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伊利沙伯二世之死
這裡是討論頁,用於討論如何改善條目伊利沙伯二世之死。 這裡並非討論條目主題的論壇。 |
來源搜尋:「"伊利沙伯二世之死"」——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本條目的每日瀏覽量 |
本條目有內容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頁面「Death of Elizabeth II」(原作者列於其歷史記錄頁)。 |
伊利沙伯二世之死曾於
|
此條目為第二十次動員令大動員令的作品之一,是一篇達標條目。 |
「背景」章節
@Sinsyuan 請履行作為編者的義務,而不是推卸給讀者。--🐹通遼汗國駐維基百科臨時代辦(討論·貢獻·成就) 2022年9月9日 (五) 01:44 (UTC)
- (:)回應@Johnson.Xia:不好意思,因為最近事情太忙了,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出這樣有意義的貢獻,但會在之後盡可能想辦法完成,感謝你提出這樣的錯誤--SinSyuan~#給未來一個掌聲 2022年9月9日 (五) 02:07 (UTC)
The Queen's health, generally regarded as good for most of her elderly life, had been in decline since the death of her husband, Prince Philip, in April 2021. In October, she began using a walking stick during public engagements[1] and following an overnight stay in hospital on 20 October, visits to Northern Ireland,[2] the COP26 summit in Glasgow,[3] and the 2021 National Service of Remembrance were cancelled on health grounds,[4] including a sprained back.[5]
In February 2022,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England, the Queen was one of several people at Windsor Castle to test positive for COVID-19.[6][7] Her symptoms were described as mild and cold-like, with the Queen later commenting that the disease "does leave one very tired and exhausted".[8][9] Given the health impacts of COVID-19 and long COVID are known to be more severe among older people,[10][11] there were concerns for the Queen's health at the time;[12][13] however, she was reportedly feeling well enough to resume her official duties by 1 March.[14][15]
The Queen was present at the service of thanksgiving for Prince Philip at Westminster Abbey on 29 March,[16] but was unable to attend the annual Commonwealth Day service that month[17] or the Royal Maundy Service in April.[18] She missed the State Opening of Parliament in May for the first time in 59 years (she did not attend in 1959 and 1963 as she was pregnant with Prince Andrew, Duke of York and Prince Edward, Earl of Wessex, respectively).[19] In her absence, Parliament was opened by the Prince of Wales and the Duke of Cambridge as Counsellors of State.[20] The Prince of Wales, the heir apparent, gained more official responsibilities towards the end of the Queen's life[21] and stood in for her at the State Opening of Parliament.[22]
In June, the Queen did not attend a church service for her Platinum Jubilee; official sources mentioned her "discomfort" after standing during the military parade celebrating her official birthday on the first day of celebrations.[23] During the celebrations, the Queen was largely confined to balcony appearances, and she missed the National Service of Thanksgiving.[24]
On 6 September, two days before her death, the Queen accepted the resignation of Boris Johnson and appointed Liz Truss to succeed him as Prime Minister at Balmoral Castle (where the Queen was on holiday) in a break with tradition; this was usually done at Buckingham Palace.[25] On 7 September she was scheduled to attend an online meeting of the Privy Council of the United Kingdom to swear in new ministers in Truss's government, but it was announced that the meeting had been postponed after she was advised to rest by doctors.[26]
參考資料
- ^ Murray, Jessica. Queen seen using walking stick for first time in 20 years. The Guardian. 12 October 2021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March 2022).
- ^ Taylor, Harry, The Queen spent night in hospital after cancelling Northern Ireland visit, The Guardian, 21 October 2021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February 2022)
- ^ Lee, Joseph, Queen will not attend COP26 climate change summit, BBC News, 26 October 2021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1 February 2022)
- ^ Becky Morton, The Queen to miss Remembrance Sunday service, BBC News, 14 November 2021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9 March 2022)
- ^ The Associated Press. Sprained back forces Queen Elizabeth to miss remembrance event for Britain's war dead. National Public Radio. 14 November 2021 [9 September 2022].
- ^ Lee, Dulcie; Durbin, Adam. The Queen tests positive for Covid. BBC News. 20 February 2022.
- ^ News Wires. Britain's Queen Elizabeth catches 'mild' Covid-19. France 24. 20 February 2022.
- ^ Couzens, Jo. Queen reveals Covid left her 'very tired and exhausted'. BBC News Online. 10 April 2022.
- ^ Queen Elizabeth says COVID left "one very tired and exhausted". Reuters. 11 April 2022.
- ^ Ken Cohen; et al. Risk of persistent and new clinical sequelae among adults aged 65 years and older during the post-acute phase of SARS-CoV-2 infection: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BMJ. 24 December 2021.
- ^ Ellen J. Thompson; et al. Long COVID burden and risk factors in 10 UK longitudinal studies and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Nature. 28 June 2022.
- ^ Who would take over from the Queen if she could not perform her duties?. ABC News (Australia). 13 February 2022.
- ^ Quinn, Ben. Covid antivirals an option for the Queen under care of medical household. The Guardian. 21 February 2022.
- ^ Kirkpatrick, Emily. Queen Elizabeth Recovers From COVID and Spends Some Time With Her Grandchildren. Vanity Fair. 1 March 2022.
- ^ Kwai, Isabella. Queen Elizabeth resumes work 9 days after a positive coronavirus test.. The New York Times. 1 March 2022.
