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錘號鐵甲艦

「鉛錘」號鐵甲艦Affondatore[a]意大利皇家海軍的一艘裝甲撞角鐵甲艦,於1863年由倫敦米爾沃爾的哈里森建造。儘管尚未完工,「鉛錘」號還是在第三次意大利獨立戰爭期間被帶回了意大利本土。本艦最初的設計是依靠撞角作為其唯一的武器,但在建造過程中,又配備了兩門300磅炮。

經過最後一次重建後的「鉛錘」號
概況
前級 羅馬級
次級 阿瑪迪奧王子級
歷史
意大利王國
艦名 Affondatore
艦名出處 「Affondatore」在意大利語中意為「鉛錘」或「擊沉者」
下訂日 1862年10月11日
建造者 英國倫敦米爾沃爾哈里森
動工日 1863年4月11日
下水日 1865年11月3日
完工日 在1866年6月20日在未完工狀態下入役
除籍日 1907年10月11日
結局 未見記載
技術數據
艦型 撞角鐵甲艦
排水量
全長
  • 89.56公尺(293英尺10英寸)(p/p
  • 93.8公尺(307英尺9英寸)(o/a
全寬 12.20公尺(40英尺)
吃水 6.35公尺(20英尺10英寸)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速度 12(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 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航速下,可達1,647海里(3,050公里;1,895英里)
乘員 309名
武器裝備
  • 2門300磅炮
  • 2門80公釐(3.1英寸)登陸炮
裝甲

「鉛錘」號於1866年7月利薩海戰前不久抵達利薩島附近。在戰鬥開始時,本艦成為意大利海軍上將卡洛·佩利翁·德·佩爾薩諾英語Carlo Pellion di Persano旗艦。戰鬥開始後,「鉛錘」號與奧地利艦隊發生混戰並多次被敵方火炮擊中。「鉛錘」號在同年8月的一場風暴中沉沒,又在1867年至1873年間被打撈起並重建,之後被編入意大利主力艦隊。1904年至1907年間,「鉛錘」號在威尼斯擔任警備艦英語Guard ship,之後在塔蘭托擔任供應船,但最終命運卻未見記載。

設計

1862年10月11日,意大利海軍向位於英國倫敦米爾沃爾的Mare造船廠訂購一艘蒸汽撞角鐵甲艦,由意大利海軍指揮官西蒙尼·安東尼奧·聖邦英語Simone Antonio Saint-Bon設計。但由於財務問題導致這艘艦的訂單被轉交給同樣位於米爾沃爾的哈里森造船廠。「Affondatore」一詞在意大利語中意為「鉛錘」[4]或者「擊沉者」[5]。聖邦最初計劃讓這艘艦不配備武器,只依靠撞角擊沉敵艦,但哈里森廠的一名工程師修改了設計案,額外安裝了兩門大口徑火炮。[6][7]

常規參數和輪機

 
「鉛錘」號的線稿,標記了裝甲防禦的區域。[1]

「鉛錘」號垂標間距為89.56公尺(293英尺10英寸),全長93.8公尺(307英尺9英寸),舷寬12.20公尺(40英尺),吃水深6.35公尺(20英尺10英寸),標準配置下的排水量為4,006長噸(4,070公噸),滿負荷時可達4,307長噸(4,376公噸)。建造完成時,本艦的上層建築非常簡陋,僅有一座小型指揮塔。艦員編制最初為309名軍官和士兵,後來增至356人。[8]

本艦由一台單脹船用蒸汽機英語marine steam engine驅動,驅動一具單螺旋槳軸,蒸汽由8座矩形鍋爐提供,鍋爐廢氣集中從一根艦舯部英語Amidships的煙囪中排出。在使用引擎驅動時,輸出功率為2,717匹指示馬力(2,026千瓦特),最高速度可達12(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裝載足量的煤炭後,本艦在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航速下航程可達到1,647海里(3,050公里;1,895英里)。為了進行長途航行,「鉛錘」號裝備了一套雙桅縱帆裝具[7][8]

