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媒體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8月25日) |
韓國媒體是指韓國的大眾媒體。向民眾傳播資訊的渠道例如:電視、廣播、電影、報紙、雜誌與網站。
國家開放使朝鮮半島現代新聞學在19世紀末形成。朝鮮半島媒體創始之初就帶有濃厚的改良主義和民族主義色彩,但在20世紀,他們在政治和審查的壓力下艱難生長。根據韓國憲法享有言論自由,但韓戰結束後的新聞自由指數下降。截至目前,日報數量約為288種,周刊數量約為2,896種,月刊數量約為3,293種,雙月刊數量約為459種,季刊數量約為981種,半年雜誌數量約為981種大約有325種,互聯網大約有1,040種報紙。[1]
歷史
日治時期(1910-1945)
1910年日韓合併後,朝鮮總督與其他公共體系直接操縱新聞界。三一運動後,殖民政府減輕對文化活動的公開限制,並容許幾家朝鮮報紙出版,但維持對「敏感話題」的暗中限制。
20世紀20年代,韓語報紙(如《東亞日報》,主知主義雜誌和《創造》 )與日本審查員發生小規模衝突。1926年至1932年間,殖民當局曾以存在問題為由數百次禁止銷售韓文報紙。不久後的二戰剝奪了朝鮮半島報刊的任何自主權; 韓文出版物在1941年遭完全取締。
二戰後(1945-1990)
1945年至1948年間,各種報紙和期刊蓬勃發展,當局對媒體的審查甚少,此後,每代韓國政府都有時試圖控制媒體。
李承晚政府延續了軍政府針對左派報紙的《第88號法令》。李承晚還在1948年至1960年間取締大批溫和派報紙並逮捕記者和出版者。朴正熙在1961年掌權後,漢城有49家報紙被國家重建最高會議勒令停刊,有大量周刊、出版物和新聞服務被當局不予註冊,並利用自家的廣播公司和通訊社宣傳其官方路線。朴正熙政府亦利用1964年《新聞道德委員會法》和1972年後頒行的緊急法令打壓異見者以保持媒體口徑一致。 1974年,政府下令開除多名記者並利用國家情報院恐嚇該報的廣告商以迫使東亞日報停止對民眾對朴正熙政府的不滿進行報道。
在朴正熙—全斗煥統治期間,政府通過《國家保安法》大規模控制和監視媒體。 1980年末,全斗煥當局對新聞媒體實行比朝鮮戰爭時期更全面的管制。獨立通訊社被併入韓國聯合通訊社,多家省級報紙被關閉,中央報紙被剝奪在省級城市派駐記者的權利,基督教放送被勒令停播新聞節目,兩家民營廣播公司被併入國營廣播電視機構韓國廣播公司。此外,當時由盧泰愚指揮的國軍保安司令部和文化資訊部下令解僱數百名韓國記者並禁止他們從事報業。 1980年12月頒布的《言論基本法》被視為是全氏政府媒體管制的法律頂點,該法亦對報紙、期刊和廣播媒體的審查和控制作有詳細規定,並對記者資格設置限制。文化資訊部公共信息政策辦公室使用每日向報紙編輯發送「報告指南」,與情報官員、各政府機構的代表和總統工作人員協調媒體審查。這些指導方針詳盡地處理了重點、要涵蓋或避免的主題、政府通稿使用,甚至標題大小等問題。執法方法從電告編輯到諸如拷問和毆打等更嚴重的恐嚇形式。一位前文化資訊部官員在1988年的國民議會聽證會上表示,在1980年至1982年間,該法遵守率達到約七成。
1980年代中期,對出版物及廣播媒體的審查已成為全斗煥當局受到最廣泛及最公開批評的做法之一。就連國營機構韓國聯合通訊社也在1989年的社論指出「電視公司與其他媒體因為『在1980年代初期歪曲報道政府舉措』成為公眾嚴厲批評的主要目標」,社論亦呼籲廢除《言論基本法》和相關法令,與上述法律目的相同的法案在國民議會中未能成功提出,而一場為抗議KBS廣播網審查制度而強制扣留收視費的公眾運動也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1986年夏天,執政黨也不得不回應民意。
20世紀80年代末的政治自由運動迫使當局放鬆新聞管制,新一代記者更願意調查「敏感」話題(例如1980年5月的光州民主化運動及之後的大屠殺)。盧武鉉於1987年6月29日頒行的《八點宣言》「保障新聞自由(包括允許報紙向省級市派遣駐地記者,並從報社撤出安全官員)」。法律生效後,韓國媒體迅速擴張。漢城報紙報道範圍擴大,各報刊重新在省級市派遣記者。雖媒體尚由青瓦台新聞發言人管理,但自20世紀80年代起被國營機構韓國廣播公司實際控制的文化廣播公司電視網恢復獨立建制,廣播電台的數量從1985年的74 個增加到1988年末的111個(含調幅廣播電台和調頻廣播電台)、1989年末增加至125家。隨着政府廢除出版限制,期刊數量增加。