- ^ Lauren, Turner, Queen attends Prince Philip memorial service at Westminster Abbey, BBC News, 29 March 2022 [5 April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6 June 2022)
- ^ Thompson, Eliza, Prince Charles Fills in for Queen Elizabeth II at Commonwealth Day Service Alongside Prince William, Us Weekly, 14 March 2022 [14 March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March 2022)
- ^ Adams, Charley, Prince Charles stands in for Queen at Maundy Service, BBC News, 14 April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6 June 2022)
- ^ Queen to miss State Opening of Parliament – Prince of Wales to read speech instead, Sky News, 9 May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June 2022)
- ^ Furness, Hannah, Queen's Speech: Why Prince William is attending State Opening of Parliament, The Telegraph, 10 May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June 2022)
- ^ Duffy, Nick. Queen's official duties trimmed down as power shifts to Prince Charles. i. 3 July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3 July 2022).
- ^ Landler, Mark. Queen Elizabeth to Miss Opening of Parliament. The New York Times. 9 May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7 September 2022).
- ^ Landler, Mark. Queen Elizabeth will skip Friday's church service after 'discomfort' during the jubilee's first day.. The New York Times. 2 June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7 September 2022).
- ^ Furness, Hannah, The Queen to miss service of thanksgiving after suffering discomfort, The Telegraph, 2 June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June 2022)
- ^ Bubola, Emma. The queen will meet the new prime minister at Balmoral Castle in Scotland.. The New York Times. 6 September 2022 [8 Sept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7 September 2022).
- ^ Queen postpones senior ministers meeting to rest. 7 September 2022 [8 September 2022] –透過www.bbc.co.uk.
條目導言
請參閱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
“ | 請在條目的第一段第一句,為條目作出精簡的定義,並把條目名稱作為此句的主語(而不是謂語)。一般來說,條目名稱就是第一句的第一個詞。如果這樣做有困難,也請無論如何要在第一段用上條目名稱,越靠前越好。 | ” |
關於條目表述中立化:「駕崩」與「去世/逝世」
駕崩一般而言是漢字文化圈中對君主去世的說法,英國君主逝世沒有非常特殊的表述(如白金漢宮公報里使用「died」),使用「駕崩」未必合適,且考慮到讀者中也存在反對君主制的進步派人士等因素,對生前評價普遍非負面的女王採用中性偏褒義的「逝世」可能相對合適。--Liang5276x(留言) 2022年9月13日 (二) 00:50 (UTC)
- 建議閣下至WP:互助客棧/條目探討發起討論,可獲得較多使用者意見,討論的共識也較容易套用在所有條目。--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3日 (二) 02:04 (UTC)
關於條目定義句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已經不止一次看到,在事件相關的條目里,有編者用「某事件是某事件」這樣無意義的句子,還有邏輯不通的句子,例如「伊利沙伯二世之死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2022年9月8日傍晚過世之後,英國王室與英國政府就葬禮及王位繼承相關的一系列政府行動,以及世界各國的反應」----女王的離世就是女王的離世,怎麼會「是政府行動」、「是各國反應」呢?因此,關於條目定義句的規則急需補充,否則將有更多強行迎合格式而違反中文語法的情況出現。--🐹通遼汗國駐維基百科臨時代辦(討論·貢獻·成就) 2022年9月10日 (六) 18:31 (UTC)
- 已有WP:BEGIN,但目前不是正式指引。這些問題是中文功底問題,有些是生搬硬套。「是」哪怕改成「條目介紹」也好,或者重構語句,該指引也提到「引言第一句並非必要是條目名稱不可」。--YFdyh000(留言) 2022年9月10日 (六) 21:10 (UTC)
- 伊利沙伯二世之死的條目定義句是我添加的:
“ | 伊利沙伯二世之死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2022年9月8日傍晚過世之後,英國皇室與英國政府就葬禮及王位繼承相關的一系列政府行動,以及世界各國的反應。 | ” |
