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勒庫爾語

薩里庫爾語,另作色勒庫爾語薩雷闊勒語薩里庫爾話色勒庫爾方言薩里庫爾方言塔吉克語中國塔吉克語色勒庫爾塔吉克語等,「色勒」意為「頭」、「庫爾」意為「山」,「色勒庫爾」即「山頭」或「高原」之義[參1],拉丁轉寫有 SarikoliSelekurSariqoliSarikulSariqulSariköliSariḳolí 等多種,本民族語言中自稱「Tujik ziv」(即「塔吉克語」),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邊境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舊稱色勒庫爾)的塔吉克族所採用的本民族語言之一,另一種為瓦罕語。中國的塔吉克族雖然自稱「塔吉克」,但實際屬於高原塔吉克語,與塔吉克斯坦的主體民族(平原塔吉克)所使用的塔吉克語有很大出入。平原塔吉克語(即標準塔吉克語)與伊朗波斯語互通,屬於西伊朗語支,而散布在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國帕米爾高原上的高原塔吉克所使用的語言歸屬東伊朗語支,無法與標準塔吉克語或波斯語互通。在中國、塔吉克斯坦以及先前的蘇聯,塔吉克族沒有平原、高地之分,一律歸為塔吉克族[參2]

薩里庫爾語
تۇجىك زىڤ / سەرىقۇلى زىڤ[1]
Tujik ziv / Sarikhuli ziv Тоҷик зив
母語國家和地區 中國大陸
區域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母語使用人數
約16500人 (2000年數據,高爾鏘)
語系
文字(無文字)[註1]
語言代碼
ISO 639-3srh
ELPSarikoli
瀕危程度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瀕危語言[3]
危險UNESCO
色勒庫爾語(高原塔吉克語)使用區域;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邊境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粉紅色區域).

帕米爾高原上的東伊朗語支的語言被歸為塔吉克語的東部帕米爾方言,即便兩地塔族的語言無法互通,在語言學歸屬於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伊朗語支東伊朗語支帕米爾語言舒格南—魯善語群。縣內塔吉克族多兼用維吾爾語漢語[參3]。沒有文字,當地雙語教育使用維吾爾語和漢語。縣內的塔什庫爾干電視台也採用維漢雙語,但沒有開設色勒庫爾語廣播[參4]。薩里庫爾語保留了古粟特語的一些詞彙[參5]。色勒庫爾語是現代伊朗語族諸語言當中地理位置最靠東的語言[參6]

研究歷史

有些英語刊物稱色勒庫爾語為塔什庫爾干語[參7],但這不是主流說法。在中國亦被稱為塔吉克語,但與塔吉克斯坦塔吉克語並不相同,兩種語言關係不太密切,而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語亦被歸入西伊朗次語支[參8]。由於塔什庫爾干縣地處偏遠山區,交通極不方便,所以歷來學者對色勒庫爾語的研究較少。有多位學者先後發表過關於色勒庫爾語的研究。他們分別是:英格蘭沙敖Robert B. Shaw)、蘇聯的塔蒂亞娜·尼古拉耶芙娜·帕卡琳娜Татьяна Николаевна Пахалина)、中國的漢族學者高爾鏘和塔吉克族學者西仁·庫爾班Shirin Corban/شېرىن قۇربان‎)、伊朗的德比爾斯亞克以及美國安潘明Pamela S. Arlund)和黛博拉·吉姆(Deborah Kim)。此外來自美國的艾瑞克·彼得斯(Eric Peters)、艾倫·彼得斯(Ellen Peters)夫婦二人曾在塔縣教英語期間對當地的色勒庫爾語詞彙進行過記錄,回到烏魯木齊後將詞彙存在新疆大學,並未出版[參9]

語音

元音

色勒庫爾語有元音14個,其中單元音6個,複合元音8個。元音不分長短鬆緊。後高元音分圓唇/u/與不圓唇/ɯ/。後中元音為圓唇/o/,但在少數外來詞中多讀為不圓唇/ʌ/,並非音位。

前元音 央元音 後元音
高元音 i [i] u [u]

ü[註2] [ɯ]

