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禼
生平
趙禼最初以進士為汾州司法參軍,郭逵任陝西宣撫使時為其幕僚,辟掌機宜文字。種諤擅自收容綏州降人數萬,朝廷以其生事,欲誅之,將此地歸還西夏並遣返降人,趙禼上疏說:「種諤無名興舉,死有餘責。若將改而還之,彼能聽順而亡絕約之心乎?不若諭以彼眾餓殍,投死中國,邊臣雖擅納,實無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蘇立、景詢輩爾。可遣詢等來,與降人交歸,各遵紀律,而疆場寧矣。如其蔽而不遣,則我留橫山之眾,未為失也。」
後跟隨郭逵至鄜延路,為郭逵的移書執政,建議存綏州以張兵勢,先規度大理河,建堡砦,畫稼穡之地三十里,以處降者。若棄綏州不守,則無以安新附之眾。援種世衡招蕃兵部敵屯青澗城故事。他的建議得到朝廷的採納,赦免降人數萬名為東部屏障。
熙寧初年,西夏人誘殺保安軍楊定等,獻李崇貴、韓道喜以求和。朝廷欲官其任事之酋,鐫歲賜以為俸給,因使納塞門砦、安遠砦而還綏州。趙禼上書稱綏州是軍事重地,應該增強防備;且降人二萬名以深入北宋之地,不可無備。宋神宗認為有道理,任命他為集賢校理。
西夏侵犯環慶路,後復來賀正。趙禼建議邊吏離間其心腹,以招橫山之眾,來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遷提點陝西刑獄。韓絳宣撫陝西,以河東兵西征西夏。趙禼認為當地缺乏水草、又無險阻,貿然出兵非常危險;建議韓絳以兵威迫使附近山界人戶歸順。韓絳欲攻取橫山,採納種諤的計策,建立囉兀城,以趙禼權任宣撫判官。種諤率河東兵會銀川,規以後期斬將。趙禼命令種諤自往中路迎東兵。種諤懼違節制,乃不敢逞。加直龍圖閣、知延州。
西夏多次欲款塞,經常虛張聲勢動搖邊境。趙禼獻計,遣裨將曲珍、呂真以兵千人分巡東西路。時西夏以四萬大軍欲從間道攻取綏州,途中與這支宋軍相遇,大敗而走。西夏自失去綏州以後多次欲與北宋劃界,希望歸還綏州。翌年,在趙禼的建議下,宋神宗在綏州建綏德城。
熙寧九年(1076年),交趾(即越南李朝)侵犯邊境,趙禼被任命為安南行營經略招討使,以中官李憲為副將,率領九名大將前往征討。趙禼與李憲不和,建議罷免李憲。宋神宗問可代者,趙禼推薦老將郭逵,於是以郭逵為宣撫使,趙禼副之。但在戰場上,郭逵與趙禼意見多有不同。趙禼認為在未發兵之前應該先撫輯兩江峒丁,擇壯勇啖以利,使招徠攜貳,隳其腹心,然後在出兵征討,但郭逵不聽。趙禼又建議派人敕諭交趾,又遭郭逵拒絕。郭逵遣燕達先抵廣源州,復還永平寨。趙禼認為廣源州距離交趾首都昇龍(今越南河內)不過十二驛,應該出其不意三路並進突襲之,必能得勝。但多次勸諫,郭逵始終不聽。李軍在富良江(今紅河)佈置了戰船數百艘,宋軍不能渡河。趙禼分遣兵將製造投石機攻打,斬首數千級。此後郭逵因擅自議和而被貶官,趙禼亦遭牽連,降為直龍圖閣、知桂州。後復天章閣待制、權三司使。
時西夏軍隊五路並進侵犯邊境,宋神宗任命趙禼為河東轉運使,率領降卒赴鄜延路給種諤軍提供糧餉。種諤抵罪,趙禼又坐餽免不給,降知相州。既而降職知淮陽軍,數月後盡復原職。
知慶州時,羌移名昌詭稱送幣,將要侵犯邊境。趙禼將蕃主白信釋放,約定期限與其相會,將其逮捕。翌年西夏與攻取新壘,大量建造攻城器械。趙禼獻拖垮西夏之計。西夏入侵蘭州之時,趙禼遣曲珍防禦,在鹽韋擊敗西夏軍。西夏拽厥嵬名嘉勒宿兵於賀蘭原,經常騷擾邊境,趙禼遣李照甫、蕃官歸仁各將兵三千左右分擊,耿端彥兵四千趨賀蘭原,大破西夏,生擒嵬名嘉勒。遷龍圖閣直學士。
元祐初,梁乙埋率西夏兵數度騷擾邊境。趙禼認為西夏即將入侵,傳檄西路將劉安、李儀,要求在西夏入侵的時候以輕兵突襲西夏境內。果然西夏侵犯邊境,劉安、李儀便突襲洪州,大破西夏軍,迫使西夏議和。但梁乙埋不甘失敗,以重兵壓境。趙禼遣使詰之,西夏便退兵歸國。遣樞密直學士。趙禼遣使贈送給梁乙埋戰袍、錦綵,又使用離間計讓西夏人殺死了梁乙埋。
1090年(元祐五年),拜端明殿學士,遷太中大夫。西夏遣使請求劃界,宋哲宗從趙禼之議,歸還葭蘆、米脂、浮屠、安疆四砦給西夏。但西夏仍不滿,隨後又侵犯涇原路。同年趙禼病死,年六十五,追贈光祿大夫。
延伸閱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