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也烈
袁也烈(1899年10月19日—1976年8月8日),原名炎烈,字樹成,號映吾,曾用名袁振武、王國棟,湖南洞口袁家壠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生平
1921年8月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聽過毛澤東講解的《列強》和《共產黨宣言》,積極參加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活動。1924年,考入廣西陸軍軍官學校。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和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火星社」,1925年5月以「火星社」社員為核心,袁也烈聯絡同學二百多人起義,投奔黃埔軍校,被分配在黃埔軍校政治部任秘書股幹事、宣傳科科員。1925年7月由聶榮臻、楊其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黃埔軍校第四期入伍生團指導員,後任葉挺獨立團第六連連長,參加北伐。晉升為副營長、第十一軍七十二團營長,第二十五軍七十二團參謀長。1927年5月在武漢列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式。
1927年,率所部第二十四師二團第三營參加南昌起義。1927年11月,改名袁振武,被中央軍委派到廣西龍州,任廣西警備五大隊第一團參謀長兼第一營營長。1930年2月1日,龍州起義取得成功,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任第一縱隊參謀長兼第一營營長兼黨總支書記。[1]1930年10月,紅七軍、紅八軍勝利會師,任紅七軍第二十師五十九團團長,參與桂嶺整編。北上向江西蘇區轉戰。在轉移途中,在廣東乳源縣梅花村遭敵襲擊身負重傷,後被安排離隊赴上海治療。
1931年3月,化名袁映吾來到上海養傷。5月15日深夜,被英國巡捕逮捕,以「危害民國」罪判處袁也烈有期徒刑5年,關進提籃橋監獄。服刑期滿後,送入蘇州反省院,同意他寫一份「棄商就農」的志願書,於1935年10月釋放。出獄後,經北方局審查,恢復了黨的關係,從此改名袁也烈。
抗日戰爭時期,被派往國民黨石友三的部隊任黨的地下工委書記。1939年回到抗日根據地,1939年7月任八路軍山東縱隊山東軍政幹部學校副校長,1939年12月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訓練部部長,1942年2月任清河軍區參謀長,1944年1月任渤海軍區參謀長、1945年日本投降後升任渤海軍區副司令員。
1945年9月任渤海軍區代司令員。1946年6月10日,指揮德州戰役。1946年8月兼任山東解放軍第七師師長。1948年2月任渤海縱隊司令員。1949年3月任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海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參謀長。1955年授少將軍銜[2]。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3]。1960年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部副部長。1963年,兼任國家科委海洋專業組組長,與副組長於笑虹、劉志平一起牽頭組織了29名專家聯名向黨中央、國務院寫信,建議成立國家海洋局,統一管理國家的海洋事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8年11月15日,黨中央為他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979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發出文件,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參考
- ^ 中共廣西區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崇左市委員會編著. 英勇红八军.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2014.11: 62.
- ^ 揭秘:中共首批开国将军的级别是怎样划分的?. 鳳凰網(轉自摘自《黨史博覽》2010年第5期). 2010-06-13 [2012-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0).
- ^ 韋祖慶編著. 旅贺历史名人.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3.01: 237. ISBN 978-7-5112-3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