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號交響曲 (西貝柳斯)
A小調第4號交響曲,作品63,是讓·西貝柳斯完成的七首交響曲之一,寫於1910年至1911年之間。
第4號交響曲 | |
---|---|
西貝柳斯作品 | |
調性 | A小調 |
目錄號 | 作品63 |
創作 | 1910-1911年 |
背景
寫作
此章節需要擴充。 |
首演
由赫爾辛基愛樂樂團於1911年4月3日在赫爾辛基首演,由西貝柳斯指揮。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出版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分析
配器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4 2 3 0—tmp+1—str"[1]。
樂章
該作品共有四個樂章:
對於這首作品,西貝柳斯顛倒了古典音樂中第二樂章和第三樂章的傳統位置,將慢樂章置於第三。他還以一慢樂章代替傳統的快樂章開篇(這與許多巴洛克管弦樂作品的順序相同)。該作品典型的表演持續35-40分鐘。
增四度在該作品旋律與和弦中占主導地位,但是方式和增四度主導的第3號交響曲截然不同。在一個由大提琴、低音提琴和低音管演奏的黑暗的樂句中,它被直截了當地引出,在一個純一度C上面以C-D-F♯-E上升。
該交響樂的大多數主題都涉及增四度;在終曲,大部分的和弦張力就是是由A小調和E♭大調(之間一個增四度)的音之間的碰撞引起的。終曲中重現了A調和和E♭調之間的雙音衝突,使得尾聲音調混亂;在此中,對立的音符C, A, E♭和F♯(即互對的兩個增四度C–F♯、A–E♭)各自都在力求突出——背景是一系列不和諧音程,在大三度和小三度之間有許多衝突。
在此段落中,鐘琴無果地嘗試去強調A大調的短暫建立;但是,在結束時它又奏出連續的C♮(這個音也氣勢磅礴地展開了這部作品,讓樂章和整部交響曲在一個絕望的A小調中結束,沒有旋律,也沒有節奏的脈動。[2]
評價
許多評論家在交響樂中聽到了掙扎或絕望的情緒。哈羅德·特魯斯科特(Harold Truscott)寫道:「這部作品……充滿了預兆,這可能是……感知到1914年爆發世界大戰氣氛的無意識結果。」[3] 西貝柳斯當時在他的個人生活中也遭受了恐怖的衝擊:1908年,在柏林,他的喉嚨上切除了一個惡性腫瘤。蒂莫西·戴(Timothy Day)寫道:「手術成功了,但他在恐懼中生活了很多年,一直擔心腫瘤會復發,自1908年到1913年,死亡的陰影籠罩了他的生命。」[4] 其他評論家也聽到了作品的悲慘之處:一位早期的芬蘭評論家埃爾默·迪克托紐斯將此作品戲稱為「樹皮麵包交響曲」[5],指的是在上個世紀饑荒中,快餓死的斯堪的納維亞人不得不吃樹皮麵包才能生存。
根據西貝柳斯的傳記作者埃里克·塔瓦斯特謝納,該交響樂反映了那個心理分析和反思的時代,當時弗洛伊德和亨利·柏格森也強調無意識的意義[6]:8, 239, 265。他還把第四交響曲稱作「心理分析時代最顯著的文獻之一」[6]:265。甚至西貝柳斯本人也稱他的作「一種心理上的交響樂」[6]:239。他的哥哥,精神病醫生克里斯蒂安·西貝柳斯,是芬蘭第一個討論心理分析的學者之一。
在他開始創作這部交響樂的前一年,西貝柳斯在中歐遇到了許多他的同輩,包括阿諾德·勛伯格,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等;他與別人的音樂的相遇激起了他自己創作生涯中的危機。他在給他的朋友(和傳記作家) 羅莎·紐馬奇的信中談到了這部交響樂:「這是對當今音樂的抗議。 它絕對沒有任何花招。」後來,當被問及這部交響曲時,他引用了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的話:「Detärsynd ommänniskorna(有人為全人類感到可惜)」。
該交響樂曾有一個綽號:「Lucus a non lucendo」(荒謬的推理)[7]。
參考資料
- 參照
-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382. ISBN 0-8108-3228-3.
- ^ Lionel Pike, pp. 106–13
- ^ Harold Truscott, p. 98.
- ^ Timothy Day, p. 6
- ^ Parmet, Simon (1962). Sävelestä sanaan: Esseitä, p. 94. Helsinki: WSOY.
- ^ 6.0 6.1 6.2 Tawaststjerna, Erik. Jean Sibelius 3. Helsinki: Otava, 1989.
- ^ March 1, 1913 Musical Times, page 193, review of a 1913 Copenhagen performance.
文獻
- Hepokoski, James & Dahlström, Fabian: "Jean Sibelius", Grove Music Online, ed. L. Macy (Accessed 3 April 2006), (subscription acces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ruscott, Harold: "Jean Sibelius", in The Symphony, ed. Robert Simpson. Penguin Books Ltd., Middlesex, England, 1967. ISBN 0-14-020773-2
- Day, Timothy: program notes to Sibelius, The Symphonies (Lorin Maazel, Wiener Philharmoniker) (London/Decca CD 430 778-2)
- Parmet, Simon: Sävelestä sanaan: Esseitä. Helsinki: WSOY, 1962.
- Pike, Lionel: Beethoven, Sibelius and 'the Profound Logic'.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1978. ISBN 0-485-11178-0.
- Tawaststjerna, Erik: Jean Sibelius 3. Helsinki: Otava, 1989. ISBN 951-1-10416-0
參見
外部連結
- 西貝柳斯第4號交響曲:國際樂譜典藏計劃上的樂譜
- 西貝柳斯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