- 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的規則與WP:BEGIN互相矛盾;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是正式指引,WP:BEGIN不是。
- 依照正式指引編輯是正確做法。
- WP:LS(即WP:BEGIN的導言段落,非正式指引):「序言章節在條目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介紹條目的主題、概括條目的重點。」我所添加的條目定義句概括了整個條目的重點,符合WP:LS這一段落的要求。
- 如果社群共識通過WP:LS成為正式指引,或是通過WP:BEGIN段落成為正式指引,或是修訂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那我就不會堅持添加這段條目定義句。--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04:04 (UTC)
- 「條目定義句」沒有說必須用「是」。「一般來說,條目名稱就是第一句的第一個詞。」應適用常識,構成語病就不一般了。--YFdyh000(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04:55 (UTC)
- 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一般來說,條目名稱就是第一句的第一個詞。如果這樣做有困難,也請無論如何要在第一段用上條目名稱,越靠前越好。」只要改寫的條目定義句符合指引,我就不會反對。--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06:05 (UTC)
- 閣下的意見似乎是改寫成這樣:
- 「條目定義句」沒有說必須用「是」。「一般來說,條目名稱就是第一句的第一個詞。」應適用常識,構成語病就不一般了。--YFdyh000(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04:55 (UTC)
“ | 伊利沙伯二世之死條目介紹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2022年9月8日傍晚過世之後,英國皇室與英國政府就葬禮及王位繼承相關的一系列政府行動,以及世界各國的反應。 | ” |
- 這樣改寫符合指引,我不反對。--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06:16 (UTC)
- 我記得「本條目介紹……」並不符合要求。--🐹通遼汗國駐維基百科臨時代辦(討論·貢獻·成就) 2022年9月11日 (日) 16:29 (UTC)
- 「本條目」是MOS:自提。「介紹」等用詞,在xx的爭議、批評、列表等條目中印象中不算少見。--YFdyh000(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23:56 (UTC)
- 我記得「本條目介紹……」並不符合要求。--🐹通遼汗國駐維基百科臨時代辦(討論·貢獻·成就) 2022年9月11日 (日) 16:29 (UTC)
- 這樣改寫符合指引,我不反對。--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06:16 (UTC)
- WP:BEGIN足矣。--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9月11日 (日) 04:56 (UTC)
- 只要社群共識通過WP:BEGIN段落成為正式指引,我就不會堅持添加這段條目定義句。--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06:05 (UTC)
- 導語句一般是希望導語主語是條目名稱,這在物類的條目是合符常規的(對物進行另一個通用性質的定義),但對於事類似乎有點囉嗦,可能會出現拆詞寫法的需要(例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2022年9月8日傍晚過世之後,………………)——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9月11日 (日) 06:18 (UTC)
- 是的,應用在「事類」有時會有困難,但不是做不到,美國入侵格林納達以及入侵科威特都可以做到。也因為過去社群認知到有時會有困難,所以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才會說至少要在第一段用上條目名稱(請見上方引述)。
- 我認為伊利沙伯二世之死會難以撰寫條目定義句的一個根本原因,是這個條目標題根本不符合WP:常用名稱。不論在中文或是英語的可靠來源,都沒有使用「伊利沙伯二世之死」當作主題、標題或關鍵字來報導女王駕崩相關的新聞及活動。畢竟這個條目其實是為了減少伊利沙伯二世的篇幅,從中拆分一個段落獨立而成。
- 即便如此,還是應該盡我們的中文寫作能力去將條目定義句寫成符合格式手冊規則的格式。--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06:48 (UTC)
- 我認為是格式手冊應該向通常的表達靠近。大多數的媒體在報道事件時都會直接說「某地發生某事件」或者「某事件在某時某地發生」,強行要求寫成「某事件是……」反而不合常理。--🐹通遼汗國駐維基百科臨時代辦(討論·貢獻·成就) 2022年9月11日 (日) 16:36 (UTC)
- 雖然但是啊,中央社可是使用了「英國女王辭世」作為一系列報道的專題合集名稱的,你的這個論點二不能成立。--MilkyDefer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4日 (三) 04:46 (UTC)
- 你說的對。後來我看到BBC用「Death of Queen Elizabeth II」當新聞標題,與英維的條目名稱算是一致;如果我一定要抬槓的話,「伊利沙伯二世之死」和「英國女王辭世」仍是差異很大的兩個詞語,而「英國女王辭世」應該是比較好的條目標題。不過都要推WP:BEGIN成為正式指引了,這些小芝麻就讓它過去吧。--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4日 (三) 05:03 (UTC)
- 我已經參考英文維基百科重新翻譯了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建議儘快將其列為指引,避免出現不合常識且無意義的定義句。--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1日 (日) 10:15 (UTC)
- 感謝閣下貢獻,建議閣下逕至WP:互助客棧/方針提案,或是將此討論移動過去,交付社群決議。
- 提醒閣下WP:BEGIN仍有一處與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有衝突:
WP:BEGIN |
|
---|---|
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 | 一般來說,條目名稱就是第一句的第一個詞。如果這樣做有困難,也請無論如何要在第一段用上條目名稱,越靠前越好。 |
- 可能要同步修改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1日 (日) 10:32 (UTC)
- 由於上方討論中有提議建立新的指引,因此將討論串移動至方針版。現提議將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章節確立為正式指引,並將Wikipedia: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章節內容替換為
{{main|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
。——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1日 (日) 11:49 (UTC)- (+)滋磁----Cat on the Mars 2022年9月11日 (日) 17:11 (UTC)
- 幾個月前我才提過序言章節/列明來源,照這速度2024初應該可以全篇通過。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9月11日 (日) 18:09 (UTC)
- 我關心的是執行起來是什麼效果。--🐹通遼汗國駐維基百科臨時代辦(討論·貢獻·成就) 2022年9月12日 (一) 04:32 (UTC)
- 就條目首句的寫法,WP:GA里收錄的、導向各個優良條目的小介紹可以算作「成功案例」。--🐹通遼汗國駐維基百科臨時代辦(討論·貢獻·成就) 2022年9月12日 (一) 04:37 (UTC)
- 我建議可以在條文通過後,把整個段落替換成
{{main|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
即可。--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2日 (一) 10:01 (UTC)- 可是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的內容,有非常多沒有寫進WP:BEGIN,不太適合整個段落替換。--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2日 (一) 10:08 (UTC)
- 基本上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已經涵蓋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的內容了:
- 「另外,有關非中文概念、中文無通用譯名等條目,可以在提及條目名稱後,在括號里加上原文稱號。」,這不需要寫入格式手冊,用常識就能知道標註外文需要加括號;
- 「如果該名稱的來源是外文,請在括號里加上標明語言的外文原名。……」,這個在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外語名稱有詳細說明;
- 「如果該條目的題目有多於一個名稱,每一個名稱在第一次出現時都要以粗體顯示。」,與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標題和別名的加粗矛盾,序言章節格式手冊規定只有「常見的縮寫或簡稱」才要加粗;
- 「請您儘可能在首句帶出文章所屬的主題。如:」,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內文連結有詳細說明。
- 因此直接用{{main}}替換即可,此外,英文版的en:Wikipedia:Manual of Style也沒有專門提到條目定義句。--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2日 (一) 10:23 (UTC)
- 好吧,我還是有疑慮,不過不反對,就依照閣下的意見提案。--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2日 (一) 10:33 (UTC)
- 基本上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已經涵蓋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的內容了:
- 可是WP: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的內容,有非常多沒有寫進WP:BEGIN,不太適合整個段落替換。--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2日 (一) 10:08 (UTC)
- 好像還行。"伊利沙伯二世之死"不適合當首句的第一個詞語,不應強求。--Temp3600(留言) 2022年9月15日 (四) 15:50 (UTC)
- 講一句實在話,創建「xxx之死」作為條目名真的適合嗎?這豈不是又一個創建標準不一,和頁面存廢討論問題大致類似。請問讀者要知道某人之死的原因有什麼實質意義嗎?--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9月17日 (六) 12:06 (UTC)
- 埃及豔后和約翰·列儂表示...,話說從技術層面,有理由禁止這類條目的建立嗎?畢竟他們都符合關注度不是嘛。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9月17日 (六) 16:07 (UTC)
- 維基百科應該是不會阻止「xxx之死」作為正式條目名稱才對。但這樣是不是像「安倍晉三之死」就不應該重定向至「安倍晉三遇刺案」呢?難說。可能是要先看有無明確死因吧,倘若沒有則再用「xxx之死」作為名稱。--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9月17日 (六) 21:31 (UTC)
- 這種目前應該還沒有命名常規或慣例,「xxx之死」應該是翻譯自英維的「Death of xxx」,雖然英文中形容某人的死亡基本都是用「Death」,與死因關係不大;但中文有很多寫法,比如「xxx去世」、「xxx病逝」、「xxx身亡」之類的寫法都是比較可用的,如果有需要可能可以制定一個命名常規。--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8日 (日) 02:36 (UTC)
- 不要忘記還有「xxx死了」、「xxx病亡」等明顯帶有傾向的寫法。中文不去關注抽象哲學概念,春秋筆法倒是玩了幾千年,唉。--MilkyDefer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8日 (日) 05:09 (UTC)
