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水胡胡人部族名稱,為歸降漢朝匈奴部落,為漢朝王室養馬,並作為騎兵,駐紮在長安郊外,負責防守都城。漢武帝設立長水校尉,由他統領長水胡,因駐紮在宣曲宮,被稱為長水宣曲胡騎衛律出身於此部族。

概論

長水胡原為歸降漢族的匈奴部族,被安置在長安外圍。在漢武帝時,設立長水校尉,負責統領長水胡人[1][2]。出身長水胡的衛律,在出使匈奴後,率眾逃亡至匈奴,被封丁零王[3]。在巫蠱之禍時,衛太子曾想調動長水胡騎,但失敗[4],因此長水胡騎可能直屬於皇家。蘇武出使匈奴時,涉入緱王與其長水胡部下虞常謀反事件,而被拘禁[5]。 

漢成帝時,金日磾姪子金涉,任騎都尉,統率三輔胡騎,其中包括了長水胡[6]

由漢書記載,長水胡可能為匈奴休屠王昆邪王的部落,在歸降漢朝後,一部份被當成漢皇室的奴隸,為皇室養馬,如金日磾[7]

生活區域

長水胡居住的長水,為臨近長安的河流,注入霸水,流經白鹿原,為荊溪上源[8][9]

宣曲宮,司馬相如《上林賦》中曾提到此地[10],在上林苑昆明池西方[11]

註釋

  1. ^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顏師古註:「長水,胡名。宣曲,觀名,胡騎之屯於宣曲者也。」
  2. ^ 《宋書》卷40〈百官〉下:「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五校並漢武帝置。……長水,掌長水宣曲胡騎。長水,胡部落名也。胡騎,屯宣曲觀下。韋曜曰:『長水校尉,典胡騎,廄近長水,故以為名。』長水,蓋關中小水名也。」
  3. ^ 《漢書》卷54〈李廣蘇建傳〉:「衛律者,父本長水胡人。律生長漢,善協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薦言律使匈奴。使還,會延年家收,律懼並誅,亡還降匈奴。匈奴愛之,常在單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議。」
  4. ^ 《資治通鑑》〈漢紀四十〉:「太子亦遣使者矯制赦長安中都官囚徒,命少傅石德及賓客張光等分將;使長安囚如侯持節發長水及宣曲胡騎,皆以裝會。侍郎馬通使長安,因追捕如侯,告胡人曰:『節有詐,勿聽也!』遂斬如侯,引騎入長安。……庚寅,太子兵敗。」
  5. ^ 《漢書》卷54〈李廣蘇建傳〉:「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衞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後月餘,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欲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于使衞律治其事。」
  6. ^ 《漢書》卷38〈霍光金日磾傳〉:「涉明經儉節,諸儒稱之。成帝時為侍中騎都尉,領三輔胡越騎。」顏師古註:「胡越騎之在三輔者,若長水、長楊、宣曲之屬是也。」
  7. ^ 《漢書》卷38〈霍光金日磾傳〉:「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武帝元狩中,驃騎將軍霍去病將兵擊匈奴右地……昆邪、休屠恐,謀降漢。休屠王後悔,昆邪王殺之,並將其眾降漢。封昆邪王為列侯。日磾以父不降見殺,與母閼氏、弟倫俱沒入官,輸黃門養馬,時年十四矣。」
  8. ^ 《水經注》卷19〈渭水〉:「霸水又左合滻水,歷白鹿原東,即霸川之西,故芷陽矣。……霸水又北,長水注之,水出杜縣白鹿原,其水西北流,謂之荊溪。……水發自原下,入荊溪水,亂流注於霸,俗謂之滻水,非也。……。《史記音義》:『文帝出長門』,《注》云:『在霸陵縣,有故亭,即《郡國志》所謂長門亭也。』《史記》云:『霸、滻、長水也,雖不在祠典,以近咸陽秦、漢都,涇、渭、長水,盡得比大川之禮。』」
  9. ^ 《史記索隱》:「百官表有長水校尉。宋約《宋書》云:『營近長水,因以為名。』水經云:『長水出白鹿原。』,今之荊溪水也。」
  10. ^ 司馬相如《上林賦》:「西馳宣曲,濯鷁牛首;登龍臺,掩細柳。」
  11. ^ 《三輔黃圖》:「宣曲宮在昆明池西。孝宣帝曉音律,常於此度曲,因以為名。直按:《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林賦》云:『西馳宣曲。』張揖注云:『宣曲,宮名,在昆明池西。』與本文同。《東方朔傳》云:『從宣曲以南十二所中休更衣』。顏師古注與張揖注同。又《史記·貨殖傳》亦云:『宣曲任氏,秦時故督道倉吏。』三事均在宣帝以前,已有宣曲之名,與本文所記『因宣帝度曲而得名』之說,恐有未然。又西安高窯村出土上林銅鑒等二十二器,有『上林宣曲宮鼎,初元三年造』。《小校經閣金文》卷十一第四十二頁,有漢宣曲鼎,當亦為宣曲宮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