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婷(1965-),本名邱昭文,臺灣北管亂彈家族第三代,戲曲製作人,也是記者、作家、評論人,大陸媒體稱雜家。大學畢業後曾任《自立晚報》副刊編輯,《首都早報》、聯合報系《民生報》藝文記者,1989年與父母邱火榮、潘玉嬌共組亂彈嬌北管劇團 (後更名「乾坤劇坊」),投入戲曲製作、編腔演唱及傳承保存,同時筆耕不輟,常年以戲曲為主要題材,書寫形式包括兒童文學、報導文學、散文、評論等,個人代表著作有《媽媽上戲去》、《戲臺明滅》、《出將入相亂彈嬌》、《臺灣亂彈名錄與影像詮釋》、《談曲論藝》等書,另曾發表《台灣戰後初期的亂彈班研究》(未出版)及〈道卡斯族的臺灣亂彈藝術傳承〉 論文,並與邱火榮合著《北管牌子音樂曲集》、《北管戲曲唱腔教學選集》有聲書。

邱婷
出生1965年
職業藝文記者、作家、評論人、戲曲製作人
國籍臺灣
母校輔仁大學
南華大學 (臺灣)
主題戲曲(臺灣北管亂彈、歌仔)
官方網站
邱婷戲話FB專頁
乾坤劇坊YT平台

曾在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華梵大學通識中心等校系兼任;2008年擔任宜蘭縣蘭陽戲劇團藝術總監五個月,現任教於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個人生平

出身臺灣北管亂彈世家,因父母及祖輩族系多是臺灣日治時期及戰後知名戲曲藝人、藝師,家學淵源深厚,耳濡目染之下,對北管亂彈、歌仔等民間戲曲音樂暨文化傳承熱切關心,且有遠見卓識,備受學術暨藝文界等多方肯定。大學期間即開始投入民間戲曲的攝影紀錄及文學創作,畢業後持續筆耕,從事傳統音樂、表演藝術、文學等藝文採訪報導,漸次擴及評論。有感於戰後亂彈戲及藝人樂師的日漸凋零,1989年創辦「亂彈嬌北管劇團」,多次與文建會、國家兩廳院、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文化部、香港文化中心、法國巴黎世界文化館等及專家學者、藝文人士合作,策劃製作專業北管亂彈節目,並主持保存計畫等。

父親親族
祖父林朝成(1908-1970)為日治時期重要職業北管樂師,一生多投入教館,桃李遍臺,北管人稱其「樹成仙」。1951(民國40)年受聘擔任臺北「德樂軒」駐館先生,蒞館之初,共十三個孩子入門,人稱「十三公司」,成員包括蔡文成(馬鼻生)、劉金松(白猴)、黑龍兄弟、陳天護(黑仔)、林振來、陳瑞昌(黑狗昌)、楊財明、阿標、林曜期及最後加入的李順發等,多位後來成了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許王 「小西園掌中劇團」後場樂師,蔡文成則是「靈安社」子弟先生。[1]祖母邱海妹(1912-1993)為日治時期著名亂彈「女老生」,嗓音技巧俱佳,被譽稱亂彈「好韻」,中年隨夫婿林朝成一起教導北管子弟軒社,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館先生[2],指導如臺北「德樂軒」、基隆「得意堂」、板橋「潮和社」等。父親邱火榮(1934-)青出於藍,精通北管戲曲唱腔及音樂,不僅活躍於亂彈、歌仔戲布袋戲等各類後場演出,其教學也從早期子弟軒社逐步跨入學院領域,1989年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 ;2015年國家文化部授證為重要傳統藝術-北管音樂保存者(人間國寶);2017年臺北藝術大學頒授他榮譽博士;2022年獲「國家文藝獎」。[3]姑母劉玉鶯(1936-2023)為戰後傑出戲曲演員,活躍於亂彈、歌仔、採茶戲曲舞台,有「戲狀元」譽稱。[4]姑父陳玉平(1935-1995)出身臺灣四平戲曲世家,戰後「小榮鳳」四平班台柱,後擔任「陳美雲歌劇團」導演直至去世。

母親親族
外曾祖父潘榮順為日治時期苗栗後龍新港著名東社班「東勝園」亂彈班班主兼班長。外祖父潘永山亦是東社班「東勝園」時期班長,工二花。舅公鍾阿知(1906-1996)自日治時期以來即身兼亂彈及「跳鍾馗」儀式演出。[5]舅舅潘細木(1918-2011)曾任職業亂彈班之班長。母親潘玉嬌(1936-)為戰後著名亂彈藝人,以小生戲《黃鶴樓》享譽劇壇,人稱「亂彈嬌」,1990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2015年文化部授證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亂彈戲保存者(人間國寶)。[6][7]


著作暨有聲書

文學作品
《臺灣亂彈名錄與影像詮釋》 ,華岡出版,2024
《出將入相亂彈嬌─一方舞台流轉人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1
《北管音樂領航者─邱火榮》,文建會策畫.時報出版,2004
《媽媽上戲去》 ,文建會策畫.雄獅美術出版,1997
《戲臺明滅》 ,台北:幼獅,1996
《明華園:台灣戲劇世家》 ,獨家出版,1995
《生命的太陽:蔡振南的流浪人生》 ,皇冠文化,1995

