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喬覺(696年—794年),法號地藏,故又名金地藏釋地藏,朝鮮半島人,新羅宗室[1],曾到唐朝留學,相傳他為求佛教正法攜神犬諦聽航海來唐,卓錫[a]九華苦行七十五載,九十九歲涅槃肉身得道,保留全身舍利,世人認為其為地藏菩薩化身

金喬覺
諺文김교각
漢字
文觀部式Kim Gyo-gak
藏有金地藏肉身的九華山肉身寶殿
漢地的地藏菩薩造像多以金喬覺的僧人形象為本,同時有諦聽爲坐騎。

佛教史中往往包含着很多神話因素,因而使得還原真正的歷史增加了困難,關於金喬覺的生平也是如此。如金喬覺的降生示寂後為何被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等等,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生涯

生卒年之辯

關於金喬覺的生卒年有多種說法,民國版《九華山志》就言「唐代至今,時越千年,而傳聞有異,記載稍殊」。[2]根據文獻資料記載,金喬覺的生卒年有以下幾種說法:

  1. 據《百丈清規證義記》載:「神僧傳云:佛滅度一千五百年,地藏降跡新羅國主家,姓金,號喬覺。永徽四年(653年),年二十四歲祝髮……端坐九子山頭七十五載,至開元十六年(728年)七月三十夜成道,計九十九歲……菩薩入定二十年,至至德二年(757年)七月三十日,顯聖起塔,至今成大道場。」[3]也就是說,金喬覺在佛滅度後一千五百年生,唐高宗永徽四年來華,時年廿四歲,端坐九華七十五載,開元十六年成道,計年九十九歲(630年—728年)。但是關於佛滅的年份,北傳佛教根據漢譯《善見律毗婆娑》中「出律記」推斷為公元前四百八十六年,南傳佛教比較公認的說法則是公元前五百四十四年或五百四十三年,無論採取哪種說法,佛滅後一千五百年都與六百三十年不吻合。此外,該記載還有個明顯的大漏洞,民國版《九華山志》也指出了該錯誤:「然謂入定二十年,至至德二年顯聖,考唐史有三十年,是其所記有十年之錯。」因此這種說法可信度不高。
  2. 據宋贊寧《宋高僧傳》載:「以貞元十九年(803年)夏,忽召眾告別……春秋九十九。」[4]據此推算金喬覺的生年應為七百零五年。
  3. 據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載:「開元末……時有僧地藏……落髮,涉海,舍舟而徙……貞元十年夏,忽召徒告別,罔知攸適。」依據該記載,金喬覺於開元末年來華,貞元十年示寂,時年九十九歲(696年—794年)。

除此之外,關於金喬覺的生卒年還有歷代所修《九華山志》的不同說法,比如民國版九華志就載「明嘉靖九華志謂大士於建中元年來漢」等等,印光大師也於民國九華志言「後人考古,莫衷一是」。然而印光大師認為:「但費冠卿家住九華,為元和二年進士,去貞元十年只隔十三年,與地藏為同時同地之人,其所記自足為千秋信史,各傳之訛,不待辯矣。」且《九華山化城寺記》結尾說:「時元和癸巳歲,予閒居山下,幼所聞見,謹而錄之。孟秋十五日記。」因此此說可信度較高,故採納該記載。

生平

關於金喬覺的生平則主要參見唐費冠卿的《九華山化城寺記》[5]

其中有關金喬覺的記載大致是說:唐玄宗開元末時有一位法號「地藏」的僧人,是唐朝藩屬新羅國金氏王族的親屬。他的頸項高起,骨骼清奇,身長七尺,力氣比一百個人合起來還要大。地藏曾經說過:「六經是屬於世間的,三清是屬於方術的,只有佛所說的第一義諦,才契合我心。」地藏落髮出家後,從新羅國涉海而來,後來又捨棄舟船,徒步前行。地藏法師一路上披荊斬棘,攀援藤蔓,跨山峰,越溝壑,歷盡艱辛,終於在此山南山谷中尋覓到了一塊向陽、寬闊平整的土地。在山裡居住期間,地藏法師曾經被毒物蟄傷,但他依然端坐禪定。這時,出現了一位美貌婦人,她恭敬地行禮後,向地藏法師奉上了藥物,並說道:「小孩子無知,咬傷了您,我願意化出泉水來彌補他的過失。」地藏法師應聲觀看坐着的石頭,果然在石縫間流淌出潺潺的泉水。這位美貌婦人,大概就是當時人們所說的九子山山神化現的。

地藏法師一直有願望,想要書寫四部佛經,於是就下山來到了南陵,有俞蕩等人抄寫了四部佛經獻給了地藏法師,地藏法師就持此經書回歸山林,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踏入塵世之中半步。

直到至德年間,大概756年左右,諸葛節等人從山腳下攀登山峰,看到山林深廣、空無一人,雲彩和太陽鮮艷明亮,但是只有一位僧人住在這裡,在石室中閉目打坐。在他身旁,已經斷了腿的鼎中只有一些白土。白土,俗稱觀音土,少量吃可充飢,摻了極少量的白米,以烹煮而食。眾人看到如此情景,都紛紛地撲倒在地大聲哭泣着說道:「和尚的修行如此艱苦,實在是我們這些人的重大過失啊!」於是他們紛紛出資捐錢,買下了當初檀號僧人居住過的舊地,並拼命地請求地藏法師能去長住,地藏法師也就聽從接受了。九華山附近的人們聽說了這個事情都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裡來,一起採伐木材、建築房屋,禪居煥然一新。