解禁後,韓國媒體發生了質的變化。1987年,基督教廣播復播新聞及宗教節目。同年,政府解禁部分朝鮮藝術家和音樂家作品(部分為在朝韓國人)。一群持不同政見的記者於1988年出版了他們的報紙。 1988年另有大批新的日報開始出版。多數周(月)刊放棄高利潤的傳統雜誌出版模式,並向特定讀者提供對政治、經濟和國安事務的詳細分析。觀察家注意到,媒體對以前禁忌話題的報道急劇增加(例如軍政關係、軍內派別、安全機構在政治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政見者組織活動)。對上述(及其他)敏感問題的輿論調查頻率隨之增加增加。 1987年末至1988年初,部分漢城日報記者創立工會並尋求編輯自主與在報紙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1989年,韓國四大日報《韓國日報》 、《中央日報》、《朝鮮日報》和《東亞日報》的總發行量超650萬份。反建制派日報《韓民族日報》擁有45萬名讀者(少於主要或其他日報),如《慶韓新聞》或《首爾新聞》,但多於四間專業經濟日報。除國營報紙《韓國日報》外,所有主要報紙皆為私營。其餘日報在體育愛好者和青年中有專門的讀者群。外國大使館和企業廣泛閱讀由政府資助的首爾新聞隸屬之《韓國先驅報》《韓國時報》兩份英語報紙。一份中文日報為少數在韓華人服務。
韓國聯合通訊社向政府機構、報紙和廣播公司提供國際資訊。韓聯社還通過亞太新聞網通過計算機傳輸以英語提供有關韓國發展的新聞。四家衛星廣播站促進了與世界媒體的其他鏈接。 1988年6月成立的國際轉播中心為1988年漢城奧運會向約一萬家轉播商提供服務。國營機構韓國廣播公司以十二種語言對外廣播。兩家私營廣播機構(亞洲廣播公司和遠東廣播公司)向蘇聯遠東地區、中國大陸和日本等地的觀眾提供服務。
韓國政府亦為朝鮮事務專門處理機構Naewoe出版社提供資助。 Naewo出版社最初是在統一問題上發表韓國政府觀點的宣傳機器,但到1980年代中期,該機構在解釋朝鮮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評價日漸客觀並溫和。 Naewoe出版社的英文出版物《Vantage Point》向讀者提供對朝鮮社會、經濟和政治發展深入研究的結論。
除兩份國營報刊(一份韓文和一份英文)和國營電視網之外,媒體的所有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治和經濟(而保守派報紙《中央日報》除外)。在已故三星集團創始人、千萬富翁兼持有者李秉喆的密切監督下,《中央日報》及其附屬的東洋放送電視網在20世紀70年代普遍支持朴正熙政府。但在全斗煥於1980年末強行把東洋放送併入韓國放送後,李秉喆與政府的關係變得緊張。1989年中央日報記者罷工事件是韓國主要報紙的許多類似事件之一,事後當局向他們賦予更大的管理權和編輯獨立權。
韓國多數主要報紙通過廣告和與主要出版社的隸屬關係中獲得經濟支持(例如東亞出版社除出版著名的東亞日報外,亦出版其他種類期刊(例如兒童報紙、月刊《新東亞》、婦女雜誌)以及專門為學生提供的參考書目和雜誌)。二戰末期,該報因同情反對派而聞名。
韓國主要的反建制報紙《韓民族日報》[2]於1988年5月由在1970年代初或1980年遭政府清洗的不同政見記者創刊;該報的許多記者和編輯人員由其他主流報紙跳槽而來。該報的排版反映了創始人的觀點——即過去韓國新聞媒體極易被政府吞併。該報設有人權部門和媒體部門以密切關注政府新聞政策並批評其他報紙的意識形態和不同政見。該報紙的民族主義和對國家統一的目的在商標中象徵性地表現出來,標誌描繪朝鮮長白山天池;使用專有朝鮮文字母;名稱字體模仿十八世紀韓國知名出版物字體(當時朝鮮半島尚未分裂)。與其他在漢城出版的日報不同,該報使用橫排而非縱排排版。其他方面,《韓民族日報》不依靠商業廣告,而是依靠銷售收入、私人捐款和售賣股票以與其「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獨立於政治權力和大資本的報紙 」的宣稱相符。1989年起,該報不斷被政府施壓。
