分校任學員隊指導員。1939年春調入抗大,隨抗大一分校從陝北開進敵占區,先後在晉東南魯南膠東的抗大分校任指導員和政教組長,以後又在膠東公學任副校長。後因患病而轉入膠東地方工作。1949年後任山東省教育廳督察。後又調到中央高教部任政治教育專員。

1952在高教部進行「三反」的運動中響應號召給領導提意見,反引起部領導極度不滿,趁其父在家鄉被劃為「惡霸地主」之機,竟對王方名處以政治極刑,即作為「階級異己分子」開除黨籍,撤除職務。蒙冤後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工農速成中學當教師,後因李新之助得以調到中國人民大學邏輯學教研室任教。此一冤案在其後政治運動頻仍的二十八年中不得湔雪,直到「文革」之後的1979年,當年主辦此案的兩領導錢俊瑞安子文分別簽署意見,說明從前的批示有錯、應予撤銷,然後方由中組部給予徹底平反恢復黨籍。

平反後調到新成立的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

1985年9月3日下午,夫人宋華到人民大會堂參加紀念抗戰勝利四十周年大會,王方名面對電視機中直播的大會實況,獨倚床欄溘然長逝。

學術思想

王方名一生在學習和思考上勤奮用功,語文基礎甚好,富有各種知識。

在人大任教時致力於邏輯學研究,認為當時蘇聯和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邏輯學的學者們以為邏輯學也有「階級性」的觀點站不住腳。對此,他的基本觀點是:一、如同語言學一樣,形式邏輯不能被劃歸於哪一階級;二、形勢邏輯與辯證邏輯並無高低之分,更不能強相對立。在論爭中與王方名想法一致的有周谷城,而當時二人正巧都不是共產黨員。但他的精湛論述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特意請二人談話,並便宴招待,鼓勵他們繼續深入研究。(但毛的接見並未使王方名的政治處境得到改善。)

在政治沉冤終於得到昭雪時,人生大好時光已過,王方名的許多研究材料經過「文革」政治運動已經難以索回。「文革」後期,他對友人說起「唯物論」和「辯證法」在中國長期被濫用和曲解,應當撥亂反正。「文革」後,他曾經試圖建立對人類思維科學的研究課題,可惜為時已晚,遺恨疊加,終致使精神也難以支撐。[1]

「知識分子最怕生活在不理智的年代。」——王小波《知識分子的不幸》[2]

參考文獻

  1. ^ 《流逝的歲月——李新回憶錄》中《我的好友王方名》一文。
  2. ^ 見《沉默的大多數——王小波雜文隨筆全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ISBN 7-5006-2709-2)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