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00導彈
P-500 「玄武岩」 (俄語:П-500 Базальт; 英語:Bazalt)是一款蘇聯海軍及俄羅斯海軍配備的採用液體火箭衝壓發動機推進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其炮兵裝備局設計代碼為4K80[2],北約代號為SS-N-12 「沙盒」。
П-500 Базальт / П-1000 Вулкан P-500 「玄武岩」 / P-1000 「火山」 北約代號: SS-N-12 「沙盒」(Sandbox) | |
---|---|
類型 | 反艦導彈 |
原產地 | 蘇聯 |
服役記錄 | |
服役期間 | 自1975至今 |
使用方 | 蘇聯, 俄羅斯 |
生產歷史 | |
生產商 | 第52設計局(OKB-52, 切洛梅設計局) |
生產日期 | 1970–1987 (P-500) 1985–1992 (P-1000)[1] |
基本規格 | |
重量 | 4,800公斤(10,600磅) |
長度 | 11.7 m |
直徑 | 0.84 m |
彈頭 | 高爆炸藥或核炸藥 |
彈頭量 | 1,000公斤(2,205磅) (P-500) |
爆炸當量 | 350 kt |
發動機 | 液體火箭 |
翼展 | 2.6 m |
作戰範圍 | 550 km(300 nmi) (P-500) 700 km(380 nmi) (P-1000) |
速度 | 2.5 馬赫 |
制導系統 | 半主動, 末端主動雷達 |
發射平台 | E級核潛艇(675型), J級潛艇, 基輔號航空母艦, 光榮級導彈巡洋艦 |
歷史
P-500反艦導彈由第52設計局(切洛梅設計局)研發以替代P-5 「滿分」(SS-N-3 「柚子」)反艦導彈,該型導彈於1973年完成研發,1975年首次部署到基輔號航空母艦,之後又部署到675型E級核潛艇和J級潛艇。光榮級導彈巡洋艦則部署了P-500的改進型(重點改進導航和推進系統),16具該型導彈發射架占據了此級巡洋艦的大部分前甲板空間。
攻擊方式
P-500 「玄武岩」反艦導彈射程550 km,有效載荷1噸,可攜帶350 kt當量核彈頭或950 kg當量的半穿甲高爆彈頭。P-500型導彈採用末端主動雷達導引,並可接受來自於圖-95RTs轟炸機、卡-25B直升機或卡-27B直升機的校正指令。
該型導彈被設計用作齊射攻擊,即由一艘潛艇連續快速地發射8枚導彈,並獨立控制每枚導彈的數據鏈。在巡航過程中,數枚導彈可以相互協作調整其飛行姿態及軌跡:其中一枚導彈可以保持在7,000 m高度巡航並使用其主動雷達尋敵,然後將此引導信息發送給其它在較低高度巡航的導彈。根據設計,在一次齊射中有一半的導彈將鎖定攻擊航空母艦,其餘導彈則攻擊其他艦艇。如果齊射過程中在較高高度巡航導引的導彈被擊落,則剩餘的導彈中會有一枚自動拉升巡航高度並成為新的導引導彈。在攻擊的末端,所有的導彈都會開啟主動雷達引導攻擊[3]。
P-1000 「火山」
P-500導彈的一款改進型號是P-1000 「火山」,此改進型在冷戰末期被部署到675型E級核潛艇上[4]。相比於P-500,P-1000 「火山」(設計代碼3M70)巡航速度更快(2.3-2.5 馬赫)[5],射程更遠(700 km)[5] 。為減輕彈體重量,P-1000使用鈦合金取代了鋼結構,並改進了推進系統,使用了與P-500相似的火控系統[4],
P-1000導彈於1979年5月15日[4]由切洛梅設計局立項研發[4],1982年7月完成首次試射[4],1987年12月18日正式入列[4]。1987年至1993年期間,北方艦隊的3艘675型E級核潛艇先後換裝了P-1000型反艦導彈;太平洋艦隊原本也計劃為K-10和K-34兩艘潛艇換裝該型導彈,但該計劃因資金匱乏而被取消[4]。在接收P-1000型導彈的潛艇中,K-1因1989年的一次反應堆事故而退役,之後K-35(1993年)和K-22(1995年)也先後因事故而被迫退役[4]。據信P-1000型導彈已被部署到光榮級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上[6] ,另有報道瓦良格號的同級艦莫斯科號也已換裝了P-1000[7]。
相關型號
P-700 「花崗岩」(北約代號SS-N-19 「海難」)部分基於P-500/1000設計,採用了衝壓發動機以及顯著改善的空氣動力學外形設計,但其電子學元件改進不大。
使用者
當前
之前
參考資料
- ^ 存档副本. [2014-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 ^ (俄文) P-500 Bazal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oviet-Russian Naval Cruise Missiles. [2014-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7).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Friedman, Norman. The Naval Institute guide to world naval weapons systems, 1997-1998.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246 [2014-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9).
- ^ 5.0 5.1 Friedman, Norman. The Naval Institute guide to world naval weapons systems, 1997-1998.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789 [2014-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9).
- ^ Wood, John. Russia, the asymmetric threat to the United States: a potent mixture of energy and missiles. 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2009: 61 [2014-04-28]. ISBN 978-0-313-359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9).
- ^ US Navy’s presence counters Russia’s Black Sea fleet. Georgia Today (566). 17 June 2011 [2014年4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