- 或許在該討論串是明顯的兩回事吧。但是希望以後看哪個有勇氣的編者敢提出關於「xxx之死」系列的名稱是否該訂定一個命名常規,順便看看是否該考慮有無明確死因為優先,如確定死因不明或者無明確死因才用的作法,如同上面舉例的安倍晉三。--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9月18日 (日) 18:09 (UTC)
- 不要忘記還有「xxx死了」、「xxx病亡」等明顯帶有傾向的寫法。中文不去關注抽象哲學概念,春秋筆法倒是玩了幾千年,唉。--MilkyDefer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8日 (日) 05:09 (UTC)
- 安倍晉三的例子似乎比照了刺殺案的命名,這些刺殺案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不過本討論討論的是定義句格式,不是某些條目如何命名。--紺野夢人 2022年9月20日 (二) 00:25 (UTC)
- 就看誰以後想要提出這提案吧,總之在此討論串顯然就是兩回事,不用哈拉了。以後如果出現這提案也不用特別邀請喔,實話實說而已,要不然幹嘛舉例安倍晉三的例子?--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9月20日 (二) 04:47 (UTC)
- 這種目前應該還沒有命名常規或慣例,「xxx之死」應該是翻譯自英維的「Death of xxx」,雖然英文中形容某人的死亡基本都是用「Death」,與死因關係不大;但中文有很多寫法,比如「xxx去世」、「xxx病逝」、「xxx身亡」之類的寫法都是比較可用的,如果有需要可能可以制定一個命名常規。--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8日 (日) 02:36 (UTC)
- 維基百科應該是不會阻止「xxx之死」作為正式條目名稱才對。但這樣是不是像「安倍晉三之死」就不應該重定向至「安倍晉三遇刺案」呢?難說。可能是要先看有無明確死因吧,倘若沒有則再用「xxx之死」作為名稱。--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9月17日 (六) 21:31 (UTC)
- 埃及豔后和約翰·列儂表示...,話說從技術層面,有理由禁止這類條目的建立嗎?畢竟他們都符合關注度不是嘛。 --窩法乙烷 兒法夢碎 2022年9月17日 (六) 16:07 (UTC)
- (純粹的措辭建議)「無論如何要在第一段用上條目名稱,越靠前越好」這句話語氣太強烈了,應該用弱化一點的「仍然建議」、「請考慮」之類的表達。用「無論如何」恐怕在日後又要造成困擾,讓大家不明白究竟為什麼當初要用這麼強烈的表達,以致於在特殊情況下難以變通。--Tiger(留言) 2022年9月18日 (日) 00:02 (UTC)
- 目前的提案是將Wikipedia: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這一章節直接替換成
{{main|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
,提案通過後「無論如何要在第一段用上條目名稱,越靠前越好」這句話會去掉,新條文中的對應描述是「如果條目名稱本身已是正式的或被廣泛接受的名稱,請在第一句話中以粗體顯示,並應儘量放得越前越好」。--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18日 (日) 02:26 (UTC)
- 目前的提案是將Wikipedia:格式手冊#條目定義句這一章節直接替換成
- Wikipedia:忽略所有規則,毛澤東之死、蔣中正之死沒有用這種定義句,且明顯比「之死是什麼」這種讀起來通順--Kethyga(留言) 2022年9月20日 (二) 00:48 (UTC)
- 所以提案將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列為指引,提議條文中有要求「如果條目命名在首句難以自然地被使用,那請不要試着以重複變換譴詞的方法把命名塞進去。」--BlackShadowG 沉痛哀悼女王陛下 2022年9月20日 (二) 12:26 (UTC)
- (&)建議:WP:BEGIN自2022年9月11日 (日) 11:49 (UTC)提案迄今,社群無反對意見,其他意見均已獲得提案人正當合理的回應。依WP:7DAYS,提議進入公示期。--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23日 (五) 04:53 (UTC)
- 確實可以考慮開始公示了,上面提到的「xxx之死」那是另外一回事,跟這個討論串是毫無關聯的。以後看誰有想要提出這類型的討論吧,現在這個「xxx之死」討論已經告段落了。--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2年9月23日 (五) 09:30 (UTC)
公示7日,2022年10月1日 (六) 06:55 (UTC) 結束:WP:BEGIN自2022年9月11日 (日) 11:49 (UTC)提案迄今,社群無反對意見,其他意見均已獲得提案人正當合理的回應。依WP:7DAYS進入公示期。--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24日 (六) 06:55 (UTC)
- (?)疑問:MOS:BEGIN指向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段首,但WP:BEGIN指向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這樣的重定向設計不會讓人混淆嗎?--Maccomcre(留言) 2022年10月1日 (六) 02:26 (UTC)
- @BlackShadowG:煩請閣下回應。--CaryCheng(留言) 2022年10月1日 (六) 07:37 (UTC)
- @Maccomcre:依閣下建議,已將MOS:BEGIN也指向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第一句。--CaryCheng(留言) 2022年10月1日 (六) 09:43 (UTC)
✓ 通過:公示已達7日,未有新的修訂意見,WP:BEGIN提升為正式指引獲得通過,謝謝所有參與討論的使用者。--CaryCheng(留言) 2022年10月1日 (六) 10:47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捷徑重定向問題
