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明朝)
金山是明朝皇室墓葬區,是當時使用的稱謂,指今北京市西部山區。
在明代,金山(金山口[1])與西山混用[2]。當代研究者指「西山乃京西諸山之總稱」,「金山乃西山之泛稱」。當地民眾形容此處墓葬區為「一溜邊山七十二府[3]:122[a]」或「一溜邊山府,七十二座墳」。金山西起今天的天泰山麓[4],涉及香山、玉泉山、翠微山等山區[5][4]。
歷史
永樂遷都北京後,除景泰帝外,歷代明朝皇帝和皇后均安葬於順天府昌平州天壽山的十三陵內,部分妃嬪、皇子陪葬。沒有陪葬十三陵的妃嬪則大都安葬於金山。夭折的親王(皇子)、公主(皇女)亦安葬於此[6]:29。親王(皇子)成婚後,多離京就藩,死後安葬於封地。而無兒子的親王,則有回京安葬金山的例子。安葬時,他們的妻子(親王妃)、女兒隨葬[4]。已婚公主(皇女)和駙馬亦有不安葬於駙馬家族墓地、「奉敕」「俱葬金山」的情況[3]:122。皇帝孫輩中,有明神宗孫女安葬於金山的例子[b]。
明成祖安葬於長陵,殉葬妃嬪安葬於長陵兩側的東、西井。明仁宗開始,妃嬪普遍的安葬於金山成為慣例[7]:28。明憲宗妃嬪合葬一墓。明神宗時,包宜妃、陳靜妃因逝世時間相近,合葬一墓。由於有明憲宗妃嬪合葬的先例,於是妃嬪合葬一墓成為慣例[6]:30。
明朝滅亡後的清初,金山陵墓已荒廢過半。乾隆年間,當地已逐漸形成村落。陵墓日漸湮沒[6]:29。在當代,除景泰陵外,地面建築早已不存在,多有地名留存[4]。1951年8月至11月,曾對明神宗七嬪合葬墓[c]、明熹宗三妃合葬墓[d]進行考古發掘[6]:29。進入2000年代後,因城市建設加速,墓地所在的石景山區農民一次性、整建制農轉居。因金山陵墓產生的地名逐漸消失[4]。
葬於金山者
除景泰陵外,金山陵墓區內,有說妃嬪、親王(皇子)、親王妃、公主(皇女)、駙馬的單人墓、合葬墓總計為七十九墓[5]。當地民眾則籠統稱為「七十二府(墳)」[3]:122[4][5]。
最早安葬於此的是明仁宗妃嬪。他有三位妃嬪殉葬,其餘三位妃嬪自然死亡後安葬於金山。明宣宗妃嬪都陪葬景陵,僅有一妃安葬於金山[7]:28[6]:29。
明英宗十八位妃,一位安葬於綿山,其餘安葬於金山[7]:29。獨葬於綿山者是劉敬妃。按明英宗遺願,她本應遷葬裕陵[8]。明英宗第四子朱見淳墓地稱四王府,應是當政的景泰帝未以親王禮安葬侄子的緣故[5]。明英宗第五子朱見澍墓地稱「秀府」,在今石景山區西北部秀府村北。王妃黃氏亦安葬此地[4]。香山東麓有一處墓地——傑王府,然明代無封為傑王者。有作者根據「吉王」與「傑王」同音,認為當是明英宗第七子朱見浚墓地[5]。明英宗復僻,重新掌權後,將弟弟景泰帝以親王禮安葬在金山[2],所建墓葬即景泰陵。景泰帝兒子朱見濟亦安葬於金山[1]。
明憲宗十四位妃,一位安葬於茂陵西南,十三位[7]:29(或說十二位妃[6]:29)安葬於金山。1963年考古發掘鑲紅旗營妃嬪墓,共有七座妃墓[e]。明憲宗次子朱祐極追諡悼恭太子,墓地稱悼恭府,訛稱道公府。東鄰娘娘府[5]。明憲宗第五子朱祐棆墓地因守墳的墳戶姓師,故稱師府,後訛傳為石府,石府村又分上石府、下石府。他的王妃、女兒隨葬。明憲宗第八子朱祐枟和王妃吳氏合葬,其墓稱雍王府。雍王府、明憲宗第十二子朱祐橓的墓地(金王府)、第十四子朱祐楷的墓地(申王府)、明思宗諸子墓地(西小府)處於今石景山區中部的同一區域,或相鄰。雍王府、金王府、西小府均北倚翠微山[4]。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憲宗承認叔叔景泰帝的皇帝身份,景泰陵升格為帝陵[2],成為金山區域內唯一的帝陵。
明世宗的七位妃陪葬於明十三陵,其餘妃嬪二十八人,安葬於京西紅石口和峰峪口[7]:29。明神宗七嬪合葬金山[c]。明神宗早夭諸女的墓地稱西小府,北靠明英宗第四子朱見淳的墓地四王府。1971年,仙居公主墓被發現[5]。
明光宗妃——李莊妃墓地所在稱劉娘府、劉娘墳、劉娘娘墳,曾誤以為明思宗生母劉氏的初葬墓。1950年代,開挖永定河引水渠時,有兩方墓誌出土。推測另一位墓主是李康妃。劉娘府村東則安葬有三位明神宗的孫女[b][5]。
明熹宗三妃合葬金山[d][6]:29。明思宗早折的第二子朱慈烜、第七子朱慈燦安葬於今石景山區中部。墓地亦稱西小府,南瀕永定河引水渠,西近福壽嶺,北倚翠微山[4]。
