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級戰艦
紐約級戰列艦是1908年至1914年間由美國海軍設計和建造的一級戰列艦。該級的紐約號和德克薩斯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占領韋拉克魯斯時開始服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退役。
1915年,剛剛服役的紐約級首艦紐約號
| |
概況 | |
---|---|
名稱 | 紐約級戰列艦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美國 |
前級 | 懷俄明級戰艦 |
次級 | 內華達級戰列艦 |
建造期 | 1911–1914 |
服役期 | 1914–1946 |
規劃數 | 2 |
完成數 | 2 |
退役數 | 2 |
保存數 | 1 |
技術數據[1] | |
船型 | 戰列艦 |
排水量 | |
船長 | |
型寬 | 95英尺2.5英寸(29.020米) |
吃水 |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21節(39公里每小時;24英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每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7,060海里(8,120英里;13,080公里) |
乘員 | 1,042名船員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紐約級比起懷俄明級戰艦武裝更加齊全,它是第一級配備14英寸(356 mm)45倍徑艦炮的戰列艦,也是最後幾個使用煤炭燃料和五座主炮炮塔布局的戰列艦艦型。紐約級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缺乏防空武器,而次型的內華達級解決了這些問題。因為存在的這些缺陷,紐約級的艦船在其服役期間都進行了多次改裝。
紐約號和德克薩斯號都在1914年開始服役,並立即參加占領韋拉克魯斯的戰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紐約級為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北海艦隊效力,在此期間,紐約號在一次意外的碰撞中擊沉了一艘U型潛艇。紐約級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進行了大量的訓練和改造,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加入了中立巡邏隊。二戰時,紐約級已被更先進的戰列艦所淘汰,因而這兩艘艦艇主要用作護航。紐約號參與了北非的火炬行動、硫磺島戰役和沖繩島戰役,並在大西洋進行護送巡邏和訓練。德克薩斯號則參與了火炬行動,霸王行動,瑟堡轟炸,龍騎兵行動以及硫磺島戰役和沖繩島戰役。二戰結束後,紐約號作為十字路口行動的靶船,在1948年被軍方擊沉,而德克薩斯號則被改建為對外開放的二戰博物館,停泊在聖哈辛托州立公園。
背景資料
紐約級是1906年至1919年美國海軍計劃建造的11個獨立船級中的第5級,共有29艘戰列艦和6艘戰列巡洋艦。事實上,整個美國海軍戰列艦的設計都依靠建造前無畏艦時的經驗和對外國設計的觀察。[2]紐約級戰列艦的設計來自於1908年的紐波特會議,美國海軍總局比以往參與了更多船舶設計過程,而建設委員會僅僅依照設計成果建造。這次設計的經驗教訓使得海軍總局能夠在領導建造次型的內華達級戰列艦。[3]
海軍領導在紐波特會議上達成共識,即美國海軍艦艇應該裝備口徑更大的主炮,以應對其他國家的戰列艦。而英國皇家海軍的俄里翁級戰艦引入了13.5英寸Mk V型艦炮,德意志帝國海軍亦從原先的28公分(11英寸)火炮改裝成30.5公分(12英寸)火炮。當時的爭議在於,1909年設計的佛羅里達級戰艦是否應該配置比12英寸45倍徑馬克5型海軍炮更重型的武器裝備。[3]1911年,美國參議院海軍事務委員會為了削減預算,建議減少船隻裝備規模,但海軍部長喬治·馮·倫格爾克·邁耶仍決定保持原來的計劃。[4]
