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備區(警備司令部)是中國近代以來在重要城市或戰略要地設立的軍隊建制單位。當下的警備區除與軍分區有共同的任務外,還擔負重要城市及戰略要地的警備任務,受當地市委、市政府雙重領導,截至2012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3個直轄市、27個省會(首府)城市、3個計劃單列市和9個地級市共設立了42個警備區。師級警備區由大校任司令,直轄市警備區則由少將任司令。

列表

  • 1913年7月28日北洋政府派遣鄭汝成率領第七、第十九兩旅赴上海,組建上海警備司令部。
  • 1917年8月北洋政府在北京設京畿警備司令部。
  • 1925年初南京設江蘇全省水陸警備司令部。
  • 國民政府先後設有武漢、雲南、重慶、淞滬、京滬、河西、新疆、青島、台灣、交通等警備總司令部。
    • 淞滬警備司令部,遺址即龍華烈士陵園。1949年初擴大為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轄3個兵團、2個綏靖區、首都衛戍總司令部、淞滬警備司令部、浙江警備司令部,25個軍,約30餘萬人。
  • 1932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組建黎(川)泰(寧)警備司令部,蕭勁光任司令員,領導地方武裝。1933年秋以後中央蘇區又相繼建立了歸化警備區、建寧警備區、廣昌警備區等。
  • 中央紅軍長征途中,1935年1月曾設遵義警備司令部。
  • 1937年5月在陝北組成五縣警備司令部(後改稱富甘警備司令部),轄延安、延長、甘泉、富縣、宜川等縣地方武裝,沿革為「延屬軍分區」。
  • 1937年10月,成立綏德警備司令部,負責綏德專區的綏德、米脂、佳縣、清澗、吳堡五縣對晉西日軍的河防與對陝北國民黨軍的警備任務。1939年底由回師陝北的八路軍三五九旅兼綏德警備區。
  • 1942年陝甘寧邊區設立了三邊警備區(警三旅兼)、綏德警備區、隴東警備區(八路軍三八五旅兼)、關中警備區(警一旅兼)、延屬軍分區(教導第2旅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重要城市和戰略要地設立了警備區。1969年11月15日,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在各省會、自治區首府和重慶、鞍山、青島、湛江等重要城市設立警備區。

河南省轄的濟源市,設立副師級的濟源市人民武裝部

參考文獻

  1. ^ 遼寧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主編《遼寧省志·軍事志》,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頁。
  2. ^ 《廣州市志(卷十三):軍事志》,廣州出版社,199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