@CaryCheng:我的建議不是這樣,而且對比英文版,MOS:BEGIN是指向段首而不是第一句,所以看來錯的是WP:BEGIN,而MOS:BEGIN本來是對的。所以CaryCheng你現在的更改反而有問題,MOS:BEGIN和WP:BEGIN應該重定向到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段首才對。--Maccomcre(留言) 2022年10月2日 (日) 11:05 (UTC)
- 已將MOS:BEGIN和WP:BEGIN均重定向至Wikipedia:格式手冊/序言章節#段首以與英文維基百科保持一致。此外,由於本文為格式手冊,更加推薦使用MOS開頭的捷徑,因此我已經把WP:BEGIN移除{{shortcut}}。--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2年10月2日 (日) 13:59 (UTC)
關於現代君主逝世條目表述中立化:「駕崩」與「去世/逝世」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注意到伊麗莎白二世之死條目下存在「駕崩」「去世」混用之情況。駕崩一般而言是漢字文化圈中對君主去世的說法,英國君主逝世沒有非常特殊的表述(如白金漢宮公報里使用「died」),使用「駕崩」未必合適,且考慮到讀者中也存在反對君主制的進步派人士等因素,對生前評價普遍非負面的女王採用中性偏褒義的「逝世」可能相對合適,且可推至其餘君主去世之情況。--Liang5276x(留言) 2022年9月13日 (二) 02:21 (UTC)
- 支持對非中國歷史的君主使用中性的「逝世」代替「駕崩」。--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13日 (二) 03:24 (UTC)
- 是否有任何目前屬於大英國協的國家在政府的官方中文文件上對伊麗莎白二世的死亡使用駕崩?若無,則用逝世。-KRF(留言) 2022年9月13日 (二) 03:45 (UTC)
- 「駕崩」用於非漢字文化圈君主有很多例子,並沒有錯,「駕崩」二字亦並不隱含支持君主制的意涵。不過「逝世」確實更符合百科全書的風格。「去世」用於君主似乎不如「逝世」禮貌。推薦使用「逝世」。--Mosowai(留言) 2022年9月13日 (二) 03:53 (UTC)
- 似乎媒體稱其「駕崩」的不算少[1][2][3][4][5],BBC中文也有一處,但基於MOS:華而不實、此處無特殊意義(如突發或引起關聯事件),贊成統一稱「逝世」。 吐槽 想起(多次)被議的享壽、享年、得年等用詞之爭。--YFdyh000(留言) 2022年9月13日 (二) 09:49 (UTC)
- 贊成「逝世」。非要附庸風雅的話建議用享國和踐祚。[開玩笑的]--——🦝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3日 (二) 22:55 (UTC)
- 但是我們不是媒體,各種百科全書中是否也是如此專門稱呼君主逝世為「駕崩」?--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9月14日 (三) 02:34 (UTC)
- 有,但用於外國君主大概不普遍。[6][7]。--YFdyh000(留言) 2022年9月14日 (三) 08:33 (UTC)
- 可以按照常識判斷,國外君主大部分都不符合「崩、薨、卒、死、歿」的禮教制度,應該忠於原文表述。----Cat on the Mars 2022年9月14日 (三) 09:09 (UTC)
- 但是我們不是媒體,各種百科全書中是否也是如此專門稱呼君主逝世為「駕崩」?--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9月14日 (三) 02:34 (UTC)
- 本人作為生活在君主立憲制的一員,要求使用「逝世」。甚於中國的帝王制不予置評。Bagida520(留言) 2022年9月15日 (四) 07:09 (UTC)
- 我覺得「駕崩」與「去世/逝世」均可,駕崩」本來就專指君主「去世/逝世」,無論漢字圈國家還是非漢字圈國家均存在反對君主制人士,因存在反對君主制人士就對「駕崩」與「去世/逝世」用詞有所取捨理據不足。--Joker Twins(留言) 2022年9月16日 (五) 14:57 (UTC)
- 還有一依據為海外無特殊表述(忠於原文問題),駕崩屬於「二次創作」範疇。--Liang5276x(留言) 2022年9月19日 (一) 07:00 (UTC)
- 那說那些非漢字文化圈的往生者「享耆壽」、「享嵩壽」又該怎麼辦?又,維基百科需不需要原則上完全禁止「年屆古稀」、「年逾不惑」、「弱冠少年」等用詞?-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2年9月16日 (五) 15:30 (UTC)
- 關於「享耆壽」、「享嵩壽」、「年屆古稀」、「年逾不惑」、「弱冠少年」等用詞,一般情況下現代人物完全可以查驗具體年齡,不必模糊用詞估計大致年齡,若人物生卒年不甚詳盡只能估計大致年齡的,則可以使用上述模糊用詞描述年齡。--Joker Twins(留言) 2022年9月16日 (五) 16:09 (UTC)
- 這次我看見有媒體使用 崩御 的--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2年9月18日 (日) 10:48 (UTC)
- 那是挪用了日本天皇的表述(日本使用「天皇陛下崩御」),也不符合普遍習慣。--Liang5276x(留言) 2022年9月19日 (一) 07:02 (UTC)
- 本案已7日無新留言。
- 目前社群多數意見支持「對非漢字文化圈的現代君主之死,一般情況下應以『逝世』取代『駕崩』」。
- 依WP:共識#什麼是共識:「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理想情況下,共識不會存在任何反對意見;但假如無法實現這點,共識應採納多數人的意見,並和重要少數的意見作出適當妥協。」
- (&)建議:依WP:共識#非方針指引相關提案簡易規定,免去公示程序,3日後執行。--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26日 (一) 08:54 (UTC)
- 加上「一般」「通常」,避免斷言。--Cat on the Mars 2022年9月28日 (三) 10:30 (UTC)
- 好的,感謝閣下建議。--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28日 (三) 10:40 (UTC)
- 請問是否考慮寫入格式手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9月28日 (三) 11:20 (UTC)
- 沒有耶。一來是整個討論中都沒人提過要寫進格式手冊,二來我也不知道要寫在格式手冊的哪個章節。如果有適合的章節可以放,寫進去也無妨。--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28日 (三) 13:42 (UTC)