韓國亦擁有廣泛而發達的視聽媒體產業。1919年出版第一部國產電影,隨後,各個大城市建立影院。電視機和收音機的普及致使流行文化和城市價值觀進入農村社區,加速兩者的同質化。
現狀(1990年至今)
在數十年的國家控制和嚴厲審查結束後,韓國媒體(印刷品、電視和網絡)正經歷一段部分自由時期。具有壓制性的《言論基本法》於1987年廢除,1990年起,電視市場顯著擴大。 80年代,全韓僅28家全國性報紙,現時有122家。 2002 年,衛星電視將多頻道商業電視廣播引入韓國各地的居民。多數外部觀察人士認為韓國的政治言論不受限制。但常年的擔憂仍值得注意。 《國家保安法》容許政府管制「親北(朝鮮)/親共思想表達」;對該法的模糊解釋令和平抗議者感到寒意。此外,2003年,時任大韓民國總統盧武鉉以誹謗為由控告韓國四大全國性報紙業者,政府表示,社論如果被檢出包含虛假信息將被起訴。外部觀察人士對韓國政府和商界影響報道的「壓力策略」表示批評。
主要報紙諸如《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和《韓國日報》(均在首爾出版)。五套全國性電視頻道為KBS 1TV和KBS 2TV (公共廣播)、 MBC TV (由公共組織運營)、 EBS TV (由政府資助)和SBS TV (商業廣播公司)。約七成韓國家庭接入寬帶網絡,網絡媒體市場快速增長。熱門新聞站(例如 OhMyNews.com)日均訪問量高達1500萬[3]。
現時,韓國作為高速和無線網絡服務的開拓者和數字革命的前沿,該國大部分新聞以電子形式傳播[4]。
平面媒體
書籍
《直指心體要節》(白雲和尙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書籍。1377年在高麗王朝出版(比約翰內斯·古騰堡於1452-1455年間出版之《42行聖經》早 78 年)。 [5] 1446年,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頒行「訓民正音」。此文章描述了朝鮮半島文字——「諺文」的頒布。它由身體和解釋兩部組成。世宗在介紹中透露了其創製訓民正音的目的。 1997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6]
報刊
朝鮮半島第一家現代報紙——漢城新報出版在日治末期。於官方印刷機構Bakmunkuk出版。該報以朝鮮漢字印刷,每10天出版一次。 漢城新報向民眾發表開明意見和國內外新聞。
《獨立》是第一份韓文報紙暨第一份私人報紙。 徐載弼出版此報的韓文和英文版本。 《獨立》致力於啟蒙民眾,譴責荒謬的日本在朝駐軍。
1980年代廢止報紙管控制度後,報紙得到更大的自由。
現時,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主要持保守觀點;韓國日報偏中立; 京鄉新聞和《韓民族》持自由主義觀點。保守派報紙受韓國民眾歡迎。 每日經濟新聞和韓國經濟日報是主要商業日報。
韓國與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報紙訂戶量正逐步下滑。
電子傳媒
廣播
第一間廣播電台「漢城放送」(JODK)在1927年開播。部分人士認為1947年的韓國廣播公司(HLKA)是第一間廣播電台。DAB(或DAR)服務在2003年開始運營。 [7]
- 廣播頻道
文化放送因其有多檔長壽節目而受到韓國民眾歡迎。 文化放送運營有MBCFM4U和MBC標準FM 兩套廣播節目。《Cho Yeong-Nam & Choi Yu-ra's Radio Golden Age》以其提供的有趣故事和K-pop而知名於韓國。
- SBS(首爾廣播公司)
首爾廣播公司亦經營有Power FM和Love AM兩套廣播節目 。
- 韓國教育廣播公司
- 基督教廣播:韓國首家民營電台。提供基督教相關節目。
- 其他宗教廣播業者:和平廣播公司(평화방송),佛教廣播公司(佛敎放送),遠東廣播公司(極東放送),WBS(원음방송)
- 交通廣播業者: 韓國交通廣播公司。專門提供交通節目。其他地區的轉播站一般每一小時加插3分鐘的交通資訊。
