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

一种运送旅客以及货物的服务业

運輸是指某一物體(人或者是貨物)透過運輸工具(或交通工具與運輸路徑),由甲地移動至乙地,完成某個經濟目的的行為。因此,運輸是一種「衍生的經濟行為」,運輸多半都是為了完成某些經濟行為,例如購物、上班、上學、訪友等需求而進行。

貨運站
冰川運輸巨石,當冰川退卻時,巨石便會沉積於離其發源地極遠的新位置

而運輸主體與運輸工具在運輸路徑上所產生的互動現象,即為交通現象。因此運輸是一種兩地間的移動行為,而交通是兩地之間所發生的現象。「運輸」與「交通」兩詞常受到混用,中文慣用「交通擁擠」而非「運輸擁擠」,「運輸路徑」而非「交通路徑」。

方式

運輸方式是使用某一特定交通工具、基礎設施或流程來實現位移的方式。對於一個人或一件貨物來說,可能在一次運輸過程中會涉及到一種或多種運輸方式,而多種運輸方式的情況下往往被稱為聯運。每一種運輸方式都有其優劣之處,往往需要根據成本、運輸能力、路線和速度等方面來考慮選擇何種方式。

人力

 
在發展中國家,人力運輸仍然很常見。

人力運輸是使用人的肌肉產生力量來運輸他人和/或貨物,常見方式有步行跑步游泳速度較慢。現代科技使用機器來加強人力。具有成本低,可以休閒、鍛煉身體環保等優點。有時候,人力運輸是唯一可用的交通方式,特別是在一些欠發達或偏遠區域。人力同時被視作理想的可持續交通系統

儘管人類可以不藉助基礎設施行走,通過修建道路、使用自行車或輪滑等交通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畜力

畜力運輸是通過役用動物來移動人和貨物的方式。人類可以直接騎在一些動物身上,讓其馱上貨物,戴上騎具,單個或組隊,連上雪橇或帶輪交通工具。

空中

 
一架法國航空空中客車A318降落在倫敦希思羅機場

固定翼航空器,通常稱為飛機,是一種比空氣密度大的航空器,通過空氣和機翼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抬升力從而實現快速移動。該屬於是用來同旋翼航空器區分。自轉旋翼機則是兩種的結合。

航空器飛行需要地方起降,因此大部分航空器都要求建設機場,作為維修、存儲、補充燃料和裝載、卸下機組成員、貨物和乘客的基礎設施。大部分航空器都需要在陸地上起降,有一些則具備在冰雪、靜水上起降的能力。

航空器是僅次於火箭外第二快的交通方式。民航飛機速度可以達到955公里每小時(593英里每小時),單引擎航空器可達到555公里每小時(345英里每小時)。航空可以讓人和少量貨物快速長線運輸,但是有較高的成本和燃料消耗;對於短途或難以進入的地點,可以使用直升機[1]根據《衛報》2009年的文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任意時間估計有超過50萬人乘坐飛機。[2]

鐵路

 
ICE列車,德國的高速鐵路客車

鐵路運輸是鐵路列車在兩條平行鐵軌——通常稱為鐵道、鐵路之間運行的交通方式。鐵路列車通常有一節或多節相連的列車組成。列車常通過鐵路機車驅動,早期列車多使用蒸汽柴油驅動,新型列車則多通過電氣化鐵路提供電力驅動。相對的,以部分或全部的車廂作為動力來源的鐵路被稱為動力分散式

公路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附近的80號州際公路

道路是兩個或多個地理位置之間所修建的連接性基礎設施。[3]道路通常十分平整,方便出行;[4]當然在歷史上,道路並沒有正式修建和維護,因此也並不一定如此。[5]市區,道路穿越整個城市村莊,常會為其指定街道名,同時提供城市空間地役權和交通路線雙重功能。[6]

最常見的道路運輸載具是汽車:它是一種多輪載具,通過內燃機電力驅動。其他使用道路的運輸載具包括:公車卡車摩托車自行車和行人。截至2002年,全世界共有超過5.9輛汽車。