地藏法師一時聲名遠播,新羅國的人聽說了這些事情後,都相互結伴渡海而來。由於弟子們日漸增多,大師擔憂糧食不足,於是便命人開掘石頭,獲取白土。這種土顏色青白,看上去就像麵粉一樣。夏天,大家吃飯時就摻和點白土;冬天,眾人衣着單薄,用很少的火來取暖。寺院裡不分長幼,人人火耕種地,採集木柴,自給自足,生活艱苦,因此在南方被稱呼為「枯槁眾」。大師時年九十九歲的時候,也就是唐德宗貞元十年,794年夏季的某一天,大師忽然召集弟子們告別,得到消息的人無不茫然,一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那天,只聽得山石鳴響,巨石隕落,無情世界都被感動了。在大師即將示現圓寂的時候,有隨從侍奉的比丘尼趕來,還沒來得及說話,寺院裡的扣鍾就無聲無息地墜落在地上了;等到比丘尼進入室內,屋頂上的椽木也有幾處毀壞了,這難道是大師的神通感應嗎?大師往生後,在函匣中結跏趺坐。經過三年,弟子們開啟匣蓋,準備將大師遷入塔中,卻發現大師的面容和在世時一樣;抬動他的骨節,就好像撼動金鎖鏈一樣。正如佛經所說:「菩薩鈎鎖,百骸鳴矣。」在塔基的地方經常發出像火一樣的光芒,因此金喬覺被認為是地藏菩薩化身

此外《神僧傳》記有當時九華山的山主叫做閔公,平日裡心懷善念,經常會供養僧人,但是每次辦百僧齋的時候都缺一位,於是請金喬覺以足數。金喬覺說:「我不是來化齋的,我是來化山頭的。」閔公問他需要多少地,金便言乞一袈裟所覆之地用以修行足矣,閔公答應了。後來金喬覺向空中一拋袈裟,袈裟覆蓋了九華山所有的山頭,閔公見其法力無邊,遂歡喜布施。後來閔公的兒子也求出家於金座下,法號道明,閔公自己亦遠離紅塵,從此金喬覺塑像皆以道明、閔公為脅侍。[6]

金地藏與九華佛茶

據南宋陳崖的《九華詩集》中的記載九華山的九華佛茶相傳由金地藏從西域帶來,也有說從新羅而來,號為「金地茶」。[7][8]

金地藏的詩

全唐詩》錄其詩一首《送童子下山》。


參見

註釋

  1. ^ 卓:直立;錫:錫杖,僧人外出所用。卓錫即立定錫杖暫不行動,謂僧人居留

參考

  1. ^  費冠卿. 《九华山化城寺记》. 有僧地藏則新羅王子,金氏近屬 
  2. ^ 民國釋德森編,許止淨訂. 《九华山志》,卷一《圣迹门第一》之六《应化》. 
  3. ^ [唐、釋懷海、釋儀潤撰. 《百丈清规证义记》,报本章第三之地藏菩萨. 
  4. ^ 釋贊寧. 《宋高僧传》,卷二十之感通篇第六之三“唐池州九华山化城寺地藏传”. 
  5. ^ 「時有僧地藏,則新羅王子今氏近屬,項聳骨奇,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嘗曰:「六籍寰中,三清術內,唯第一義,與方寸合。」落髮,涉海舍舟而徙……披榛援藟,跨峰越壑,得谷中之地,面陽而寬平……曾遇毒螫,端坐無念,有美婦人作禮奉藥云:「小兒無知,願出泉補過。」應視坐石,石間潺潺,時人謂九子神焉。素願寫四部經,遂下山至南陵,有俞蕩等寫獻焉。自此歸山,跡絕人里。逮至德初,有諸葛節等自麓登峰,山深無人,雲日雖鮮明,居唯一僧,閉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群老投地號泣:「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過已!」出泉布,買檀公舊地敢冒死請,大師從之。近山之人,聞者四集,伐木築室,煥乎禪居……本國聞之,相與渡海,其徒實眾。師憂無糧,發石得土,其色青白,不摻如面。夏則食兼土,冬則衣半火。無少長,畲田採薪自給。其眾請法以資神,不以食而養命,南方號為枯槁眾,莫不宗仰。……時年九十九,貞元十年夏,忽召徒告別,罔知攸適。惟聞山鳴石隕,感動無情;將示滅,有尼侍者來,未及語,寺中扣鍾,無聲墜地;尼來入室,堂椽三壞,吾師其神歟?!趺坐函中,經三周星,開將入塔,顏亦如活時;舁動骨節,若撼金鎖。經云:菩薩鈎鎖,百骸鳴矣!」
  6. ^ 「時有閣老閔公,素懷善念,每齋百僧,必虛一位,請洞僧足數。僧乃乞一袈裟地,公許之。衣遍覆九峰,遂盡喜舍。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後亦離塵網」
  7. ^ 中国茶文化——九华山佛茶.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6). 喬覺禪林佛學網:「南宋陳崖 《九華詩集》「金地茶」詩謂:「瘦莖尖葉帶餘馨,細爵能令困自醒。一段山間奇絕事,會須添入品茶經。」並自註:「出九華山,相傳金藏自西域攜至者。」九華山有一種茶樹品種,枝梗空心,瘦莖尖葉,相傳為金地藏從新羅國帶來的,也有傳說從西域攜至的」 
  8. ^ 九华佛茶.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