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雍(?年—?年),字仲和,山東省定陶縣人,廩貢,雍正年間在四川歷任州縣官員。
生平
註釋
- ^ 「高思雍,字中和,山東定陶稟貢。五十三年任。明怒寛厚,糧漕軍需,絕不累民。興學教士,人文蔚起。內艱去,士民肖像三尹祠」,《項城縣志》卷三
- ^ 「名宦祠在㦸門東,嵗久傾圮。康熙元年,闔邑紳衿因舊址建一閒,前任邑令鄭羽侯子生員鄭璿助修。三十年,知縣顧芳宗捐俸重建三閒,設木主十一座,知縣劉俶修。嘉慶二十五年,知縣邵傑、教諭張發輝、訓導張宗泰重修。祀名宦者十一人:漢雷義、魏賈逵,明黃福、彭仲恭、劉鏞、宋麟、趙思忠、戚袞、魏勳、方棟、賈明遠。按應祀名宦者,明有王欽誥、魏雲中、楊新期、徐可大、田唯嘉、張應宏,國朝有鄭羽侯、黃陛、顧芳宗、劉其時、高思雍、劉俶、吳溶、趙德宏、王道輝、周作梅、梁作文、黃堂、吳怡曾、繆庭槐、鄒堯廷、彭旭、恆倫、程國棠、杜受廉。附記於此,俟有力者舉行焉。丁日同時分祭。祭品:帛一,白色,簠一、簋一、籩四、豆四、豕肉一,每位銅爵三,儀注一。獻前後行一跪三叩首禮。祝文:挺生異地,秉政秣陵。功業昭垂,姓字常親於朝寧;聲教洋溢,風化不泯於鄉評。維茲仲春秋,禮宜致祭」,《項城縣志》卷九
- ^ 「四賢尹祠在城內文昌閣後。明知縣田惟嘉有善政,邑人建祠肖像,以志不忘。國朝知縣顧芳宗善政多端,邑民重修祠合祀。後知縣劉其時、高思雍,邑人肖像並附祠內,其賢可想見雲」,《項城縣志》卷十
- ^ 「高思雍,山東定陶人,廩貢。雍正三年任;陞眉州知州。」,《道光元年鄰水縣志》
- ^ 《清代吏治史料·官員銓選史料9》,5232-5233
- ^ 《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吏科》46,468
- ^ 《清代吏治史料·官員銓選史料17》,9785-9786
- ^ 《清代吏治史料·官員銓選史料23》,13394-13395
- ^ 「高思雍,山東貢生,八年任」,《眉山縣志》卷九
- ^ 「十八日辛未。吏部奏推陞郎中等官一疏,大學士馬齊、張廷玉、孫柱奉諭㫖:潘國璠等依擬用,趙士魁、杜士秀、孔傳煥、顧延琮、蔡賔興、因可方、髙思雍俱由外任推陞部曹,倘其中有在任熟練、於地方有益者,着該督撫秉公據實題請,以陞銜留原任。題留之後,其京官貟缺,吏部另行銓補。」,《清世宗起居注》卷二雍正五年九月
- ^ 「高思雍,廩貢,初任項城知縣,補隣水縣知縣,升眉州知州,見人物」「高思雍,字仲和,由廩貢授河南項城縣知縣,勸課農桑,時勤補助,念項邑久歇科第,延名儒倡率教化,躬親考課,多所成就,丁母憂囘籍,項人公建生祠,赴陶祭奠者三百餘人,後補四川隣水縣,練鄕兵以禦宼,墾山田以實餉,民頼以安,推陞內閣中書舍人,上憲以陞銜題留,委解軍餉三十餘萬,西赴邊軍交兌,以才能見稱,督撫題陞授直隸眉州知州,署理成都府,護理建南道事,所在有聲,解組村居,日與耆舊詩酒自娛,年七十有六卒」,[民國]《定陶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