武器裝備和裝甲

「鉛錘」號最初建造時分別在艦艏和艦艉的單座炮塔中各裝備了1門300磅阿姆斯特朗炮。這兩門火炮的確切直徑尚不清楚,可能是220公釐(8.7英寸)[7]或228公釐(9英寸)[8]。此外,艦上還裝備了兩門80公釐(3.1英寸)炮用於登陸支援。艦首裝設了一枚2.5公尺(8.2英尺)長的撞角。艦體外殼為鐵製,側面和炮塔由127公釐(5英寸)的鍛鐵裝甲防護,甲板裝甲厚度為50公釐(2.0英寸)。[7][9]

服役歷史

「鉛錘」號於1863年4月11日鋪設龍骨,1865年11月3日下水[8]。1866年6月,意大利計劃向奧地利宣戰,未避免落入英國手中,意大利政府命令艦員將未完工的「鉛錘」號從英國海域轉移至瑟堡進行舾裝。6月20日,也就是意大利宣戰的那天,「鉛錘」號離開瑟堡前往亞得里亞海,以便加入在此作戰的意大利主力艦隊[10]。於是,第三次意大利獨立戰爭在意大利與奧地利帝國之間爆發,普奧戰爭也同時爆發[11]。儘管奧地利艦隊比意大利艦隊在實力上要弱得多,意大利艦隊指揮官海軍上將卡洛·佩利翁·德·佩爾薩諾英語Carlo Pellion di Persano在戰爭最初階段還是採取了謹慎的行動方針,不願冒險與奧地利海軍直接交戰。佩爾薩諾聲稱他只是在等待從英國建造完成返回意大利本土途中的新式裝甲撞角艦「鉛錘」號,但他的不作為大大削弱了艦隊的士氣,他的許多下屬公開指責其懦弱的做法。「鉛錘」號於6月28日經過直布羅陀進入地中海。[12]

利薩戰役

 
顯示1866年7月20日利薩海戰中兩軍艦隊部署情況的地圖

1866年7月16日,佩爾薩諾率領意大利艦隊離開安科納並於18日抵達利薩島,隨隊還有裝載3000名士兵的運載船。意大利方面以軍艦對奧地利在島上的要塞進行炮擊,意圖在要塞被壓制後讓士兵登陸。作為回應,奧地利海軍派出特格特霍夫率領的艦隊攻擊意大利艦隻。佩爾薩諾7月18日抵達利薩島海域後,花了兩天時間試圖壓制島上的奧地利炮台以便於士兵登陸,但最終沒能成功[13]。這一系列行動導致了意大利艦隊大量的彈藥消耗,直接影響了接下來的戰鬥[14]。7月19日,「鉛錘」號抵達利薩島附近海域後加入了意大利艦隊[15]。但船員們尚未完全熟練操控艦船,在駛向意大利和亞得里亞海時遇到了困難[16][17]。佩爾薩諾決定第二天進行第三次嘗試,但在意大利艦隊發起進攻之前,通信船[b]「探險」號義大利語Esploratore (avviso)傳來了特格特霍夫艦隊逼近的消息,這引發了佩爾薩諾艦隊的一片混亂。第一總隊指揮官喬瓦尼·瓦卡英語Giovanni Vacca (naval officer)海軍上將旗下的三艘艦船位於佩爾薩諾主力艦隊東北三英里處,另外三艘鐵甲艦則位於更遠的西邊。[19]