- 加上「一般」「通常」,避免斷言。--Cat on the Mars 2022年9月28日 (三) 10:30 (UTC)
- ✓ 通過:社群達成共識「對非漢字文化圈的現代君主之死,一般情況下應以『逝世』取代『駕崩』」。
- 討論結果並存檔於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不要華而不實,以供未來發生編輯爭議時參閱。--CaryCheng(留言) 2022年9月30日 (五) 08:10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共識的修訂案
原本通過的共識是「對非漢字文化圈的現代君主之死,一般情況下應以『逝世』取代『駕崩』」,有編者似乎將其理解為應將相關條目中所有的「駕崩」都替換為「逝世」。在某些情況下,這麼做未必合適。
當涉及君主之位繼承等情況時,「駕崩」一詞能夠顯示出「逝者是君主」及「逝者逝世時仍在位」之意。例如條目伊麗莎白二世中「1936年1月,其祖父佐治五世國王逝世。同年12月,繼位不足一年的伯父……」「在收到父親逝世的消息後,伊利沙伯倉促回國繼位。」此兩處如使用「駕崩」,讀者可能會更易理解。
因此,建議在原共識後增補以下文字——「在需要暗含或強調『逝者是君主』或『君主逝世時仍在位』之意時,應保留『駕崩』一詞。」 --Mosowai(留言) 2022年10月5日 (三) 21:11 (UTC)
- 在位去世=駕崩的含義是否有辭典支持?退位後去世有稱駕崩,例仁明天皇、[8]等。如此,並無更易理解,單純是尊稱。--YFdyh000(留言) 2022年10月6日 (四) 03:56 (UTC)
- 《新華字典》「帝王死去」。《國語辭典》「尊稱天子死亡」。如果去世時已退位,即不再是君主,亦不再符合「駕崩」的定義(除非其退位後仍保留「太上皇帝」之類的名銜,平成天皇應屬此類,仁明天皇是否屬此類我不確定)。另,「駕崩」亦有指明「逝者是君主」的作用,合適的時候使用能夠有方便讀者理解的作用。(請允許我修改一下題目,把這一點加上。)--Mosowai(留言) 2022年10月6日 (四) 04:18 (UTC)
- 伊莉莎白二世就是在位時過世的,當初就是因為「駕崩」用在「非漢字文化圈的現代君主之死」不合適,才會開啟討論達成目前的共識。如果改成在位過世即可用「駕崩」,等於推翻目前的共識。可以回去看討論過程,有數個使用者同意中文世界有媒體使用「駕崩」指伊莉莎白二世之死,但是依MOS:華而不實,在中文維基百科使用「逝世」即可。--CaryCheng(留言) 2022年10月6日 (四) 08:52 (UTC)
- 另外,既然有意修訂共識,建議集中討論,將目前的討論移動到原討論標題下。--CaryCheng(留言) 2022年10月6日 (四) 08:55 (UTC)
- 本人更傾向於將原來的共識理解為,在「兩者都可用的情況下,『逝世』優於『駕崩』」。原共識亦有提及「一般情況下」,說明也會有例外情況。因此本人提出該修訂案,希望將例外情況訂明,並無意圖推翻已有共識。我的主張並非「在位過世即可用『駕崩』」,而是「在有必要隱含『逝者是君主』或『在位過世』這些意思的時候,可以用『駕崩』」;「不應將有關條目內所有的『駕崩』都不經分辨地替換為『逝世』」。--Mosowai(留言) 2022年10月6日 (四) 18:00 (UTC)
- 之前總結提到「非漢字文化圈」。依您的主張,西方在位國王去世,是否也宜用駕崩隱含深意,是否會不合適。直接替換所有的駕崩可能不合適,但適當換為逝世、去世、病逝等可能會更中立、全球化和易於理解。也許不應假定讀者了解「駕崩」的含義, 吐槽 想起真除-Talk:胡瑞邦、背書等用詞常見性問題。--YFdyh000(留言) 2022年10月7日 (五) 04:08 (UTC)
- 我不覺得共識中包含「『駕崩』一詞用於非漢字文化圈君主是不恰當」這個意思。在涉及到王位繼承的問題上,我實在想不到有比「駕崩」更合適的詞了。在中文語境中「舊王駕崩,新王繼位」應比「舊王逝世,新王繼位」更易理解。「駕崩」一詞應該是小學生都能明白的,「背書」可能需要中學語文水平。「真除」則是我第一次聽說這個詞。--Mosowai(留言) 2022年10月7日 (五) 05:31 (UTC)
- 之前總結提到「非漢字文化圈」。依您的主張,西方在位國王去世,是否也宜用駕崩隱含深意,是否會不合適。直接替換所有的駕崩可能不合適,但適當換為逝世、去世、病逝等可能會更中立、全球化和易於理解。也許不應假定讀者了解「駕崩」的含義, 吐槽 想起真除-Talk:胡瑞邦、背書等用詞常見性問題。--YFdyh000(留言) 2022年10月7日 (五) 04:08 (UTC)
- 本人更傾向於將原來的共識理解為,在「兩者都可用的情況下,『逝世』優於『駕崩』」。原共識亦有提及「一般情況下」,說明也會有例外情況。因此本人提出該修訂案,希望將例外情況訂明,並無意圖推翻已有共識。我的主張並非「在位過世即可用『駕崩』」,而是「在有必要隱含『逝者是君主』或『在位過世』這些意思的時候,可以用『駕崩』」;「不應將有關條目內所有的『駕崩』都不經分辨地替換為『逝世』」。--Mosowai(留言) 2022年10月6日 (四) 18:00 (UTC)
- 不建議禁止使用「駕崩」,常見用法,隨編者喜歡用駕崩、逝世或去世就可以,實在怕讀者不了解,可以給「駕崩」加鏈接。中文維基百科並不需要照顧剛開始學中文的人的詞彙量--苞米(☎)💴 2022年10月7日 (五) 10:03 (UTC)
- (-)反對Mosowai閣下的修訂提案。
- 我基本理解Mosowai閣下的修訂理由。不過當初開啟討論時,我就支持在伊莉莎白二世之死中以「逝世」取代「駕崩」,對「佐治五世國王逝世」或是「在收到父親逝世的消息後,伊利沙伯倉促回國繼位。」等句,我也持相同立場。
- 其實我原本提出的共識是「對非漢字文化圈的現代君主之死,以『逝世』取代『駕崩』」,因為U:CatOnMars建議
加上「一般」「通常」,避免斷言
,才加上「一般情況下」。 - 日本天皇算是漢字文化圈的君主,我可以接受使用「駕崩」;至於分類:各國君主中的其他現代君主,我認為應一律以「逝世」取代「駕崩」。--CaryCheng(留言) 2022年10月7日 (五) 13:42 (UTC)
- 「在收到父親喬治六世逝世的消息後,伊利沙伯倉促回國繼位。」如何?能否解決問題?能被稱為「喬治六世」的人應該可以合理推斷是君主吧!?這樣就可以不用「駕崩」又可以表達「君主逝世」。-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2年10月7日 (五) 15:02 (UTC)
- 同意閣下的看法,直接寫「君主名號」接「逝世」非常清楚,不必寫「駕崩」。--CaryCheng(留言) 2022年10月7日 (五) 16:57 (UTC)
Mosowai提出了很好的看法,原先的共識我認為來得有點莫名,拆開組成這個共識的不同意見作分開檢視,都有不同的問題:
- 英文沒有「駕崩」的對應詞語;英漢字典「die」作「逝世/死亡」:維基百科不是字典,編寫百科全書應該要考慮「cultural references」,字典可作參考,但單憑字典作結論未免難令人信服。
- 實而不華:哪為何會得出中國皇帝仍可用「駕崩」的共識?