設計
特徵
按照設計,該級艦船的標準排水量為27,000 long ton(27,433 t),滿載排水量為28,367 long ton(28,822 t)。艦船全長573英尺(175米),水線長565英尺(172米),舷寬長95英尺6英寸(29.11米),吃水深28英尺6英寸(8.69公尺)。[1]這些船隻經歷過較大的改造,在服役期間裝甲和武器裝備都有所改良。1943年,紐約號經歷了最後一次改造,其排水量增加到標準狀況下29,340 long ton(29,810 t)、滿載狀況下34,000 long ton(35,000 t)。[7]1945年,德克薩斯號最後一次改造,改造後標準狀況下排水量為29,500 long ton(30,000 t)、滿載為32,000 long ton(33,000 t)。[8]按照設計,該級艦船每艘應配備1042名軍官和士兵。[1]而1945年,德克薩斯號上共有包括美國海軍陸戰隊補充成員在內的1723名軍官和士兵。[9]
武器
紐約級的主炮是10門14英寸(356 mm)45倍徑艦炮,射角最大為15度。[10][11]這種艦炮是在1910年由美國海軍軍械局設計的。[1]經證明,其具有較高的射擊精度和均勻度。紐約級是美國海軍設計的第五級無畏艦,然而直到1910年,美國都沒有無畏艦下水。[2]
紐約級的副炮是21門5英寸(127 mm)51倍徑艦炮,10門並排,1門在船尾,主要用於防禦驅逐艦和魚雷艇。[10]由於安裝在靠近船尾和主甲板的地方,大多數5英寸炮在航行時射擊精度很差。[12][13]設計時,該級艦船並沒有裝備對空高射炮,隨着海軍航空兵的發展,這也成為艦船的一個嚴重缺陷。[10]1916年,紐約級戰列艦成為美國第一級安裝高射炮的戰列艦。兩門5英寸51倍徑艦炮安裝在德克薩斯號船用起重機頂部的平台上。[1]1918年,由於靠近船尾的艦炮在海上難以使用,副炮被削減到16門。1925-1926年兩艘戰艦改裝時,防空炮又增加了8門3英寸/50倍徑艦炮。[10]剩下的16門5英寸艦炮中的6門被重新安置在船上較高的位置,放在主甲板上的新炮台上。[1]紐約級最初裝備了4個21英寸(533 mm)魚雷管,分別位於左、右舷的船首和船尾。魚雷艙裝有12枚魚雷,外加12枚海軍防禦水雷。[14]然而,魚雷發射管在1925年至1926年的改裝中被拆除。[4]
1937年,紐約級加裝了8門28毫米75倍徑高射機炮,改進了輕型防空武器裝備。1942年,由於美國珍珠港事件表明艦隊輕型防空武器裝備不足,艦船犧牲了5英寸/51倍徑的機槍,加裝大量的輕型高射炮。例如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由24門增加到40門,厄利孔20毫米機炮也增加到42門。
裝甲
該級艦船沿用了懷俄明級的裝甲部件,並進行了微小的改進。甲板裝甲方案明顯劣於後建的內華達級。[15] 紐約級裝備了10到12英寸厚的水線裝甲帶。下層炮台在9英寸(229 mm)至11英寸(279 mm)之間,上層炮台則有6英寸(152 mm)。甲板裝甲厚2英寸(51 mm),炮塔裝甲正面14英寸,頂部4英寸(102 mm),側面2英寸,後部8英寸(203 mm)。其炮座裝甲在10到12英寸之間。指揮塔裝甲厚12英寸,頂部裝甲厚4英寸。[1][16]
動力
艦船配備了14個巴布科克和威爾科克斯式燃煤鍋爐,以驅動兩個直立式三段膨脹4缸往復式蒸汽機。其最大速度可達21 kn(39 km/h;24 mph)。艦船可以以10 kn(19 km/h;12 mph)的速度航行7,060 nmi(8,120 mi;13,080 km)。[1][15]
紐約級戰列艦是美國最後一級以燃煤為動力的戰列艦。該級可裝載2,850 long ton(2,900 t)煤炭,在所有戰列艦中是最多的。1910年,內華達級戰列艦開始以燃油為動力。[17]1926年,改裝後的紐約級戰列艦變成燃油動力,並可裝載 5,200 long ton(5,300 t)燃油。[9]
建造
1910年6月24日,美國政府頒布的一項法案授權提供資金建造紐約級戰列艦,該法案要求造價不得超過600萬美元。[18]1910年9月27日,德克薩斯號招標,而紐約號布魯克林造船廠建造。[4]最終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以583萬美元的出價贏得了德克薩斯號的合同。[19]德克薩斯號於1911年4月17日開始建造,1912年5月18日下水,1914年3月12日竣工。紐約號於1911年9月11日開始建造,1912年10月30日下水,1914年4月15日完工。
