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山 (湘潭)

隱山,又名龍山龍王山海拔437米,位於湖南省湘潭縣黃荊坪。山雖不高,但卻是一座蘊含歷史文化的名山。

名稱來歷

隱山名稱的來由有如下一些說法:一說因宋代文學家周敦頤曾在此隱居講學。一說則來自於一個禪宗故事:曹洞宗創始人洞山良價與他的師兄神山僧密潭州雲遊,發現了一條漂着菜葉的山澗,便隨山澗深入到山中,最終尋到了一位隱僧,隱僧因為自己被發現而燒掉了原來的庵房,隱入山中更深處,而被稱為龍山和尚或隱山和尚。另外明朝正德皇帝南遊至此,驚嘆於隱匿山中的佛寺盛景,而題下了「天下隱山」的匾額。

歷史名人

周敦頤

北宋理學開創者、文學家周敦頤曾在隱山隱居講學,傳說周敦頤在此領悟了陰陽八卦太極之理。隱山並有紀念《愛蓮說》的蓮花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被後人視為湖湘文化的重要品質。

胡安國胡宏父子

胡安國福建遷至隱山,並開辦碧泉書院,開創了湖湘學派。胡安國死後即葬於隱山,後胡宏與其父合墓。

周小舟

曾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的周小舟出生在隱山東麓獅龍橋邊。

名勝古蹟

隱山的古蹟被概括為一寺、一墓、兩祠、兩樹、四池、八橋。

一寺即慈雲禪寺,又叫龍王寺。毀於文革時期。

一墓即北宋理學家、文學家胡安國(文定公)及其兒子胡宏的合墓。墓始築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4月,後幾經毀修。1981年,胡氏後裔重修,題墓名為「始祖胡公文定老大人、胡母劉氏老孺人之墓,二世祖五峰公附墓」。墓長7米,寬9米,現為湘潭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祠一為濂溪祠,為後人紀念號濂溪的周敦頤所建。濂溪祠門聯為「道承孔孟;學啟程朱」,彰顯了後人對周敦頤學術地位的評價。另一祠是三賢祠,為紀念胡文定公父子及常來此的張南軒而立。

二樹為濂溪祠前的垂絲柏樹銀杏樹,據傳為周敦頤親手所植。

四池即蓮花池、洗筆池、化硯池、雷池。傳說是周敦頤植蓮、洗筆、化墨之處。

八橋為隱水橋、流葉橋、通箭橋、珂里橋、栗林橋、獅龍橋、神仙橋、龍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