中元音 e [e] o [o]~[ɔ]/[ʌ]
低元音 a [a]

複合元音均為前強音,高爾鏘調查有以下8個,-i尾4個、-u尾4個:

-a -e -i -o -u -ɯ
-i ei /ei/ oi /oi/~/ɔi/ ui /ui/ üi /ɯi/
-u eu /eu/ iu /iu/ ou /ou/~/ʌu/ üu /ɯu/

輔音

薩語有輔音30個,其中單輔音26個,複合輔音4個。其中j-、w-可充當輔音亦可充當半元音

雙唇音 齒間音 舌尖音 舌根音 小舌音 喉音
中央輔音 邊音 硬顎音
塞音 清音 p [p] t [t] k [k] kh [q]
濁音 b [b] d [d] g [ɡ]
塞擦音 清音 ts [t͡s] q [t͡ʃ]
濁音 dz [d͡z] j [d͡ʒ]
擦音 清音 f [f] ss [θ] s [s] x [ʃ] c [x] h [χ] hy [h]
濁音 v [v] zz [ð] z [z] zy [ʒ] gc [ɣ] gh [ʁ]
鼻音 m [m] n [n]
流音 r [r] l [l]
半元音 w [w] y [j]

音節

薩語單詞一般一至三音節。以元音為音節核心。元音之前可有輔音〇至二個,元音之後可有輔音〇至三個。其中單音節元輔音組合形式有10種,雙音節6種,三音節5種。單音節最常見的元輔音組合結構為:元輔、輔元、輔元輔、元輔輔、輔元輔輔、輔輔元輔[參10]

單音節

單音節有以下10種元輔音組合形式:

組合形式 例詞 詞義
1 o /o/ 嗎(語氣詞)
2 元輔 ix // 冷(形容詞)
3 元輔輔 üvd /ɯvd/ 七(數詞)
4 輔元 pa /pa/ 在(前置詞)
5 輔輔元 sfo /sfo/ 土墩(名詞)
6 輔元輔 dud /dud/ 叔叔(名詞)
7 輔輔元輔 stid /stid/ 稠(形容詞)
8 輔元輔輔 pürg /pɯrɡ/ 鼠(名詞)
9 輔輔元輔輔 broct /broxt/ 喝(動詞)
10 輔元輔輔輔 pirxt /pirʃt/ 打噴嚏(動詞)

雙音節

雙音節的第一音節有以下5種元輔音組合形式:

組合形式 例詞 詞義
1 ano /ano/ 母親(名詞)
2 元輔 ismun /ismun/ 天空(名詞)
3 輔元 baqo /bat͡ʃo/ 小孩(名詞)
4 輔元輔 marzunj /marzund͡ʒ/ 飢餓(形容詞)
5 輔元輔輔 tangla /tanɡla/[註3] 木盤(名詞)

雙音節的第二音節有以下4種元輔音組合形式:

組合形式 例詞 詞義
1 輔元 saghe /saʁe/ 攪奶桶(動詞)
2 輔元輔 carbej /xarbed͡ʒ/ 青蛙(名詞)
3 輔元輔輔 wacerj /waxerd͡ʒ/ 梳子(名詞)
4 輔元輔輔輔 wapxerzd /wapʃerzd/ 噁心(形容詞)

三音節

三音節的第一音節有以下4種元輔音組合形式:

組合形式 例詞 詞義
1 amuyil /amujil/ 交叉(形容詞)
2 元輔 intirist /intirist/ 馬驚(形容詞)
3 輔元 khamuqokh /qamut͡ʃoq/ 蝌蚪(名詞)
4 輔元輔 khanjügho /qand͡ʒɯʁo/ 鞍後物(名詞)

三音節的第二音節有以下3種元輔音組合形式:

組合形式 例詞 詞義
1 輔元 qarparo /t͡ʃarparo/ 鞋底(名詞)
2 輔元輔 düstarhun /dɯstarχun/[註4] 餐布(名詞)
3 輔元輔輔 kalangkur /kalanɡkur/[註5] 銀飾物(名詞)

三音節的第三音節有以下3種元輔音組合形式:

