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調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長調(蒙古語:ᠤᠷᠲᠤ ᠶᠢᠨ
ᠳᠠᠭᠤ,西里爾字母:Уртын дуу,Urtyn duu),意為「悠長的歌曲」,是蒙古草原上的一種歌曲形式。流行於內蒙古阿拉善、錫林郭勒、呼倫貝爾等大草原。音樂被稱為「長調」不僅是因為歌曲的長度,還因為每個字的音節會被延長。一首四分鐘的歌可能僅有十個字。一些長歌如Uvgin shuvuu khoyor,也叫作Jargaltain delger(老人和鳥)完整演唱有三個小時,共三十二節。主題通常和信仰、愛情、節日有關,經常用馬作為貫穿重複的元素。東蒙古人會使用馬頭琴作為伴奏,有時也使用一種蒙古的長笛(林貝)。西蒙古的衛拉特部傳統唱法無伴奏,或用兩弦的igil琴伴奏。長調是一種很獨特的演唱形式,2005年成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
蒙古族長調民歌 * | |
---|---|
國家 | 蒙古國、中國 |
參考自 | 115 |
地區 ** | 亞太地區 |
入冊歷史 | |
入冊歷史 | 2005年 |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命名 **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類地區 |
特徵
蒙古長調容納了人類的傳統和歷史、文化、美學、道德、哲學和游牧文化對世界的看法。長調的旋律悠揚、波折音十分繁複。演唱長調時,常有將一個完整樂段從低音區提到高音區,再降到低音區的完整過程,有時一支長調要用幾組這樣的過程。長調在音樂上字少腔長,不少樂句在元音上都有一個長長的拖音(被稱為Shuranhai),再加上起伏的顫音。並分為Dan(單音)、Davkhar(雙音)、Shuranhai(低沉的長顫音)、Nugalaa(稍低調子上的銳音),調子的起伏(Usrelt,在音高間跳躍或陡然轉折),Tsokhilgo(聲音波幅的明暗),Tsatslaga(泉涌),Khayalga(即興的變化),Shigshree(重複的調子)和其他歌唱技巧。[1]長調的多樣讓它能夠完整描繪空曠的山谷、沉思和安寧的蒙古靈魂。
長調有三種主要形式:小長調(besreg urtiin duu)、長調(suman urtiin duu)和大長調(aizam urtiin duu,演唱長歌、史詩的調子)。Aizam這個詞來源於大長調起頭的無語義調子「Aya, zee khu」,一段極其遼闊,讚頌名譽、敬重和肅穆的旋律。大長調用於葬禮或節日儀式的開頭。[1]
參考文獻
參見
這是一篇與音樂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