韓國有很多廣播電台,但內容基本一致。KBS 1FM、KBS 1AM與韓國交通廣播公司的節目與其他電台不同。其餘電台的節目編排隨民眾生活而變。 [7]
電視
1956年,韓國首間電視台——KORCAD開播。在韓國,無線電視普遍且流行。四家廣播公司運營有五套電視節目:
韓國放送、文化放送、教育放送是公共廣播機構,而首爾放送是商業廣播機構。韓國的獨特製度使商業廣播機構少於公共廣播機構;其他國家通常有一個公共廣播機構和多家商業廣播機構。
韓國放送通過收取韓國居民的收視費獲得運營資金。截至2010年,收視費為2500韓元。由於公募資金稀少,故KBS2TV有商業廣告播出。而文化放送的股權,七成由政府所有的非營利組織放送文化振興會持有,三成由正秀獎學會持有。另外,由於KBS2TV和MBC播出商業廣告,韓國公共廣播定義因此存在大量爭議。 [9]
數字電視技術在近期傳入韓國。儘管部分電視台已開始發射數字電視信號,但普及率不及美國。韓國政府將2012年12月31日定為停模日。2013年起完成數模轉換(與英國一致 )。 據DTV Korea稱,截至2010年,數字電視使用率約為60%。 [10]
新媒體
互聯網
2003年,韓國網絡使用率位居世界第三。 [11]韓國信息通信部統計顯示有78.5%的家庭擁有電腦,截至2005年,該國有93.6%的電腦接入互聯網。韓國的許多企業利用互聯網提供新聞、社交、購物、銀行、遊戲、教育等服務。
網絡資訊
《中央日報》於1995年開辦亞洲第一間新聞網站。事後,韓國幾乎每一份日報都開辦了自己的網站(亦有如「Pressian」的門戶網站)。
社交媒體
在韓國,社交媒體與別國一樣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韓國最著名的社交媒體是KakaoTalk、Naver與Cyworld,而Snow KakaoTalk是一款社交媒體信使應用程序。據Science direct於2019年作出的調查稱,該軟件系「韓國使用最廣泛的相互調變應用程序,活躍用戶超4910萬」。該軟件的覆蓋率是其擁有4910萬活躍用戶的主要原因。此應用除傳遞消息外,亦容許用戶進行其他活動,或是為好友購買或贈送禮品。使相隔甚遠的用戶仍可親密聯繫。
Naver是韓國知名搜索引擎,該服務等效於朝鮮語Google搜索。除搜索功能外另包含其他功能。
BAND:一款專注於群組交流並與群組成員保持聯繫的應用程序。該軟件設有投票、群組日曆和私信等功能。
-Naver Cafe:與許多論壇類似,該網站允許用戶組建自己的網絡社區。
-LINE:LINE是一款即時通訊應用。該應用提供文本、圖像、語音聊天服務。此外,該公司亦有尋求共享的角色——LINE FRIENDS。這些角色在後來出現毛絨玩具、別針等二次創作,即使該角色下線後也依舊。角色亦包含BT21、Brown及他的朋友。
Cyworld是韓國最早的社交網絡應用程序之一。用戶可在該站分享興趣和回憶進行交友,從而與其他用戶聊天。隨着時間的推移,相較於初代社交軟件和競爭對手,它不再受到歡迎,最終失敗。其失敗原因還包括區域限制:
“ | Cyworld設有區域限制,未能像其他本土競爭對手一樣提高覆蓋率。 | ” |
——朴惠民(音),2011年 |
近期,Cyworld聲稱將回歸社交網絡市場。
Snow是一款社交軟件。但與其他社交軟件不同,該軟件主攻圖像(自拍為主)。用戶可通過該軟件以多種方式「改變」外觀(手段諸如化妝、改變眼睛顏色,瘦臉)。並設置各種濾鏡使人物可愛、使人毛骨悚然或有趣。此應用程序專注於滿足用戶的虛榮心並與好友分享濾鏡和圖像。
博客
在韓國,幾乎每個大型門戶網站都提供博客服務(其中以Nate、Naver和Daum最受歡迎)。
社交網絡(SNS)
最早的社交網絡平台Cyworld於2000年在韓國推出(2014年停運)。用戶可以將他們的信息、心情、圖片等發表於此。「關注」其他人的方式與 Facebook 類似。
微博
最著名的微博是Twitter,其流行度隨着智能手機在韓國的日益普及而增長。 韓國另有「me2day」和「yozm」等其他微博服務。
司法監管
監管媒體有何依據?雖然廣播公司有言論自由,但無線電波屬於公共領域,故業者須促進公眾利益。 《媒體法》設置的兩層屏障(商業監管和內容相關監管)保障廣播公司之間的公平以及公民的言論自由。
