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山遺址

30°01′26.8″N 121°22′45.0″E / 30.024111°N 121.379167°E / 30.024111; 121.379167

田螺山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
分類古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編號7-0166-1-166
認定時間2013年3月

田螺山遺址是屬於河姆渡文化的一處古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發現於2001年,曾入選「200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選名單[1]。經考古證實,遺址年代約為距今7000年-5500年。由於其地面環境、地下遺存保存較為完好,被稱為「第二河姆渡」[2]

發掘過程

田螺山遺址發現於2001年。當時,一家熱處理廠在打井時發現陶片、動物骨骼和木頭。隨後,文物部門對當地進行了發掘,認為遺址時間不晚於河姆渡文化第二期,且形式與河姆渡文化類似。2004年2月至6月的大規模發掘證實,該文化遺存出土器物與河姆渡遺址幾乎相同,且出現成片干欄式建築遺蹟和較為完整的村落布局[3]。預計遺址總面積達到30000平方米,擁有6個文化層,年代約為7000年-5500年。田螺山遺址現場館副館長黃建華表示,田螺山遺址的地面環境在河姆渡文化眾多遺址中保存最為完好[2]

特色

田螺山遺址發現了其他遺址不具有的人臉形陶支腳、形似大象頭部的陶塑等陶器,這在河姆渡遺址中幾乎沒有見到[2]。出土的器物中,雙耳深腹夾炭陶罐殘存部分有近70厘米高,這在浙江省範圍內是首次發現。遺址中發現大量鹿角、魚骨、象牙等動物骸骨和木材、菱角酸棗等植物遺存,這反映了當時這一地區的自然狀況。[4]特別是遺址中發掘出的人為種植古茶樹樹根和壺形陶器證明,當時很有可能已經人工種植茶樹並飲茶[5]。遺址中的干欄式建築範圍和大小證明,當時的先民已經能夠挖掘較深的土坑,且能夠應用重力與承重力關係的經驗進行建築[4]。根據田螺山發掘的大量稻穀證明,隨着時間推移,馴化稻的比例上升,且發現的稻穀並非原始栽培稻。這證明了長江流域稻穀種植歷史比預想的更長。這一成果於2009年被美國《科學》雜誌收錄[6]

保護與展示

2007年,遺址發掘現場建起田螺山遺址現場館,將遺蹟發掘成果與發掘現場進行展示,使參觀者能夠親歷考古發掘現場[2]

圖片

參考資料

  1. ^ 黃建華. 余姚田螺山遗址入围08年度全国十考古新发现. 餘姚日報. 2009-03-08 [2011-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2. ^ 2.0 2.1 2.2 2.3 田螺山遗址最新发掘成果将出炉. 青年時報. 2011-03-25 [2011-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3. ^ 徐建成. 田螺山遗址和傅家山遗址. 中國寧波網. 2005-12-29 [2011-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4. ^ 4.0 4.1 嚴紅楓. 浙江余姚发现另一个河姆渡 田螺山遗址初步确定距今六千五百多年. 光明日報. 2004-06-09 [2011-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5. ^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6000年前的古茶树. 寧波日報. 2009-01-12 [2011-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3). 
  6. ^ 田螺山遗址稻作遗存研究成果 粳稻起源在中国. 中國新聞網. 2009-03-25 [2011-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0).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