1926年,紐約級戰列艦相比其他在役戰列艦已經過時,因此兩艘戰列艦都進行了徹底的改造。當包括佛羅里達號在內的其他幾艘現役戰列艦被改裝成訓練艦或被拆毀時,紐約號和德克薩斯號根據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進行全面改造,改良了它們的航速、裝甲和武器裝備。[20] [7]
服役歷史
紐約號
服役後不久,紐約號便成為1914年美國占領韋拉克魯斯戰役的旗艦。[21]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是海軍少將休·羅德曼領導的美國戰列艦九師的旗艦。[22]它亦為英國皇家艦隊北海艦隊在大西洋上執行封鎖和護航任務。[23]它兩度遭遇過德意志帝國海軍的U型潛艇,據稱還意外撞沉了一艘。[24][25]它在一戰結束後返回美國本土,接受訓練及改造。[20]1938年2月,紐約號安裝了XAF雷達,以及美國第一台雙向器,因此同一個天線既可以發送信號也可以接收信號。[26]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紐約號成為了中立巡邏隊的一員,並在戰爭開始之初護送船隊往返於紐約和冰島之間。[27][28]1942年11月,它使用對岸火力支援了盟軍在北非的火炬行動。[28][29]繼續訓練了數年後,[30][31]戰爭後期被改到美國太平洋艦隊服役並在1945年2月的硫磺島戰役[31]以及1945年4月的沖繩島戰役中充當炮擊艦。[32]它在沖繩島作戰時遭到神風特攻隊的攻擊而輕微損傷。[33]二戰結束後,紐約號在1948年作為十字路口行動的靶船,但試驗中並未沉沒,後被軍方擊沉。[34][35]
德克薩斯號
1914年,德克薩斯號也曾參與占領韋拉克魯斯戰役,[36]幾個月後參與改造,成為美國海軍第一艘安裝防空武器的艦艇。[37]第一次世界大戰早期,德克薩斯號參與了護航巡邏,並在1917年的護航任務中向德國護航艦開火。[36][36]德克薩斯號也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第一艘能夠起降飛機的戰列艦,[38]也經常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進行演習。[3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克薩斯號是中立巡邏隊的一員,支援盟軍在北非的登陸。1943年,它主要為北非到歐洲的運輸船隊提供護航。[40]1944年6月6日,德克薩斯號參與了掩護同盟國軍隊在諾曼底(主要在奧克角)的登陸行動。[6][41]6月25日,它參與了對瑟堡的轟炸,並被德軍擊中,遭到了損壞。[42]7月,德克薩斯號參與龍騎兵行動。在現代化改造後,它轉移到太平洋戰場,並在1945年2月參與入侵硫磺島。[43]同年4月,它參與了沖繩島登陸。[44]二戰結束後,德克薩斯號退役,並作為博物館船停泊在聖哈辛托州立公園。
同級艦
艦名 | 舷號 | 建造商 | 架設 | 下水 | 服役 | 退役 | 結局 |
---|---|---|---|---|---|---|---|
紐約號戰艦 | BB-34 | 布魯克林造船廠 | 1911年9月11日 | 1912年10月30日 | 1914年5月15日 | 1946年8月29日 | 1948年7月8日作為靶船被軍方擊沉,1948年7月13日除名 |
德克薩斯號 | BB-35 | 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 | 1911年4月17日 | 1912年5月18日 | 1914年3月12日 | 1948年4月21日 | 1948年4月30日除名,後作為博物館船停泊在聖哈辛托州立公園 |
參考資料
引文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Gardiner & Gray 1985,第115頁.
- ^ 2.0 2.1 Friedman 1985,第96頁.
- ^ 3.0 3.1 Friedman 1985,第85頁.