- 享年、享壽、歸西、殯天:個人認為這類字詞很難在這個討論與「駕崩」相提並論,「享年」、「享壽」在傳統中國會計及虛齡,例如「積閏享壽」,因此「享年」、「享壽」的確有誤導讀者的可能,實在是不符合百科全書的用語。「歸西」、「殯天」明顯帶有感情色彩,常人可理解在新聞和一般資訊性出版物不會使用。「駕崩」本身我看不出有很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反而能夠很精簡地用兩字形容在位君主死亡,而且使用「駕崩」配上中國以外的君主,不止英皇,還有泰皇等,也是十分常見,看不出有非中國皇帝其他君主不可配用「駕崩」的規定。事實上,「去世」和「逝世」某程度上都有一些感情色彩和有出於某種尊重,我又看不出如果禁用「駕崩」,為何不索性另定共識任何人等禁用「逝世」、「去世」,一律只應用最中立的「死亡」。
我不是提出所有君主只可用「駕崩」,使用「逝世」和「去世」等我也不反對,但突然有一個共識禁用「駕崩」我就覺得很奇怪。Mosawai提出的例子是令人憂慮的,因為這反映共識倉促達成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就算Mosawai提出的例子似乎有可解決的替代方案,更大的問題是可能尚有其他很多不同情況沒有解決,只是因為沒有作為例子提出而遭到忽略。--Clithering(MMXXII) 2022年10月7日 (五) 15:56 (UTC)
另外,「駕崩」如不可用,出於實而不華,何不一併禁止僧人使用「圓寂」?「駕崩」與「登基」、「加冕」等是一個連貫的概念,不准使用「駕崩」也使這個連貫性打斷了。此外,「大婚」在英文也沒有相應的詞語,哪麼常用的「皇家大婚」(royal wedding)又是否應該禁用,只可作「皇家婚禮」?這是我暫時進一步想到的。--Clithering(MMXXII) 2022年10月7日 (五) 16:25 (UTC)
- 對於「駕崩」「圓寂」等使用,我認為需注意條目中的違和感。何種君主宜用駕崩,目前還是有疑議,雖然我無意一刀切禁用,但不支持全面使用。「圓寂」等用詞,在條目中也是有替代可選、可考慮的。對外國君主使用駕崩,可能有些人覺得恰到好處,又有些人覺得不適當、生搬硬套。對於平直敘述,可能更宜用中性詞。例如,「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23年駕崩。」,對讀者會否用詞過剩。 吐槽 真有不少條目和書籍說「亞歷山大大帝駕崩」。--YFdyh000(留言) 2022年10月8日 (六) 08:18 (UTC)
- 目前全世界尚存的君主制中只剩下最後一個皇帝,即日本天皇,由於日本在漢字文化圈內,他們熟悉儒家禮教,也有玩這套用法,我覺得只要天皇制度不廢,那未來就繼續用駕崩一詞。由於現在世界上其它君主或君主制國家都不是皇帝或帝國,已經不再適用駕崩一詞,英國已經在1947年自廢帝號,雖然喬治六世是最後的印度皇帝但已不適用駕崩一詞,繼承者伊麗莎白二世應該是完全沒有資格,所以從今以往是沒有問題的。但問題出在歷史上的外國君主的用法。作爲上面有諸侯和國王的子民的我雖然不捨得「駕崩」一詞的棄用,但是崩其實帶有褒貶、禮教等級的用法,正如上面某用戶提到「崩、薨、卒、死、歿」的用法,我顧慮到的是,就如眼前就存在盧森堡大公、馬耳他騎士團大教長、馬來西亞諸州蘇丹、嚴端、拉惹、印尼日惹蘇丹這種明顯無法套用駕崩的情況。這會導致我們必須要確定歷史上該君王的等級是否屬於帝王級。歐洲史明確的帝王我還不擔心,埃及法老、亞述帝國君王、伊斯蘭哈里發、中亞大汗、阿茲特克特拉托阿尼是個問題,甚至回到日耳曼地區,上面是崩,那大大小小的諸侯,可以用薨嗎?還有一些上古的「帝國」,譬如近代的「馬六甲帝國」好了,馬六甲蘇丹要用駕崩嗎?以我的閱讀習慣,看到羅馬皇帝屋大維駕崩、尼祿駕崩,我會非常不習慣。現在的中文世界對部分特定國家和部分特定君王想要用駕崩,我推測其實可能和近代史,這些國家或國王曾經和中國皇帝打過交道有關,譬如大英國大皇帝。他們和中國鄰國如暹羅、緬甸、琉球相比是高一等的存在,甚至比中國還要強大。我明白任何文化往外看,必然要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對方的世界,我覺得駕崩實在無法勝任那麼複雜的世界,這只適用中國及其週邊地區。其中英國由於曾經統治香港,中文世界必然曾經使用駕崩一詞在維多利亞女皇、愛德華七世、喬治五世身上,以當時的國際情勢和國格,我也覺得自然和得體。租界可能也有類似情況。是以我建議,歷史上的外國君主,只有那些曾經支配中國土地的歐洲皇帝(俄國、德國、奧地利、英國)適用駕崩一詞,而且時代侷限在19世紀至20世紀之間。凡中途廢號者不得使用,譬如法國就完全沒有適用者。Cherjau(留言) 2022年10月13日 (四) 19:29 (UTC)
- 不論他是King/Queen還是Emperor/Empress,「崩」的適用對象應是死時仍能被稱呼為"His/Her Majesty"的人。我們討論的是「在現代君主制框架下為數不多的君主國」將來發生君主死亡事件如何稱呼,至於古代外國君主的事情,參考程度應不如現代,例如喬治六世和昭和天皇,在維基百科諸多詞條可以發現他們的死被稱作「崩」。--Yaroglek(留言) 2023年7月30日 (日) 02:53 (UTC)
- 其實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可靠來源怎麼使用相關詞彙。如果用了,維基百科也不一定要強行替換詞語。例如新聞報導說某人「享年」幾歲,就是維基百科可以沿用的。我個人某種程度上不認為社群應該透過原創研究來自行定義相關詞彙之使用場合。——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0月14日 (五) 02:13 (UTC)