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周期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5月1日) |
環繞太陽運行的星體有幾種不同的軌道周期:
- 恆星周期(英語:sidereal period)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回到軌道上原來的位置所需要的時間。這是一顆行星真正的軌道周期,也是一般所指的公轉週期。
- 會合周期(synodic period)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回到從地球的角度觀察到的天球上原來的位置所需要的時間。這是一顆行星在回到軌道起點之間的間隔。會合周期與恆星周期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地球本身也環繞着太陽公轉。
- 交點周期(nodal period)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兩次經過交點之間所需要的時間。一顆行星的交點是它從南半天球跨越黃道進入北半天球的那一點。交點周期與公轉周期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一顆行星的交點線會慢慢地由歲差而移動。
- 近點周期(anomalistic period)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兩次經過近恆點之間所需要的時間。一顆行星的近恆點是它軌道上最接近恆星的那一點。近點周期與公轉周期之所以不同是因為一顆行星的副軸會慢慢地由歲差而移動。
- 回歸周期(tropical period)是一顆行星環繞恆星公轉一整圈兩次經過赤經0度之間所需要的時間。回歸周期比公轉周期稍短一些,因為春分點會慢慢地由歲差而移動。
恆星周期和會合周期的關係
常用縮寫
- E = 地球的恆星周期
- P = 其它行星球的恆星年
- S = 其它行星的會合周期
在時間S內,地球向前移動角度是(360°/E)S(假設為圓形軌道),星星移動的角度是(360°/P)S.
如果天體是一顆內部行星,就是說它環繞太陽公轉一整圈所需要的時間比地球短:
使用代數來簡化:
如果天體是一顆外部行星,就是說它環繞太陽公轉一整圈所需要的時間比地球長:
使用代數來簡化:
從地球和天體角速度的差異來看,這兩個公式非常容易理解。天體的視角速度等於它的角速度減去地球的角速度,而恆星周期就是一個圓周除以這個天體的視角速度。
太陽系各行星及冥王星、穀神星相對地球的會合周期:
恆星周期(年) | 會合周期(年) | 會合周期(日) | |
水星 | 0.241 | 0.317 | 115.9 |
金星 | 0.615 | 1.599 | 583.9 |
地球 | 1 | — | — |
月球 | 0.0748 | 0.0809 | 29.5306 |
火星 | 1.881 | 2.135 | 779.94 |
穀神星 | 4.600 | 1.278 | 466.7 |
木星 | 11.8618 | 1.092 | 398.9 |
土星 | 29.45 | 1.035 | 378.1 |
天王星 | 84.07 | 1.012 | 369.7 |
海王星 | 164.9 | 1.006 | 367.5 |
冥王星 | 248.1 | 1.004 | 366.7 |
計算
小天體繞中心天體運轉
天文學中繞中心天體在圓形或者橢圓軌道上運轉的小天體軌道周期為:
- ,〈標準重力參數〉
其中:
T小時, R天體半徑 若太陽為中心天體,我們簡單的設
雙星
在天體力學中, 若考慮兩個天體質量,則軌道周期T可以這樣計算:[1]
其中:
- ,是兩個天體的質心運動的橢圓軌道半長軸總和,換言之,在以在以一個天體為原點的參考系中(即兩者兩者不斷分離的橢圓軌道)中,另一個天體橢圓軌道的半長軸
- + ,是兩個天體質量之和,
- ,是引力常數。
參考文獻
- ^ Bradley W. Carroll, Dale A. Ostlie.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 2nd edition. Pearson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