佩爾薩諾立即命令他的艦隊與瓦卡的艦隻編組,先排成並列一字編隊英語Oared vessel tactics,然後排成一路縱隊[c]前進。「鉛錘」號最初位於意大利戰列線不受攻擊的側面。在行動開始前不久,佩爾薩諾離開了他的旗艦「意大利國王」號,並轉移到「鉛錘」號英語Italian ironclad Affondatore,然而在其他艦上的指揮官都不知道這一變化。佩爾薩諾驅使着「鉛錘」號在意大利戰列線上來回航行,向各艦發號施令。但由於各艦艦長們並不知道指揮官在「鉛錘」號上,忽略了該艦發出的信號。因此,意大利艦隊中的艦隻開始各自為戰。更危險的是,由於佩爾薩諾命令「意大利國王」號停船,導致了在瓦卡的第一總隊三艘艦與後面戰列線的其餘艦隻之間形成了一個很明顯的缺口。特格特霍夫率領他的艦隊穿過瓦卡和與佩爾薩諾的艦船之間的空隙,試圖發動混戰,但他在第一次通過時未能撞擊到意大利艦船。隨後,奧地利艦隊轉向佩爾薩諾的艦隊,並對領頭的意大利鐵甲艦進行了猛烈射擊。佩爾薩諾最初讓他的座艦「鉛錘」號與戰線保持一定的距離,直到「意大利國王」號被奧地利艦隊旗艦「費迪南·馬克斯大公」號英語SMS Erzherzog Ferdinand Max (1865)撞上並因此沉沒。[21]

在奧地利艦隊開始攻擊意大利鐵甲艦「葡萄牙國王」號後,佩爾薩諾決定將「鉛錘」號投入戰鬥。他令「鉛錘」號撞擊奧地利風帆戰列艦「皇帝」號但未能成功。在「皇帝」號撞擊了「葡萄牙國王」號之後,「鉛錘」號再次嘗試撞擊「皇帝」號。這次「鉛錘」號雖然沒有成功撞上「皇帝」號,但一門火炮命中了「皇帝」號,造成二十名艦員死傷。此時,奧地利鐵甲艦退出混戰,以保護其木質艦艇。佩爾薩諾試圖率領「鉛錘」號追擊,但當發現只有一艘鐵甲艦響應他的指揮後便放棄了追擊。戰鬥嚴重挫傷了意大利水兵的士氣,艦上的彈藥和煤炭都不足。意大利艦隊於是開始撤退,奧地利艦隊隨之追擊。當夜幕降臨時,對峙雙方艦隊完全脫離戰鬥,分別駛向安科納和普拉[22]。在這場戰鬥中,「鉛錘」號被22枚奧地利炮彈擊中[7]

後期服役

 
「鉛錘」號緊跟在「利薩」號之後

1866年8月6日,「鉛錘」號在安科納港的一場風暴中沉沒[7],有記載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在利薩戰役中受到的損傷所致[23]。然而,根據海軍歷史學家格林和馬西尼亞尼的說法,「鉛錘」號只是因為干舷較低造成進水過多,在利薩海戰中所遭受的損壞與其沉沒無關[24]。而當時的法國期刊《海軍與殖民地評論》(La Revue Maritime et Coloniale)則認為,「鉛錘」號的沉沒是由於艦上艙口安裝錯誤,導致惡劣天氣下海水灌入艙內[25]。11月5日,「鉛錘」號被打撈出水[26]。自1867年起至1873年間,「鉛錘」號在拉斯佩齊亞進行重建。期間艦上的桅杆和帆具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兩根帶有戰鬥桅樓英語Top (sailing ship)[d]戰鬥桅英語military mast[e][7]。1883年至1885年間,「鉛錘」號被安裝了新的鍋爐和發動機,額定功率為3,240匹指示馬力(2,420千瓦特)[7],速度為13節(24公里每小時;15英里每小時)[29]。在1885年舉行的意大利海軍年度艦隊演習中,「鉛錘」號隸屬於「西方艦隊」第二總隊,同一編隊參演的還有鐵甲艦「羅馬」號及五艘魚雷艇。在演習中,「西方艦隊」負責攻擊防守的「東方艦隊」,以此模擬之間可能爆發的衝突。演習就在撒丁島附近進行。[30]

