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橋 (桂林)

解放橋是位於桂林市解放東路東端、自由路西端,橫跨灕江的一座,始建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由中正橋更名而來,經歷了多次改建。解放橋現在是當地的一個旅遊景點,橋大氣美觀,人文底蘊深厚,橋底刻有各種圖案,晚上在燈光的點綴下,更加美麗。

桂林2001年重建後的解放橋

歷史

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的資料記載,從代開始,歷代都在此段建浮橋。靜江府城圖》記載:在現解放橋位置的附近修建有東江橋(拖板橋),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橋,是由船體連接而成,時常因水流湍急搖晃得很厲害。明稱為永濟橋,清改稱浮橋

1939年中正橋

解放橋始建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結構是四墩鋼架式[1],長達181米,寬至11米,有5孔,每孔跨36米,木橋面,荷載達10噸。當時以蔣中正之名命名中正橋抗戰時期。由於桂林是中國南方的軍事重鎮,因而多次遭到敵機的空襲。為了疏散市區裡的市民,乃建此橋。

1944年10月,日軍壓境時炸毀2、3孔橋面。1945年7月,日軍戰敗時炸斷2、3號鋼梁。

由於兩岸靠船隻往來,極為不便,經過商議於1946年2月修造"中正浮橋"。

1951年解放橋

1951年2月,由於橋存在諸多問題,當地政府決定在原址上建鋼木合構桁架結構,並更名為解放橋。1957、1962年進行了兩次例行維修。

1972年

由於交通需要和當時橋面存在的隱患,在1972年,市政府決定保留解放橋的下部結構並加固橋墩,然後再拆除上部結構以至擴寬橋面,改建為空腹式混凝土雙曲拱橋雙向四車道。

當地市志記載橋全長239.3米,其中主橋215.3米,引橋14米;高4.36米,5孔,每孔跨徑34.9米;橋面寬15.5米,其中車道9.5米,人行道南北各3米;荷載汽-13級,拖-60級。擴建後極大地便利了兩岸交通。

1999年

由於城市改造和整體的美觀需要,1999年桂林市政府決定完全拆掉舊解放橋,在舊址上重建更大的更方便的解放橋。

2001年9月28日上午解放橋正式通車。新解放橋主橋長284米,寬45米,其中機動車道寬22米,為雙向六車道,兩側設人行道。 共5跨,三中跨為拱,兩邊跨為圓弧曲梁,設推力墩。

解放橋同文昌橋龍隱橋的重建以及民主路改造等被一併納入解放橋的重建系統工程。建成後的解放橋交通負擔比以往更大了,其東端就是七星公園,由於離公園太近,進而造成了這一十字路口的極大不便。

人文

早期,在橋下經常有竹排游弋,竹排上的漁夫用鸕鶿來為他們打魚,在煙雨迷濛的天氣里,似仙境。在早期的小學語文課本(人教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桂林山水》)有相關描述。

現在由於環境問題,解放橋這段的灕江水位經常過低,有時甚至出現乾涸現象。到了旺水期,市民們都喜歡在橋下游泳嬉戲。

新建成的解放橋更加大氣開闊、其結構簡約可靠,深受市民和旅遊者的稱讚。在夜晚,橋上和兩側的燈光均會開啟,市民們都喜歡散步到此,旅遊者則在橋端兩側拍照留念。

公交車

2路、9路、10路、11路、14路、18路、21路、24路、25路、30路、97路公交車線路均經過解放橋。

參考資料

  1. ^ 桂林市地名辦公室. 桂林市五城区地名录. 2007-1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