組合形式 例詞 詞義
1 輔元 qapati /t͡ʃapati/ 薄餅(名詞)
2 輔元輔 süleisün /sɯleisɯn/ 猞猁(名詞)
3 輔元輔輔 dakürang /dakɯranɡ/[註6] 馬緩跑(動詞)

重音

薩里庫爾語詞彙的重音多放在末音節上,唯有少數放在首音節上。詞法附加成分以及構詞附加的前後綴一般不帶重音,唯有少數構詞附加的前後綴帶有重音。重音一般沒有區別語素的功能。薩里庫爾語沒有聲調音高重音

文字

色勒庫爾語沒有正式的書寫文字。從古至今,帕米爾高原上的東伊朗語支的語言多無書寫系統,有文化的人士多使用標準的平原塔吉克語(即標準波斯語)書寫,彼此使用波斯語進行交流。在中國,由高爾鏘編寫的《塔吉克漢詞典》,採用了拉丁字母的「塔吉克語拼音方案」(Tujik Zivan Pinyin Fang'an)來記錄色勒庫爾語,並且用國際音標注音[參11]。中國的塔吉克族人,在學校多使用漢語維吾爾語,對漢語拼音老維文都比較熟悉,所以民間亦有用維吾爾語阿拉伯字母來書寫色勒庫爾語的情況[參12]。而在前蘇聯由塔蒂亞娜·尼古拉耶芙娜·帕卡琳娜出版的書籍,採用了近似記載同屬於東南伊朗語支瓦罕語的拉丁字母,其中兼用少數西里爾字母希臘字母以及國際音標符號[參13][參14]

高爾鏘塔吉克語拼音方案

1958年3月27日,漢族學者高爾鏘協同塔吉克族學者古勒木爾、塔比勒迪·吾守爾、波拉提·買買提等根據實地調查資料,創製了色勒庫爾塔吉克語的拉丁文字方案,其中辨別出了37個音位,並用國際音標作為臨時字母。同時編纂收錄5萬餘詞條的《塔吉克語—維吾爾語—漢語詞典(初稿)》。1959年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少數民族語文科學討論會中首次展開對中國塔吉克語的文字探討。會上因多數人認為用阿拉伯字母書寫的標準波斯語(即伊朗的標準波斯語)是中國塔吉克族的傳統書面語,雖然口頭語言的語音與傳統書面語的文字不相呼應,但也不該丟棄而專用拉丁文字[參15]。因會上意見分歧,所以最終中止了創製文字的工作[參16]。塔吉克語拼音方案使用35個字母,全部使用拉丁字母,各有大小寫形式。有8個字母為二合字母(即兩個字母帶表一音),其餘27個字母為單字母。二合字母在大寫時兩個字母都需大寫。多數字母遵從漢語拼音方案[參17],這是因為塔縣當地的小學多為漢語小學,小學內部教授漢語以拼音為主、漢字為輔。

塔吉克語拼音方案[參11]
A a B b C c D d DZ dz E e F f G g GC gc GH gh H h HY hy I i J j K k
KH kh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T t TS ts U u Ü ü V v W w
X x Y y Z z ZY zy ZZ zz

帕卡琳娜薩里庫爾語拉丁字方案

帕卡琳娜的薩里庫爾語拉丁字方案使用39個字母,除字母 æ 沒有大寫形式,其餘38個字母都有大小寫兩種形式。多數字母為拉丁字母,另外兼用少數的西里爾字母希臘字母以及國際音標符號。

薩里庫爾語拉丁字方案[參13]
A a B b C c Č č D d δ[註7] δ E e Ɛ ε [註8] æ F f
G g Ɣ[註9] ɣ Ɣ̆[註10] ɣ̆ I i Ʒ ʒ ǰ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Š š T t ϑ[註11] ϑ[註12] U u Ů ů
V v W w X x У[註13] у[註14] Z z Ž ž Ы ы Ə ǝ

譜系

方言土語

薩里庫爾語下可分為二到三個土語:

二分法[參8]
  • 西北土語(瓦爾西岱語音、瓦爾西迪語音)
  • 東南土語(同格語音/大同語音)
三分法[參13]
  • 中部方言(塔什庫爾干鎮語音)Ташкурганский
  • 近東方言(瓦恰語音)Вачинский
  • 遠東方言(布龍夏語音)Бурунгсольский