1888年,「鉛錘」號出席了為德國皇帝威廉二世訪問意大利期間舉行的海軍檢閱[31]。1888年至1889年間,「鉛錘」號進行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主炮被更換為兩門安裝在新炮塔中的炮。上層建築被翻新擴建以容納新的副炮,此外還安裝了第二根戰鬥桅。新的副炮包括6門4.7英寸(119公釐)單裝炮,1門75公釐(3英寸)速射炮,8門速射炮,以及4門37公釐(1.5英寸)哈乞開斯轉輪炮英語Hotchkiss gun。1891年,「鉛錘」號被安裝了兩具魚雷發射管,並改裝成為一艘魚雷訓練艦。[7][32]

在1893年的艦隊演習中,「鉛錘」號與鐵甲艦「恩里克·丹多洛」號魚雷巡洋艦「戈意托」號以及四艘魚雷艇一起服役於現役分艦隊第三總隊。演習從8月6日持續到9月5日,現役艦隊的艦隻模擬了法國對意大利艦隊的攻擊[33]。自當年10月1日起到1894年,「鉛錘」號與鐵甲艦「安科納」號防護巡洋艦「利古里亞」號「伊特魯利亞」號以及「翁布里亞」號、魚雷巡洋艦「蒙扎巴諾」號「蒙泰貝洛」號「孔菲恩扎」號以及其他幾艘艦艇一起駐紮在塔蘭托[34]。1899年,「鉛錘」號被編入第二總隊,同一艦隊還包括鐵甲艦「西西里」號「卡斯特爾菲達多」號,以及魚雷巡洋艦「帕耳忒諾珀」號「烏剌妮婭」號[35]。1904年,「鉛錘」號被被分配到威尼斯防禦部隊,擔任警備艦直至1907年。1907年10月11日,「鉛錘」號被除籍,此後作為塔蘭托的浮動彈藥庫,但最終命運未見記載。[7][32]

腳註

注釋

  1. ^ 譯名參考自《鐵甲艦與前無畏艦百科圖鑑》[1],另有來源譯作「阿芳達托爾」號[2]或者「阿方達托」號[3]
  2. ^ 譯名參考自《英漢航海詞典 試用本》[18]
  3. ^ 譯名參考自《英漢直升機術語辭典》[20]
  4. ^ 譯名參考自《英漢艦船科技詞彙》[27]
  5. ^ 譯名參考自《英漢軍語詞彙》[28]

引文

  1. ^ 1.0 1.1 張恩東 (2018),第237頁.
  2. ^ 楊馮生 (2021),第75頁.
  3. ^ 郭威 (2007),第224頁.
  4. ^ Sandler (1979),第134頁.
  5. ^ 徐玉輝 (2023),第279頁.
  6. ^ Fraccaroli (1979),第335, 339頁.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Ordovini, Petronio & Sullivan (2014),第354頁.
  8. ^ 8.0 8.1 8.2 8.3 Fraccaroli (1979),第339頁.
  9. ^ Fraccaroli (1979),第339–340頁.
  10. ^ Fraccaroli (1979),第335, 339—340頁.
  11. ^ Sondhaus (1994),第1頁.
  12. ^ Greene & Massignani (1998),第217–222頁.
  13. ^ Sondhaus (1994),第1–2頁.
  14. ^ Wilson (1896),第219–224頁.
  15. ^ "La Battaglia di Lissa".
  16. ^ Fraccaroli (1979),第335頁.
  17. ^ "The Battle of Lissa",第417頁.
  18. ^ 大連海運學院《英漢航海詞典》編寫組 (1980),第171頁.
  19. ^ Wilson (1896),第223–225頁.
  20. ^ 申秋元, 姚劍華 & 程新平 (2022),第270頁.
  21. ^ Wilson (1896),第232–238頁.
  22. ^ Wilson (1896),第238–241, 250頁.
  23. ^ Wilson (1896),第245頁.
  24. ^ Greene & Massignani (1998),第237頁.
  25. ^ Dupont (1872),第425頁.
  26. ^ Miscellaneous.
  27.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1975),第675頁.
  28. ^ 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 (1963),第234頁.
  29. ^ Brassey (1888),第354頁.
  30. ^ Brassey (1886),第141頁.
  31. ^ Brassey (1889),第453頁.
  32. ^ 32.0 32.1 Fraccaroli (1979),第340頁.
  33. ^ Clarke & Thursfield (1897),第202–203頁.
  34. ^ Garbett (1894),第201頁.
  35. ^ Brassey (1899),第72頁.

