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門二氏動力學

米-門二氏動力學(英語:Michaelis-Menten kinetics),又稱米氏動力學,以德國生物化學家萊昂諾爾·米夏埃利斯英語Leonor Michaelis和加拿大醫師莫德·門滕英語Maud Menten的名字命名,是酶動力學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方程,可以描述多種非變異構酶動力學現象,其表示式為[1]

米氏方程

方程與推導

以下米氏方程的推導是由喬治·愛德華·布里格斯英語George Edward Briggs約翰·伯頓·桑德森·霍爾丹在1925年提出的[2]

假設有下圖所示的酶促反應

 

假設此酶促反應不可逆,反應產物不和結合;k2<k-1, E+S⇌ES 之間的平衡迅速建立達到平衡態(Steady-state),也就是受質和酶的化合物(ES)的濃度不變;建立平衡態所消耗的受質的量很小,可以忽略。這樣有以下關係:

 

 

米氏常數Km的定義為:

 

原式可簡化為:

  (1)

總的酶的濃度[E0]等於自由酶[E]與酶-受質化合物[ES]的和,則有以下關係:

 

  (2)

將(2)式代入(1):

 

整理得:

 

 

  (3)

下式可以描述該酶促反應的速率

  (4)

將 (3) 代入 (4),分號上下同時乘以[S]得:

 

 

該式可通過非線性作圖或Lineweaver-Burk(雙倒數作圖),Eadie-Hofstee等作圖法變換為線性圖進行分析。

 
用Vmax=100,KM=10繪製的米氏方程的圖像。

在推導過程中幾點需要注意:

  • [E0]是總的酶的量。反應中酶-底物配合物的量[ES]是極不好測量的,所以式子必須寫成[E0]表示的形式,因為試驗中所用的酶的量是已知的。
  • d[P]/dt(V0, 反應初速度),是試驗中測得的產物生成的初速度,一般是酶促反應在反應開始的幾秒鐘到幾分鐘之內的速度,在這段時間內底物的真實濃度幾乎和底物最初的濃度相同([S]≈[S0])。
  • k2[E0](Vmax) 是酶促反應在給定的酶的量下的最大速度(當所有的酶都在酶-底物配合物的狀態下)。k2有時也寫為kcat。

作用

  • 米氏常數是酶的特徵性物理常數。
  • 從KM可判斷酶的專一性和天然底物。
  • 進行酶活力測定時通常選10KM
  • 底物濃度較低時,KM可判斷底物走哪一條代謝途徑。

試驗方法

要測得方程中的KM和Vmax,需要在酶的量[E0]恆定並已知的情況下,在不同的底物濃度[S]下測得反應的初速度V0,用非線性作圖或線性作圖的方法求得KM和Vmax。

KM反映了底物和酶結合的緊密程度,Vmax反映了酶催化反應的速度。

參考資料

  1. ^ Leonor Michaelis, Maud Menten (1913). Die Kinetik der Invertinwirkung, Biochem. Z. 49:333-369.
  2. ^ G. E. Briggs and J. B. S. Haldane (1925) A note on the kinetics of enzyme action, Biochem. J., 19, 33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