汽車靈活性高,載客量少,同時耗能較大,且擠占空間,也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噪音空氣污染誘因;相對來說,公交車出行方式更高效、節能,但較不靈活、舒適。[7]

水上

 
斯里蘭卡尼甘布荷蘭運河,原本荷蘭修建它是為了運送間諜,但是現在本地漁民出海的通道。
 
克羅地亞的輪渡船

水上交通是通過水上運輸器在如大洋湖泊運河河流等水體上移動實現的。

19世紀,第一艘蒸汽船面世。現在大部分船舶都使用內燃氣驅動。另外還有通過核能驅動的潛水艇等。

儘管相對較慢,現代海洋運輸在運輸大量物品時是極為高效的運輸方式。民用運輸船舶數量大概為35000艘,在2007年一年就運送了74億噸的貨物。[8]相對於航空運輸,水上運輸的成本明顯較少。[9]

有些水上交通不一定要通過水上運輸器。例如木材密度比水輕,因此可以在河流上游伐木後,直接將木材放在河流中,木材就會順着水流流到河流下游。

其他方式

 
縱貫阿拉斯加管道,輸送原油用。

管道運輸通過管道運輸物品,大多數情況下為液體和氣體,氣動輸送系統英語pneumatic tube通過使用壓縮空氣,可以輸送固體貨物。對於氣體/液體來說,任何化學性質穩定的液體或其他都可以通過管道輸送。短距離管道系統通常輸送污水淨水泥漿啤酒等,長距離的管道網絡則用來輸送石油天然氣

纜索運輸則是一個涵蓋範圍較廣的交通方式,載具沒有內部的動力來源,而是通過纜索來驅動。通常包括升降機纜車電動扶梯等。有些也被稱為是傳送帶運輸方式。

航天運輸則是離開地球大氣層進入外層空間所進行的運輸方式,通過航天器進行。儘管人類投放了很多技術用於研究航天運輸,但是除了發射軌道衛星、進行科學實驗外很少使用。不過,人類已經成功到達了月球,同時探測器也已經被送往太陽系的所有行星。

亞軌道航天是在地球上最快的已知交通運輸方式。

要素

基礎設施

 
橋梁,如金門大橋,讓道路和鐵路可以跨過水體。

基礎設施是允許交通工具可以運作的固定建築物。它一般包括道路、終端和供停靠和維護的設施。像是鐵道、隧道、道路和纜索等,載具移動的整條路線都必須修建。空中或水上運輸工具則無需這些。但是他們需要建立航空站和港口。

航空站、港口、車站等終端是旅客、貨物可以從一種交通方式轉換到另一種交通方式的地點。對於客運來說,終端使得各種交通工具交融在一起,使得乘客可以通過交叉使用多種方式,從而享受各種方式帶來的便利。例如,機場軌道快線可以將機場和城市中心和郊區連接起來。對於汽車來說,停車場是其終端,而巴士則有多個停靠點。[10]對於貨運來說,終端是轉運點,儘管有些貨物是直接從加工點運輸到終端用戶手中。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籌資可能來自公眾,也可能來自私人。由於交通具有自然壟斷的特性,對於公眾來說屬於必需品;因此道路、鐵路和機場的建設資金常常來自稅收。新的基礎設施項目常常會帶來大量支出與負債。許多基礎設施的所有者會對加收使用費,例如機場建設費。

載具

 
雪佛蘭沃藍達

載具指使用於人或貨物運輸的設備。除非有纜索或者肌肉動力,否則載具往往要自帶動力。

載具往往還需要配備一位駕駛員。但是有一些運輸方式,如快速軌道交通等已經實現了自動化。

運營

私人交通運輸只服務於交通工具的擁有人本人,由他們本人駕駛。對於大眾交通或者貨物運輸,通常需要通過私人企業政府負責運營。有時載具和基礎設施可能屬於某一公司,而負責運營的則是另一實體。

影響

經濟

 
運輸是成長及全球化的關鍵因素之一,像美國的西雅圖就因為交通便利而繁榮

運輸是區域化(允許在不同的地點進行生產和消費)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歷史上運輸可以帶來一個地區的擴展,較好的運輸條件也可以帶來較多的貿易及人員的往來,經濟成長總和運輸量的成長及合理性有關[11],不過運輸的基礎建設及營運對土地有相當的衝擊,而且是最大的能源消耗者,因此可持續交通系統就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

