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山鷦鶯

白喉山鷦鶯(學名:Prinia superciliaris),又稱黑喉山鷦鶯山鷦鶯,是雀形目扇尾鶯科的一種鳥類。[2]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3]黑喉山鷦鶯又可以指Prinia atrogularis(中國大陸稱為黑胸山鷦鶯,台灣稱為黑喉山鷦鶯)。

黑喉山鷦鶯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扇尾鶯科 Cisticolidae
屬: 鷦鶯屬 Prinia
種:
黑喉山鷦鶯 P. superciliaris
二名法
Prinia superciliaris
Salvadori, 1874

特徵

 
RMNH 收藏的雄鳥標本。科克堡(武吉丁宜)

白喉山鷦鶯體重約11.8克,翼長約48毫米,嘴峰長約13.1毫米,喙寬度約2.4毫米,喙厚度約3毫米,跗蹠長約20毫米,尾長約100毫米。白喉山鷦鶯在其分布區內為留鳥,其棲息在半開放的草原環境中,食性為肉食性,主要食物來源是陸生無脊椎動物。[4]

亞種

  • P. s. erythropleura:分布於緬甸至泰國北部。
  • P. s. superciliaris:分布於緬甸東部山區至中國南部(雲南)、老撾北部和越南北部的山區。
  • P. s. waterstradti:分布於泰國-馬來半島南部。
  • P. s. klossi:分布於老撾南部和越南南部的高原地區。
  • P. s. dysancrita:分布於西蘇門答臘的山區。[5]

參考資料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HBW and BirdLife Taxonomic Checklist. 6.0b. 2022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5). 
  2. ^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IOC World Bird List 12.1 (Multilingual Version). [2022-08-22]. doi:10.14344/ioc.ml.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英語). 
  3.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黑喉山鹪莺华南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 ^ Tobias, J. A.; Sheard, C.; Pigot, A. L.; Devenish, A. J. M.; Yang, J.; Sayol, F.; Neate‐Clegg, M. H. C.; Alioravainen, N.; Weeks, T. L.; Barber, R. A.; Walkden, P. A. AVONET: Morphological, Ec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Data for all Birds. Ecology Letters. 2022, 25 (3) [2022-08-22]. ISSN 1461-023X. doi:10.1111/ele.138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07) (英語). 
  5. ^ Clements, J. F.; Schulenberg, T. S.; Iliff, M. J.; Billerman, S. M.; Fredericks, T. A.; Gerbracht, J. A.; Lepage, D.; Sullivan, B. L.; Wood, C. L. The eBird/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2021.. 2021 [2022-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