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糞島法

鳥糞島法》(英文:Guano Islands Act,11 Stat. 119,1856年8月18日通過,見美國法典第48編英語Title 48 of the United States Code第8章 §§ 1411-1419),是美國國會通過的聯邦法律,允許美國公民以美國政府名義占有鳥糞蘊藏的,無人認領的海島,只要其未被占領或不屬於另一政府的管轄範圍;該法案同時授權美國總統派出軍隊提供保護,確立美國在這些領土上的刑事管轄權。

鳥糞島法 1856年
美國國徽
全名授權保護可能發現鳥糞沉積物的合眾國公民的法案
An Act to authorize Protection to be given to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who may discover Deposits of Guano
立法機構第34屆美國國會
生效日期1856年8月18日
引用文獻
公法美國聯邦公法第34–164號
法律匯編11 Stat. 119
立法歷程

《鳥糞島法》迄今繼續有效。最近一次美國法院依據該法的判決是2014年裁定與海地爭議的納瓦薩島屬美國所有。[3]

背景

 
鳥糞進口是大生意。1873年的報紙廣告。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1840年代,英、美發現鳥糞的使用對於農業生成氮、磷元素至關重要,可作為肥料使用,同時還可以作為火藥硝石的來源。

1841年英國海關首次記錄的鳥糞進口量為2,881噸,到1849年猛增到83,438噸。美國自1843年起通過紐約進口鳥糞。1844—1851年美國共進口了6.6萬噸鳥糞,價值260萬美元。鳥糞價格從最初的每噸約49美元一度暴漲到最高的79美元。1850年代初期,英國每年進口20萬噸鳥糞,而美國進口總量約為76萬噸[4]。「鳥糞狂熱」(guano mania)推高了價格。每年300萬美元的秘魯鳥糞對美出口貿易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純利潤。

1856年5月26日,美國鳥糞公司(American Guano Company)向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提交請願書,請求國會「賦予他們對在太平洋上發現、購買和受讓的島嶼的占有權」。1856年4月16日,根據該請願書美國參議院第15號議案建議制定《鳥糞島法》。1856年通過的《鳥糞島法》。[5]法案共分為6個部分:

  1. 合眾國公民發現的儲藏有鳥糞資源的島嶼,可被視為「從屬於(appertaining to)」合眾國。
  2. 這些島嶼的發現者擁有對鳥糞資源的專屬權,但這些鳥糞只能供應合眾國公民使用。
  3. 這些島嶼上的鳥糞輸入合眾國,按照合眾國內部的海岸貿易法規管理。
  4. 在島上的鳥糞開採完後,合眾國無義務維持對這些島嶼的占有。
  5. 合眾國總統授權陸海軍保護這些島嶼的發現者及其委派人。
  6. 在這些島嶼及其毗連水域的犯罪行為被視為在公海上對合眾國船隻上的犯罪,並依照相關法律處理。

該法案導致美國公民迅速在加勒比海與太平洋占領了眾多島礁。1884年,被美國國務院承認為該國屬地(appurtenance)的鳥糞島達到66個。這些島上的鳥糞被大量開採並向美國本土輸出。這使得美國的南美鳥糞進口量迅速下降,從1855年的175,849噸驟降至1858年的75,197噸,1863年降到70,813噸,1863年縮至2,568噸。美西戰爭前,美國已經在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區占據了73座島嶼。通過這種「荒島帝國主義」(insular imperialism),美國的海外利益不斷擴大。但後來發現美國國內磷礦石儲量豐富,開採成本低廉,可以替代鳥糞做農業肥料,這使得鳥糞島的鳥糞輸出量迅速下降,從1870年頂峰時期的17,068噸,迅速降至1898年的4,562噸。1898年後,再沒有鳥糞島向美國港口輸入鳥糞的官方記錄。

依據該法宣稱權利的島嶼

有人居住

無人島

沿著巴爾米拉環礁威克島,這些構成了美國本土之外的小島嶼群:

從1947年7月18日到1994年10月1日,屬於美國管理的託管領土,太平洋島嶼和所有的四個政治單位進入了一種新的政治關係(其中之一是上面列出的北馬里亞納群島,其他三個為下文指出的自由聯合州) 。

爭議地區

參考文獻

  1. ^ XXXIVth CONGRESS----First Session.; SENAT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25, 1856 [2022-05-21] (英語). 
  2. ^ Article 12 -- No Title.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18, 1856 [2022-05-21] (英語). 
  3. ^ Underhill, Kevin. [By Kevin Underhill:] The Guano Islands Act. July 8, 2014 [2019-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7) –透過www.washingtonpost.com. 
  4. ^ Smil, Vaclav. (2004). Enriching the Earth: Fritz Haber, Carl Bosch,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Food Production.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pp.42.
  5. ^ Skaggs & Wines, R. A. (1985). Fertilizer in America.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pp. 54-7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