語法

薩里庫爾語語法類與瓦罕語基本相同。詞類可分為11種:名詞形容詞動詞副詞代詞數詞連詞感嘆詞語氣詞前置詞後置詞

名詞

名詞與其他帕米爾諸語言的語言一樣,區分單複數但不區分陰陽性。而在現代的口語中,單複數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才加以 -χeil 或 -ef 後綴區分。 -χeil 後綴加在主格詞後,這個後綴源於波斯語خيل‎」,意思是「一群」或「一大隊」[參19]。 -ef 後綴加在旁格詞後。此外還有的區分,有主格賓格對格領格四格,其中賓、對、領後三格可以根據詞彙的形態學統合為旁格,與主格相對。薩里庫爾語的詞彙通常有主格、旁格兩種形式。旁格形式通用於賓、對、領三格。同時賓格單數也可以省去後綴。以名詞的主格單數為名詞詞幹,見以下名詞的數與格變化簡表:

單數 複數
主格 χeil 或省略
旁格 賓格 a — 或省略 aef
對格 詞尾為輔音:—ir

詞尾為元音:—ri

efir
領格 an efan

參閱以下「cor」/xor/(城市)、「baqo」/bat͡ʃo/(孩子)例詞的數與格的變化:

單數 複數
主格 cor /xor/ corheil /xorχeil/ 或 cor /xor/
旁格 賓格 a cor /axor/ 或 cor /xor/ a coref /axoref/
對格 corir /xorir/

baqori /bat͡ʃori/

corefir /xorefir/
領格 coran /xoran/ corefan /xorefan/

形容詞

形容詞用於修飾名詞或副詞,沒有數與格的區分。與印歐語系的語言一致,形容詞有三個等級,分別用後綴標示。以形容詞的原級為形容詞詞幹,見以下形容詞的級變化簡表:

原級
比較級 der
最高級 ou

參閱以下形容詞「qarj」/t͡ʃard͡ʒ/(好)的級變化:

薩里庫爾語 詞義 英語詞義
原級 qarj /t͡ʃard͡ʒ/ good
比較級 qarjder /t͡ʃard͡ʒder/ 較好 better
最高級 qarjou /t͡ʃard͡ʒou/ 最好 best

動詞

動詞區分。時分未過時和過去時二時。體分未完體和完成體二體。態分主動態和被動態二態。動詞詞尾均為輔音。

基本詞幹

詞幹尾音為清輔音的動詞尾綴為-t;詞幹尾音為濁輔音或元音的動詞尾綴為-d,少數為-ɡ。-d與-ɡ尾綴的區別不規則,須單記。

清輔音尾音 t
濁輔音尾音 d
元音尾音 d 或 —ɡ

未過時

未過時詞幹的形成有弱變化與強變化二種。弱變化,未過時詞幹與基本詞幹一致,即將動詞原形尾音—t、-d、-ɡ刪除;強變化,未過時詞幹將對動詞原形末尾音節中的元音變音,動詞原形的尾音同時可能受元音變音的影響而變音。見下例:

動詞原形→ 基本詞幹→ 未過時詞幹
弱變化 naviʃt naviʃ
強變化 naxtiɡ naxti naxted͡z

未過時詞幹形成後再於詞幹後加上區別數與人稱的後綴:

我們
你們
他們
am an
it
清輔(x)t

濁輔、元(x)d

in
navixam /naviʃam/ navixan /naviʃan/
navix /naviʃ/ navixit /naviʃit/
navixt /naviʃt/ navixin /naviʃin/