商業監管
市場准入限制
市場准入限制決定誰何人可經營廣播業務最有力的規定。這條規定的依據主要是:無線電波稀缺,沒有廣播公司業者可以做到這一點,供應商須公平運營廣播公司(諸如財務實力、社會經驗等)直到近期,由於媒體的獨立性,前三十名大型公司、報業、代理商無權經營廣播公司(他們在朝鮮半島歷史上引發問題)。但現行《媒體法》廢除了該限制[12]。
所有權限制
所有權限制意為限制提供商可運營廣播公司數量以免特定機構壟斷或寡頭壟斷廣播系統。總之:
- 每個業者(個人或公司)只能在地面廣播和衛星廣播間擇一經營。
- 有線電視業者可以運營多間廣播公司和傳輸線。但是,政府或會限制業者的市場份額和供應商數量。
- 業者可同時經營地面廣播公司、衛星廣播公司和有線廣播公司,但兼營地面廣播/有線廣播業者除外。
- 在有線廣播中,一個提供商可以為系統業者、網絡業者和節目供應者提供服務,但市場份額和提供商數量受限。
在李明博政府頒布《廣播法》和《互聯網多媒體廣播商業法》後,該趨勢正在發生變化。報業和大型企業可持有地面廣播公司不多於一成的股份,有線廣播公司不多於三成的股份,IPTV或新聞頻道不多於四成九的股份。
內容審查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
參見
- 韓國報紙列表
- 韓國通信
參考文獻
- ^ 期刊註冊狀況(截至2008年4月30日),文化體育觀光部統計資料
- ^ 存档副本. [2022-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8).
- ^ Korea.pdf South Korea country profile.
- ^ South Korea country profile - overview. BBC News. 2012-03-29 [2012-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3).
- ^ Official Site of Korea Tourism Org.: Anthology Teachings of Zen Buddhist Priests. English.visitkorea.or.kr. [2012-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 Lee Mi-Hwa, Study for Hunminjeongeum section in High School Korean Textbook, Yeongnam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2010
- ^ 7.0 7.1 Oh Taek-sup,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2009, Nanam
- ^ Kbs Global. English.kbs.co.kr. [2012-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30).
- ^ Yang Mun-Seok, A Critical Study on Privatization A Public Broadcaster, 2010, Korean Broadcasting Commission
- ^ [1]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April 19, 2011,.
- ^ New York Times, PERSONAL BUSINESS: DIARY; Around the World, Gains in Internet Use, Feb 16th, 2003
- ^ Jung Hyung-Gi, Broadcasting of Korea, 2010, Shinsung
- ^ Professor Shim Jae-woong, Lecture: Introduction to Broadcasting, Sookmyung Women's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