戲曲有聲書
《北管戲曲唱腔教學選集》 ,與邱火榮共同編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北管牌子音樂曲集》 ,與邱火榮共同編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0

藝文評論
《談曲論藝:邱婷表演評論文集》,小雅文創 ,2024

學術論文
〈道卡斯族的臺灣亂彈藝術傳承:以苗栗後龍新港「東社班」藝人與活動記憶為例〉,《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第66期,2023年12月,頁49-70
〈台灣戰後初期的亂彈班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未出版)


戲曲製作、編腔暨演唱

  • 2024年:廈門「中國民族音樂週閉幕式音樂會─和合共聲」/鼓浪嶼音樂廳/特邀演唱唐詩歌仔調
  • 2023年:采風樂坊「詩詞話樂歌仔調」/客席演唱宋詞歌仔調
  • 2022年:采風樂坊「詩詞話樂歌仔調」/客席演唱宋詞歌仔調
  • 2022年:「22'臺北市傳統藝術季開幕音樂會─粉墨春秋」/客席演唱北管
  • 2021年:琴園國樂團「說書人音樂劇場─李謩傳奇」/客席演唱歌仔調
  • 2021年:琴園國樂團「臺北市傳統藝術季─風華大稻埕」/客席演唱北管
  • 2018年:怡羅音樂藝術暨交響樂團「蒼河雲端」/客席演唱《赤壁懷古》
  • 2018年:文大國樂系華岡藝展「創」/編腔演唱《女俠》
  • 2018年:「國樂薈萃.團聚TTTC」文大國樂系專場/主唱歌仔《春雨》
  • 2017年:采風樂坊台北紐約美國巡演五場/樂隊主唱
  • 2016年: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國際表演藝術協會(ISPA)沙龍音樂會」/戲曲演唱
  • 2016年:臺北市傳統藝術季閉幕.新北管音樂劇「阿母上戲去」/製作.演唱
  • 2016年:中華國樂團新年音樂會/客席演唱《赤壁懷古》(世界首演)
  • 2015年:「山河氣韻.聲聲世世」北管亂彈暨花部戲曲專場音樂會暨實況錄音出版
  • 2007年:歌仔戲《搜孤救孤》/製作
  • 2006年:歌仔折戲《帝女.萬歲.劫》/製作
  • 2006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攏是好子弟─95年度北管排場匯演」/總策畫.執行製作
  • 2006年:國立中正文化中心主辦「北管e世代」/製作.演唱
  • 2006年:九十五年台北市傳統藝術季.人偶跨界合演《秦瓊倒銅旗》/製作.演唱
  • 2005年:九十四年台北市傳統藝術季「再現亂彈─北管藝人潘玉嬌、劉玉鶯七十風華」/製作
  • 2004年:彰化縣文化局主辦「回窯風華再現─2004北管戲曲展演」/製作.主持
  • 2003年: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戲曲講座─北管示範講座/策畫製作.主講
  • 2001年:采風樂坊國家音樂廳十周年音樂會/客席演唱歌仔《煞戲─月鳳之歌》
  • 2000年:法國巴黎世界文化館「意象音樂節─北管」/製作.演唱
  • 1997年:采風樂坊「吟詩做對歌仔調」/國家演奏廳首演發表路寒袖三首台語新詩新編創作
  • 1997年:文建會、國家劇院主辦「盛秋藝宴─文化新絲路之夜」薪傳藝人匯演/亂彈製作
  • 1995年: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策畫主辦「台灣音樂一百年─北管之夜」/製作.演唱
  • 1993年:香港市政府主辦「中國音樂節─南管北管會知音」/製作.演唱
  • 1992年:八十一年文藝季北管戲《黃鶴樓》基隆、宜蘭縣、台北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巡演/製作
  • 1992年:臺北市傳統藝術季「民間流行音樂史─北管篇」/製作.演唱
  • 1991年:臺北市傳統藝統季「兩岸奇葩北管樂」/製作
  • 1990年:七十九年文藝季北管戲《黃鶴樓》/製作


獲獎紀錄


其他

  • 1997年:《吟詩作對歌仔調》─為路寒袖三首台語新詩編腔,台北:采風出版。
  • 1990─1995年:台北縣汐止鎮「文化立鎮」企畫與藝術教學指導
  • 1986年:公共電視「掌中乾坤」編劇


外部連結

前任:
黃春明
宜蘭縣蘭陽戲劇團藝術總監
2008年7月-11月
繼任:
懸缺
  1. ^ 存档副本. [202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 
  2. ^ 存档副本. [202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 
  3. ^ 存档副本. [202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 
  4. ^ 存档副本. [202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 
  5. ^ 存档副本. [202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 
  6. ^ 存档副本. [202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 
  7. ^ 存档副本. [202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