備註
注釋
- ^ 1.0 1.1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第四十八卷》《長安客話》:「景皇帝陵在金山口,距西山不十里。陵前坎窞樹多白楊及樗。凡諸王公主夭殤者,並葬金山口,其地與景皇陵相屬,又諸妃亦多葬此。」《國史》唯疑景帝追復諡號,始荊門州訓導高瑤,初為黎淳所駁,辭甚厲,訖如瑤請,亦公論之不容泯也。仁宗諸妃俱陪葬獻陵,惟三妃別葬金山。宣宗諸妃俱陪葬景陵,惟一妃別葬金山。睿皇后錢氏合葬裕陵,諸妃一葬綿山,餘葬金山。憲廟廢后吳氏墳葬金山。皇子葬金山者:懷獻世子、悼恭太子、哀沖太子、越靖王、秀懷王、蘄獻王、滕懷王、衛恭王、許悼王、忻穆王、申懿王、雍靖王、岐惠王、涇簡王、蔚悼王、潁高王、薊哀王、戚懷王、均思王。《國朝典匯》:「憲廟共十三妃,始同為一墓。嘉靖十三年,以古世婦御妻皆九,宜九數,妃共為一墓,同一享殿,內作一室兩廂。」於是金山預造五墓,各九數,以次葬焉。《帝京景物略》:「黑龍潭在金山口北,依岡有龍王廟[……]《兩京,求舊錄》。金川門之變,建文帝闔宮自焚[……]至於北京金山口景皇帝陵北,相傳有天下大師之墓[……]
- ^ 2.0 2.1 2.2 《明史·本紀第十一》[景泰]八年春正月戊辰,免江西被災稅糧[……]諡曰戾。毀所營壽陵,以親王禮葬西山,給武成中衞軍二百戶守護。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制曰:「朕叔郕王踐阼[……]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諡以聞。」遂上尊諡。敕有司繕陵寢,祭饗視諸陵。
- ^ 3.0 3.1 3.2 董粉和、邢鵬. 《墓志所见明代公主的丧葬礼仪》 (PDF). 中州學刊 (河南省鄭州市: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 2022, (2022年第6期): 121—124 [2023-05-28]. ISSN 1003-075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5-27) (簡體中文).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官慶培. 張媛 , 編. 京西一溜边山府(上篇) (PDF). 《石景山報》2014年3月3日,14版京西文化. 校對:鮑琪 (石景山圖書館地方文獻特色庫). 2014-03-03 [2023-05-28] (簡體中文).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官慶培. 張媛 , 編. 京西一溜边山府(下篇) (PDF). 《石景山報》2014年3月10日,10版京西文化. 校對:鮑琪 (石景山圖書館地方文獻特色庫). 2023-01-01 [2023-05-28] (簡體中文).
- ^ 6.0 6.1 6.2 6.3 6.4 6.5 6.6 劉精義、魯琪. 《明代妃嫔陵园及圹志》. 故宮博物院院刊 (北京市: 故宮博物館). 1980, (1980年2期): 29—44 [2023-05-28]. ISSN 0452-7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1) (簡體中文).
- ^ 7.0 7.1 7.2 7.3 7.4 金世緒. 《明代妃嫔的归宿》. 紫禁城 (北京市: 故宮博物院). 1985, (1984年第1期): 28—29 [2023-05-28]. ISSN 1003-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7) (繁體中文).
- ^ 《萬曆野獲編·卷三》英宗敬妃劉氏之薨,距上升遐數月耳[……]次年正月,上彌留之際,召太子及太監牛玉等至御榻前,口諭命太子百日後即成婚,次即及皇后錢氏,他日壽終須合葬,惠妃亦須遷來。蓋亦必欲祔葬山陵也,少頃而上賓天矣[……]但今《祀典》載裕陵十八妃,一葬綿山,餘皆金山,意者綿山為劉妃乎?按太祖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