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布雷亞爾
语言学家
米歇爾·布雷亞爾(法語:Michel Bréal,法語:[miʃɛl bʁeal],1832年3月26日—1915年11月25日),舊譯布雷阿爾[1],是巴伐利亞出身的法國語言學家,現代語義學先驅。
米歇爾·布雷亞爾 | |
---|---|
出生 | 巴伐利亞王國普法爾茨地區蘭道 | 1832年3月26日
逝世 | 1915年11月25日 法國巴黎 | (83歲)
知名於 | 語義學 |
獎項 | |
生平
1832年出生於蘭道。原姓布呂爾(Brühl)[2]。先後在維桑堡、梅斯和巴黎等地求學,1852年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1857年來到柏林,跟隨弗蘭茨·博普和阿爾布雷希特·韋伯學習梵語。1864年成為法蘭西公學院比較語言學教授。1875年成為法蘭西文學院院士。1879年被任命為法蘭西高等教育監察官,直到1888年職位廢除。1890年獲授指揮官級法國榮譽軍團勳章[3]。1905年辭去職務,1915年在巴黎逝世[4]。
貢獻
1883年在《法國的希臘研究》第17卷第133頁的文章中首次提到了「語義學即意義的科學」,並根據希臘語創造出「語義學」(sémantique)這個詞彙。189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語義學專著《語義學:意義科學研究》[5](舊譯《語義學初探》)[6],標誌着現代語義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誕生。
軼聞
當宣布雅典承辦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時,布雷亞建議顧拜旦設立從馬拉松跑到雅典的比賽,以紀念馬拉松戰役中的菲迪皮德斯。這個提議得到了希臘人的積極響應。這是現代馬拉松運動的起源[8]。
參考文獻
- ^ 賈彥德. 《汉语语义学》. 北京大學語言學教材.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 第4頁. ISBN 9787301017944.
- ^ Hans Morgenstern "Jüdisches biographisches Lexikon. Eine Sammlung von bedeutenden Persönlichkeiten jüdischer Herkunft ab 1800", LIT Verlag, Wien, 2009, p.116
- ^ 3.0 3.1 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Bréal, Michel Jules Alfred.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4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81. 1911. 此句或之前多句包含來自
- ^ Chisholm, Hugh (編). Bréal, Michel Jules Alfred.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0 第12版. London & New York: Th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Company: 494. 1922. 已忽略未知參數
|inline=
(幫助) - ^ Michel Bréal. Essai de sémantique: science des significations. 1982.
- ^ 封文和. 对几个语义学问题的考证. 外國語言文學. 2010, 27 (4): 241–243. doi:10.3969/j.issn.1672-4720.2010.04.005.
- ^ 黃振華(譯). 《十九世紀末以前的語言学史》. 科學出版社. 1963年.
- ^ (英)傑弗·蒂鮑爾斯. 《奥运会奇闻趣事》. 由李黎翻譯. 藍天出版社. 2008年1月 [2019-08-22]. ISBN 978750940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
外部連結
- 米歇爾·布雷亞爾學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