薩里庫爾語的一個語言特點是其動詞數與人稱的後綴可以與動詞詞幹分開,將數與人稱的後綴置於動詞詞幹以及其他謂語成分之前:

am [謂語成分] navix an [謂語成分] navix
it [謂語成分] navix
in [謂語成分] navix

代詞

人稱代詞

人稱代詞與漢語相同,分三種人稱,分單複數。第二、第三人稱不按性別區分,無「你」、「妳」、「祢」和「他」、「她」、「它」、「牠」、「祂」的區別,男女性別兼用。

單數 複數
我們 你們 他們
主格 waz /waz/ tou /tou/ // max /maʃ/ tamax /tamaʃ/ wozz /woð/
旁格 賓格 amü /amɯ/ ata /ata/ awi /awi/ amax /amaʃ/ atamax /atamaʃ/ awef /awef/
對格 müri /mɯri/ türi /tɯri/ wiri /wiri/ maxir /maʃir/ tamaxir /tamaʃir/ wefir /wefir/
領格 müan /mɯan/ tayan /tajan/[參11] wian /wian/ maxan /maʃan/ tamaxan /tamaʃan/ wefan /wefan/

指示代詞

指示代詞分近、遠事物與單複數。其中「這」、「那些」和「那」的主格形式有兩套代詞,意同,可互用。

單數 複數
這些 那些
主格 yad /iad/ yam /jam/ // yi /ji/ dozz /doð/ wozz /woð/ mozz /moð/
旁格 賓格 adi /adi/ ami /ami/ awi /awi/ adef /adef/ awef /awef/ amef /amef/
對格 diri /diri/ miri /miri/ wiri /wiri/ defir /defir/ wefir /wefir/ mefir /mefir/
領格 dian /dian/ mian /mian/ wian /wian/ defan /defan/ wefan /wefan/ mefan /mefan/

疑問代詞

疑問代詞「誰」有格的變化但沒有數的變化:

主格 qoi /t͡ʃoi/
旁格 賓格 aqi /at͡ʃi/
對格 qiri /t͡ʃiri/
領格 qian /t͡ʃian/

反身代詞

反身代詞「自己」有格的變化但沒有數和人稱的變化,加在人稱代詞之後:

主格 hübass /χɯbaθ/
旁格 賓格 ahü /aχɯ/
對格 hüri /χɯri/
領格 hüan /χɯan/

數詞

數詞分基數詞序數詞,均沒有性的區分。基數詞後加上後綴 —int͡ʃi 或 —ind͡ʒi 成為序數詞。例如基數詞「iu」(一)加上後綴成為序數詞「iuint͡ʃi」(第一)。另外,口語中多有直接使用維吾爾語序數詞的現象,如「第一」、「第二」另可作「birint͡ʃi」(維:بىرىنچى‎)、「ikint͡ʃi」(維:ئىككىنچى‎)。基數「一」和「二」有兩套數詞,「iu」、 「ðou」為基數詞「一」和「二」,「i」、 「ða」則用於帶有「at」(和)字的複合數詞之後,如「二十一」為「wist at i」而不是「wist at iu」。「ða」用於「at」(和)字後,發生音變,「at」的 —t 音省略,如「二十二」為「wist a ða」。一些基數詞借自突厥語系的維吾爾語或柯爾克孜語。少數基數詞近似波斯語。

0 nül /nɯl/(нуль
1 iu /iu/
2 zzou /ðou/(波:دو‎)
3 aroi /aroi/
4 tsavur /t͡savur/
5 pindz /pind͡z/(波:پنج‎)
6 hel /χel/
7 üvd /ɯvd/
8 woct /woxt/
9 neu /neu/(波:نه‎)
10 zzes /ðes/(波:ده‎)
11 zzes at i /ðes at i/
12 zzes at zza /ðes a ða/
13 zzes at aroi /ðes at aroi/
14 zzes at tsavur /ðes at t͡savur/
15 zzes at pindz /ðes at pind͡z/
16 zzes at hel /ðes at χel/
17 zzes at üvd /ðes at ɯvd/
18 zzes at woct /ðes at woxt/
19 zzes at neu /ðes at neu/
20 wist /wist/(波:بیست‎)
21 wist at i /wist at i/
22 wist at zza /wist a ða/
30 si /si/(波:سی‎)
40 tsal /t͡sal/(波:چهل‎)
50 pinju /pind͡ʒu/(波:پنجاه‎)
60 oltmix /oltmiʃ/(維:ئاتمىش‎)
70 yatmix /jatmiʃ/(維:يەتمىش‎)
80 saksan /saksan/
90 tukhsan /tuqsan/
100 sad /sad/
101 sad at i /sad at i/
102 sad at zza /sad a ða/
110 sad at zzes /sad at ðes/
111 sad at zzes at i /sad at ðes at i/
112 sad at zzes at zza /sad at ðes a ða/
200 zzaf sad /ðaf sad/
201 zzaf sad at i /ðaf sad at i/
300 aroi sad /aroi sad/
1000 azur /azur/
1001 azur at i /azur at i/

