ㄌㄧˋ(英語:Dysentery)指的是導致帶血的腹瀉腸胃炎[1][2]具體說主要是腸(特別是大腸)發炎。[3]依傳染性的致病生物體不同而分為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4]也有其他更少數的病因。痢疾其他的症狀有發熱、腹痛、里急後重等,[3]脫水為最常見的併發症。[5]

顯微鏡糞便樣品中的志賀氏菌

痢疾造成的健康危害較大,細菌性痢疾每年感染1.65億人,致死110萬人,絕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居民。[6]阿米巴痢疾每年感染幾百萬人,致死55000人。[7]

痢疾「病從口入」,一般和被糞便污染的食品和水源有關,可以通過洗手、煮熟食物等食品安全措施防止。[4]痢疾一般會自然好轉,但病人應充分補水抵消腹瀉失水,不然有惡化成脫水的風險;建議是使用口服補液鹽[4]旅客若在發展中國家染上痢疾,可以考慮使用阿奇黴素以便更快好轉。[8]

痢疾歷史悠久,自西醫鼻祖希波克拉底之時就有記載。[9]元朝皇帝元順帝和唐朝皇帝唐太宗都是死於痢疾。

細菌性痢疾

 
感染痢疾阿米巴原蟲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於志賀氏菌屬(痢疾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假膜性腸炎(纖維素性炎)。 痢疾桿菌由上皮細胞直接侵入腸粘膜。病變多局限於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內,以大量纖維素伸出形成假膜性炎為特徵,假膜脫落伴有不規則淺表潰瘍。 分為急性細菌性痢疾、慢性細菌性痢疾、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菌痢主要是通過帶菌者的手傳播擴散。經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的菌痢多發於夏季。細菌性痢疾流行範圍廣,傳播快,發病率高。發病多見於青少年及小童。病後僅有短暫和不穩定的免疫力,人類對菌痢普遍易感,引起該病爆發流行,特別是洪澇災害地區,一旦水源受污染,更容易發生流行。菌痢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期

症狀

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腹痛、里急後重、膿血樣大便、發熱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是因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感染結腸引起,主要是通過糞便污染所傳染。多見於熱帶地區衛生較差的農村,夏秋季發病率較多,其中以成年男性患者較多。患者病後沒有免疫能力,故易出現重覆感染。嚴重患者會出現如腸出血、腸穿孔、腹膜炎。

症狀

部份病人會出現無症狀。一般起病較慢,沒有發熱,腹瀉糞便惡臭伴腹脹氣,右下腹腹痛。體弱及營養不良病者有機會出現暴發症狀:起病急、高熱、劇烈腹痛、水樣便。

處理

  • 臥床休息
  • 半流質或流質食物,避免進食刺激性或易引致腹脹的食物
  • 立即看醫生(切勿自行購買成藥服食)

中醫文獻記載

中國歷代文獻有關痢疾記載:

  • 黃帝內經》,唐朝整理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稱「腸癖」或「赤沃」
  • 傷寒論》,《金匱要略》,東漢張仲景撰,稱「下利」,對其病機多責之「以有熱故也」,並開始有方藥記載,制定了白頭翁湯,桃花湯(赤石脂,乾薑,粳米)等有效方劑,開清熱解毒,溫澀固下之先河。
  • 千金要方》,唐朝孫思邈著,將本病稱為「滯下」,並記載102首方劑
  • 《嚴氏濟生方》,南宋嚴用和,正式提出「痢疾」這一病名。治療上主張「先導滌腸胃,次治根本,然後辨其風冷暑濕而為之治法」。
  • 《河間六書》,金元四大醫學家之一劉完素等撰、明朝吳勉學等編校,認為本病之所以急迫,是由於火性的原因。對本病的治療創「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的原則。
  • 《丹溪心法》元代金元四大醫學家之一朱震亨著述、明朝程充校訂,提出「痢赤屬血,白屬氣」,「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傳染相似」。

按痢疾症狀分證,有白痢或稱濕痢、赤痢亦名熱痢、赤白痢亦名濕熱痢、噤口痢休息痢(慢性痢疾)、疫毒痢(中毒性痢疾)、寒濕痢虛寒痢等。

預防

  • 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
  • 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潔瓜果,不吃變質食物。
  • 切生熟菜的刀具及砧板最好能分開。如無條件者,至少在每次切熟食前洗淨,並用開水燙一下。
  • 注意身體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1. 保持地方及廚房器皿清潔,並把垃圾妥為棄置。
2. 保持雙手清潔,經常修剪指甲。不要徒手處理熟食;如有需要,應戴上手套。
3. 進食或處理食物前,應用肥皂及清水洗淨雙手,如廁或更換尿片後亦應洗手。
4. 飲用水應採用自來水,並最好煮沸後才飲用。
5. 應從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6. 避免進食高危險食物,例如貝類海產、生食或半熟食。
7. 烹調食物時應穿着清潔,如可洗滌的圍裙,並戴上帽子。
8. 貝類海產應用清水洗刷和沖洗,並浸泡於清水中一段時間,待其自然淨化。內臟如無須保留,應加以清除。
9. 易腐壞食物應用蓋蓋好,存放於冰箱中。
10. 生食及熟食,尤其是海產,應分開處理和存放(冰箱上層存放熟食,下層存放生食),避免交叉污染。
11. 冰箱應定期清潔和融雪,溫度應保持於攝氏4度或以下。
12. 食物應徹底清洗並徹底煮熟,煮熟後應盡快食用。
13. 如有需要保留吃剩的熟食,應該加以冷藏,並盡快食用。食用前應徹底翻熱,變質的食物應該棄掉。
14. 感染此病者及無症狀的帶菌者均不應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

參考資料

  1. ^ Dysentery. who.int. [28 Nov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5 December 2014). 
  2. ^ Controlling the Spread of Infections in Evacuation Centers |Health and Safety Concerns.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5 Nov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9). 
  3. ^ 3.0 3.1 道蘭氏醫學詞典中的Dysentery
  4. ^ 4.0 4.1 4.2 Dysentery. nhs.uk. 18 October 2017 [15 Nov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13) (英語). 
  5. ^ WHO EMRO | Dysentery | Health topics. www.emro.who.int. [15 Nov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5). 
  6. ^ Dysentery (Shigellosis) (PDF). WHO: 2. November 2016 [15 November 20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 September 2018). 
  7. ^ Shirley DT, Farr L, Watanabe K, Moonah S. A Review of the Global Burden, New Diagnostics, and Current Therapeutics for Amebiasis. 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 July 2018, 5 (7): ofy161. PMC 6055529 . PMID 30046644. doi:10.1093/ofid/ofy161 . 
  8. ^ Tribble DR. Antibiotic Therapy for Acute Watery Diarrhea and Dysentery. Military Medicine. September 2017, 182 (S2): 17–25. PMC 5650106 . PMID 28885920. doi:10.7205/MILMED-D-17-00068 . 
  9. ^ Grove D. Tapeworms, Lice, and Prions: A compendium of unpleasant infections. OUP Oxford. 2013: PT517 [2023-11-10]. ISBN 978-0-8493-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4) (英語). 

參考書籍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