參考書目

  • Clarke, George S. & Thursfield, James R. The Navy and the Nation. London: John Murray. 1897. 
  • Fraccaroli, Aldo. Gardiner, Robert ,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334–359. ISBN 978-0-85177-133-5. 
  • Greene, Jack; Massignani, Alessandro. Ironclads at War: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mored Warship, 1854–1891. Pennsylvania: Da Capo Press. 1998. ISBN 978-0-938289-58-6. 
  • Sandler, Stanley.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Capital Ship 插圖版.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 1979 (英語). 
  • Sondhaus, Lawrence. The Naval Policy of Austria-Hungary, 1867–1918. West Lafayette: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1994. ISBN 978-1-55753-034-9. 
  • Wilson, Herbert Wrigley. Ironclads in Action: A Sketch of Naval Warfare from 1855 to 1895. London: S. Low, Marston and Company. 1896. OCLC 1111061. 
  • (美)E.B.波特. 海权兴衰 世界海军史. 由徐玉輝翻譯.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23-04. ISBN 978-7-5680-8628-8 (中文(中國大陸)). 
  • (英)托尼·吉本斯(Tony Gibbons). 船舰. 走進博物館. 郭威 主譯.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7-01. ISBN 7-5439-3042-0 (中文(中國大陸)). 
  • 張恩東. 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百科图鉴 第1版.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07. ISBN 9787111599326. OCLC 1097889587 (中文(中國大陸)). 
  • 申秋元; 姚劍華; 程新平 (編). 英汉直升机术语辞典.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2-04. ISBN 978-7-5763-1221-8 (中文(中國大陸)). 
  • 大連海運學院《英漢航海詞典》編寫組. 英汉航海词典 试用本 [ENGLISH-CHINESE MARITIME DICTIONARY].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0-11 (中文(中國大陸)). 
  • 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 英汉军语词汇.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63-01. CSBN 17031·93. 
  • 楊馮生. 世界武器大全 战舰.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21-10. ISBN 978-7-111-68902-7 (中文(中國大陸)). 
  • 《英漢艦船科技詞彙》編輯組. 英汉舰船科技词汇.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 1975-09. CSBN 17034·25 (中文(中國大陸)). 

期刊來源

  • Brassey, Thomas (編). Evolutions of the Italian Navy, 1885.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886. OCLC 896741963. 
  • Brassey, Thomas (編). Notes on Italian Navy, armoured ships—Italia and Lepanto—Sicilia, Re Umberto, and Sardegna—Andrea Doria class.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888. OCLC 896741963. 
  • Brassey, Thomas (編). Foreign Naval Manoevres.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889: 450–455. OCLC 5973345. 
  • Brassey, Thomas (編). Comparative Strength. The Naval Annual (Portsmouth: J. Griffin & Co.). 1899. OCLC 896741963. 
  • Dupont, Paul (編). Notes sur La Marine Et Les Ports Militaires de L'Italie [Notes on the Navy and Military Ports of Italy]. La Revue Maritime et Coloniale (Paris: Imprimerie Administrative de Paul Dupont). 1872, XXXII: 415–430 (法語). 
  • Garbett, H. (編). Naval and Military Not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London: J. J. Keliher). 1894,. XXXVIII: 193–206. OCLC 8007941. 
  • Ordovini, Aldo F.; Petronio, Fulvio; Sullivan, David M. Capital Ships of the Royal Italian Navy, 1860–1918: Part I: The Formidabile, Principe di Carignano, Re d'Italia, Regina Maria Pia, Affondatore, Roma and Principe Amedeo Classes. Warship International. Vol. 51 no. 4. December 2014: 323–360. ISSN 0043-0374. 
  • The Battle of Lissa (PDF). The Engineer. Vol. 22. 1866-11-30: 417–4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2-07). 

網絡來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