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因寺
福因寺,藏語稱「格都布林」、「米潘木卻林」[1],蒙古語稱「准黑惕」[2],俗稱北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1]該寺是阿拉善盟僅次於南寺(廣宗寺)的又一座大廟。[2]
福因寺 | |
---|---|
基本資訊 | |
國家 | 中國 |
位置 |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 |
座標 | 38°58′33.79393″N 105°52′30.57470″E / 38.9760538694°N 105.8751596389°E |
宗教 | 藏傳佛教 |
宗派 | 格魯派 |
子寺 | 方等寺、呼爾木圖廟、敖套海廟、查拉格爾廟、色勒廟、達里克廟、白塔寺、博爾圖(博爾斯圖)印塔寺 |
領導 | 活佛:道布增活佛(北寺葛根) 第巴喇嘛 衛藏喇嘛 |
開基 | 道布增·羅布生旦畢關布 |
開山時間 | 1804年 |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 |
福因寺 | |
地址 |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清 |
編號 | 4-135 |
認定時間 | 2006年9月4日 |
地圖 | |
簡介
福因寺位於阿拉善左旗,賀蘭山北段,山深林密。該寺是阿拉善八大寺之一,其屬寺有八座:方等寺、呼爾木圖廟、敖套海廟、查拉格爾廟、色勒廟、達里克廟、白塔寺、博爾圖(博爾斯圖)印塔寺。[1]
阿拉善親王羅卜藏多爾濟之第五子皈依六世班禪後,獲六世班禪賜法名「羅布生旦畢關布」。清朝嘉慶元年(1796年),道布增活佛羅布生旦畢關布自西藏回到阿拉善之後,見延福寺重定法事戒律但效果不彰,便自延福寺藏尼德達增帶走了眾位僧徒,於嘉慶四年(1799年)在定遠營城(今巴彥浩特)以北的「浩太」地方興建了兩座簡易的小經殿,並主持了幾年法會。清廷封他為「道布增呼圖克圖堪布」,並賞給「嘎舒格」玉書。此後,他在北京先後兩次參加「通力」法會,獲清朝皇帝恩賜後,決定擴建寺院。他返回阿拉善之後,親自尋找建寺地址。途中在一牧民家留宿時,夢見白須老者告稱:「東那林烏松」「巴彥高勒」地方是吉祥之地。於是他決定在此建寺,獲阿拉善親王旺沁班巴爾的支持,於清仁宗嘉慶九年(1804年)創建新寺。嘉慶九年(1804年),自延福寺分移出以阿旺丹德爾為首的60位僧人,註冊在這座新寺名下,寺名為「米潘木卻林」,法事照搬青海「阿拉騰寺」 (意為「金寺」)的規程進行。嘉慶十一年(1806年),阿拉善親王瑪哈巴拉以工程竣工上報清朝理藩院,嘉慶帝賜名「福因寺」,御賜四體文字書寫的「福因寺」匾額。經十幾年發展,福因寺不斷擴建,僧人已達百餘名。[1][2] 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福因寺興建99間的朝克沁都貢(大經堂),同時擴建藏尼德殿、塔爾尼殿,及諸多拉布隆、倉吉斯等等。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時,該寺僧人達993名。[1]
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福因寺首次遭到摧毀。清德宗光緒三年(1877年),經過道布增活佛的努力,該寺部分殿堂獲得修復。民國21年(1932年),阿拉善親王達理扎雅捐資修繕了朝克沁都貢(大經堂)。[2]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福因寺占地面積已達到約0.3平方公里,有11座大型經殿,4座拉布隆,5座吉斯等建築719間,僧人私房779間,共計1498間。其中,朝克沁都貢(大經堂)106間,藏尼德殿54間,阿格巴殿42間,東闊爾殿35間,藥王殿41間,蘇布爾嘎殿59間,日格尼殿35間,阿木尼殿19間,阿魯廟23間,德勒和廟19間,辯經殿35間,葛根拉布隆80間,第巴喇嘛拉布隆34間,衛藏喇嘛拉布隆29間,各廟倉113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該寺僧人為 370餘名。[1]
文化大革命期間,福因寺再度遭到破壞。直到1982年,該寺開始修復。[2]到2000年代,該寺有大小廟宇15座,建築物一百多棟,設有亭、堂、殿、閣。主廟旁有高達10米的白塔。各廟以及僧房、吉薩(倉庫)共計1498間,占地面積0.3平方公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