詞彙

薩里庫爾語的詞彙和其他東伊朗次語支語言很相近,並表現出和西伊朗次語支語言(如波斯語塔吉克語)的一些相似和不同之處。

伊朗語族語言詞彙比較[參8]
詞義 西伊朗次語支 東伊朗次語支
波斯語[參20] 塔吉克語[參21] 舒格南語[參22] 薩里庫爾語[參11] 瓦罕語[參23]
兒子(名詞) /pisær/(پسر‎) /pisar/(писар /put͡s/(пуц /pɯt͡s/(püts /pətr/(pətr
小麥(名詞) /ɡændum/(گندم‎) /ɡandum/(гандум /ʒindam/(жиндам /ʒandam/(zyandam /ɣɯdim/(ɣ̆ədīm
眼睛(名詞) /t͡ʃæʃm/(چشم‎) /t͡ʃaʃm/(чашм /t͡sem/(цем /t͡sem/(tsem /t͡ʂəʐm/(č̣əẓ̆m
火(名詞) /ɑtiʃ/(اتش‎) /otaʃ/(оташ /joːt͡s/(йоц /jut͡s/(yuts /rɯχniɡ/(rыxnīg
水(名詞) /ɑb/(اب‎) /ob/(об /xat͡s/(x̆ац /xat͡s/(cats /jupk/(yupk
手(名詞) /dæst/(دست‎) /dast/(даст /ðust/(δуст /ðɯst/(zzüst /ðast/(δast
肉(名詞) /gʉʃt/(گوشت‎) /gʉʃt/(гўшт /guːxt/(гӯx̆т /gɯxt/(güct /guʂt/(gūṣ̌t
牙(名詞) /dændan/(دندان‎) /dandon/(дандон /ðindʉn/(δиндẙн /ðandun/(zzandun /dɯndɯk/(dыndыk
腳(名詞) //(پا‎) /po/(по /poːð/(поδ /peð/(pezz /pɯð/(pāδ
馬(名詞) /æsb/(اسب‎) /asp/(асп /voːrd͡ʒ/(ворӌ /vurd͡ʒ/(vurj /jaʃ/(yaš
雲(名詞) /æbr/(ابر‎) /abr/(абр /abri/(áбри /varm/(varm /mur/(mūr
高(形容詞) /bulænd/(بلند‎) /baland/(баланд /biland/(билāнд /bɯland/(büland /bɯland/(bəland
大(形容詞) /kælan/(كلان‎) /kalon/(калон /ʁulaː/(ғула /lour/(lour /lup/(lup
遠(形容詞) /dʉr/(دور‎) /dur/(дур /ðar/(δар /ðar/(zzar /ðir/(δīr
好(形容詞) /χʉb/(خوب‎) /χub/(хуб /χub/(хӯб /t͡ʃard͡ʒ/(qarj /baf/(baf
新(形容詞) /næu/(نو‎) /nau/(нав /nau/(наw /nɯd͡ʒ/(nüj /ʂəɣd/(ṣ̌ə̄ɣ̆d
小(形容詞) /χurd/(خرد‎) /χurd/(хурд /d͡zul/(ʒул /d͡zɯl/(dzül /d͡zəqlai/(ʒəqlay
多(形容詞) /bisjar/(بسيار‎) /bisjor/(бисёр /bisjoːr/(бисйор /pɯr/(pür /təqi/(təqi
五(數詞) /pænd͡ʒ/(پنج‎) /pand͡ʒ/(панҷ /piːnd͡z/(пӣнӡ /pind͡z/(pindz /pand͡z/(pānʒ
七(數詞) /hæft/(هفت‎) /haft/(ҳафт /uːvd/(wӯвд /ɯvd/(üvd /ɯb/(ыb
吃(動詞) /χwurd/(خورد‎) /χʉrd/(хўрд /χiːd/(хӯд /χiɡ/(hig /jitn/(yitn
說(動詞) /ɡuft/(گفت‎) /ɡuft/(гуфт /lʉvd/(лẙвд /levd/(levd /xənak/(x̆nak
見(動詞) /did/(ديد‎) /did/(дид /wiːnt/(wӣнт /wand/(wand /winɡ/(wīng
做(動詞) /kærd/(كرد‎) /kard/(кард /t͡ʃiːd/(чӯд /t͡ʃeiɡ/(qeig /t͡sərak/(cərak