- ^ 4.0 4.1 4.2 Friedman 1985,第95頁.
- ^ Friedman 1985,第88頁.
- ^ 6.0 6.1 Kearns & Morris 1998,第414頁.
- ^ 7.0 7.1 Banks 2002,第33頁.
- ^ Powers 1993,第133頁.
- ^ 9.0 9.1 Powers 1993,第134頁.
- ^ 10.0 10.1 10.2 10.3 Bonner 1996,第28頁.
- ^ Friedman 2008,第299頁.
- ^ Bonner 1996,第115頁.
- ^ Friedman 2008,第304頁.
- ^ Friedman 1985,第436頁.
- ^ 15.0 15.1 Friedman 1985,第93–94頁.
- ^ Friedman 1985,第102頁.
- ^ Banks 2002,第10頁.
- ^ Banks 2002,第27頁.
- ^ Ferguson 2007,第35頁.
- ^ 20.0 20.1 Banks 2002,第32頁.
- ^ Bonner 1996,第116頁.
- ^ Bonner 1996,第117頁.
- ^ Bonner 1996,第118頁.
- ^ Banks 2002,第31頁.
- ^ Rodman 1927,第271頁.
- ^ Macintyre 1967,第73頁.
- ^ Bonner 1996,第119頁.
- ^ 28.0 28.1 Banks 2002,第35頁.
- ^ Bonner 1996,第120頁.
- ^ Bonner 1996,第121頁.
- ^ 31.0 31.1 Banks 2002,第37頁.
- ^ Bonner 1996,第122頁.
- ^ Banks 2002,第40頁.
- ^ Banks 2002,第38頁.
- ^ Kearns & Morris 1998,第293頁.
- ^ 36.0 36.1 36.2 Powers 1993,第11頁.
- ^ Friedman 1985,第177頁.
- ^ Hone & Hone 2006,第94–95頁.
- ^ Powers 1993,第17頁.
- ^ Powers 1993,第24頁.
- ^ Powers 1993,第26頁.
- ^ Harrison 1951,第519頁.
- ^ Powers 1993,第31頁.
- ^ Powers 1993,第37頁.
來源
- Banks, Herbert C. (ed.). USS New York (BB-34): The Old Lady of the Sea. Turner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ISBN 978-1-56311-809-8. OCLC 55801136.
- Bonner, Kermit H. Final Voyages. Paducah, Kentucky: Turner Publishing Company. 1996. ISBN 978-1-56311-289-8. OCLC 37916711.
- Ferguson, John C. Historic Battleship Texas: The Last Dreadnought. Military History of Texas #4. State House Press. 2007. ISBN 1-933337-07-9. OCLC 154678508.
- Friedman, Norman. Naval Firepower: Battleship Guns and Gunnery in the Dreadnaught Era.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8. ISBN 978-1-59114-555-4. OCLC 154763144.
- Friedman, Norman. U.S. Battleship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0-87021-715-1. OCLC 12214729.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5. ISBN 0-87021-907-3. OCLC 12119866.
- Harrison, Gordon. United States Army in World War II: The European Theater of Operations, The Cross Channel Attack. 美國陸軍軍事歷史中心. 1951. ISBN 0-16-001881-1. OCLC 50729081.
- Hone, Thomas C.; Hone, Trent. Battleline: The United States Navy 1919–1939.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6. ISBN 1-59114-378-0. OCLC 62324475.
- Kearns, Patricia M.; Morris, James M.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y. Lanham,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1998. ISBN 978-0-8108-3406-4. OCLC 37903579.
- Powers, Hugh. Battleship Texas.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1993. ISBN 0-89096-519-6. OCLC 49569222.
- Macintyre, Donald. Shipborne Radar. Annapolis, Maryland: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September 1967. ISBN 978-0-87021-025-9. OCLC 8606400.
- Rodman, Hugh. Yarns of a Kentucky Admiral.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1927. ISBN 978-1-258-18786-6.
外部連結
- New York class (BB-34 and BB-3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line Library of Selected Images (US Na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