現代社會決定了住家和工作場所之間的實體距離,因此人們必需搭乘運輸工具上班或上學,或是進行一些日常的活動。旅客運輸也是旅行中必備的一環,是休閒運輸重要的一部份。企業需要員工到不同的地點開展業務,可能是為了重要的決定而進行面對面的接觸,或是讓一些專業人士到需要他們的地方。

計劃

交通規劃的目的是要可以高度的利用新的運輸設施,並減少其他的衝擊。利用運輸預測英語transport forecasting的模型,規劃者可以預測未來的運輸模式。運輸是運輸經濟學的一個主題,運輸工程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需考慮旅次發生英語trip generation旅次分佈英語trip distribution運量分配英語mode choice交通量分派英語route assignment,而實際的營運則是交通工程的內容。

 
位在布里斯托爾環島

由於運輸帶來的負面影響,有關運輸方式的選擇以及容量的擴充往往會是爭議的議題。車輛運輸可以視為是一種公地悲劇,個人的彈性及方便性最後會破壞整體的自然生態及都市環境。土地使用會依運輸方式的選擇而定,而大眾運輸工具可以有較好的空間使用率。好的土地使用會使日常的活動接近人們的住家,而將一些高密度的發展放在靠近運輸線或轉運站的地方,減少額外運輸需求的產生。運輸有聚集經濟效應,而除了交通之外,其他的土地利用也是在人群聚居時有較佳的利用率。運輸設備會需要土地,在一些城市中,用在街道及停車場的路面常會超過總面積的20%,有效率的運輸系統可以減少土地的浪費。

環境

運輸消耗許多能源,世界上大部份的石油是用在運輸上。由於燃燒石油會排放一氧化二氮等廢氣及懸浮粒子,造成了空氣污染;也因為排放二氧化碳,加速全球暖化[12]。運輸同時亦是各種排放源中成長最快的[13]。在各種運輸中,道路運輸對全球暖化的影響最大[14]。因此各國提出環境法規要減少個人車輛的廢氣排放。不過這已被成長的車輛數量及使用量的調高所抵消[12]。許多可以減少車輛廢氣排放的方式都已被研究過[15][16]。能源使用和廢氣排放會依運輸形態而有大幅的不同,因此環境保護主義呼籲運輸方式由空運及道路改為鐵路及人力運輸,並且提高電動車輛比例以及運輸的能源效率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Cooper et al., 1998: 281
  2. ^ Swine flu prompts EU warning on travel to 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Guardian. April 28, 2009.
  3. ^ Major Roads of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2006-03-13 [2007-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13). 
  4. ^ Road Infrastructure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South Africa. National Department of Transport (South Africa). [2007-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5. ^ Lay, 1992: 6–7
  6. ^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road and a street?. Word FAQ. Lexico Publishing Group. 2007 [2007-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05). 
  7. ^ Cooper et al., 1998: 278
  8. ^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 2007, p. x and p. 32.
  9. ^ Stopford, 1997: 4–6
  10. ^ Cooper et al., 1998: 275–76
  11. ^ Stopford, 1997: 2
  12. ^ 12.0 12.1 Fuglestvet et al.,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limate forcing from the transport sectors (PDF). 2007 [2014-03-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6-25). 
  13. ^ Worldwatch Institute. Analysis: Nano Hypocrisy?. 2008-01-16 [2014-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3). 
  14. ^ Climate forcing from the transport secto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an Fuglestvedt, Terje Berntsen, Gunnar Myhre, Kristin Rypdal, and Ragnhild Bieltvedt Skeie, January 15, 2008, vol. 105, no. 2, PNAS.org
  15. ^ Claverton-Energy.com. Claverton-Energy.com. 2009-02-17 [201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16. ^ Data on the barriers and motivators to more sustainable transport behaviour is available in the UK Department for Transport study "Climate Change and Transport Choice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30." published in December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