口頭文學

雖然薩里庫爾語沒有文字,但是塔吉克族擁有比較豐富的口頭文學。可以分為故事(賽吾格,soug)與詩(比依特,beit)二類[參24]

注釋

    註:

  1. ^ 學術資料使用國際音標或自製的拉丁字母文字系統書寫。
  2. ^ 印刷體為「ü」,技術限制情況下可寫作「ii」,手寫體可寫作「ɯ」。
  3. ^ 勿讀作/tan.gla/或/taŋ.la/。
  4. ^ 勿讀作/dɯst.ar.χun/。
  5. ^ 勿讀作/ka.laŋ.kur/或/kal.aŋ.kur/。
  6. ^ 勿讀作/da.kɯ.raŋ/。
  7. ^ 字母 δ 大寫形式或寫作 Δ 。
  8. ^ 字母 æ 無大寫形式。
  9. ^ 字母 ɣ 大寫形式或寫作 Γ 。
  10. ^ 字母 ɣ̆ 大寫形式或寫作 Γˇ 。
  11. ^ 字母 ϑ 大寫形式或寫作 Θ 。
  12. ^ 字母 ϑ 小寫形式或寫作 θ 。
  13. ^ 字母 У 大寫形式或寫作 Y 。
  14. ^ 字母 у 小寫形式或寫作 ү 。

參考資料

    參:

  1. ^ 西仁·庫爾班、馬達力汗 著,段石羽 譯. “我国塔吉克族的形成及其历史演进”.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中國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 1994年, 第22卷 (第2期) (中文(簡體)). 
  2. ^ D. I. EdelmanLeila R. Dodykhudoeva. "The Pamir Languages" [「帕米爾諸語言」]. The Iranian Languages (英國牛津: Routledge). 2009年: 第773頁. ISBN 978-0-7007-1131-4 (英語). 
  3. ^ 安潘明. “喀什地区塔吉克人双语现象研究”. 《語言與翻譯(漢文)》 (中國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 2000年, (第1期): 第12—15頁 (中文(簡體)). 
  4. ^ 劉玉屏.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 《西北民族研究》 (中國蘭州: 西北民族大學). 2010年, (第1期(總第64期)) (中文(簡體)). 
  5. ^ 西仁·庫爾班、莊淑萍. “中国塔吉克语色勒库尔方言概述”. 《語言與翻譯(漢文)》 (中國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 2008年, (第1期(總第93期)) (中文(簡體)). 
  6. ^ John Payne. "Pāmir Languages" [「帕米爾諸語言」]. Compendium Linguarum Iranicarum (德國威斯巴登: 路德維希·賴克特博士出版社). 1989年: 第417頁. ISBN 9783882264135 (英語). 
  7. ^ Justin Jon Rudelson. Lonely Planet Central Asia Phrasebook: Languages Of The Silk Road [《寂寞星球中亞短語集:絲綢之路諸語言》]. 澳大利亞墨爾本: 寂寞星球出版社. 2005年1月. ISBN 1741046041 (英語). 
  8. ^ 8.0 8.1 8.2 高爾鏘. 《塔吉克语简志》. 中國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85年. CSBN 9049·43 (中文(簡體)). 
  9. ^ Pamela S. Arlund. An Acoustic, Historical,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Sarikol Tajik Diphthongs [「色勒庫爾塔吉克語二合元音的聲學、歷史及發展分析」]. 美國阿靈頓: 得克薩斯州阿靈頓分校. 2006年12月 (英語). 
  10. ^ Расторгуева, В.С.Эдельман, Д.И.Мошкало, В.В.. Языки мира: Иранские языки. III. Восточноиранские языки [《世界語言:伊朗語言·卷三·東伊朗語言》]. 蘇聯莫斯科: 蘇聯科學院. 2000年: 第269—274頁. ISBN 5-85759-107-4 (俄語). 
  11. ^ 11.0 11.1 11.2 11.3 高爾鏘. 《塔吉克汉词典》. 中國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6年. ISBN 7-5409-1744-X (中文(簡體)). 
  12. ^ Yang, Yi-fang 楊亦凡; Abdurahman Tursun 阿不都熱合曼·吐爾遜 Aray Zangbek 阿來·藏別克 Qian, Wei-liang 錢偉量. Jīyú "Yīdài Yīlù" zhànlüè shìjiǎo de Zhōngguó Tǎjíkè yǔyán wénzì bǎohù yǔ chuánchéng wèntí fēnxī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视角的中国塔吉克语言文字保护与传承问题分析 [Research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Sarikoli Tajik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Jiāmùsī zhíyè xuéyuàn xuébào / Journal of Juamjusi Education Institute. 2017, 2017 (4): 263–265. doi:10.3969/j.issn.1000-9795.2017.04.176 (中文). 近代以來,我國塔吉克族使用阿拉伯維吾爾文拼寫高山塔吉克語 
  13. ^ 13.0 13.1 13.2 Пахалина, Т.Н.. Сарыкольский язык [《薩里庫爾語》]. 蘇聯莫斯科: 蘇聯科學院. 1966年 (俄語). 
  14. ^ Пахалина, Т.Н.. Сарыколь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 [《薩里庫爾語—俄語詞典》]. 蘇聯莫斯科: 蘇聯科學院. 1971年 (俄語). 
  15. ^ 中國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塔吉克語調查組. 《塔吉克族的语言情况和文字问题》. 第二次少數民族語文科學討論會. 1958年3月27日 (中文(簡體)). 
  16. ^ 西仁·庫爾班、馬達力汗、段石羽. 《中国塔吉克》. 新疆大學出版社. 1994年3月: 第86頁—第87頁. ISBN 7-5631-0480-1 (中文(簡體)). 
  17. ^ 高爾鏘. “塔吉克语语态结构剖析——塔、汉语言对比刍议”. 《語言與翻譯》 (中國烏魯木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語言與翻譯雜誌社). 1994年, (第2期(總第38期)) (中文(簡體)). 
  18. ^ شېرىن قۇربان‎، مەدەلىخان بالۇن‎، مىرزاي دوسمەمەت‎. «جۇڭگو تاجىك تارىخىغا ئائىت ماتېرىياللار توپلىمى» [《中國塔吉克史料匯編》]. 中國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出版社. 2009年9月: 第571頁 (維吾爾語). 
  19. ^ Robert B. Shaw. On the Ghalchah languages (Wakhí and Sariḳolí) [《關於帕米爾語言(瓦罕語和薩里庫爾語)》]. 英屬印度加爾各答: 孟加拉亞細亞研究會. 1876年 (英語). 
  20. ^ 北京大學伊朗文化研究所、德黑蘭大學德胡達大詞典編纂所. 《汉语波斯语词典》. 中國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6年10月. ISBN 9787100016292 (中文(簡體)). 
  21. ^ Словари - Dictionary - English - Russian - Tajik [英語—俄語—塔吉克語詞典]. 2007年 [2013年2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2月25日) (塔吉克語). 
  22. ^ Карамсхоев, ДодхудоГрюнберг, Александр Леонович. Шугнан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 том 1 - 3 [《舒格南語—俄語詞典·卷一至三》]. 蘇聯莫斯科: 蘇聯科學院. 1988年 (俄語). 
  23. ^ Пахалина, Т.Н.. Ваханский язык [《瓦罕語》]. 蘇聯莫斯科: 蘇聯科學院. 1975年 (俄語). 
  24. ^ 西仁·庫爾班. “塔吉克族口头文学简析”. 《民族文學研究》 (中國烏魯木齊: 新疆大學). 2006年, (第4期)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